推荐期刊

自然遗产与美丽中国的共同属性、内涵及价值

时间:2015-12-20 19:45:55 所属分类:美学 浏览量:

1972年11月16日在法国巴黎召开的联合国教育、科学、文化组织大会第17次会议通过了《保护世界文化和自然遗产公约》(Convention Concerning theProtection of the World Cultural and Natural Heritage),简称《世界遗产公约》,该公约提出了世界遗产概念。2

  1972年11月16日在法国巴黎召开的联合国教育、科学、文化组织大会第17次会议通过了《保护世界文化和自然遗产公约》(Convention Concerning theProtection of the World Cultural and Natural Heritage),简称《世界遗产公约》,该公约提出了“世界遗产”概念。2002年,十八大报告提出了“美丽中国”概念,为中国的发展指明了方向,也为华夏儿女的未来提出了希望。世界遗产与美丽中国看似互不相关的概念,如世界遗产代表对传统的尊重和保护,而美丽中国意味着对未来的追求和建构 ;其实,世界遗产与美丽中国是相互统一的关系,它们拥有共同的美学属性、美学内涵和美学价值。

  一、自然遗产与美丽中国的共同属性    自然遗产和美丽中国拥有共同的美学属性。首先,自然遗产内在地包含着美学属性。大自然造就了无数神奇的自然景观,给人类留下了无数宝贵的财富。自然遗产是大自然创造力的体现,但并不是所有自然景观都可以被列入世界遗产,自然景观需要达到一定的标准,才可以被列入世界遗产。“《世界遗产公约》是世界遗产最主要的国际法依据”,①自然景观必须达到《公约》规定的条件和标准,才可能被列入世界遗产。《世界遗产公约》规定自然遗产应具备以下条件之一 :“从审美或科学角度看,具有突出的普遍价值的由物质和生物结构或这类结构群组成的自然面貌 ;从科学或保护角度看,具有突出的普遍价值的地质和自然地理结构以及明确划为受威胁的动物和植物生境区 ;从科学、保护或自然美角度看,具有突出的普遍价值的天然名胜或明确划分的自然区域。”

  ②上述三个条件,其中有两个明确涉及到美,充分说明了美是自然遗产的重要属性。《世界遗产公约的操作准则》第三条“独特、稀有或绝妙的自然现象、地貌或具有罕见自然美的地带”,③也再次强调了美是自然遗产的重要属性。在世界自然遗产项目中,有不少自然景观正是具备了美的属性,而被列入世界自然遗产,如中国的九项世界自然遗产中,绝大多数都满足世界自然遗产的遴选标准的第三条,(即从科学、保护或自然美角度看,具有突出的普遍价值的天然名胜或明确划分的自然区域),如九寨沟风景名胜区、黄龙风景名胜区、武陵源风景名胜区、“三江并流”自然景观、中国南方喀斯特和江西三清山等,世界遗产委员会对上述几项自然遗产的评价,也都明确了它们的美的内涵,如“它(九寨沟)壮丽的景色因一系列狭长的圆锥状喀斯特溶岩地貌和壮观的瀑布而更加充满生趣。”④,对武陵源的评价首先突出的就是美,如“武陵源景色奇丽壮观”。

  ⑤由此可见,美对自然景观具有十分重要的价值,美是自然遗产的重要属性。其次,自然遗产的与中国梦的美学属性相互统一。党的十八大报告提出了“美丽中国”概念,美丽中国是中国梦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国在现代化发展过程中,取得了巨大的成就,但同时造成了诸多问题,比如环境污染、生态破坏等,十八大报告适时提出“美丽中国”的发展要求,其目的是就是要保护环境,维护生态平衡,促进社会的可持续发展。“美丽中国”概念内在地包含了美学属性,它倡导环境美,生态美,也倡导人与自然和谐的美学要求。因此,“美丽中国”与自然遗产的美学属性一脉相承,它体现了人类共同的美学追求。    二、自然遗产与美丽中国的共同内涵    在美学理论中,美具有丰富的内涵,黑格尔在《美学》中就把美分为自然美和艺术美。对于自然遗产和美丽中国来说,它们的美主要体现为自然美,具体来说,自然遗产和美丽中国的美学内涵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第一,造化美。大自然具有神奇的力量,人类在大自然面前显得渺小,地球经过几十亿年的演化,造就了无数神奇的自然景观和地理现象,反过来说,自然景观的形成也需要复杂的地质地理条件和漫长的时间,自然遗产更是大自然的杰作,自然遗产的美也是大自然运动的结果,只有造化的神奇力量,才能创造出绝妙的自然景观,如此绝妙的美,正所谓“造化钟神秀”。中国九项世界自然遗产都有绝妙的自然现象,体现出罕见的自然美,符合《世界遗产公约的操作准则》第三条的要求,反过来说,正是造化的力量,九寨沟、黄龙、武陵源、三江并流才具有如此绝妙的自然美,如武陵源自然景观的形成原因,“在漫长的地质历史时期内,大致经历了武陵一雪峰、印支、燕山、喜山及新构造运动。武陵—雪峰运动奠定了本区基底构造。印支运动塑造了本区的基本构造地貌格架,而喜山及新构造运动是形成武陵源奇特的石英砂岩峰林地貌景观的最基本的内在因素之一。构成砂岩峰林地貌的地层主要由远古生界中、上泥盆统云台观组和黄家墩组构成,地层显示滨海相碎屑岩类特点。岩石质纯、层厚,底状平缓,垂直节理发育,岩石出露于向斜轮廓,反映出砂岩峰林地貌景观形成的特殊地质构造环境和基本条件。而外力地质活动作用的流水侵蚀和重力崩坍及其生物的生化作用和物理风化作用,则是塑造武陵源地貌景观必不可少的外部条件。因此,它的形成是在特定的地质环境中由于内外地质重力长期相互作用的结果。”

  ⑥九寨沟也是大自然的杰作,正如评价所说,“九寨沟是大自然的杰作,是人类风景美学法则的最高境界”。

  ⑦又如国家自然遗产预备名录中的施秉云台山具有独特白云岩景观和喀斯特地貌,是大自然地质运动创造的绝妙现象,据科学研究发现,施秉喀斯特最早在五亿七千万年前,雪峰运动使江南古陆上升,促成施秉喀斯特第一次发育,四亿多年前的加里东运动,施秉地质地貌受到强烈的喀斯特化作用,一亿九千万年前印支运动,贵州开始隆起为陆地,六千五百万年前燕山运动使贵州进一步隆升,并发生了最强烈的褶皱断裂,促进喀斯特地貌进一步发育,施秉喀斯特正是经历了这样一系列的发育过程,最终形成了现在的喀斯特地质地貌。中国的九项世界自然遗产是美丽中国的重要表现,也是美丽中国的美学追求目标,世界遗产是大自然的结晶,美丽中国一方面依赖于大自然的神奇力量,另一方面也要发挥中国人的能动因素,有效地保护大自然。第二,生态美。《世界遗产公约的操作准则》对自然遗产地的整体环境具有明确的要求,“必须具有相当充分的地域面积,能够自我维持生态平衡,必须具有维护物种延续的生态系统”,⑧这些标准为自然遗产地的生态美提出了要求,中国的世界遗产地也都达到了这些条件,如“九寨沟湖泊众多,植被多样,生态系统完整,为各种野生动物栖居繁衍提供了良好的条件。”

  ⑨又如施秉云台山“植被覆盖程度较好,陡崖森林景观发育,热带—亚热带白云岩喀斯特森林生态系统保存得比较完好,生物多样性也比较丰富”,⑩也符合生态美的要求。美丽中国不仅要求保护自然遗产地的生态美,它更要求保护工业化和城市化地带的生态美,生态环境是人类生产生活的基础,生态美不仅是社会可持续发展的保障,也是实现中国梦的要求。美丽中国倡导人类在发展过程中,社会发展与环境保护相互统一,社会发展不是片面的工业化和城市化发展,而是工业化与生态美的同步发展,是人与环境的统一。第三,人地和谐。天人合一是中国古代思想的重要内容,孟华在博士论文中提出了自然遗产的“人地和谐论”,是对中国传统“天人合一”思想的演化。中国的世界自然遗产地,黄龙和武陵源体现了“人地和谐”的关系,如“武陵源的田园风光秀美和谐。绿树四合,翠竹依依,村宅点缀其间,令人陶醉。”

  云台山周围居民以苗族为主,独特的苗族风情与奇异的自然风光相得益彰。和谐社会和美丽中国一样,都可以说是中国梦的重要组成部分,美丽中国在根本意义上来说,也是对中国古典“天人合一”思想的追求,其具体内涵也是对“人地和谐”的追求。总之,自然遗产和美丽中国具有丰富的美学内涵,造化美体现的是宇宙与环境的关系,生态美体现的是生物与环境的关系,人地和谐体现的是人与环境的关系,因此,天地人和是自然遗产和美丽中国最重要的美学内涵。

  三、自然遗产与美丽中国的共同价值    自然遗产与美丽中国拥有共同的美学价值。自然遗产的价值是多方面的,如有学者把世界自然遗产的价值概括为“环境价值、旅游价值、审美价值、历史文化价值、精神价值、科学研究和教育价值、经济价值等七个评价指标”,可见美学价值也是其中一个非常重要的方面。从总体来说,“自然景观的美学价值本身就是人与自然相和谐的一种体现”,/与此相应的是,美丽中国也具有多方面的价值,其中美学价值是美丽中国的重要价值。具体来说,自然遗产和美丽中国的美学价值主要表现在影响人的审美方式和生存方式。第一,自然遗产和美丽中国影响人的审美方式,它们可以使人在生活中产生审美愉悦,激发审美思维,产生审美享受,使人真切地感受到生活的美好。“在世界自然遗产自然美审美中,人靠直觉于瞬间感受到了世界自然遗产自然美,同时得到了感官满足并唤起心理的喜悦的审美感受”,如九寨沟以湖为美,黄龙以水美,武陵源以峰为美,这些自然景观都能给人以不同的审美感觉,又如“施秉-镇远喀斯特集雄、奇、险、俊、秀等于一身,从不同角度看都能给人以美的享受”。

  美丽中国追求环境美,它可以促进人在和谐的环境中产生审美愉悦和审美思维,促进人充分感受到生活的美好。人在欣赏自然遗产或者美丽中国的审美活动中,想象能力被自然界的美所触发,使人不仅感到身心愉悦,还可以想象到现实生活的各个方面,正如古人所说“思接千载”、“视通万里”。

  第二,自然遗产和美丽中国影响人的生存方式。古往今来,审美生存可以说是人类对生存方式的终极追求,中国古代对桃花源理想的向往,体现的也是人类对审美生存方式的追求。现代哲学也提出了相似的观点,德国诗人荷尔德林提出“人诗意地栖居”,德国哲学家海德格尔在此基础上阐释了“诗意栖居”作为人类对生存方式的追求,“根据栖居之本质来思人们所谓的人之生存”。所谓“诗意栖居”其实也就是审美生存,如学者就认为,“现代美学认为,人最理想的生存方式是‘诗意栖居’”。

  美丽中国从根本意义来说,它体现的也是对人类生存环境的追求。第三,自然遗产和美丽中国是反思现代性的重要表征。在现代性理论中,审美总是被认为是反思现代性的重要因素,如尼采以降的西方哲学正是基于上述理由,把审美作为反思西方理性主义和主体主义的重要力量。由于自然遗产和美丽中国张扬审美因素,其本身就体现了明显的反思现代性和反拨现代化的因素,因此,自然遗产和美丽中国是反思现代性的重要表征。总之,自然遗产和美丽中国可以激发审美愉悦、审美思维,可以促进审美享受的产生,可以激发人类对审美生存方式的追求,可以作为反思现代性的重要表征。因此,美学价值可以说是自然遗产和美丽中国的首要价值,它影响自然遗产其它各方面价值的实现,它是环境价值和学术价值的重要表现,也是精神价值和历史文化价值实现的重要前提,还是旅游价值和经济价值实现的重要基础。

转载请注明来自:http://www.zazhifabiao.com/lunwen/wzys/mx/2581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