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15-12-20 20:13:03 所属分类:美学 浏览量:
勿庸讳言,我们当今社会的道德状况让人十分担忧,种种让人不可思议的道德乱象让人深为叹息,而与此同时也许我们自己都还没有意识到,支撑很多人道德内心的其实就是人的同情心,我们实在是有必要清醒认识这只有人才具有的情感所具有的作用和价值,在道德教育中
勿庸讳言,我们当今社会的道德状况让人十分担忧,种种让人不可思议的道德乱象让人深为叹息,而与此同时也许我们自己都还没有意识到,支撑很多人道德内心的其实就是人的同情心,我们实在是有必要清醒认识这只有人才具有的情感所具有的作用和价值,在道德教育中找到一个新的切入点。 一、同情的内涵 绝不能简单地把同情理解为一种居高临下的施舍感情,应从哲学的高度对其进行再认识,而古往今来有众多哲学家对这个问题多有论述。19 世纪英国伟大的哲学家休谟通过大量的观察后深刻地指出:同情心是一种人与人之间的一种同感,是每个个体都具备的、通过想象认为他人会和自己一样在相同的情况下会产生相似的反应和情感从而感到与他人相同的心理感觉。应该说这种关于同情的理解是具有本质意义的,它揭示了人们对他人苦难产生共鸣和理解的心理机制。另一个大哲学家尼采则认为同情是对痛苦和弱小生命价值的抬高,是一种应该抛弃的情感。下面我们在各家对同情心论述的过程中阐释同情的内涵。 1.同情心人所独具的人与人之间的相通感。休谟在他的名着《人性论》中对同情进行了全面的考察,在他看来,“一切人的心灵在其感觉和作用方面都是类似的。凡能激动一个人的任何感情,也总是别人在某种程度内所能感受到的。正像若干条弦线均匀地拉紧在一处以后,一条弦线的运动就传达到其余的弦线上去;同样,一切感情也都是由一个人迅速传到另一个人,而在每个人心中产生相应的活动。当我看到任何情绪的原因时,我的心灵也立刻被传递到其结果上,并且被这样的情绪所激动。”从这些论述中,我们可以得出一个结论: 同情是一种同感。个人因看到他人的遭遇,因为想到自己在相似的遭遇下会有什么样的情感,从而对他人的遭遇感同身受,于是达到与他人相似的情感。具体表现为我们能够在想象中达到与他人的感情同一。会随着别人忧伤和欢乐而感受到忧伤和快乐。休谟同时指出同情是人所独具的人性中的一个重要要素。“人性中任何性质在它本身和它的结果两方面最引人注目的,就是我们所有的同情别人的倾向,这种倾向使我们经过传达而接受他们的心理倾向和情绪,不论这些心理倾向和情绪同我们怎样的不同,或者甚至相反。”休谟认为人生而具有同情心,正象人所具有的其他本能一样,是深深埋植于人心中的,这一点应该是与我们日常生活中的观察相吻合的。他更进一步指出了同情的利他性。尤其深刻地指出了同情的巨大意义,他说:人们之所以能进行情感的交流是因为同情的存在,而且正是这种情感的交流作基础人们才会产生道德感。 休谟指出:“广泛的同情是我们的道德感所依靠的根据”。他认为“凡能激动一个人的任何感情,也总是别人在某种程度内能感到的。正像若干条弦线均匀地拉紧在一处以后,一条弦线的运动就传达到其余条弦线上去。”正所谓“人同此心,心同此理”正是这些相似促使同情发生。 2.同情是一种深刻的理解与共鸣。正象前面已经论述的一样,休谟对同情的理解是深入的,他认为同情是一种天然情感、是人们最基本的道德情感。尼采却认为同情是一种软弱的情感,他说:“要拯救不幸的难人,不是你的同情,而是你的勇往。”在这里,我们不得不说,尼采对同情的理解是和我们大多数人对同情的理解一样,是不全面的。不错,同情往往表现出来的是对他人不幸遭遇的怜悯,这种感情状态如果只是停留在感情状态,而没有进一步的行动,那么,正如尼采指出的那样,是于事无补的。相反,我们通过前面的分析可以看出,同情的范围应该比怜悯宽广得多,它是人与人相通的一种基本的人类情感迁移和理解能力,是一种理解和共鸣。而且,就是当我们把同情局限在对他人的不幸遭遇表示同情这个领域,它也绝不仅仅是一种怜悯,真正的同情是理解和共鸣基础上的一种深切的帮助。 3.同情的产生离不开想象。英国的亚当·斯密中也认为“同情”这种情感是先天的、人人皆有的。在他的《道德情操论》中,他说:“这种情感,就像人类天性中的其他与生俱来的情感一样,绝非只是道德高尚仁爱的人才具有……即使是罪大恶极的流氓,十恶不赦的罪犯,也不会没有怜悯和同情。”亚当·斯密在这里指出了同情存在的普遍性,人生而具有的一种能力。他深刻的地方在于理性地分析了这一感情产生的心理机制: 那就是,人是能够进行换位思考的,所以,当人们目睹不幸时,如果愿意进行换位思考,就能产生同情。“由于我们无法直接体会到别人的感受,所以除了去想象那种处境下应该会有的感觉外,我们无法知道别人的感受。……凭借想象,我们把自己放在他的处境中,设想自己忍受着同样的痛苦,我们似乎进入了他的躯体,并在某种程度上同他融为一体,因而知道他的某些感觉,甚至还会体会到某种与他相同的感受。”所以,我们说,同情的产生离不开想象力。通过我们对同情的内涵的解读,可以看出同情是一种纯然善的美德。虽然我们说,同情心是人生而具有的一种能力,但是,就像一粒饱含生命力的种子一样,它本身包含了长成参天大树的可能性,但是,如果没有适合的条件就会枯死一样,人的同情心如果没有得到后天的教育和培育,也会枯萎。也和个人成长环境中得到的爱和遭遇的苦难有关,成长为一个富有还是缺乏同情心的人。 二、同情心具有的道德价值分析 同情心是人所独具的,在这个意义上,我们认为它是人性中十分宝贵和值得珍惜的。它在人的道德情感和道德行为中具有基础性的建构作用。 1.同情心在道德情感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我们知道,道德情感是道德心理结构中的一个极其重要的部分。有道德心理研究学者指出:“道德情感是基于一定的道德认识,对现实道德关系和道德行为的一种爱憎或好恶的情绪态度体验,它是一个人据一定的道德标准,在处理相互道德关系和评价己或他人的行为时所体验到的心理活动。”正象在其他领域一样,道德情感对产生道德行为的具有极其重要的作用。因为,从本质上说道德是以人为主体、为目的的,这种目的基于人的需要而直接与人的情感一致,道德关系是一种价值关系。凡符合人的道德需要的对策、境遇和要求,人的道德情感都会加以肯定、放大或者强化,从而激励人采取相应积极的道德行为;反之,则会弱化。人们在具体的道德活动中,固然可以在纯粹的理智的控制下,做出道德行为。但我们知道,含有愿意感情的行为的持续性大大高于完全出于理智考虑做出的行为,一方面,在发动和坚持道德行为的过程中情感都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另一方面,在具体的道德行为中行为主体体验到的道德满足感会起到强化行为的作用。而同情心在发动和坚持道德情感方面的作用是其他很多因素所难以企及的,因为它的感同身受的相通感所达到的力量是很多理性的说服所达不到的。所以,在谈的道德情感时,我们不能不重视同情的作用。 2.同情心在良心形成中基础作用。什么是良心?引用有关学者的观点:“良心就是人们在履行对他人和社会的义务的过程中形成的道德责任感和自我评价能力。”良心是人在社会环境和社会关系下产生的一种社会情感,它经常出现在普通人的嘴里,是人立身处世的基本准则,可见它有多重要。而良心的形成离不开一定的社会关系,而且没有得到爱的经验的人,是很难形成同情心和良心的,这一点我们在发现的在野外生长的狼孩身上得到印证。良心的形成是一个较长的过程,因为它是外在的道德准则的在一个人的内心的内在化,在内心时时起到对个体行为的调整作用。良心在社会生活中的作用可以从这句话体现出来:“如果没有内化的良心,社会就不得不在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进行没完没了的监督。”因此,没有良心,社会秩序的维护和社会生活的和谐都是不可想象的。那么,同情心在良心的构成和形成中是怎样一种状况呢?通过狼孩的故事我们知道,良心这种社会情感必须在人的社会生活中形成,具体分析人在社会环境中形成良心的过程,我们就会看到,“接受他人爱的感觉经验”实际上就是同情形成和强化的过程,得到爱,反馈爱,这不就是一种同情吗?这是一种感情的迁延,既使同情得以成形,又使良心形成得到一个良好的基础。 3.同情心是人形成亲社会行为的重要动机。亲社会行为可以这样来界定:“亲社会行为是指一切有益于他人和社会的行为。”有大量实证研究表明同情心是人形成亲社会行为的重要心理动机。儿童心理学家 Eisenberg 在实证研究的基础上指出,儿童是在他们发展的同情心发展过程中,他们亲社会行为和道德推理能力得到同步发展,具体表现在,儿童在与人交往过程中,他们在交往中通过分享、合作、谦让等行为得到世界的正反馈,这在强化他的这些行为的同时,会有助于培养他们对他人的情感感同身受的能力,而这感同身受的同情心的发展会使儿童进一步理解他人的需要,从而促进对他人友善的亲社会行为。在以上对道德情感、良心形成、亲社会行为所具有的作用和价值的分析可以看出,我们在经历了多年的道德教育的低效之后,我们是不是可以考虑在同情心的形成和养成方面加以更多的关注,这会让我们低效的道德教育面目一新的神奇效果。 三、重视同情心教育,发挥以同情心为核心的道德情感的作用 我们知道,一个具体的道德行为中情感和理性的因素是同时的。理性是以一定的原则和规范表现出来。正因为如此,要把这些原则和规范内化为一个人对自己行为的自觉的控制,离不开理性精神的养成,同时情感在一种价值判断的引导下,落实为一种现实生活中好恶倾向,这些外在的原则和规范要真正地发挥作用,很多时候是需要情感的力量的。这说明了在实际的道德教育中,一定要切实地运用道德情感的作用,把道德教育变成被教育者的一种内在体验,创设富有道德情感的氛围,注重日常生活中的点滴教育,使孩子在小时候有一颗积极活泼的内心,有一颗关爱他周围世界的善良的心态。这些习惯的养成既是同情心养成的前提又是同情心得以强化的重要契机。反过来,随着孩子认知的成长同情心的扩大,孩子长大后就能形成热爱生活和生命的人。想凭借长大了简单地去灌输一些道德认知使他们成为道德高尚的人,其实已经来不及了。所以,培养同情心应从孩子抓起。 所以,在孩子们的成长环境中,一定要给孩子们爱的环境,家庭教育里要有平等的意识,要在如此生活的点点滴滴中呵护孩子稚嫩的内心,多一些温暖和耐心。学校教育要从应试教育的指导思想中解放出来,在孩子们的到达教育中要有情感的投入,整个社会有一个把人作为人来尊重,形成理解、关心、同情人的氛围。构成具有良好道德氛围的道德共同体,这样才会以道德情感来养成道德情感,以爱来养成爱,真正成长为有道德的人。 参考文献: [1] 休谟.人性论.[M].商务印书馆,1980 [2] 李洁.徘徊在叔本华和尼采之间.[J].世界哲学,2006(4) [3] 斯密.道德情操论,吕宏波,杨江涛译[M].北京:九州出版社,2006 [4] 曾刊新,李建华.道德心理学[M].长沙:中南大学出版社,2002 [5] 曾刊新.道德与心理[M].武汉:湖北教育出版社,1988 [6] 章志光.社会心理学[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4转载请注明来自:http://www.zazhifabiao.com/lunwen/wzys/mx/2608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