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15-12-20 22:00:16 所属分类:戏剧表演 浏览量:
由河南省文化厅推出的大型情景交响歌剧《木兰诗篇》由关峡作曲、刘麟对文本《木兰辞》的情节进行扩充和改编,该剧是我国当代歌剧创作的成功范例,《木兰诗篇》是情景交响歌剧,在形式上更类似创作手法自由、舞台美术讲究的抒情歌剧。 一、文本《木兰辞》 花木
由河南省文化厅推出的大型情景交响歌剧《木兰诗篇》由关峡作曲、刘麟对文本《木兰辞》的情节进行扩充和改编,该剧是我国当代歌剧创作的成功范例,《木兰诗篇》是情景交响歌剧,在形式上更类似创作手法自由、舞台美术讲究的抒情歌剧。 一、文本《木兰辞》 花木兰故事最早出现于宋代郭茂倩主编的《乐府诗集》中的《木兰辞》。《木兰辞》又名《木兰诗》,这一文本被很多艺术形式吸纳改编,例如根据京剧改编的豫剧《花木兰》,1998 年美国迪斯尼公司的动画片《花木兰》以及2009 年星光国际传媒的电影《花木兰》等。迄今上演过木兰戏的除了京、豫、越、粤、桂、黄梅戏外,还有昆曲、秦腔、平剧、川剧等 20 多个剧种。 情景交响歌剧《木兰诗篇》以《木兰辞》为主要框架,在古辞基础上对内容进行了引申,以现代人的视角和思维叙述历史,充分展现了战争与和平的主题,表现了人类追求真、善、美的崇高境界,表达了爱好和平的中国人民发自内心的和平宣言,从而使古老的故事放射出时代的光彩。 二 、《木兰诗篇》的结构设置 全曲由序曲、第一乐章“替父出征”、第二乐章“塞上风云”、第三乐章“巾帼情怀”、第四乐章“和平礼赞”五个部分构成。第一乐章“柔板与叙事歌”,以柔板的音乐展示了木兰在战争即将来临时柔肠百转的女儿情怀;第二乐章“快板与梦幻曲”,“塞上风云”以急速的快板音乐表达木兰与奔赴疆场的将士们“万里赴戎机,关山度若飞”的情景;第三乐章“酒歌与思乡曲”则以膘悍而充满阳刚之气的男声酒歌合唱表达三军将士胜利后的喜悦,以深情的思乡曲抒发木兰思念家乡和亲人的女儿情怀;第四乐章“俚歌、安魂曲与终曲”以颇具乡土气息的音乐表现乡亲们迎接木兰凯旋时的喜悦自豪心情,同时也表现了木兰以女儿装扮与战友们重逢时谐谑生动的情景和盛大的婚礼场面,一曲充满对和平的向往与赞美人类之爱的终曲《和平颂》以恢宏的气势将全剧推向高潮。 三、《木兰诗篇》的艺术特征 (一)强烈震撼的戏剧冲突 《木兰诗篇》戏剧冲突的来源是文本《木兰辞》。由以下两个方面便可探寻其强烈的戏剧冲突之所在: 首先,文本选择注定强烈的戏剧矛盾性。一方面是人民祈盼的国泰民安、一片祥和,一方面是狼烟四起的战事和流离失所的难民;一面是年老多病的父亲,一面又是可汗强征兵丁奔赴疆场;一面是娇柔似水的女子,一面是血色残阳的战场。和平与战争、衰老的父亲与如山的军令、女人和男权、女人与战场共同构成巨大的戏剧张力,其强烈的震撼足以使人在聆听作品时感受到天堂和地狱间的骤然轮回,这一天一地的剧烈转换造就了文本强大的戏剧矛盾性。 其次,音乐主题的巨大对比深化了作品矛盾的深刻性。基于选材的戏剧对比,关峡在塑造音乐形象时,将故事的两大主题,战争主题与和平主题在音乐形式上构成强烈对比。两个强烈对比的主题渗透着作曲家对战争与和平,对木兰小女大爱的深刻理解。 (二)深刻浓郁的抒情特质 作品巨大的戏剧冲突必然导致情感在音乐中的井喷。作曲家关峡说“强调人性化的音乐表述方式、注重人的心灵及情感诉求、调动管弦乐手段用以营造出厚重的情感氛围,才能从内容和形式的结合上达到高度统一,也才能从听觉和心理上满足当代观众的审美需求。” 作曲家通过理性分析构建情感在音乐中的阐释。整部作品,在战争主题的衬托对比下沿着爱的主线条展开陈述,无论是旋律还是配器带来的色彩,都使得音乐的力量直击人心。 例如第二乐章中木兰的唱段《我的爱将与你终身相伴》形成了情感的喷口,感情的倾泻达到了峰值,使听者产生强烈的情感共鸣。这段咏叹调之前有一大段缠绵似水的小提琴与大提琴的协奏,问答之间,倾诉着木兰深深的爱意和无法表白的苦恼,小提琴和大提琴各自陈述着木兰同一主题乐句,“啊,哥哥,我的好哥哥,我多想轻轻的喊你一声”。优美的音乐融化了听者的心。 (三)饱含民族的气蕴和精髓 交响乐源自西方,《木兰诗篇》按照歌剧的规律创作,运用西方技术构思和反映着中国的民族性格和精神,音乐中处处蕴含着深厚的民族感情。中国民间音乐的元素在乐思、结构和旋律上都有显现。 (四)情景画面与交响乐的完美结合 在《木兰诗篇》中我们不仅通过交响乐听到了故事发展的进程,也通过绚烂多彩的屏幕画面直观的看到了剧情的发展。可以说,二者相辅相成,互相作用。这种现代手法的大胆使用为我们提供了更多遐思和想象的空间。 例如从序曲开始画面上便呈现出追求和平的蓝天白云、自由飞翔的白鸽,以及音乐色彩转变之后的狼烟四起,战争呼之欲来。第一乐章中单簧管奏起木兰主题时画面又切回到木兰从军前宁静的村庄,画面上洁白美丽的木兰花开满了庭院,营造出温馨宁静的田园生活。第二乐章中随着春、夏、秋、冬季节的转换,画面由葱荣的绿色转换成皑皑白雪,告诉我们岁月流逝,韶华不再。 整部歌剧的的音乐形式极为丰富,既有气势恢宏、富含哲理的史诗的交响曲;又有抒情优美、缠绵动人、极富浪漫主义色彩的大段咏叹调;还有各种形式、各种声部组合模式的大合唱,譬如序曲中悲壮慷慨,深沉低郁的男声合唱,凄凉哀婉、缠绵悱恻的的女声合唱,以及壮丽辉煌的多声部合唱“和平礼赞”等。“情景交响乐达到了‘情景’这一‘有限存在形式’与交响乐‘这一无限存在形式’的完美结合,乐为‘情’而生,‘情’为‘乐’而动,形成互动、互感的美学效应,这是在艺术形式上勇敢且伟大的创新。” (五)诗化的音乐文学 除却文本《木兰辞》本身优美凝练的诗句不说,编剧刘麟在《木兰诗篇》中的歌词创作是这部歌剧大获成功的另一个重要因素。 首先剧词很凝练。在诗化的文学性中首先强调的是文学的凝练美,这是因为歌词经过音乐化的发挥字句一般在旋律中极大地延长了时值,出于情感表达的需要有时甚至会一字婉转沉吟延长很多拍。这样在时间的“容量”上需要以精粹的语言概括更宽广的内容。 其次歌词选择具有可唱性和音乐性。歌词创作中遣词造句、协调押韵,达到了和谐鲜明,铿锵悦耳,从而丰富了音乐表现力。例如第一乐章歌词“马蹄踏踏 ,划破夜的寂静,长空里传来雁叫声声;雁阵匆匆 ,在月光下飞过,洒下片片不祥的阴影。”这里的“静”和“声”“影”都用韵脚“ng”押韵,歌词押韵对仗也为乐句的构成做好了准备。再例如“鹰击长空 ,马踏塞北,星河冷落月西坠。去国别家 ,何须伤悲,一腔豪情洒边陲。”抑扬顿挫的音响强弱结合着韵律节奏的整齐匀称,极大地丰富了音乐的表现力。 取材于东方传统故事的《木兰诗篇》,借鉴了西方创作技法和表现手法,音乐中贯穿着中国民族民间音乐的元素,与其说她是一部民族歌剧,更不如说是全球化时代下世界文化精华的新载体。正文中曾分析过她艺术构成中的旋律美、诗文美、情景与交响乐结合等特质,使得这部歌剧不再以所谓“高雅音乐”的姿态孤芳自赏,脱离了“曲高和寡”的尴尬境地。《木兰诗篇》让观众真正领略到歌剧带来的美感和美的享受,拉近了交响乐与大众欣赏的距离,实现了票房和艺术美的双赢,而这正是她成功的巨大因素。 参考文献: [1] 满新颖 .20 世纪上半叶中国歌剧的历史特征 [J]. 人民音乐 ,2011. [2] 吴保和 , 花木兰 . 一个中国文化符号的演进与传播——从木兰戏剧到木兰电影 [J]. 上海大学学报 ,2011. [3] 关峡 . 激情的咏叹——电视剧激情燃烧的岁月创作札记 [J]. 人民音乐 ,2003. [4] 孙芳 . 浅析情景交响音乐木兰诗篇的艺术特色与文化理念 [J]. 黄河之声 ,2008.转载请注明来自:http://www.zazhifabiao.com/lunwen/wzys/xjby/2768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