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荐期刊

山西左权小花戏的传承和发展

时间:2021-04-21 10:20:59 所属分类:戏剧表演 浏览量:

小花戏产生于山西省,经过长期的演变已经拥有了完整的体系,是为满足人民群众精神文化需求而创作出的艺术。随着社会现代化水平的不断提高,许多非物质文化遗产正逐渐从人们眼前消失。因此,针对当前社会文化现状,对山西左权小花戏的传承和发展进行研究,对

  小花戏产生于山西省,经过长期的演变已经拥有了完整的体系,是为满足人民群众精神文化需求而创作出的艺术。随着社会现代化水平的不断提高,许多非物质文化遗产正逐渐从人们眼前消失。因此,针对当前社会文化现状,对山西左权小花戏的传承和发展进行研究,对宣传中华民族传统文化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山西左权小花戏的传承和发展

  一、左权小花戏的地方特色

  (一)口传文本的地方特色与变异性左权小花戏具有浓郁的地方特色,一方面,创作者巧妙地运用山西方言,将人民百姓的感情寓于歌曲中,例如,《想借哥》中有这样一句歌词:“锅熬噌噌下不上米,不想旁人光想你”。运用山西方言将歌曲中人物情感表现得淋漓尽致。另一方面,巧妙地运用各种比喻手法,使得小花戏描述的情境能够立刻浮现在人们脑海中。人们在传唱过程中可以根据个人喜好增加或删减剧目,以此便成为具有较强变异性的地方特色剧目。此外,在小花戏发展过程中,“大腔”、“小调”是其最具代表性的表演部分。其中大腔的曲调较为复杂,例如《打樱桃》;小调指的是曲目短小精悍,例如《放风筝》。“大腔”、“小调”的灵活运用,在很大程度上增强了小花戏的艺术效果,突出我国民族文化的特色。

  (二)表演动作与乐器的专业性小花戏剧目中飞舞的扇花能够充分体现出表演的专业性,蝴蝶扇是小花戏中常用的表演道具,是表达小花戏剧目情感的重要道具。运用开、合、转、慢等手段,赋予扇子不同的美感,让人应接不暇。此外,小花戏对步法也有独特的、严格的要求。左权小花戏共有 20 余种不同的步法,在日常演练中,一定要让腿膝看起来具有较高的弹性,这样才能保证为观众呈现完美的表演。小花戏所使用的伴奏乐器多为唢呐、竹笛、木鱼等传统民族乐器,需要根据剧目情节来选用不同的乐器,有利于引起观众共鸣,让观众更加直观地理解剧中人物情感 [1]。

  二、左权小花戏传承现状

  (一)小花戏近现代传承现状山西左权小花戏自创设至今,共经历了三个阶段:第一阶段,清朝末年。第二阶段,近现代抗战时期。第三阶段,当代。左权小花戏在不同历史发展阶段涌现出大量优秀作品,随着改革开放程度的不断提升,在原有小花戏剧目的基础上,又被人们改编出许多具有特色的曲目。小花戏在第一阶段时,受到国情的影响,其传播范围较小。后经过五四运动,涌现出许多关于求解放的作品,其中最具代表性的有《闹五更》《妓女告状》。抗日战争爆发后,小花戏逐渐取代了新秧歌运动。小花戏在解放战争时期,在舞蹈动作上加入了“蝴蝶扇”,在表演内容上,主要是歌颂一系列为人民服务的政策,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政治宣传力度。

  (二)小花戏当代传承现状新中国成立后,在中央政策的鼓励下,全国各地的学者来到山西左权县,对小花戏的舞蹈动作给予专业的指导,并成立了左权县红旗歌舞剧团。改革开放后,小花戏的音乐与舞蹈经过一系列的演变,最终成为现如今人们最熟悉的表演形式。与此同时,在政府的支持下还成立了许多民间小花戏组织,并制定关于传承、发展左权小花戏的规划,保证小花戏能够长久发展下去。目前,现代社会中的小花戏最主要的表演形式有串火盘,不同年龄、不同层次的群众都能够参与到这极具民族特色的活动中,为传承、发展小花戏注入了新鲜活力。值得注意的是,小花戏的传承与保护工作起步较晚,在非物质文化遗产方面宣传并不到位,文化继承人也呈现逐渐减少的趋势,使得小花戏现有的传承与保护机制并不能满足当今传统民族文化传承与保护的需求,制约了小花戏的发展。因此,社会各界人士要在充分了解小花戏艺术价值、历史价值的基础上,切实创新小花戏的表演形式以及内容,以此保证小花戏能够持续蓬勃发展 [2]。

  三、左权小花戏的传承与保护办法

  (一)家庭熏陶家庭是传承传统文化的主要场所,家长通过哼唱、表演等方式,能为儿童营造一个良好的文化氛围,让儿童在耳濡目染中对小花戏形成早期认识,不仅激发了儿童学习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兴趣,也有利于为儿童成长后从事小花戏奠定扎实的基础。以小花戏中《开花调》为例,在表演曲目过程中,演员使用绿色的扇子代表春天,使用红色的扇子代表夏天,使用金黄色的扇子代表秋天,为人们视觉带来极大的冲击。当儿童学习这段剧目时,通过对扇子动作的练习,不仅能够增强小演员的平衡性,也能让演员对一年四季有独特的见解,利于培养小年龄段演员的创新思维,同时也能增强他们的民族自豪感。

  (二)村落传承左权小花戏能够长久的存在于历史长河中,主要由于小花戏来自于民间,更能够反映出民众对生活的真情实感,也能在很大程度上引起观众的共鸣。小花戏具有深厚的民间基础,切实加强村落传承力度,增加小花戏演出,不仅能丰富村民的日常生活,还有利于培养大量的民间艺人。一方面,村民在农忙空隙聚集到一起跳一跳小花戏,使得小花戏在村落集体中得到传承。另一方面,小花戏通过深入民间活动,如庙会、红白喜事、节日庆祝等活动,能够为非物质文化遗产创造更多的传承机会。此外,赏花灯、跳花戏是村落民众庆祝节日的主要方式,使得来自不同地方的游客都能感受到左权小花戏的魅力与民族特色,为小花戏向全国其他地区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

  (三)院校传承现阶段,左权小花戏对传承人的素质要求越来越高,这也是保证传承效果的必然要求。对于小花戏这类非物质文化遗产而言,加强高校专业建设是推动文化可持续发展的有效措施,作为山西地区内的高校更要承担起传承民族文化的重任。以晋中师范高等专科学校为例,为使学生能够充分了解到小花戏的动作规律与特性,在把握原有民间小花戏舞蹈风格的基础上,对民间舞本身的核心特色进行提炼,以鲜明、独特、系统、科学的角度出发,对左权小花戏舞蹈教材进行创新性编排,进而增加学生学习山西民间歌舞的途径。与此同时,山西大学为加快舞蹈专业以及音乐专业学生对小花戏文化意识的觉醒,不仅在选修课模块中增加了民间歌舞,还鼓励学生参加学校组织的非物质文化遗产讲座,进而改变学生对山西民间歌舞的误解。此外,《桃花依旧》《待到山花烂漫时》这类具有代表性的歌舞内容,教师将传统民间舞蹈内涵与现代文化相互融合,推动了小花戏可持续发展的进程。晋中学院对具有传统民族风味的小花戏同样在课程上做出了适当调整。如在排练《樱桃树》时,要求学生认真领会剧目中革命先辈的精神。此外,学校还要求教师进行自我素质的提升,鼓励教师参与到音乐能力以及素质的培训活动中,以便在教学中更好的发挥指导作用,增强小花戏传承效果,实现舞蹈育人的教学目标。

  四、结论

  综上所述,传承山西左权小花戏是一个不断发展、不断进步、不断吐故纳新的过程。为了使左权小花戏得到明显的传承效果,需要官方以及社会不同层面的力量联合起来,不断加强对表现形式以及传承方式的研究,促使小花戏更加贴近群众生活、跟上时代步伐,增强左权小花戏的艺术感染力,为其可持续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

  参考文献:

  [1] 潘东升 , 刘丹阳 . 田野回望 :“非遗”舞蹈左权小花戏的“根”意识 [J]. 戏剧之家 ,2020,(19):137-138.

  [2] 张倩 , 相宁 . 山西民间歌舞左权小花戏的传承现状研究 [J]. 艺术评鉴 ,2019,(15):136-137.

  [3] 范 晓 荣 . 音 乐 类 非 物 质 文 化 遗 产 与 旅 游 文化 创 意 项 目 开 发 —— 以 左 权 小 花 戏 为 例 [J]. 艺 术 评鉴 ,2017,(15):172-173,157.

  《山西左权小花戏的传承和发展》来源:《戏剧之家》,作者:赵盛君

转载请注明来自:http://www.zazhifabiao.com/lunwen/wzys/xjby/4824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