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荐期刊

网络直播背景下的非遗价值创新策略——以皖北五禽戏为例

时间:2021-12-06 16:59:21 所属分类:戏剧表演 浏览量:

【摘要】非物质文化遗产作为中华民族的根和魂,保护好、利用好非物质文化遗产,对培育民族认同感、加强社会凝聚力以及培养民众的创新能力有非常重要的意义。皖北地区的五禽戏是华佗创编的养生功法,因模仿5种动物而得名,在当今网络直播的快速发展背景下,创新五禽戏的

  【摘要】非物质文化遗产作为中华民族的根和魂,保护好、利用好非物质文化遗产,对培育民族认同感、加强社会凝聚力以及培养民众的创新能力有非常重要的意义。皖北地区的五禽戏是华佗创编的养生功法,因模仿5种动物而得名,在当今网络直播的快速发展背景下,创新五禽戏的传播途径,可以提升知名度,从而促进发源地的旅游发展,展现五禽戏的当代价值。

  【关键词】非物质文化遗产;网络直播;创新性

网络直播背景下的非遗价值创新策略——以皖北五禽戏为例

  一、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播困境

  安徽省虽然有许多非物质文化遗产,但部分面临失传。例如皖北亳州市的五禽戏本是一个很好的强身健体的功法,但是大多数人对它的印象只存在于高中历史书上。五禽戏由于其传播途径的局限性,仅仅在三县两区之内有名,其他地区的很多人一般只闻其名,不了解其精髓。为了扩大五禽戏的影响力、更好地传承五禽戏功法,可以通过网络直播这种新型传媒方式。网络直播是当下受众喜闻乐见的传播方式之一,利用好直播平台,可以吸引到更多的人了解它、传承它。随着全球化、现代化进程的加快,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生存空间逐步受到挤压,国家每年两会期间都会有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相关政策出台,例如给予许多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和经济支撑,这在一定程度上效果显著。但是保护和传承则需要更大的平台和影响力,需要紧跟历史的潮流。由于新媒体的快速兴起,当今受众的大部分娱乐时间都是和短视频、网络直播息息相关,而网络直播具有实时性、可操作性等特点,同时还具有扩大事件影响力的作用。非物质文化遗产应当面对大众,传承人可以在学习、传承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时候直播,在传承中传播、在传播中扩大其影响力,扩大非遗传承面,让更多的人成为其受众及追随传承者。最近出台的《安徽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利用工程》公布了20个规划,安徽全省推广执行。其中包括了全省特有的一些戏曲、功法等,都得到了相应的支持和保护。各地高校举办400余次非遗传承人群研修研习培训,促进了安徽学子文化建设积极性、增强了文化认同感。地方政府也对其区域的非物质文化进行了大量地筛选走访、帮助扶持,对保护传承非遗起到了积极作用。通过网络直播的方式使这个群体变得越来越多,相应的,民族自豪感也会油然而生,各地文化凝聚力越来越强,从而更好地发展各地非物质文化遗产。

  二、五禽戏的特点和发展现状

  五禽戏是位于安徽北部地区比较有名的非物质历史文化遗产。因其独特的气运功效大多作为强身健体之用,具有非文字性、多功能性、易接受性等特点。本文分析了华佗五禽戏的主要历史渊源、继承和发展、类型、与现代医学的交互四个领域的概况。

  (一)历史渊源

  五禽戏是汉代著名医学家华佗根据模仿五种动物动作而创作出的一种功法。据更早缘由一说是来自《庄子》一书中对于彭祖“熊经鸟申”以求长生;另一说法是源自《吕氏春秋》一书记载尧帝时期虎豹豺狼众多,百姓的身家性命得不到保证,尧为了改变这种状况,通过模仿鸟兽飞禽运行气血达到身体强健之功效。这是早期的导引术,所以部分学者认为华佗是整理者而不是发明者也有凭可依。

  (二)继承和发展

  现今流传于世的则是刘世荣结合自身总结优化而成的简化五禽戏。在华佗故乡亳州市有五禽戏研究会、五禽功法武术组、表演班等多个文化传承协会。五禽戏研究会继承发展了五禽戏,加入了自己独特的见解,手的姿势、腿的力度不同所带来的效果也不同。亳州市对于五禽戏认知较强,并把其作为当地文化的独特象征,并有相对应的措施和文件来支持、保护和发扬亳州五禽戏,以加快建设本地的特色文化。

  (三)类型

  原籍中的五禽戏是华佗通过模仿虎、鹿、熊、猿、鹤五个动物的动作创造出的一套防病、理疗、强身健体、固本培元多个功效为一体的医疗功法。五禽戏功是一种“外动内清”“动中求静”“收放自如”、内外兼修、强身健体的医疗功法,经过千年来不断地优化和巩固,已经完善成一套成熟体系。现流传的五禽戏功多是后世整理简化版,但功效提升显著。

  (四)与现代医学的交互

  在中医看来,五禽戏的功法在实际临床上的作用巨大。著名中医学家陈松榕曾说过五禽戏的发明是中国中医千年来之瑰宝。五禽戏的每一个动作都对应着古中医的心肝裨肺肾这五大人体气血之本,其功效针对性强、作用大。

  三、五禽戏创新转型新路径的探索

  当前,继承和发展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显著,促进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播既能提升当地文化的品质,又能拉动当地经济的发展。与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相比,由于地理位置、面临失传等困境,一直以来继承和发展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短板都是在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传播方面,尤其是在新媒体领域传播方面。网络直播的出现正好可以破解这个困境,互联网技术的发展让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新媒体传播局面发生重大变化。皖北地区历史悠久、文化丰富,非物质文化遗产众多,但由于其封闭性、经济的欠发达以及所属类别的不均衡等特点,对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播上有一定的阻碍。在当下,移动互联网已经成为当代受众接收信息的主要渠道,网络直播在移动互联网占有重要的地位,其拥有着不可忽视的大量受众基础,充分利用移动互联网平台,开展直播与非遗的跨界深度合作,通过创新策略,在5G时代创新有效传播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方式,在提升非遗网络直播文化价值的同时,最大化地实现非遗网络直播的经济价值,助力皖北地区经济振兴。

  (一)促进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喜闻乐见

  皖北地区非物质文化遗产丰富,但是由于其传承较为封闭、类别不均衡等特点以及所属区位的劣势,严重影响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播。非物质文化遗产作为一种通过代际传承的文化遗产,鲜活生动,蕴含着一个民族的智慧和情感,是一个民族宝贵的精神财富。然而在数十年前,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并没有引起重视,现在,从国家层面到基层乡镇,保护传承体系基本覆盖,保护传承等活动十分活跃。在中国和商界峰会上,非物质文化遗产显然正在悄然崛起,非物质文化遗产因其非物质性而受到关注和赞誉。长期以来,非物质文化遗产主要通过展览和传承进行传播。非物质文化遗产不论是在传承还是在传播上,都因其较为专业和特殊性而不为普通受众所熟知,促进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需要将其特色融入普通大众喜闻乐见的产品中,例如故宫的文创产品等。五禽戏无论是在强身健体,还是在中医学角度上,都是有极大的好处,促进价值体现最重要的是让其的价值被大众熟知,且广泛接受。

  (二)创新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播紧跟潮流

  随着经济的发展和媒体的优化,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播呈现出从实体媒体向新媒体传播的趋势。新媒体时代,非物质文化遗产直接传播。通过实时上传互联网或手机等媒体,下载减少传统媒体处理的信息,观众可以实时了解非物质文化遗产等现场活动。这种即时性的优势在于观众多,不局限于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表演场地以及舞台大小。它不仅能够实现实时观看非物质文化遗产表演的节目,而且观众也能够通过直播平台实现实时的互动。在新媒体时代,传播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新媒体不仅能够促进公众与非物质文化遗产之间的个性化互动,还将不同的终端实时告知受众。文化传承人可以通过视频直播和布告栏、表情符号等形式,增加与多个目标群体的沟通。在新媒体时代,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播是个性化的。在新媒体时代一切都来自媒体,信息最能体现个人的审美情趣。多样、丰富、独特的网络直播平台能够使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人和组织者能够传播非物质文化遗产,有利于非物质文化遗产在大众中的传播。结合时代特征,推动五禽戏的创新性发展,促进皖北地区非遗搭上网络直播的快车道,学习并运用网络直播技巧与典型元素,创新性地开发“直播+非遗+电商+旅游”模式,非遗传承人在网络直播中的带动作用能够促进当地的旅游发展,同时也可直播五禽戏的功法及其附加品,彰显网络直播“带货”“带流量”的特性,来推动五禽戏的创新发展。

  参考文献:

  [1]宗毅.安徽省池州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利用研究[J].当代旅游,2021,19(15):15-16.

  [2]于凤静,王文权.直播:非遗网络价值呈现的创新策略研究——以西南少数民族地区为例[J].当代传播,2019,(04):95-97.

  [3]吉琳玄,马知遥,刘益曦.新媒体时代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播与传承[J].民族艺术研究,2020,33(04):137-143.

  [4]田野泗季.新媒体时代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播策略研究——以武汉杂技的传播为例[J].新闻研究导刊,2020,11(12):226-228.

  作者:江越 孙丹 张洁丽

  网络直播背景下的非遗价值创新策略——以皖北五禽戏为例相关推荐陶瓷非遗传承的困境和新思路——以景德镇为例

转载请注明来自:http://www.zazhifabiao.com/lunwen/wzys/xjby/5000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