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荐期刊

适度紧张对音乐表演的积极作用分析

时间:2015-12-20 18:47:39 所属分类:心理学 浏览量:

音乐表演是音乐活动中重要的组成部分,每一位音乐表演艺术工作者都要经历这一环节。由于心理因素对控制、调整表演的状态起着关键作用,因此在音乐表演这门综合艺术中,心理因素更应得到关注,因为它们不但可以直接表现人类各种细微复杂的情感情绪,而且可以

  音乐表演是音乐活动中重要的组成部分,每一位音乐表演艺术工作者都要经历这一环节。由于心理因素对控制、调整表演的状态起着关键作用,因此在音乐表演这门综合艺术中,心理因素更应得到关注,因为“它们不但可以直接表现人类各种细微复杂的情感情绪,而且可以直接触及人的心灵的最深处,激发和宣泄人的激情”.紧张是音乐表演时最为普遍的心理现象之一。

  不仅很多初涉音乐表演艺术工作者存在这方面的现象,而且很多着名的音乐表演艺术家也会遇到同样的问题。在很多时候,紧张扮演着音乐表演者的“敌人”:它会阻碍音乐表演的效果,并使原本熟练的排练功亏一篑,从这个意义上说,紧张是一种不良的演出状态。近来,诸如维谢洛夫斯基这样的研究者也开始倾向于心理说.但是紧张是否能对音乐表演产生积极的意义呢?

  1 “紧张”的心理学定义与内涵分析    紧张作为一种心理现象,已经成为当今一个热点词汇。紧张的准确定义最早是由加拿大生物化学家汉斯·赛尔 (Hans Selye) 在 1950 年提出的。经过很多对动物和对人的观察表明,各种压力都会导致典型的或非典型的生理反应,形成造成压力 (负担) 的因素,塞尔称之为“紧张状态”.由此看来,紧张是一种状态,这种状态可以是由身体负担所造成 (如受伤、寒冷等),也可以是来自自身的心理因素 (如情绪低落或高涨、烦恼、挫折等)。

  一般来说,在一定的条件下产生的紧张,如果使人们在工作时全神贯注,那么这种紧张就称之为积极紧张 (适度紧张)。但如果要求过高,使人无法胜任而成了负担的时候,这种紧张就称之为消极紧张 (过度紧张)。在音乐表演中,我们自然应该追求积极紧张,避免消极紧张。

  2 音乐表演中表演者消极心理控制的表现    “心理学应当成为美学的基础”.而音乐表演作为表演美学,同样也应重视心理学的作用。在音乐表演中,紧张状态是普遍存在的。所以不论是刚刚接触音乐的初学者,还是顶级的艺术家和演奏家们,紧张的经历和记忆都是他们所必经的阶段。成名前的卡鲁索,曾因为过度紧张常把高音唱破,成名后他还对这段经历心有余悸。

  紧张是人们时常出现的心理状态,然而,过度紧张则会给表演者带来负面影响。紧张的状态可以让情绪低落,也可以使得情绪高涨,那么过度的情绪低落或者高涨会带来怎样的舞台效果呢?下面就舞台表演失控和松懈两个方向进行具体分析。

  2.1 紧张造成的表演失控  我们知道,运动场上的运动员因为心里紧张会造成动作变形,导致运动成绩降低。同样,在进行音乐表演的时候,如果表演者处于一种高度紧张的状态,就会导致演出的效果不尽人意,更会加重表演者自身的心理负担。

  一方面,紧张会使得表演者的情绪过度高涨,从而导致身体失控,影响了其表演分寸感的把握。笔者在多年前的一次演出中曾经出现过这样一个状况:那次演出,心情感到万分激动,从而忘记了演出过程的细节,导致上台时摔了一跤,影响了音乐表演的预期效果,打破了观众对演出效果的期望。另一方面,因为紧张引起表演者身体失控,更会加重表演者的心理恐慌,进而会麻痹整个演出活动前期编排的思路,以及歌曲的情感处理等。笔者曾因为情绪高涨而导致走台失误,而这样一种突兀的状态,给接下来的演奏过程带来了不必要的心理负担,大大降低了预期的演出效果。同样,在音乐会上,起奏前因紧张引起的生理反应通常最为强烈。如少部分人包括自身在候场中常常会产生莫名腹痛的现象,这就是因为心理过度紧张而带来的生理反应。比如,笔者在一次演出时,发现小腿在颤抖,当意识到的时候,心里立刻产生了恐慌,注意力分散,从而影响了演出的实际效果。其实,紧张带来的外部表现和自我感觉的不良影响是相辅相成的,外部的不良表现能够加重表演者自我感觉的不良影响,而表演者自我感觉的不良影响也会反作用于外部的表现。

  表演者失控的形体表现主要有:身体的不协调、歌唱者演唱时面目可憎、浑身发抖,对动作的控制能力差等等。表演者失控的声音主要表现在演唱过程中尽管努力扩大音量,但却达不到预期的要求,甚至唱破音等等。

  2.2 紧张造成的过分松懈  无论是生理因素还是心理因素造成的紧张,个体都具有一种自然的调节能力,让这种紧张状态慢慢的消失,等到再受到下一个刺激的时候,又会产生紧张情绪。如果个体受到的是连续的多次的刺激,那么这种反应就会疲惫,当这种反应近乎僵硬的时候,就变成病症性的心理情绪。比如,表演者在舞台上进行因为表演时,走上舞台的时候总是低着头,在进行音乐表演时面无表情,与音乐甚至与观众无任何的交流,便会造成过分松懈的状态。从而导致欣赏者得不到美的享受。

  3 适度紧张对音乐表演的积极作用分析    在了解了紧张的心理学定义与内涵分析的基础上,笔者研究了音乐表演中表演者紧张状态的表现,以及紧张带给音乐表演者的消极作用。按照辨证唯物主义的观点,世界上的一切事物都是一分为二的,紧张既然有消极作用,那与之伴随着的一定有积极作用。在一定的要求下产生紧张感,有时恰恰十分必要,这也是我们要努力追求的积极紧张。身体对紧张的反应事实上具有积极意义,可以使神经达到一种亢奋的状态,这有利于音乐表演时音乐情感的创作和激发,因为它在作出相应的反应时已使身体进入一种准备“迎接”更重负担的状态中,对警觉程度和表演能力也起到有益作用。下面就具体的积极作用进行分析。

  3.1 适度紧张,利于提高表演者的生理和心理的机能  适度心理控制,虽然说是思想上有压力,精神上紧张,但人们通常还是能够经受得住,不至于压力大到缺乏安全感、悲观消极,也不至于精神紧张到无法思考问题或是做出决断。

  适度心理控制会让你看重所从事的事情,并且认真对待。医学的研究表明,适度心理控制也能充分调节体内潜能,使肾上腺素养分分泌增多,神经系统的功能也可调到最佳状态。所以,音乐表演者可以充分利用适度的紧张心理、生理状态,在表演中控制得当的话,会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

  其实,克服紧张并不是音乐表演者最终的目的。综上所述,适度心理控制可以激发身心活动的积极性。从而尽快的适应和高效的演奏,提高对舞台表演任务的积极准备心理。让这股能量转化为动力参与表演,让表演富于激情,避免死板、枯燥。

  3.2 适度紧张,能够提高表演者的传达和接受信息能力  通过对有表演经历的人员进行调查询问,有不少的人认为,适度心理控制,会对表演者产生刺激,成为一位顺利完成演出的助手。这是因为,当紧张达到一定程度时,就会对表演者产生强烈的刺激,出现亢奋,生理上表现为毛孔张大,血液流动加速,感观变得敏感等等。音乐表演时的记忆和思维,这两个最为核心的能力都与心理情绪息息相关。积极的心理情绪,往往可以唤起表演者更多的音乐二度创作灵感。此时,表演者在较为正常的状态下,行动会更加积极,传达信息会更加清楚,接受信息会更加敏感,在舞台上会更加鲜活,可能会出现超常发挥。我们经常会看到,有时演员突然状态极好,在舞台上出现他(她) 以前没有过的状态,如积极、兴奋、交流舒服等。

  3.3 适度紧张,能够提高音乐表演的效果  在音乐表演过程中,适度的紧张与放松的协调配合,是辩证的统一体。表演者在表演时的适度紧张状态,能够提高音乐表演者对身体动作的把握,提高心理控制的能力,强化了对表演技巧的再认识,在这几个因素的共同作用下,音乐表演的效果得到了提高。

  4 表演过程中如何调控自己的心理    4.1 表演前做好充分准备充分准备  是表演前的必须项目,不可缺少。表演者对即将表现作品的熟练程度,直接影响对作品的表现。对作品熟悉达到炉火纯青的地步,上台自然就会有信心,表现时也会收放自如、游刃有余。“台上三分钟,台下十年功”这是对广大艺术家们平日里辛苦训练的写照。而这看似简单做起来却是相当的困难。台下的功夫即是表演前的充分准备。

  4.2 表演时注意力的高度集中  表现作品时有着高度集中的注意力,能使表演者身心投入,从而投入大量情感,使作品更加生动,调动观众的欣赏欲望。台上台下情感的互动,使得艺术达到更高的境界。

  4.3 注重平时的积累及训练  当下大多的年轻学生们不愿意登台表演,甚至是惧怕表现自己。所以平日的积累和训练是非常重要的。怎样克服登台的恐惧?首先要克服怕羞自卑心理;其次要多接触并参与表演中,感受表演的乐趣,加上实战演习,增加表演者的自信及舞台经验。最终成为会表演、善展示的舞台新星。

  5 结语    在对音乐表演艺术进行研究的过程中,人们谈论较多的是如何去克服表演过程中的过度紧张。通过以上的分析,笔者认为,既然紧张在通常意义下是普遍存在的,而适度的紧张又是有积极意义的,那我们就应该充分利用适度紧张的积极意义并发挥其作用。

  参考文献:

  [1]彭吉象。艺术学概论[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2.  [2]列·谢·维戈茨基。艺术心理学[M].周新,译。上海:上海文艺出版社,1988.  [3]浮尔克特。当代美学问题[M].《教育》杂志社,1900.

转载请注明来自:http://www.zazhifabiao.com/lunwen/wzys/xlx/2412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