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荐期刊

高职艺术类学生心理问题与教育途径

时间:2015-12-20 18:52:08 所属分类:心理学 浏览量:

1 高职院校艺术类学生存在的心理问题 (1)片面的强调个性,普遍敏感偏激。作为心理特征的常用术语,个性一词在心理学被频繁用来描述艺术专业的学生。其含义是指个体的与众不同性质,即与其他个体存在的差异,包括个性倾向、能力、气质和性格等内容。一个人

  1 高职院校艺术类学生存在的心理问题

  (1)片面的强调个性,普遍敏感偏激。作为心理特征的常用术语,个性一词在心理学被频繁用来描述艺术专业的学生。其含义是指个体的与众不同性质,即与其他个体存在的差异,包括个性倾向、能力、气质和性格等内容。一个人的心理状态和为人处世的行为模式往往直接由他的个性决定,对人的心理健康影响极大。当前高职院校的艺术类学生由于受艺术类专业的影响,在他们平时学习艺术技巧和艺术理论的同时,老师也在给他们灌输着艺术家个性的自我彰显的心理特征,这种长时间的诱导让一部分学生片面的追求与众不同的特征,一味地标新立异以至于偏离自己的本性,常见的行为有奇装异服、抽烟、蓄胡须、留长发等。在这种狭隘地追求个性的导向下和作用下,他们遇到挫折的时候,不能理智的解决问题,常常倾向于采用暴力和偏激的方处理。长此以往,他们就不可避免地出现人际交往种种冲突现象。尤其是当他人意见或主张与其相左的情况下,他们往往表现得固执己见。

  (2)缺乏责任心、自由散慢。由于高职院校艺术类学生经常需要较为封闭和枯燥的环境去进行思考和训练,如经常需要在琴房训练两三个小时,或者在封闭的画室内画几个小时的画。长期这样训练的结果是使人的性格变得较为孤僻,导致对周围的事物失去兴趣。从而造成了现在高职院校的艺术专业的许多学生对周遭事物的淡漠,没有奉献精神和关爱品质,而一味单纯地标新立异的个性。最显着的迹象就是这些高校的学生漠视法律、法规、校纪,生活散漫、颓废。

  (3)偏感性认识,缺乏理性分析。敏感、偏执、张扬是艺术类专业学生的主要性格特征。而冷酷、忧郁、感性又大都是其气质方面的表现。这种性格特征导致艺术类高校学生在处理问题时,不是从理性的角度分析和判断,而是往往比较冲动和意气用事,往往仅凭自己的一腔热血去办事。例如,要举行画展,他们首先表现出的不是如何制定详尽的计划和实施方案,而只是单纯的情绪高涨和热情洋溢,这些固然重要,但是,在实际操作运行中往往出现不能合理的分工、彼此协调配合等问题,导致活动不能圆满举行和完成,常常无疾而终。这时他们的行事的热情就会遭到打击,更重要的是其自信心与自豪感也随之受挫。

  (4)心理偏执。近年来,由于扩招政策的影响,市场的需求量远小于高校毕业生的数量。尤其是毕业生的专业技能和专业知识的掌握状况并不良好,不能达到社会要求的标准。此外,艺术类学生的缺乏求职技巧,就业态度也存在不端正问题。以上成为了艺术毕业生就业难题的根源所在。目前,我国的就业机制并不完善,存在不公平、不公正等现象是在所难免的。

  这一方面造成了不良风气的产生,另一方面,对艺术类毕业生的心理发展也有消极的影响,使他们面对困难更加情绪化,处理问题倾向于感性化趋势。有甚者将自己遭遇的一切彻底归结于社会,体制,而不肯理性思索自身存在的缺陷和问题。认知方面存在狭隘和偏执的心理特征。

  2 高职院校艺术类学生心理问题的成因分析

  (1)主观原因。当前很多考生和家长对艺术专业的选择存在着盲目性。由于普通高考竞争压力较大,很多家长为了自己的孩子能上一个较为理想的大学而让学生选择艺术专业,更有一些家长认为学习艺术赚钱容易,就业前景好而让自己的孩子选择艺术专业。这就造成了选择艺术类专业并非学生真实的兴趣所在的问题。从而导致了他们在之后的学习过程中缺乏创作的热情。一方面,由于缺乏创作热情和艺术天赋,他们对自己即将学习和从事的专业没有起码的认知,不利于他们在自身素质和专业技能等方面的提升和深造。另一方面,对于未来的择业和生活,他们不能像其他自主选择专业的学生那样,可以给自己制定一个明确的奋斗目标和合理定位。这样在遇到各种生活和学业上的困难及压力时,就比较产生心理上的问题。

  (2)客观因素。除却以上内在因素外,很多外在因素也会导致现在的高职院校艺术学生出现各种各样的心理问题,比如社会环境、学校环境和家庭环境。如,大学生受享乐主义、拜金主义等错误价值观的影响,尤其是他们未曾踏入社会,心智并不如年龄表现的那样成熟,辨别能力和控制能力较差的学生经受不住社会各方面的诱惑,形成了错误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导致心理问题的产生。学校层面上,当今很多高职院校对艺术类学生的心理教育重视程度不够,不能有效的进行学生的心理教育工作,不能给学生一个好的引导,教师和铺导员也不注重与学生进行沟通,导致学生出现心理问题。家庭层面来说,很多家长对学生的管教仅限于要求孩子认真学习,但在平时的生活中与孩子交流较少,也忽视了对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这样导致一部分学生在出现问题时无处诉说,久而久之形成心理问题。

  3 加强高职院校艺术类学生心理教育的途径

  (1)学校建立专门的心理咨询机构。当今社会,心理健康日渐受到人们的重视,面对自己心中的苦闷和困难等问题,他们都希望能够找人倾诉,得到缓解和帮助。故,建立专门的心理咨询机构,具有现实性和可行性。由于专业的心理咨询人员的专业知识和技能,他们更容易得到行之有效的解决方法和解决途径。这对存在心理健康问题的学生来说是一条科学的途径。

  (2)充分发挥班主任和辅导员的作用。班主任和辅导员在大学生学习、生活和工作过程中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他们往往担任着引路人和指导者的角色。因此,在大学生心理健康方面必须发挥其应有的作用。其主要可通过班委汇报、宿舍谈心等途径来了解和掌握相关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这有利于问题的提早发现和解决。通过交流和沟通,有针对性的找到解决方案。帮助学生更加健康有序的生活和学习。

  (3)教师应加强对艺术类学生的心理和德育教育。教师对学生的作用不仅仅是传授相关的专业知识,更重要的在于教师要通过自身的良好风貌与素质潜移默化的引导和感染学生。因此,首先,教师在平时要注重自己的言行举止,给自己的学生树立一个标杆,一个榜样。其次,要将思想道德教育融入日常课堂教学中,把德育课程与专业知识有效的结合在一起,使学生在学习到相关知识的同时也能获得人生观与价值观方面的正确引导。

  (4)改善教学环境,教学管理新模式。术业有专攻,文化修养不高、文化基础差是艺术类学生普遍存在的问题之一,素质低通常是艺术类学生的标签,而社会发展又要普遍要求学生具有可以应对和处理问题的全面性标准。因此,面对如此现状,学校应该针对本校学生存在的问题,完善他们的知识、技能。例如,为丰富学生的眼界、提高实践能力、开拓他们的眼界,学校可举办各种各样的文化活动,帮助他们树立正确的价值观、人生观和世界观。再者,举办与其专业有关的职业规划、专业发展等学术讲座等,让他们对未来学习、就业有明确的认识和了解,进而设置奋斗目标和发展方向。

  (5)建立心理健康档案。这就要求学校在开学之始,对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予以测验并记录在案,并对相关的测试结果进行分析判断并整理建档。在筛选、分类的基础上有针对性的进行心理辅导,做到有的放矢,因病施药。

  4 结语

  大学生心理健康是其成长成才的前提和基础,高校应重视对学生的心理健康方面的教育与引导,本文提出了一系列的加强高职院校艺术类学生心理教育的途径,希望能对高职院校的心理教育工作起到一个借鉴与引导作用。

  参考文献

  [1] 周森,高玮玮。试论艺术类院校学生管理工作面临的问题和对策[J].2007(3)。

  [2] 康宁。理工类院校艺术生教育与管理分析[J].教育与职业,2010(29)。

  [3] 欧阳俊虎。新时期艺术类学生的特点及教育管理对策[J].2001(4)。

转载请注明来自:http://www.zazhifabiao.com/lunwen/wzys/xlx/2426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