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荐期刊

大学新生心理弹性在学校适应与心理健康中的关系

时间:2015-12-20 18:53:56 所属分类:心理学 浏览量:

上大学虽然是一个积极的生活事件,但是随之而来的一系列变化都会给刚刚入校的新生带来巨大的心理压力和挑战。有调查发现,在学习、校园、人际、情绪等不同方面,都会有 40% ~50%的学生存在适应问题,其中有约 3% ~6% 的学生存在较严重的适应问题。同样,也

  上大学虽然是一个积极的生活事件,但是随之而来的一系列变化都会给刚刚入校的新生带来巨大的心理压力和挑战。有调查发现,在学习、校园、人际、情绪等不同方面,都会有 40% ~50%的学生存在适应问题,其中有约 3% ~6% 的学生存在较严重的适应问题。同样,也有众多研究发现,大学新生的心理健康状况令人堪忧,例如: 苏亚玲等人调查发现22. 6% 的新生可能有较严重的心理问题,而且 3 年来逐年递增。

  对于学校适应与心理健康之间的关系,陈建文等人从理论的角度认为心理健康是一个综合性的概念,心理健康标准的确立也有多个依据,而社会适应只是考察心理健康的一个视角而已。也有研究从实证角度发现,大学新生心理适应困扰越大,心理健康水平越低。但是学校适应与心理健康状况并非是平行的关系,它会起到中介的作用,传递其他变量对心理健康状况的影响。

  大学新生入校的前几个月对学生来说是一个应激事件,因此,可以从压力角度来深入探究学校适应对心理健康的影响机制。心理健康的大量相关研究提示,在压力与心理健康之间存在着某种中介因素,压力源通过这些中介的作用对个体的心理健康产生情绪、认知、病理等方面的影响。心理弹性则是其中重要的因素之一。因此,本研究将以大学新生为研究对象,深入探讨心理弹性在学校适应与心理健康之间的关系,以期为大学新生心理健康教育提供实证依据和指导。

  1 对象与方法

  1. 1 对象 采用方便整群抽样法对上海市某民办高校新生进行问卷调查,共发放问卷 2020 份,有效问卷 2002 份。其中男生 733 人,女生 1252 人,不详者 17 人; 上海生源 922 人,非上海生源 755 人,不详者 325 人; 独生子女 1391 人,非独生子女 455 人,不详者 156 人。

  1. 2 方法

  1. 2. 1 心理健康问卷 本研究采用大学生人格问卷( UPI)和抑郁自评量表( SDS)作为测量大学新生心理健康的工具。UPI 目前是国内对新生进行心理健康普测的主要测试工具之一,该问卷包含 60 道题目,其中 4 道是测伪题,其余 56 题相加的总和即为 UPI 总分。SDS 主要用来评定个体的抑郁症状,1 ~4 分评分,该量表的内部一致性系数为 0. 86。

  1. 2. 2 大学生适应量表 采用教育部《大学生心理健康测评系统》课题组编制的《中国大学生适应量表》,该量表共 60个项目,总量表的内部一致性系数是 0. 93。

  1. 2. 3 心理弹性问卷 采用于肖楠与张建新修订的 Conner- Davidson 心理弹性问卷的中文版。该问卷包括 25 道题,分为效能、韧劲和乐观 3 个维度,5 点评分,问卷总分为 25题得分的均分,各维度的得分为相对应题目得分的均分。该问卷内部一致性系数为 0. 91。

  1. 3 统计处理 采用 SPSS 17. 0 进行统计分析,采用 AMOS17. 0 进行方程结构模型分析。

  2 结 果

  2. 1 初步的描述性分析 计算学校适应、心理健康与心理弹性的平均数、标准差以及相关关系,结果发现各个变量之间均存在极其显著性相关,见表 1。以性别、生源和是否独生子女为自变量,分别以 UPI、抑郁、心理弹性和学校适应为因变量做 2( 性别) ×2( 生源) ×2( 独生与否) 的多因素方差分析,结果发现,在 UPI 方面,女生的得分极其显著高于男生得分[F( 1,1588) =10. 59,P <0. 001],而生源、是否独生子女及变量间的交互作用不存在显著性差异,说明女生的心理健康状况更令人担忧; 在抑郁方面,上海生源学生的抑郁得分显著高于非上海生源学生[F( 1,1586) =5. 17,P <0. 05],而其他变量及交互作用不存在显著性差异,说明上海学生的抑郁情绪更明显; 在心理弹性方面,3 个变量及其交互作用均不存在显著性差异; 在学校适应方面,独生子女的得分显著高于非独生子女[F( 1,1591) = 5. 9,P < 0. 05],其他变量不存在显著性差异,说明独生子女的学校适应更好。

  

  2. 2 心理弹性的中介效应检验 为了检验新生学校心理弹性在学校适应和心理健康之间的中介效应,以学校适应为自变量,心理弹性的 3 个维度为中介变量,抑郁和 UPI 为结果变量,构建结构方程模型,并进行路径分析,剔除路径系数不显著的路径,最终得到的模型见图1,该模型的拟合指数为 x2/ df= 2. 01,GFI = 0. 95,NFI = 0. 91,CFI = 0. 91,RMSEA = 0. 042,均达到了心理测量学的要求。由此可见,学校适应对心理健康的影响既有直接效应,又有间接效应,而间接效应是通过心理弹性中的韧劲和乐观这两个中介变量来实现的。

  

  3 讨 论

  3. 1 大学新生学校适应、心理弹性和心理健康的特点 本研究结果发现,女生的心理健康状况比男生更令人担忧,这一结果与许多前人的研究相一致,其原因可能是在我国对女生的教育比男生更趋于保护,这使她们在交友、社会活动以及行为方式等方面受到更多的约束,导致女生的社会阅历相对较少,加上女生本身的女性心理特征等原因,当她们面临生活环境的改变时,心理上会承受更多的压力。

  在抑郁方面,研究结果发现,上海生源学生比非上海生源学生抑郁程度要更明显,从心理学角度看,抑郁是无效应对生活压力的后果,上海生源学生对大学的期待要高于非上海生源学生,而进入民办高校其心理落差要更甚于非上海生源的学生,当无法有效应对这一落差时,其后果可能会出现强烈的抑郁情绪。

  在学校适应方面,独生子女的学校适应要好于非独生子女,这虽然与对独生子女的刻板印象相反,但也有其他研究者得出一致的结果。有研究者认为,这可能与他们的成长环境有关,也可能和他们的个性特点有关。因此,独生子女整体学校适应好于非独生子女,不能因为某些不足之处而产生对独生子女的偏见,这不利于对他们的引导和教育。

  3. 2 大学新生学校适应、心理弹性和心理健康之间的关系从相关分析结果来看,学校适应、心理弹性 3 个维度以及 UPI与抑郁之间相关极其显著。其中,学校适应和 UPI 及抑郁呈负相关,说明不良的学校适应总是和较多的心理问题、强烈的抑郁情绪相伴随; 心理弹性 3 维度与学校适应呈正相关,与心理健康呈负相关,说明大学新生这 3 个方面的特点会相互影响、互为消长。

  本研究还发现,大学新生心理弹性在学校适应和心理健康之间的中介作用是通过韧劲和乐观两个变量来实现的,这说明大学新生的学校适应既可以直接影响心理健康,也可以通过他们心理弹性中的韧劲和乐观间接预测心理健康,有研究发现乐观幽默对心理健康起到预测作用。因此,高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不仅要关注大学新生刚入校时出现的种种不良现象和问题,还应该看到其本身所具有的为了应对环境变化所激发的内在力量 - 心理弹性。通过提高学生的心理弹性,以此来提升其心理健康程度,降低入学适应中各种问题的消极影响。

  4 参考文献:  [1]段素梅,秦红霞,沈树周. 大学新生适应现状调查及应对策略研究[J]. 宝鸡文理学院学报: 社会科学版,2013,33( 2) :125-128.

转载请注明来自:http://www.zazhifabiao.com/lunwen/wzys/xlx/2433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