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荐期刊

培养大学生心理健康意识的建议

时间:2015-12-20 19:08:28 所属分类:心理学 浏览量:

1问题的提出 大学阶段处于心理发展的成熟时期,大学生心理发展的内容出现了很大的变化,如从以往受师长照顾到学会独立生活,从较窄的交往圈子到更广泛的人际交往,从为高考学习到确立工作和人生目标等;另外,大学生的恋爱问题、就业工作问题等都会成为大学

1问题的提出  大学阶段处于心理发展的成熟时期,大学生心理发展的内容出现了很大的变化,如从以往受师长照顾到学会独立生活,从较窄的交往圈子到更广泛的人际交往,从为高考学习到确立工作和人生目标等;另外,大学生的恋爱问题、就业工作问题等都会成为大学生的压力来源。各方面的原因结合起来容易使得大学生的心理健康出现不同程度的困扰。  研究发现,约16.51%的北京大学生的SCL-90因子得分至少有一项大于3分;另一项研究发现,21.02%的湖北大学生存在中度的心理困扰[2];14.10%的大学新生的UPI分数在15分以上。这些结果都说明大学生在不同方面出现不同程度的心理困扰,大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不容忽视。  以往针对大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开展了不同类型的研究,这些研究关注的是心理健康问题本身,如大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如何形成、发展和转化,为何会出现这些问题,如何解决这些问题等,这些研究是事后性和补救性的。我们认为,事后性的研究是必要的,但基于我国目前的心理健康教育发展和心理学工作人员的培养还不十分完善,很多地区并没有足够的条件开展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和按比例配备足够的心理支援人员的情况;另外,自主意识在促进心理健康的过程中尤为重要。因此,开展前瞻性、预防性和监控性的研究更为重要。这类型研究将以教导大学生如何自我帮助为主要目标,其中一个重要内容就是研究和培养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意识(mental health awareness)。  2心理健康意识的概念  心理健康意识和心理健康是两个不同的概念。国内外对心理健康已作出较完备的定义。例如,目前国内对心理健康比较权威的界定有两种:一是《心理学大辞典》中所界定的心理健康(mentalhealth)定义,指个体的各种心理状态(如一般适应能力、人格的健全状况等)保持正常或良好水平,且自我内部(如自我评价、自我体验和自我控制)以及自我与环境之间保持和谐一致的良好状态。另一个是由崔红和王登峰提出的心理健康四大标准:  心身症状的缺失、行为抑制的降低、主观幸福感和自我和谐的提高。这两个定义都强调心理健康是一种没有出现临床症状,个体内部以及内外适应达到和谐的一种状态。  然而,目前对心理健康意识的定义和研究并不多。有学者把心理健康意识定义为“人们对心理健康的认识,包括对心理健康的重要性的认识、心理健康知识的了解、心理健康教育手段的认同程度等方面”;也有研究者认为“心理健康意识涉及对心理健康、心理素质价值的认识,对心理健康知识的关注与了解,对心理咨询和心理健康教育的态度以及心理健康自我调节意识等许多方面”;还有学者将其定义为“心理健康意识是指人们对自己心理的情感、感受、愿望、欲望、思维、经验等方面的觉察状态,以及对这一状态的调节与平衡”。总体来看,这些定义都不够全面,要么仅从认知评价角度对心理健康意识进行界定,要么脱离了心理健康的内容。  我们认为,心理健康意识指充分地知觉到自身的心理健康状况并作出恰当的评估,对自身的心理健康持有合乎常规标准的体验,以及积极主动地提高和促进自己的心理健康。根据这个定义,心理健康意识划分为对心理健康的认知、对心理健康的体验和对心理健康的监控三个方面。首先,心理健康意识是对自身的而非他人的心理健康的知觉,这种知觉是及时的和准确的,如我知觉到自己处于焦虑状态等。其次,心理健康意识还对自己的心理健康具有符合常规的而非主观标准的体验,如当知觉到焦虑并将其评估为负性特质时,应该对焦虑体验到厌恶,而非无所谓或者高兴。再次,心理健康意识还涉及个体主动监控和积极主动地改变自己不良的心理健康状态,如当知觉自己处于焦虑时积极主动解决问题,提高自身的心理健康。心理健康意识的功能相当于认知和学习理论中的元认知理论,它主要起着监控的功能,如知觉到个体的心理健康是否出现偏差、是否需要进行控制等。  3心理健康意识与心理健康的关系  过往研究表明,具有较高心理健康意识的大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在某些方面比低心理健康意识的大学生要好,这表明心理健康意识与心理健康存在一定的内在联系。由于过往的研究都是差异性研究和相关性研究,为此到目前为止还不能确定两者之间的因果关系。笔者认为,心理健康意识与心理健康并非单向的关系,而可能是相互影响的。  首先,心理健康意识促进心理健康。具有良好的心理健康意识的大学生伴随较好的心理健康水平,其中的一个原因是这些大学生对自己的心理健康有准确的评估和了解,作出更积极主动的监控,因此他们在发生心理困扰时更有可能积极面对或主动寻求帮助解决自己的心理健康问题,所以表现出较好的心理健康水平。从精神疾病角度看,精神疾病的最主要特点是病人缺乏自知力,自知力的缺失意味着个体失去了对自身心理健康的知觉、体验和监控。这表明,心理健康意识既可能直接促进心理健康,也可能缓冲了外界压力对心理健康的影响。  其次,心理健康对心理健康意识具有反作用。从心理困扰角度看,长期的心理困扰会使个体适应这些微小的不适,这种心理健康阈限的降低影响个体对自身心理健康的知觉、体验和监控。在这种情况下,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意识会受到他们心理健康的影响。  最后,心理健康意识与心理健康可能是一种上下位概念的关系。心理健康意识是对心理健康的认识、体验和监控,是以心理健康为内容的意识;而长期的心理健康状态也反过来影响心理健康意识。  需要注意的是,心理健康意识和心理健康之间并不一定呈线性关系,其中会受到很多因素的调节。其中一个很大因素是文化传统观念,如俗语所说的“家丑不外扬”以及中国人特有的“面子”问题。有研究指出,虽然大学生对自己的心理健康状况有一定的认识,而且也认为高校设立心理咨询室很有必要,但是只有很少数学生明确表示自己会寻求心理咨询或其他人的援助。除了传统文化观念,个人能力、资源的可接近性和可利用性、他人经验、经济情况等方面都可能成为影响心理健康意识和心理健康关系的一些重要因素。  4大学生心理健康意识的问题  虽然目前关于大学生心理健康意识问题的研究还不多,但根据已有的研究结果以及日常观察,初步归纳出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意识存在以下一些问题。  首先,大学生还没有建立起明确的心理健康意识。与中小学生相比,大学生更关注自身心理发展和自身的特点,但这种认识仍处于萌芽阶段,表现在于:(1)大学生对自己的心理发展过程以及心理特点缺乏了解、程度不深入。由于心理困扰不像生理疾病问题那样会马上表现出一系列症状,因此常常受到大学生的忽视。(2)大学生对自身心理特点的信息来源的科学性不高,如现在一些流行的未经心理测量学标准化的“有趣测试”等测验吸引了众多大学生去获知自己的性格特点以及了解自己的心理健康,而较少考察和评价这些信息的科学性和权威性。(3)对心理健康知识以及心理健康服务知识匮乏。研究指出,虽然大学生在入学时都必须修读大学生心理健康卫生等课程,但这类课程往往被设置为公共课,不同学校的讲授内容并不一致,而且作用往往不大。(4)大学生对心理健康教育、心理咨询的作用及其性质几乎不了解,这些认知上的匮乏和偏差都会影响到大学生心理健康意识的培养。心理健康那个意识包括的三个成分是一个相互联系的系统,如个体往往在认知和体验的基础上产生监控行为,而监控行为反过来又会促进、巩固或修正原有的认知和体验。由于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意识还处于萌芽阶段,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意识系统发展还不完善,仍需加强和巩固。  其次,大学生的心理健康知觉和心理健康监控出现了分离现象。心理健康意识和心理健康可能并非线性关系,而会受到一些内在因素的调节。这种情况在大学生的心理健康知觉和心理健康监控中同样存在。一项以978名大学生为调查对象的调查结果显示,虽然85.3%的大学生认为心理健康“重要”,有37.2%和52.9%的同学分别认为心理咨询“重要”或“比较重要”,但是却有62.8%的大学生明确表示没有兴趣加入心理健康协会,近60%的学生从没有听过与心理健康有关的讲座,当问及如果出现心理困扰时,只有19.2%的大学生明确表示会接受心理咨询,21.6%明确表示不会接受。这项研究表明,虽然大学生主观上认为个人的心理健康以及心理咨询是重要的,但是这些观念却没有转化为实际行动,大学生的心理健康认知和心理健康监控之间出现了失衡。当然,其中很多原因抑制了这种行动,如时间地点、内容、讲师、自己的安排冲突、社会文化意识等,但这个问题值得进一步的研究。  5培养大学生心理健康意识的建议  以心理健康意识的定义、结构以及目前大学生心理健康意识出现的问题为出发点,我们认为可以从以下一些方面培养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意识。从培养方法来看,可采用渗透性的意识形态教育进行培养。与任何短暂性、形式性甚至一次性的教育相比,渗透性教育的最大不同之处在于渗透性教育是一种长时期的、弥漫性的教育。心理健康意识并非一种短暂的状态,而是逐渐积累、内化和巩固而形成的。因此,任何形式上的、短暂的教育都难以取得突破性的效果。这就要求把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常态化,根据质量互变规律,使点滴的教育能够渗透到每个学生的意识中并沉淀起来,让他们真正对自己的心理健康产生重视。  从培养模式来看,应建立一个良好的“社会—校园—家庭”互动模式。人的活动地点大多数局限在这三种情境,任何一种情境的培养氛围都会影响到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意识。尽管在学校接受了良好的心理健康意识教育,但如果他的家庭或所处的社会都不倡导或轻视这种教育,那么学校的教育就很可能会徒劳无功。这就要求整个社会都行动起来,从更大的生物和社会圈子形成一种良好的关注自身心理健康的氛围以及互动互助模式,而非单方面在行动,更不应只把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意识教育全数由学校负责。  从培养内容来看,应由专业的且经过正式培训的心理学工作人员(如心理学的研究生、教师、科研人员等)对心理培训、宣传、教育等的内容给予科学性、有效性、实用性的指导。另外,对于一些目前仍存在疑问或者甚至毫无科学根据的心理学读物,都应给读者加以指引性和科学性的提示和说明。同时,还可尝试应建立一种信息源权威性的数据库,为大学生提供权威的、科学的指引。  最后不得不提的是,由于目前关于大学生心理健康意识的研究还不多,上述归纳的问题是否普遍存在于各地区各民族的大学生中、是否还存在另外一些更值得探讨的问题、这些方法对策的有效性等问题都必须在更多实证研究的基础上才能更详细地进行解答。另外,心理健康意识的结构验证、测量工具的编制以及功能与发展特点研究都具有较高的理论和实践价值。为此,未来的研究应从多个视角更深入更广泛地对各群体的心理健康意识进行研究,这为认识心理健康意识这一领域有深远的现实和实践意义。  6结语  以往关于大学生心理健康的研究主要围绕对大学生群体具体的心理问题进行纠正和矫治,这是大学生心理健康辅导的一种“事后策略”,而针对大学生心理健康意识的问题进行改善,则是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一种“预防策略”。本文对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意识作出了强调,从心理健康意识的概念、心理健康意识与心理健康的关系、目前大学生心理健康意识的问题以及如何培养大学生心理健康意识四个方面提出了一些想法,未来的研究还应该进一步完善相关的理论构想、采用实证的方法对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意识问题进行研究,并且开发有助于提高大学生心理健康意识的教育模式和相关课程,从而从预防性的角度来提高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意识。  参考文献:  [1] 王建中,樊富珉.北京市大学心理卫生状况调研[J].中国心理卫生杂志,2002,16(5):331-333  [2] 吴先超,杨怀中.当代大学生心理健康状况调查分析[J].高教发展与评估,2005,21(4):36-39.  [3] 李祥银.大学新生UPI调查分析[J].医学与社会,2004,17(4):36-38.  [4] 林崇德,杨治良,黄希庭.心理学大辞典[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3:1395.  [5] 崔红,王登峰.中国人的人格与心理健康[J].心理科学进展,2007,15(2):234-240.  [6] 吴先超.不同心理健康意识大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比较[J].中国临床康复,2005,9(44):35-38.  [7] 邹海贵,唐纯林.大学生心理健康意识现状及培育初探[J].南华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4(4):106-109.  [8] 罗天玉.对初中生心理健康意识和自我教育的现状调查[J].中国健康心理学杂志,2008,16(1):84-85.  [9] 史美青.浅谈高职学生自我心理健康意识的培养[J].山西高等学校社会科学学报,2008,20(8):114-116.

转载请注明来自:http://www.zazhifabiao.com/lunwen/wzys/xlx/2476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