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15-12-20 19:29:17 所属分类:心理学 浏览量:
随着中泰两国友好关系的深入发展,教育交流合作也日益频繁,汉语热不断升温。泰国已成为汉语国际教育的重要对象国和来华留学生的重要生源国。对泰国学生汉语学习者语言中的偏误进行研究,认识泰国留学生汉语学习者语言的发展规律,探索泰国留学生提高汉语水
随着中泰两国友好关系的深入发展,教育交流合作也日益频繁,汉语热不断升温。泰国已成为汉语国际教育的重要对象国和来华留学生的重要生源国。对泰国学生汉语学习者语言中的偏误进行研究,认识泰国留学生汉语学习者语言的发展规律,探索泰国留学生提高汉语水平的有效途径,已成为对泰汉语教学界的当务之急。
因为在汉语本体研究中各家所划定的心理动词的范围出入很大,本文着眼于对泰汉语教学的现实需要,参照胡裕树、范晓的观点,把心理动词定义为表示情感、意向、认识、感觉、思维等方面的心理活动或心理状态的词。然后又用劳勍的心理动词界定框架---NPh + ( 在心里) + ( 对 + NP) + 很 + +( NP/VP/AP/Clause) ,对 《汉语水平词汇与汉字等级大纲》中的动词一一进行考察判定,确定了 65 个心理动词作为本文的研究对象。分别为: 感到、感觉、觉得、打算、考虑、想、估计、怀疑、推测、懂、理解、了解、明白、熟悉、记得、忘记、相信、反对、赞同、警惕、支持、注意、照顾、决定、埋怨、计较、决心、欢迎、认为、感谢、以为、操心、满意、生气、惦记、怀念、想念、爱、爱好、热爱、恨、嫌、爱护、爱惜、怕、关心、欣赏、感激、重视、尊重、崇拜、佩服、尊敬、盼望、期待、期望、失望、希望、同情、感动、害怕、担心、喜欢、讨厌、羡慕。
本文所用的偏误语料来自三个方面: 一是北京语言大学的 “HSK 动态作文语料库”; 二是暨南大学留学生书面语语料库; 三是笔者自己收集的云南师范大学国际汉语教育学院本科一年级的泰国留学生的课堂和作文语料。笔者把判定出的65 个心理动词,放在9271 条40 多万字的偏误语料中检索,共检索出 337 条约两万字的泰国留学生汉语心理动词偏误语料。
在大量偏误语料的基础上,本文对泰国留学生汉语心理动词的偏误情况进行分析,以期为泰国学生学习和使用汉语心理动词及对泰汉语教学提供一些有益的参考和借鉴。
一、标注说明
鲁健骥把对外汉语教学的语法偏误大致分为两大类,一类是词语的使用,包括各种词类的使用和各种短语 ( 如述宾短语) 、结构等的使用; 一类是句法项目,包括各种句子形式。前者是与词语的意义、用法有关的偏误,后者是由词语充当句子成分使用上的偏误。从形式上来看语法偏误分为遗漏、误加、误用和错序。本文参照鲁健骥先生的方法,在分析泰国留学生汉语心理动词的偏误语料时,首先从词语角度和句子角度将偏误分为词语偏误和搭配偏误两大类。而后把第一类又按形式分成遗漏、误加和误代三小类; 把第二类又分为五小类: 与主语有关的偏误、与状语有关的偏误、与宾语有关的偏误、与补语有关的偏误、与助词有关的偏误。具体偏误标注符号和释义如下:
1. 偏误句中的偏误点在文中用 “加粗、下划线”表示。
2. 偏误类型和修改方案在句中用符号、关键词和括号表示。
3. CD: 表示心理动词的误加。4. CQ: 表示心理动词的遗漏。
5. CW: 表示心理动词与其他词类的误代。主要包括以下几类:
( 1) CW -PV→: 表示心理动词与心理动词的误代。“→”前是偏误词,“→”后是订正词; 以下标注中的 “→”同此释义,不再附加解释。
( 2) CW -V→: 表示心理动词与行为动词的误代。
( 3) CW -ADJ→: 表示心理动词与形容词的误代。
( 4) CW -ADV→: 表示心理动词与副词的误代。
( 5) CW -N→: 表示心理动词与名词的误代。
6. CJ - zhuy: 表示心理动词与主语有关的偏误。
7. CJ - zy: 表示心理动词与状语有关的偏误。
8. CJ - buy: 表示心理动词与补语有关的偏误。
9. CJ - by: 表示心理动词与宾语有关的偏误。
10. CJ - zhuc: 表示心理动词与助词有关的偏误。
二、分类统计
本文判定的65 个心理动词,在收集到的语料中出现的频次为 13971 次,其中偏误 632 次,偏误率为4. 5% ,尽管偏误率不是很高,但仍然有统计、分析和描写的价值。
为便于陈述,本文首先把收集到的偏误语料分为词语偏误和搭配偏误两大类。然后根据学习者的表层策略把词语偏误分成遗漏、误加和误代三小类。根据偏误的表层特征把搭配偏误分为五小类,即与主语有关的偏误、与宾语有关的偏误、与状语有关的偏误、与补语有关的偏误、与助词有关的偏误。各类偏误在偏误语料中的分布见表2. 1.【1】
从表2. 1 我们可以看到,词语偏误是泰国学生在掌握汉语心理动词方面的主要偏误类型。其中,误代偏误最为严重,占偏误总量的45. 7%.其次是误加偏误,占偏误总量的 17. 2%.其余类型依次为: 与状语有关的偏误,占 10. 4%; 与主语有关的偏误 ( 6. 5%) ; 与助词和宾语有关的偏误 ( 各占偏误总量的5. 9% ) ; 与状语有关的偏误 ( 5. 3% ) ; 最后是遗漏偏误,占偏误总量的 3% .下面分别对各类偏误举例加以说明。
三、心理动词的遗漏
所谓遗漏就是应该出现的成分没有出现,从学习者的角度说就是把本来应该有的成分遗漏了。至于造成遗漏的原因,鲁健骥指出,“表达中需要,但还没有学到,或学到了还没有掌握时,就会出现遗漏。我们的学生是成年人,他们具有健全的、完全的思维,他们用学到的有限的汉语去表达复杂的思想,就会遇到一些表达不出来的东西,这时候就会形成遗漏偏误。”[1]
可见,遗漏很有可能是学习者主动选择的结果,也就是策略运用的结果。心理动词是动词小类中用法较难的一块,所以在词汇量有限又急于表达的情况下,留学生常常会采取回避的策略来处理问题,造成句中心理动词的遗漏。例如:
①除了开办华文校稀少以外,出身泰国华人对中国文化观念,∧ ( 遗漏 CQ 了解) 亦算不多,原因也是本身受过不多之华文教育。②挫折的滋味,就给我一个警惕,当你有了钱,应该节省,∧ ( 遗漏 CQ 考虑) 如何来应用。
①、②中,都缺少中心语---谓语,在这些例句中谓语恰好是由心理动词来充当。①中,学习者要表达的是 “出身泰国的华人对中国文化观念了解不多”这样的意思,而不是 “出身泰国的华人对中国文化观念不多”.学习者可能是因为没有掌握心理动词 “了解”,也可能是心里想到了这个词,但因急于表达却没有写出来,造成了心理动词 “了解”的遗漏。②例中,被遗漏的则是 “感觉”,遗漏的原因与①的情况相似。
四、心理动词的误加
按照鲁健骥先生的观点,所谓误加 “主要是指在通常情况下句子中可以或必须使用某个成分,但是当这种情况发生变化时,又一定不能使用这个成分,留学生不能掌握这种变化仍然使用这个成分,从而导致偏误。”[1]( P53)泰国学生对于句子中是否需用心理动词的判断不够准确,从而出现了误加心理动词的偏误;误加偏误主要有心理动词的重复和语义重复两种类型。
( 一) 心理动词重复
所谓心理动词重复就是一个句子中同时出现了两个表达同一语义内容的心理动词。两个心理动词虽然意义有交集也有不同,但在句子中的意义却基本一致,因此只需要其中一个心理动词就可以完整地表达句子语义内容。泰国学生对这两个心理动词的义项认识不清晰,故而将它们同时罗列出来,导致句子出现心理动词重复的情况。例如:
①我总是担心怕 ( 误加 CD 怕) 爸爸的癌症会又返回来。
①中 “担心”和 “怕”都有 “放心不下”的意思。不同的是,“怕”的含义更丰富,还有 “害怕、畏惧”的意思,并且 “怕”还可以做副词,“表示估计,有时还含有忧虑、担心的意思”.
[2]( P1015)而例句中要表达的句义是 “爸爸的癌症会返回来使我放心不下”,因此两个心理动词只需要一个就可以,不需要全部罗列出来。
( 二) 语义重复
如果句子中心理动词所表达的语义内容已经由句子的其他成分恰当地表达出来,这时心理动词的使用不仅在语义上造成重复,而且在句法上也不正确。这就是这里所说的语义重复。例如:
①太阳下山的风景也不错,阳光照射着大地,把草原变成了红色,给人感到 ( 误加 CD 感到) 一种温暖的感觉。
②此外不分男女的环境的教育会让他们觉得 ( 误加 CD 觉得) 尊重自己和视下对性,优其男性的。
上面各例中,心理动词表达的语义内容都已由句子的其他成分表达出来了。如①中的 “感到”与 “给……的感觉”在语义上就是重复的。②中 “尊重自己”已经是说话人 “觉得”的具体内容了。
五、心理动词的误代
顾名思义,误代就是用错误形式代替了正确形式。鲁健骥认为: “误代偏误是由于从两个或几个形式中选取了不适合于特定语言环境的一个造成的。这两个或几个形式,或者意义相同或相近,但用法不同;或者只是形式上有某种共同之处 如字同',而意义和用法不同; 或者是用法相同,意义相反。”
[1]( P55)从我们收集的偏误语料来看,误代可以分为四种类型。一是心理动词的误代,即意义相近的心理动词之间的误代。二是心理动词与具有相近语义内容的名词、副词、形容词或行为动词之间的误代。三是以非重叠形式代替重叠形式。四是单音节动词误代双音节心理动词。下面分别举例加以说明。
( 一) 非重叠形式误代重叠形式
重叠是动词重要的语法特点之一。根据兰佳睿的研究,在语义上具有可持续性、动态性、动量性与非结果性的心理动词是可以重叠的。
[3]( P121)心理动词的重叠,如考虑考虑、打算打算、想想等,表示动作加强、程度加深。泰国学生没有理解或掌握动词重叠形式的用法,导致出现了非重叠形式误代重叠形式的偏误。这类偏误共有4 例,占偏误总数的 1. 2%.虽然数量很少,但我们却不能忽略这种偏误形式。下面几个例子就是因为没有掌握心理动词 “想”的重叠形式而引起的偏误。
①到这儿你都所知道,不少网络的作用,但我也提醒你们想( CW - PV 想→想想) 要怎么跟你有情有意的人报答和表示你的感情呢?
②所以从此我感到每件事应该多用脑袋去想( CW - PV 想→想想) ,去决绝问题,不是用力量来决绝问题。
“想”在 《现代汉语词典》里有四个义项: ①开动脑筋; 思索: ~ 办法 | ~ 方设法 | 冥思苦 ~.②怀念; 想念: ~家 | 朝思暮 ~ | 我们很 ~你。③希望; 打算: 我 ~ 到杭州去一趟。④推测; 认为: 我 ~ 他今天不会来。这四个义项中,从第一个义项到第四个义项,逐渐由表心理活动向表情态发展,第一个义项和第二个义项是可以重叠的,( 如 “想想办法”、“想想家、想想他”) ,第三、四个义项则不能重叠。“因为随着情态性的增强,动词的动态性就减弱了,这与重叠式的语义特征相矛盾,因此不能够重叠。”
[3]( P121)第一个义项重叠,表示 “尝试思考、考虑”的意思,第二个义项重叠后表示 “思念”程度①、②中,“想”都是第一个义项的释义 “思索”,重叠后表示动作加强、程度加深。
( 二) 以单音节动词误代双音节心理动词
“现代汉语里的词语结构常常受双音节的影响,最明显的就是 双音化的倾向。比如把单音节的词凑成双音节: 一个人姓 张,就叫他 老张或 小张.可如果他是复姓 欧阳,就叫他 欧阳,而不叫他 老欧阳或 小欧阳.”[3]( P8)现代汉语中近义心理动词数量很多,有些音节数目不同,且意义和用法也有细微的差别。比如 “爱”和 “热爱”这两个词,前者可以用在一般语体或正式语体,而后者一般用在正式语体。
现代汉语在组词造句时,会注意前后词语搭配韵律是否和谐,这需要根据上下文词语的音节来进行选择搭配,有时候要选择双音节词语,有时候要选择单音节词语。比如 “如果前面是双音节词,则后面要接双音节词,如进行学习 ( ×进行学) 、打扫街道 ( ×打扫街) ,如果前边的词变成单音节,后边的词最好也变成单音节,例如: 打扫街道→扫街。”[3]( P9)对母语是汉语的学生来说,这种选择可能不是很难,但是对母语为泰语的学生来说,可能常常会忽略这些问题而产生偏误。例如:
①因为学习是一件对小孩来说非常闷的事情。如果他觉 ( CW - PV 觉→觉得) 听音乐比学习有趣。
那就使他不认真学习了。
②一爱情看见悲哀这样子,就忍不住地同情了它,而且忽然忘 ( CW - PV 忘→忘记) 自己现在的情况,偏偏让它一个离开。
①中 “觉”是单音节词,有 “产生某种感觉; 感到; 觉悟”的意思。“觉得”是双音节词,也有 “某种感觉”的意思,“觉得”其后必带动词、形容词或小句作宾语。在这个例句中,动词后是小句宾语,而且 “觉”和 “觉得”这两个词在句中要表达的是同一个意思,根据汉语的韵律和谐性和汉语的语法规则,这里用双音节词 “觉得”更合适。
②中 “忘”和 “忘记”同义; 而 “忘”多用于口语,“忘记”可用于口语,但更多是用于书面语。一般情况下,双音节词要求后边跟它搭配的词也是双音节。在例句中,动词后是双音节词 “自己”,因此我们根据音节需要选择 “忘记”更合乎语用原则。
( 三) 心理动词与心理动词的误代
1. 近义心理动词之间的误代很多心理动词意义相近,泰国留学生使用起来很容易发生误代现象。近义心理动词之间的误代偏误共有62 例,占偏误总数的18. 4%.下面主要分析几组误代频率较高的心理动词。
( 1) “爱好”与 “喜欢”的误代①有些内容,我们必须死记硬背,但我想,这些算不了什么苦,另外是我很爱好 ( CW - PV 爱好→喜欢) 汉语,再一原因是这世界上,没有什么东西是很容易得来的。①是 “爱好”误代了 “喜欢”.“爱好”是指 “对某种事物具有浓厚的兴趣”[5]( P5).“喜欢”是指 “对人或事物有好感或感兴趣”[4]( P1460).两者都有 “对某事物感兴趣”的含义,且用法也差不多,它们的宾语都可以是名词或动宾词组。但 “爱好”比 “喜欢”的感情更深厚一些,在一定的条件下两者可以互换,而在这两个例句中,使用 “喜欢”更好,表达更得体更准确。
( 2) “以为”与 “认为”的误代①我以为 ( CW - PV 以为→认为) 如果我那天没见过她,没跟她说话,肯定没选学汉语,又肯定没有今天,没有来北京语言学院学习汉语。
①句是 “以为”误代了 “认为”.“以为”和 “认为”都在表达某种看法和观点。“以为”有时候还会搭配错误的观点 ( 或者说自以为正确的观点) ,表示做出的判断、估计和猜想与事实不符,是错误的,交际中表示醒悟、自责或指责。在表达正确的观点时,也具有强烈的主观性,侧重于个人见解,具有不确定性。“认为”一般表达的是理性的较正式的判断和结论性的观点。
( 3) “尊敬”与 “尊重”的误代①有些吸烟者不知道人们对他们的批论是如何,如不想戒烟,也该尊敬 ( CW - PV 尊敬→尊重)别人的空间吸烟对公众利益的影响也很大,①是 “尊敬”误代了 “尊重”. “尊敬”的释义为 “重视而且恭敬地对待”[4]( P1824),搭配对象一般是人,如 “尊敬老师”、“尊敬长辈”; 对象本身已经具有地位高、学问好、道德和品质高尚等令人敬仰、值得敬重的内涵。“尊重”是尊敬或重视,对象一般是人,也可以是事物。另外,“尊敬”一般用于下级对上级,年幼对年长,而 “尊重”并没有这个限制。例句中动词后搭配的对象是抽象事物 “空间”和 “想法”,因此要选用 “尊重”.
( 4) “怀念”与 “想念”的误代①现在还想念 ( CW - PV 想念→怀念) 韩国的生活。韩国旅游是的很好的回忆。② “虽然远离天南地北我会怀念 ( CW - PV 怀念→想念) 你”.①是 “想念”误代了 “怀念”.②是 “怀念”误代了 “想念”. “想念”和 “怀念”均含有 “思念”的意思,一般与 “想念”搭配的是 “敬仰的、离别的人”[4]( P1489),而 “怀念”搭配的是故去的先烈、伟人、亲属或逝去的时光和日子。“想念”的对象一般是人,“怀念”的对象可以是人,也可以是事物。
2. 其他心理动词之间的误代有些心理动词,相互之间概念意义虽有一定联系但在搭配成分、适用语境、色彩意义或其他方面明显不同。学习者如果不了解这一点,就会把它们混淆,造成误代。这类偏误共有 17 例,占偏误总数的 5%.
下面就其中最容易混淆而出现误代的三组词分别举例加以说明。
( 1) “尊敬”与 “重视”的误代①而但应该尊敬 ( CW - PV→重视) 他们的可贵经验。①是 “尊敬”误代了 “重视”.“尊敬”的释义为 “重视而且恭敬地对待”[4]( P1824),指态度,一般用于值得敬重的个人、集体以及精神、行为等,“尊敬”的对象本身具有地位高、学问好、道德和品质高尚等令人敬仰、值得敬重的内涵。“重视”是 “认为人的德才优良或事物的作用重要而认真对待,看重”[4]( P1771)的意思,搭配对象多为品德、发明创造、经验教训等抽象事物,因此例句用 “重视”更合适。
( 2) “讨厌”与 “害怕”的误代①有些朋友知道老师讨厌 ( CW - PV→害怕) 蛇,我们去拿假的蛇放在抽屉里欺负她。①是 “讨厌”误代了 “害怕”.“讨厌”是 “厌恶,不喜欢”[4]( P1333)的意思,“害怕”是 “遇到困难、危险等而心中不安或发慌”的意思,根据上下文的语境,老师显然不是不喜欢蛇,而是 “害怕”蛇。
( 3) “担心”与 “关心”的误代①他的性格算是个好人,大方开朗,很担心 ( CW - PV→关心) 朋友和别人,非常耐心,有自己的想法。①是 “担心”误代了 “关心”.“担心”是 “放心不下”的意思。“关心”是 “把人或事物常放在心上,重视爱护”的含义,一般搭配对象是人物、日常生活、健康状况等。
( 四) 心理动词与行为动词的误代
上面我们讨论了心理动词与心理动词的误代偏误,下面我们将要讨论的是心理动词与行为动词的误代偏误。根据心理动词与行为动词意义的远近,我们将其分为意义相近的心理动词与行为动词的误代和意义差别很大或意义无联系的心理动词与行为动词的误代。这类偏误共有39 例,占偏误总数的11. 6%.
有些行为动词和部分心理动词的语义比较接近,但是在使用时,搭配对象、情感色彩、语义表达轻重和语体色彩等不同,因此在使用时,并不能互换。使用时如果只看意义,不注意或者不了解其他方面的差别,就容易出现偏误,造成意义接近的心理动词与行为动词的误代。例如:
①我们华侨对这件事是很注重 ( CW - V 注重→重视) 的如果哪家有着不孝顺的行为,那是会被当地的华侨批评与轻视的。
①是 “注重”误代了 “重视”.“注重”和 “重视”都有 “看重”的意思,“注重”的搭配对象一般为效果、调查研究、个人健康等。“重视”的搭配对象多为品德、发明创造、经验教训等,也可以接学习、身体健康等。在这个例句中,用 “重视”更为符合语境。
有时,心理动词与行为动词之间意义差别很大,或者两者在意义上没有联系,并且在搭配对象、情感色彩、使用场合等方面都不相同,但泰国留学生没有理解或掌握它们之间的区别,还是会出现误代的情况。
例如:②把他们分开学习,不是解决早恋的办法,主要是要教他们有关男女性的知识,让他们了解应该做 ( CW -V 做→了解) 的事情。
意义差别很大或意义无联系的行为动词与心理动词的误代偏误,数量不少。母语为汉语的学生一般不会混淆这两类词语,因为这两类词是汉语动词的两个组别,义项交叉的比较少。但是泰国留学生因受母语、上下文语境认识不够、没有准确掌握心理动词的意义等各种原因的影响,不能够准确的选用心理动词,相反选用了意义相差较远的行为动词。如②中,“做”这里是 “从事某种工作或活动”的意思,“了解”是“知道得很清楚”的意思。单独来看,这两个词在句中都可以使用,但是结合上下文的语境,这里使用“了解”更符合语义。
( 五) 心理动词与副词、形容词的误代
在本文收集的偏误语料中,副词、形容词与心理动词的误代偏误共有 16 例,占偏误总数的 4. 7%.在这些容易与心理动词混淆的形容词、副词中,有的是心理形容词,与心理动词的意义很相似,但是用法却不一样; 有些则是词形和词义都与心理动词接近,但不能带宾语。如果不了解这一点就容易出现副词、形容词与心理动词之间的误代偏误。例如:
①我朋友的妈妈很恐怕 ( CW - ADV 恐怕→害怕) 让我们快点回车,上车以后我们谈论有可能那个人 zhuang 到我们是小偷的同事。
②他们都说想去美过啊,英国啊,可能他们觉得英语是非常重视 ( CW - ADJ 重视→重要) ,所以他们都想去美英留学,可是我呢?
①中 “恐怕”是副词,表示估计兼担心或表示估计,例如 “他恐怕要迟到了。”其本身是副词,不能再受副词修饰。从词形来看,“恐怕”和 “害怕”很接近,但两者的语法和语义却不同。在这个例句中,句子需要的是一个语义核心---心理动词 “害怕”,而不能由副词 “恐怕”充当。
②中 “重视”是心理动词,“重要”是形容词,两者意义有相近的地方,词形也接近,但是两者语法和句子宾语搭配不同。“重视”做谓语其后可带宾语,而 “重要”做谓语成分,其后则不可以带宾语。而在这个例句中,已经有一个判断动词 “是”做句子的谓语,根据上下文语境,这里需要的是一个形容词来对 “是”的动作对象 “他们觉得英语”进行解释说明或修饰,而泰国学生由于没有掌握这两个词的区别,形成偏误。
( 六) 心理动词与名词的误代
心理动词反映心理活动的过程,但心理活动的结果由名词来表达。大多数心理动词又是兼类词,既可以作名词,又可以作动词。比如:
感觉: 一场大雪过后就 ~特别冷了; 这是多么温暖的 ~啊!
决定: 我 ~把这件事情上报给上级部门; 辅导员开始向同学们传达学院的 ~.
希望: 我 ~这是你最后一次对老师撒谎; 青少年们是祖国的 ~.
但是心理动词和名词的语法功能是不同的,心理动词在句子中主要是做谓语,而名词在句中主要是做主语或宾语,两者不能误代。但在实际的使用中出现了一些心理动词与名词的误代偏误。这类偏误共有 8例,占偏误总数的2. 4%.例如:
①我觉得我做得不太好,真得对不起他们,愿望 ( CW - N 愿望→喜欢) 我的人,很对不起你们呀!
②挫折的滋味,就给我一个警惕 ( CW - N 警惕→警告) ,当你有了钱,应该节省,如何来应用。①中,“愿望”是名词,其后不可以带宾语。“即使是名词谓语句,做谓语的名词也不是一个简单的名词 ( 例如不说: 这一画报 | 我一张老三) ,而是一个短语或者复合词,它的性质接近形容词。例如: 我十九岁 | 你哪儿人?”[5]( P25)例句中名词 “愿望”后还带有宾语 “我的人”,这不符合汉语语法,因此要将其换成心理动词 “喜欢”.②中,“警惕”是心理动词,“警告”既是动词又是名词,是个兼类词。在例句中,学习者将 “警惕”当做名词来用,而 “警惕”却不具备名词的语法功能,因此出现动词误代名词的情况。而将 “警惕”改成“警告”,既能符合语境语义,又能符合汉语语法。
六、小结
本文通过定性和定量的方法,对泰国留学生学习汉语心理动词时出现的第一类词语偏误进行了研究,通过研究发现,心理动词词语偏误主要有遗漏、误加和误代三小类,另外关于心理动词的搭配偏误,我们将在接下来的文章中继续探讨,分析偏误类型,同时探讨造成这种偏误的原因以及解决策略,以期为泰国学生学习和使用汉语心理动词及对泰汉语教学提供一些有益的参考和借鉴。
参考文献:
[1] 鲁健骥 . 外国人学汉语的语法偏误分析 [A] . 语言教学与研究 [M] . 北京: 北京语言大学出版社,1994. [2] 现代汉语词典 ( 第 5 版) [M]. 北京: 商务印书馆,2005. [3] 兰佳睿 . 现代汉语心理动词的量性特征 [D]. 上海: 复旦大学,2008. [4] 现代汉语词典 ( 第 5 版) [M]. 北京: 商务印书馆,2005. [5] 现代汉语词典 ( 第 5 版) [M]. 北京: 商务印书馆,2005.
转载请注明来自:http://www.zazhifabiao.com/lunwen/wzys/xlx/25362.html
上一篇:汉语歇后语的模型推导机制与实践
下一篇:心理视角探讨情感隐喻的理解与重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