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荐期刊

考察时间距离对记叙文倒叙信息的影响

时间:2015-12-20 19:35:17 所属分类:心理学 浏览量:

1 引言 情境模型时间维度研究是当前文本阅读研究的热点问题。大量的实证研究表明,读者非常关注文本中的时间信息,这与时间在建构、理解和预测现实世界中的事件所起的重要作用是一致的(冷英,莫雷,韩迎春,黄浩,2004; Bestgen & Vonk,1995,2000;Ditman

1 引言  情境模型时间维度研究是当前文本阅读研究的热点问题。大量的实证研究表明,读者非常关注文本中的时间信息,这与时间在建构、理解和预测现实世界中的事件所起的重要作用是一致的(冷英,莫雷,韩迎春,黄浩,2004; Bestgen & Vonk,1995,2000;Ditman & Holcomb,2008;Kelter & Claus,2004; Radvansky & Copeland,2010; Rinck & Be-cher,2001;Rinck,Gámez,& Vega,2003;Speer &Zacks,2005;Therriault & Raney,2007;Zwaan,1996) 。但是在大量的文本阅读研究中,文本事件都是按照事件发展的时间先后顺序来叙述的,这样可能会强化读者的时间组织表征。倒叙文的研究可以帮助研究者更深入地探讨读者如何表征文本中的时间信息。  倒叙,是根据表达的需要把事件的结局或某个最突出的片断首先放在文首叙述,然后再按照事件发展的先后顺序进行叙述。倒叙是记叙文中经常采用的一种叙述方式,可以增强文章的生动性,使文章引人入胜。但目前涉及到倒叙文文本理解的心理学研究并不是特别多 (何先友,刘地秀,2009; 鲁忠义,仝宇光,张丽芳,2010; Claus & Kelter,2006;Kelter Claus,2005)。  在倒叙文的研究中,研究者关注的一个核心问题是,读者是如何在心理上表征倒叙文中的倒叙信息,即读者是按照时间顺序重新组织文本来进行心理表征? 还是按照文本叙述顺序来组织心理表征(何先友,刘地秀,2009; Claus & Kelter,2006)? 目前对于这一问题的回答有两种理论假设:时间顺序假设(chronological hypothesis) 和背景假设(back-ground hypothesis) 。时间顺序假设认为,读者按照时间顺序重新组织心理表征,读者会根据在现实世界的经验,把倒叙信息整合到适当的时间位置进行表征。背景假设则认为,读者按照文本叙述的顺序组织心理表征,读者为维持阅读的局部连贯,会把倒叙信息作为背景信息整合到该情境模型中去。这两种假设各有支持的实验证据。  支持时间顺序假设的证据来自于读者非常关注时间组织表征的重要作用,读者会根据现实生活来进行文本的类比表征。比如,Carreiras 等人(Car-reiras,Carriedo,Alonso,& Fernandez,1997) 报告了一个关于时态加工的实验研究。他们采用探测—再认任务,检验了词语概念(经济学家)的通达。这些词语要么出现在描述主人公过去的句子中(比如,“过去一段时间,她作为经济学家在一个跨国公司工作”),要么出现在描述主人公当前的句子中(比如,“现在,她作为经济学家在一个跨国公司工作”)。  结果发现,当目标概念出现在描述主人公过去的句子中时更难以通达。这一结果间接证明了倒叙文表征的时间顺序假设。但是,支持背景假设的研究者认为,Carreiras 等人的研究结果同样可以用背景假设解释,因为作为背景信息传递的事件状态没有主要描述的事件状态那么凸显,因此相对于主要描述的事件状态而言,它会更难通达。此外,背景假设者认为,按照时间顺序假设中的观点,读者在阅读文本时,需要按照时间顺序重新组织文本来进行心理表征,无疑会增加读者的认知负荷,不符合“认知经济”的原则。另外,鲁忠义等人(2010)也认为,读者的工作记忆资源有限,他们不愿付出更多努力调整文本顺序。  Claus 等人(2006) 认为,支持时间顺序假设的证据更多来自间接的实证证据,而支持背景假设的更多来自理论分析,都没有直接对这两种假设进行检验。于是,他们设计了探测—再认范式,对两种假设进行直接检验。在研究中,要求被试阅读若干简短的倒叙文。倒叙文中包含标题、背景信息和四个事件。事件发生的时间先后顺序是事件 1(E1)、事件2( E2) 、事件 3( E3) 和事件 4( E4),而文中组织的顺序是 E2、E3、E1 和 E4。其中,E1 是倒叙目标事件,E2 中包含一个持续时间相对较长或较短的事件(“45 分钟”或“10 小时”),E3 是随后的填充事件,E4 是结尾事件,在结尾处出现一个探测词,这个探测词要么是 E1 中出现的概念(“食物”),要么是一个新的概念(“电话”)。实验任务要求被试判断这个词语是否出现在上述文本中。这样设计的目的是为了检验重复概念的通达情况。根据 O’Brien 等人(2002)提出的共振模型,重复的概念会向长时记忆发送信号,通达先前的概念。如果读者对 E1 中概念的通达受到 E2 中持续时间长短的影响,出现时间距离效应,那么支持时间顺序假设;反之,则支持背景假设。所谓时间距离效应,是指文本描述事件的当前时间与事件发生时间的距离越近,读者对该事件的通达就越容易,反之则越困难。  何先友等人(2009)认为,Claus 等人的研究之所以支持时间顺序假设,是因为倒叙事件与前一事件之间的背景关系不够强造成的。最近,他们在中文条件下采用相同的范式对两种假设进行了检验,唯一不同的是他们控制了倒叙事件与前一事件的背景关系。结果发现,只有当倒叙事件与前一事件背景关系模糊的时候,才会出现时间距离效应,支持时间顺序假设。而当倒叙事件对前一事件的补充说明关系足够突出时,保留原来的文本叙述顺序,支持背景假设。但是同时他们也指出,这一结果并不能排除其它因素的作用。  我们发现 Claus(2006)采用的实验材料,仍存在一些尚待研究的问题:首先,他们所设计的实验材料都是在一个相对较小的时间距离内。张积家等人(2008)关于空间认知的研究发现,个体处在不同的空间范围内会采用不同的参考框架。另外,仝宇光等人(2010)的研究发现,动词的持续性或短暂性特征会影响到时间转换事件的表征。我们感兴趣的是,在倒叙文的研究中,除了前面所述倒叙事件与其前面事件间的背景关系是影响倒叙事件的时间表征的一个重要因素外,还会不会其它影响因素呢? 仔细分析 Claus(2006)、何先友等(2009)和鲁忠义等(2010)的实验材料后,我们发现他们的一个共同之处,就是所采用的记叙文材料均是近时间距离。这里需要特别说明的是,本研究中所说的近时间距离,是指记叙文中若干事件之间(E1,E2,E3,E4)的间隔距离比较短(时间跨度不超过一天),并且都是发生在特定场景之中。那么当增大时间距离,不同的时间距离会不会影响读者对倒叙文中倒叙信息的表征呢? 我们之所以提出上述问题,原因有二:第一,冷英等人(2004)的研究表明,读者在阅读时,会综合考虑记叙文中时间短语和场景时间跨度之间的关系。当固定时间短语而增大场景的时间跨度时,读者并没有更新情境模型,这说明整个场景的时间距离会影响读者对情境模型的建构与更新。第二,在近距离时间条件下,事件之间的紧密程度比较紧密,事件之间有一个相对固定的定式。读者在建构情境模型时,由于时间距离小,容易形成一个连贯的心理表征。因此在阅读中,为保持文章的连贯性,会将倒叙文按照时间先后重新进行整合,因此会支持时间顺序假设。与之相对应的是,当增大记叙文若干事件之间时间距离,事件之间的紧密程度降低,事件之间难以形成统一的定式。读者在建构情境模型时,由于时间距离大,难以形成一个连贯的心理表征。  因此在阅读时,只是维持局部连贯,从而支持背景假设。并且 Claus 等人(2006)采用的是德文,而我们知道德文属于拼音文字,具有明显的时态信息,近来大量研究表明,时态信息影响读者情境模型的建构(Carreiras,Carriedo,Alonso,& Fernandez,1997;Ferretti,Kutas,& McRae,2007; Madden & Zwaan,2003; Magliano & Schleich,2000; Zwaan,Madden,& Whitten,2000) 。在 Claus 等人 (2006 ) 采用倒叙信息具有明显的标志,用过去时态表示,而在中文条件下则没有这种明显的语法标记,那么在中文条件下,读者是如何表征倒叙文中的倒叙信息?  基于以上分析,本研究的主要目的在于考察时间距离对记叙文倒叙信息的影响。本研究共有两个实验。实验 1 探讨近时间距离条件下,读者对倒叙文中倒叙信息的表征情况。实验 2 探讨远时间距离条件下,读者对倒叙文中倒叙信息的表征情况。  2 实验 1  2. 1 研究目的  探讨在近时间距离条件下读者对倒叙文中倒叙信息的表征情况。  2. 2 研究方法  2. 2. 1 被试 华南师范大学 30 名大学生和研究生参加了本实验,所有被试均裸眼或矫正视力正常,母语为汉语,无阅读障碍。  2. 2. 2 材料 正式实验材料由 15 篇实验材料和 10篇填充材料。所有的材料都有标题,记叙文的长度8 到 13 句不等,实验材料的编写结构与 Claus 等人(2006)类似:首先是简单的背景介绍,之后就是 4 个事件(E2 ,E3,E1,E4),这 4 个事件没有按时间顺序安排。其中 E1 是倒叙事件。E1(目标事件)中包括提及目标属性(target entity)的句子。目标属性是事件或者主人公的活动。在目标属性提及之后,接着就介绍 E2(持续时间事件,例如本例中就是排队等待时间),严格说来,E2 是活动或者过程,而不是事件。E2 的持续时间在接下来的句子中明确陈述出来(持续时间句)。对于每一篇短文,持续时间事件的持续时间句有三种版本,即短时版本、中时版本和长时版本。E3 是随后的填充事件,E4 是结尾事件。E4 后出现探测词,该词语是 E1 中出现过的概念,最后是关于小短文的一个理解问题。实验材料举例如下:   每一篇记叙文中持续时间句中的持续时间都不超过一天,并且都是发生在特定场景之中,所以被称为近时间距离条件。另外为了便于读者理解,我们将所有的德文名字改为中文名字,并且为了符合中文读者的阅读习惯,对有些记叙文的情节做了适当修改。通过比较不同持续时间条件下对探测词的反应时间,可以了解读者对倒叙信息的表征情况。如果读者是将倒叙文中的倒叙信息按照时间顺序整合到事件表征中,那么由于持续时间句中的持续时间存在差异,那么不同持续时间条件下对探测词的反应时间应该存在差异。如果读者是将倒叙文中的倒叙信息作为文本背景信息,不按照时间顺序整合到时间表征中去,那么不同持续时间条件下对探测词的反应时间应该不存在差异。  2. 2. 3 评定实验 实验之前,我们做了评定实验 评定实验的目的在于确定持续时间句中短时版本、中时版本和长时版本的时间词语。为了保证我们选择的时间词语具有区分度和合理性,我们请了 20 名被试进行了持续时间的评估,这些被试没有参加后面的实验。时间估计的具体做法是,首先给被试呈现一些事件情境,然后要求被试根据日常经验估计出每一个事件持续的最短时间、一般时间和最长时间,比如给被试呈现的一个事件情境是“李玲今天收到一封邮件,是她的论文被一家杂志社录用,杂志社通知她尽快交版面费。带着兴奋心情,李玲来到邮局汇款。她正在汇款窗口排队,汇款的人可真多,李玲等了……”,请被试对等待的时间进行估计。最后根据被试的估计结果,确定不同版本的时间词语。  确定的方法是选择每个版本的估计值的众数作为该版本的时间词语。短时间版本的持续时间从一分钟到半小时之间,中时版本的持续时间从十五分钟到两小时之间,长时间版本的持续时间从一小时到三天之间。  2. 2. 4 设计和程序 采用单因素被试内设计。自变量是持续时间类型,分为短时、中时和长时三个水平,因变量是探测词的反应时间。为了避免探测词反应时的差异不是由于前面句子反应时的差异造成的,我们也记录了探测词前一句的反应时间。  30 名被试随机分成三组,每组 10 人,他们分别阅读三个版本的实验材料 A1B2C3、A2B3C1 和A3B1C2,即各有三分之一的被试分别阅读材料A1B2C3 / A2B3C1 / A3B1C2。每名被试各阅读 15 篇实验材料和 10 篇填充材料。  采用移动窗口技术在电脑屏幕上逐句呈现短文。被试自定步调按键阅读,按空格键前进。连续按的两个空格键之间的时间被定义为每个句子的阅读时间。当被试阅读完每篇短文后,会出现“???”的符号,紧接着会出现一个探测词,要求被试判断探测词是否是在上文中出现过,如果“是”,按 F 键,如果“否”,按 J 键。然后呈现一个与文章内容有关的阅读理解问题,探测被试对文章阅读的认真程度,被试分别按 F 和 J 键做肯定或否定回答。为了让被试熟悉程序,在正式实验开始之前有两个练习材料。整个实验大约持续 20 分钟。  2. 3 结果与分析 记录探测词的反应时间和回答阅读理解题的正确率。首先删除阅读理解问题正确率低于 75%的被试,以确保所有被试认真阅读并理解了文章,共删除 4名被试。然后删除目标句阅读时间在 2 个标准差以外的极端数据,删除数据占总数据的 3. 4%。在 SPSS10. 0 中对所有数据进行两种统计分析,一种基于被试的分析(F1),一种基于材料的分析(F2)(后同)。被试在短时、中时和长时三种不同时间版本条件下对前测句和探测词的平均阅读时间见表1。    单因素重复测量方差分析的结果表明,前测句的反应时差异不显着:F1(2,52)= . 60,p =. 555,F2(2,28)= . 29,p = . 754,探测词的反应时被试检验差异显着,项目检验差异不显着:F1(2,52) = 4. 14,p = . 022,η2= 107,F2(2,28)=1. 67,p = . 206,η2= 107。进一步做多重比较分析发现,短时条件和中时条件下的反应时差异不显着:  F = . 75,p = . 458,F = . 23,p = . 682,中时条件和长时条件下的反应时差异显着:F = 2. 20,p =. 037,F = 1. 23,p = . 238,短时条件和长时条件下的反应时差异也显着:F = 2. 73,p = . 011,F =1. 82,p = . 091,本结果重复了 Kelter 等人 2006 年的研究,即在中文没有明显语法标记的情况下,即使文本结构没有表明时间组织结构,读者还是会根据背景知识把事件按时间顺序组织心理表征,出现时间距离效应,支持时间顺序假设。  但是,如前所述,在近时间距离条件中,时间距离会影响到读者倒叙信息的表征,出现时间距离效应,支持时间顺序效应。因此本研究设计了实验 2,探讨在远距离条件下读者对倒叙文中倒叙信息的表征情况,进一步了解对倒叙信息的表征情况。  3 实验 2  3. 1 研究目的  探讨在远时间距离条件下读者对倒叙文中倒叙信息的表征情况。  3. 2 研究方法  3. 2. 1 被试 华南师范大学 30 名本科生和研究生参加了本实验。所有被试母语为汉语,视力或矫正视力正常,无阅读障碍。  3. 2. 2 材料 同实验 1 类似,唯一的不同是,将每一篇记叙文中所叙述的若干事件放在一个更大的时间框架内,这样做的目的在于增大时间距离,因此被称为远时间距离条件。    3. 2. 3 评定实验 评定实验的目的和方法同实验1。短时版本中事件( 例如,本例中准备托福考试)的持续时间从一小时到一个月之间,中时版本中事件的持续时间从四小时到六个月之间,长时版本事件的持续时间从一天到一年之间。另外,为了符合中文读者的阅读习惯,对有些记叙文的情节做了适当修改。  3. 2. 4 设计和程序 同实验 1。  3. 3 结果与分析  记录回答阅读理解题的正确率以及前测句和探测词的反应时间。首先,所有被试阅读理解问题正确率均在 80%以上(均大于 75%),这表明所有被试认真阅读并理解文章,然后,删除极端数据的方法与实验 1 相同,删除数据占总数据的 1. 70%。被试在短时、中时和长时三种条件下对前测句和探测词的平均阅读时间和标准差见表 2。    单因素重复测量方差分析的结果表明,前测句的反应时差异不显着:F1(2,58) = 1. 99,p =. 146,F2(2,28) = 1. 51,p = . 238,探测词的反应时差异也不显着:F1(2,58) = 1. 91,p = . 157,F2(2,28) = 1. 87,p = . 173。实验 2 的结果表明,在远距离条件下倒叙文本中,倒叙信息被当作背景信息整合到事件中,并未出现时间距离效应,支持背景假设。  4 综合讨论  本研究在 Claus 等人(2006)的研究基础上,探讨了中文条件下,时间距离如何影响倒叙文中倒叙信息的表征,进一步检验了倒叙文信息加工中的时间顺序假设和背景假设。根据时间顺序假设,读者按照时间顺序重新组织心理表征,根据背景假设,读者按照文本叙述的顺序组织心理表征。实验 1 考察了读者如何表征近距离倒叙文中的倒叙信息,结果发现读者按照时间顺序把倒叙信息整合到他们的表征中去,出现时间距离效应,支持时间顺序假设。实验 2 考察了读者如何表征远距离倒叙文的倒叙信息,结果发现读者将倒叙信息作为背景信息整合到该事件中去,并未出现时间距离效应,支持背景假设。与我们预想的假设一致,时间距离会影响读者对记叙文倒叙信息的表征,因为近时间距离条件下,记叙文中事件之间的间隔距离较小,事件之间的紧密度高,读者比较容易整合事件形成连贯的表征。  而在远时间距离条件下,记叙文事件之间的时间距离较大,事件之间的紧密度较低,读者难以整合各个事件形成连贯的表征。结合先前的研究,我们可以进一步得出结论,影响读者倒叙文倒叙信息表征的因素至少有两个:一是倒叙事件与前面事件间的背景关系;二是记叙文中的时间距离。  鲁忠义等(2010)探讨了目标状态对倒叙事件表征的影响(鲁忠义,仝宇光,张丽芳,2010),研究结果发现,读者会将倒叙事件表征为背景信息,支持背景假设。在鲁忠义等人(2010)的研究中,时间距离长条件(一小会儿)和时间距离短条件中(三个钟头),时间持续的时间都较短,都属于本研究中的近时间距离条件。但鲁忠义等人(2010)的研究结果与本研究实验 1 的结果不同,并没有出现时间距离效应。  我们认为,可能是由以下三方面的原因造成的。第一,时间距离不明的影响。鲁忠义等人所选择的时间短语“一小会儿”和“三个钟头”可能并没有很好地区分时间距离,因为“一小会儿以后”是一个模糊的时间距离概念,不同的读者可能会有不同的理解。  第二,增加目标事件的影响。鲁忠义等人增加了目标事件,这样无疑给读者提供了更多背景信息,人为地增强了背景信息的作用,因此也就没有出现在Claus 等人(2006) 和我们实验 1 中的时间距离效应。  第三,研究范式的影响,在本研究,采用的是探测—再认范式。记录的是判断探测词是否在文中出现的反应时间,而在鲁忠义等人(2010)的研究中,采用的则是自然阅读范式,记录的是探测句的阅读时间。我们认为,探测—再认范式比自然阅读范式更加积极主动地要求读者回溯记叙文前面的信息,因此出现了不同之处。  本结果还表明,读者的一般背景知识在何时起作用。由于近距离文本是由一系列相对固定的行为序列和特定的环境条件组成的。所以读者会更多激活一般背景知识,然后读者会根据这些激活的背景知识将叙述世界中的事件按照时间顺序重组,远距离文本是一个有着较大的时间、空间间隔的完整事件。它的内容比较具体,没有统一的定式,在头脑中没有形成一套完整的表征,因此与头脑中的一般背景知识联系不紧密。读者较少受到一般背景知识的影响。  本研究的结果也表明,即使在中文没有明显时态信息的情况下,读者在近时间距离文本中仍然按照事件顺序假设表征,这与先前大量情境模型中读者关注时间信息的研究结论是一致的。但是在我们的研究中,虽然已经排除内隐的时态信息的影响,但是时间副词短语对倒叙信息仍然有较强的提示作用,因此,未来的研究应该考虑如何进一步设计出排除这种时间副词短语的干扰作用的材料,在更加内隐的条件下考察读者是如何表征倒叙文中的倒叙信息,在更加内隐的条件下,是否也会出现同样的时间距离效应。  本研究的结果也可以采用莫雷等人(2012)的双加工理论来解释,该理论的基本观点是文本的自然阅读过程是连贯阅读与焦点阅读的双加工过程。并进一步认为,读者采用连贯阅读还是焦点阅读,主要是由阅读文本的特点引起的。在我们的研究中,由于材料的信息特点不同,使得读者采用了不同的阅读加工方式,具体说来,在短距离的倒叙文中,读者采用的是焦点阅读,而长距离的倒叙文中,读者则采用的是维持局部连贯的阅读加工。  本研究已经成功分离两种不同时间距离的倒叙信息的表征不同,进一步思考的问题是,对于需要按照时间顺序调整文本信息的近距离文本而言,读者在遇到倒叙信息的时间副词短语后立刻开始加工倒叙信息,还是读完整个文本之后才开始加工倒叙信息? 而采用 ERP 技术可能会有助于对倒叙信息加工时程的进一步深入研究。  5 结论  本研究可以初步得出以下结论,记叙文的时间距离是影响倒叙事件时间表征的另一个重要因素,在近距离文本中,出现时间距离效应,支持时间顺序假设;在远距离文本中,没有出现时间距离效应,支持背景假设。  参考文献  何先友,刘地秀. (2009). 记叙文中倒叙事件的时间表征. 心理学报,41 (8 ),684 – 693.  莫雷,王瑞明,冷英. (2012). 文本阅读双加工理论与实验证据. 心理学报,44 (5 ),569 – 584.  冷英,莫雷,韩迎春,黄浩. (2004). 记叙文时间转换机制. 心理学报,36 (1 ),9 – 14.  鲁忠义,仝宇光,张丽芳. (2010). 目标状态与时间信息在情境模型加工中的作用. 心理学报,42 (2 ),216 – 226

转载请注明来自:http://www.zazhifabiao.com/lunwen/wzys/xlx/2551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