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荐期刊

东方之星事件中救援官兵的心理服务要点

时间:2015-12-20 19:41:35 所属分类:心理学 浏览量:

当突如其来的灾难发生后,幸存者和第一响应人员可能会出现茫然、不知所措,并经历潜在而广泛的急性心理和情感症候[1].因此,针对遇难者家属、伤员、救援人员、医护人员等处在心理应激状态下的重点人群采取明确有效的心理干预措施,使之战胜心理应激障碍,重

  当突如其来的灾难发生后,幸存者和第一响应人员可能会出现茫然、不知所措,并经历潜在而广泛的急性心理和情感症候[1].因此,针对遇难者家属、伤员、救援人员、医护人员等处在心理应激状态下的重点人群采取明确有效的心理干预措施,使之战胜心理应激障碍,重新适应生活,显得尤为重要。    2015 年 6 月 1 日"东方之星"号客轮在长江翻沉,军队紧急派出驻地部队官兵前往救援(图 1)。心理服务工作者也被抽调至水难地域开展伴随保障,负责对沉船救援官兵及时开展有针对性的心理咨询、疏导和教育工作。此次救援官兵在搜救、打捞遗体过程中虽出现了一些心理障碍,主要表现为急性应激反应,但经过心理服务人员的合理介入、全方位心理支持,直至救援任务结束无一人出现严重心理问题。现笔者回顾此次心理服务工作情况,总结了针对救援官兵展开心理服务的要点及国外类似案例和经验,并针对我军救援人员的心理服务现状,提出建设性意见。

  1 救援官兵心理变化以急性应激反应为主

  汶川地震发生后,国家卫生部办公厅印发《紧急心理危机干预指导原则》,将受灾民众定为一级干预人群,将救护人员定为二级干预人群。一般认为,灾难救援人员主要面临三方面的心理压力[2]:一是惨烈场景对心理的刺激,二是恶劣环境对身心的影响,三是身心疲劳造成的心理应激。此次长江沉船事件中救援官兵面临的压力大致相同,但表现出的心理反应各具特点。

  在执行救援任务前期,虽然构筑救援通道、漕渡门桥架设等任务繁重,但由于各级领导亲临现场,救援力量本身又是媒体关注的焦点,官兵们都全身心投入救援工作,只感到现场带来的"震撼",均未出现明显的心理异常反应。任务中后期,救援官兵在沉船扶正后进船舱搜寻及搬运尸体、包裹,很多年轻士兵出现恐惧、退缩的行为反应,不敢靠前,但在心理骨干的鼓励和干部身先士卒地带领下均顺利完成任务。此时救援官兵主要呈现急性心理应激反应,表现为不同程度的心理焦虑、表情冷漠、动作机械呆板、食欲不佳等。由于救援官兵 7 天 6 夜连续作战,睡眠时间总共不足 6小时,由于极度困乏,对睡眠的生理需求完全掩盖了其他心理活动,因此多数官兵对尸体的恐惧时间都较短暂。主要搜救任务完成后,救援官兵得以休整,此时生理、心理疲劳完全显现出来,任务完成后几天内有战士出现梦魇,个别甚至出现夜间不敢独自去洗手间现象。

  2 针对救援官兵开展心理服务活动要点

  2.1 正确认识救援官兵的心理反应 多个文献已对灾难救援人员的心理问题进行了深入探讨,但往往忽视了一个核心问题,即:救援官兵不是受害者、受助者,而是施助者。施助者和受害者面对同样的灾难情境,其心态完全不同[3].救援官兵作为施助者,其心理上多表现出同情、震惊、感情冲击,在救援过程中多以对死难者遗体畏惧、连续作战的心理疲劳为主要特征,救援任务完成后会有成就感、欣快感、荣誉感。因此,救援官兵的心理问题以急性心理应激反应为主,而这种反应除非特别严重,一般不需后送进行特别心理治疗。

  团队协同救援、同伴鼓励、行为暗示、言语支持等,就是最好的心理调适手段。

  2.2 合理明确心理服务人员的介入方式 认识到救援官兵是施助者的身份,施助者不愿被当成服务对象,因此,心理服务人员要淡化心理医师角色,主动成为救援队伍的一员,成为官兵的"自己人".部队进入水难地域后在分配任务前,有地方专家为部队官兵进行了约30 分钟的心理辅导,主观臆测官兵可能会发生的各种心理问题,以及如何处置等,尽管这有利于缓和官兵救援前的紧张和焦虑情绪,但持续的伴随保障更为有效。

  随后部队心理专家组赶赴救援,与官兵始终在一起,未为突出心理干预而进行泛泛教育疏导,从而使救援官兵感到自己被"关注",无形中心理上得到很大慰藉。

  还有的心理专家带来心理调查问卷,因为救援工作繁忙而无法实施测评。实际上,救援官兵在这种情况下对完成问卷非常反感,这在汶川大地震救灾过程中已有反映[4],带着科研目的而非服务目的而来,获得的结果不一定真实。在官兵救援过程中,评价其心理反应的最好手段就是接触观察、感同身受,而这又需要深厚的专业知识(图 2)。

  2.3 对救援官兵心理服务最好方法是全方位心理支持很多心理专业人员将心理支持简单地理解为鼓励、解释、保证、指导、促进环境改变,甚至把这当成金科玉律。实际上,真正的心理支持是广义的而非狭义的,具体到对救援官兵的心理支持,应包括淡化身份、并肩作战,身先士卒、行为引导,感情激励、鼓舞斗志、关心慰问、论功表彰等。这种方法真正立足于以人为本、包容心态式对待救援官兵发生的心理问题,因而其效果更好。汶川大地震救灾中,从各方汇集了上百位心理学专家和心理医师,对灾民和参与救灾人员开展心理救援,当时央视主持人问一名知名专家如何对受灾群众进行心理抚慰?这位专家动情地说:"温总理是最好的心理医生。"这句话令人刻骨铭心,启示最大。救援现场,官兵们需要的是心理支持,不是心理治疗,这一点一定要认识透彻。

  3 国外针对救援官兵开展心理服务的经验

  国外对灾难心理救援人员会进行专门培训,如美国心理学会、红十字会和国家 PTSD 中心就承担这样的任务[5].笔者在一次与以色列军队心理专家座谈会上了解到,以军对类似情境救援人员心理异常反应处置方法非常简单,甚至每名官兵都可以完全掌握,具体包括下述 6 个步骤:①拍拍对方的肩膀,轻声地说:"喂,你怎么了?看着我,你能听到我说话吗?".目的是确定其各种反应机能是否存在。②确定对方视力、听力、机体反应正常后,告诉他:"没事,你不是孤单的,我们是一个群体"之类的话,目的是给予心理支持,让对方感到不是孤身作战,而是大家在一起。③进行选择性询问:"你感觉到什么了?""你看到什么了?".目的是诱导其回答造成心理应激反应的具体原因,对方说的过程就是宣泄过程。④进一步询问:"你认为会发生什么吗?""你认为目前这种状况有很大危险吗?"等。这就是具体的心理疏导。⑤运用肢体语言,把对方拖起来,不让对方坐着,扶着对方在地上来回走动。⑥当对方精神状态恢复过来时,建议对方可适当就地休息,然后尽快回归战斗岗位。对于心理应激反应严重的战友,才由专业人员采用心理疏导、劝说、心理治疗。外军这种简易而有效的现场心理救援方法需要我国同行学习借鉴。

  4 展 望

  4.1 我军救援人员的心理服务现状 随着我军职能任务的拓展,执行各种多样化军事任务会越来越多,官兵会面临各种各样的突发事件、灾难场景,其心理不可避免受到不同程度的冲击,也会诱发不同程度的心理应激反应,对任务官兵开展心理服务工作十分必要。然而,就实际情况而言,全军卫勤机关虽然重视对任务官兵的心理服务工作,但由于相关人才依然匮乏或者地域分布不均匀,可能会影响心理服务力量的及时投入使用。因此,今后各级应加强对辖区内心理服务人员尤其是基层心理服务骨干的知识、技能培训,提高人才储备。

  4.2 建议 (1)拓展心理服务培训的内容。对心理服务专家的技能培训,心理干预理论知识是基础,内容应涵盖现场心理危机干预的组织、心理评估、心理观察、心理支持方法、心理应激反应的症状表现等。对于基层心理服务骨干,则重点教授相对简单、实用的心理干预手段措施,如紧急事件应激晤谈、眼动脱敏信息再加工技术、情绪稳定技术等。培训结束后对参加培训的人员进行分类和筛选,挑选有临床经验、有灾后现场心理危机处置经验的人员为心理服务基本骨干[6].(2)注重针对参加救援任务官兵的系统心理教育。良好的心理素质来自平时有针对性的心理训练[7].此次参加救援的部队平时注重搞好心理教育和心理训练工作,已对各种作战任务中可能出现的心理问题充分预想,制订了多种预案。利用上级专项经费建设的心理行为训练器材,对部队官兵开展"战胜恐惧"、"合力冲击"、"信任背摔"等科目,利用高标准建设的"心灵驿站"心理服务室,主动组织官兵体验、试用,这些点点滴滴工作无形中提高了官兵对心理工作的认同,心理训练融入军事训练之中,培养了官兵临危不惧、沉着冷静的心理品质。

转载请注明来自:http://www.zazhifabiao.com/lunwen/wzys/xlx/2570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