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15-12-20 19:52:32 所属分类:心理学 浏览量:
20世纪80年代以来的几场高技术局部战争,让我们更加清楚地认识到在战争中军人不仅要承受强大的军事打击,还要承受巨大的心理压力,军人的心理素质对战争胜负有直接影响。良好的心理素质,既需要日常的教育养成和生活实践磨练,更需要专门的、有针对性的心理训
20世纪80年代以来的几场高技术局部战争,让我们更加清楚地认识到在战争中军人不仅要承受强大的军事打击,还要承受巨大的心理压力,军人的心理素质对战争胜负有直接影响。良好的心理素质,既需要日常的教育养成和生活实践磨练,更需要专门的、有针对性的心理训练才能获得。外军十分重视军事心理训练,将军事心理训练渗透到教育、训练、作战等各项军事活动中,军事心理训练已成为培养军人良好心理素质的重要途径。 一、概述 (一)军事心理训练的内涵 军事心理训练是指依据心理学基本原理,科学运用心理学方法,创设有利于提高心理素质的环境和条件,设置特定的心理训练科目,对军人个体和集体心理活动施加有目的、有计划的影响,以有效提高心理素质的训练活动。军事心理训练是军事训练的重要内容之一,其根本目的是突破军人原有的心理局限,激发心理潜能,提升心理素质,积淀优秀的心理品质,促进军人全面素质的提高。 (二)开展军事心理训练的必要性 十八大报告中明确指出“积极运筹和平时期军事力量运用,不断拓展和深化军事斗争准备,提高以打赢信息化条件下局部战争能力为核心的完成多样化军事任务能力。”信息化条件下局部战争中,以“心理攻击”为中心的作战样式贯穿战争的全过程。因此,军事心理训练是军队适应信息化条件下战争必然要求。如何增强军人心理素质,不断提升部队战斗力,是我军军事训练领域的重要研究课题。提高军人战场适应能力、推进我军军事训练改革、打赢未来信息化战争都迫切需要开展军事心理训练。 二、我军军事心理训练现状调查及问题分析 1995年我军把心理训练作为军事训练的重要内容纳入了训练大纲,为部队开展心理训练指明了方向。随着中国特色军事变革和新时期军事斗争准备的深入推进,我军逐步探索军事心理训练有效途径和科学方法,在部分军队院校、部队中相继开展了一系列的军事心理训练理论研究和实际训练,编写了心理训练教材、建立了心理行为训练场、举办了心理训练观摩会、成立了心理训练中心,作为军事训练体系重要内容的心理训练与其他军事训练一样正在逐步成为部队训练内容,在提高部队战斗力和军事活动效益等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取得了初步成效。但与外军相比,我军在军事心理训练理论、方法和体系建设等方面还存在着一定差距;官兵对心理训练的理解和认识上还存在一些误区和偏颇,“重战术、技术训练,轻心理训练”,“重视技能、体能训练,忽视心理训练”的问题仍然存在;心理训练“训什么”、“怎么训”的问题已成为制约我军军事心理训练深入开展的“瓶颈”。为此,笔者采取集体座谈、个别访谈、问卷调查等方法,对军队部分单位军事心理训练情况进行了调研。 (一)存在问题 从访谈和问卷调查的数据统计分析看,调研的几个单位设立了心理训练教室和心理行为训练场,开展了心理教育和心理行为训练科目,但心理知识的普及面还不够广,45.9%的官兵未进行过心理知识的学习,官兵对心理训练的认识还不足,52.7%的官兵对心理训练的概念模糊或不清楚;部队对心理训练的重视程度还不够高,29.3%的官兵认为部队对心理训练不重视;当前心理训练开展的还不够好,30.2%的官兵认为当前心理训练开展的不太好或很不好。主要表现在: 1.注重硬件建设,忽视软件建设 调研的几个单位普遍意识到心理素质在官兵成长发展和训练作战中的重要作用,并积极投入资金建立了心理行为训练场,但使用效益较低,缺乏相关心理训练软件的建设,缺乏对心理训练效果与作用的总结和研究。 2.注重普遍推进,忽视因人施教 多数单位组织心理训练时只停留在某一层次和环节上,训练内容设置不科学,没有按增强心理素质的规律训练,多采取全员推进方式进行,缺乏训练的针对性,特别是对特殊对象的针对性训练和对特定岗位的特殊性心理训练。 3.注重独立发展,忽视相互融合 调查中发现,有的单位开展心理训练时,忽视或割裂了心理训练与政治教育、军事训练、行政管理、作风养成等活动的紧密联系,把心理训练封闭起来,独立发展,官兵心理品质的培养和心理训练的效果大多没有收到实效。 (二)制约因素分析 1.思想认识有偏差 心理训练在基层还未能得到广泛的认同,部分官兵对心理训练的认识片面。有的官兵认为我军军事心理训练目前尚属探索阶段,科目、内容尚未完全定型,心理训练只要按照设置课目的要求体验一下即可;有的把心理训练等同于一般的政治教育;有的认为心理训练与其他训练没什么区别,也起不了什么作用。由于认识上的模糊,使得心理训练流于形式,导致训练不落实,效果不理想。 2.制度机制不健全 由于我军的心理训练起步较晚,相关的制度机制还不够健全,致使相关工作缺乏保障。表现在:组织机构不健全,在机构设置上,没有专职的心理训练机构;任务分工不明确,相关部门分工和职责不明,责权不清,部门之间联系较少,工作协调配合不够;工作机制不完善,缺乏考评机制,导致难以衡量心理训练的效果,缺乏目标机制,导致心理训练具有较大的盲目性和随意性,缺乏保障机制,导致心理训练资源不足,难以持续发展。 3.专业人才匮乏 军事心理训练需要心理教员科学的指导,但当前从事心理训练专业人员数量明显不足,人才短缺问题十分严重。很多教员大多是半路出家,实践经验不足,专业水平有限。专业人才的匮乏,严重制约着我军军事心理训练的深入开展,急需培养一批心理训练教员,以保证心理训练的科学实施和训练效果。 三、推进我军军事心理训练的几点建议 扎实有效地开展军事心理训练须立足军事斗争准备和未来战争的需要,不断创新信息化条件下心理训练模式,逐步构建信息化条件下心理训练体系,切实解决好“为何训”、“训什么”、“怎么训”、“训得好”的问题,才能在未来战争中确保“打得赢”和“不变质”。 (一)提高思想认识,解决“为何训”的问题 广大官兵对心理训练的模糊认识,根源于思想认识的偏差,认识问题得不到解决,势必直接影响到心理训练的正常开展。心理训练的实践证明,施训对象对心理训练意义的认识和态度是决定心理训练效果的重要因素。因此,提高思想认识,增强官兵对心理训练的认同感,是搞好心理训练的重要一环。 1.更新思想观念,走出认识误区 针对官兵存在的各种模糊认识,从思想教育入手,教育引导官兵走出认识误区,消除模糊认识和思想偏差,增强官兵对心理训练的认同感,充分调动官兵的主观能动性,使其自觉地、主动地、积极地参加到心理训练中来,只有这样才能自觉地把训练的外在影响内化为主体的心理体验,才能保证心理训练获得事半功倍的效果。 2.认清训练形势,增强忧患意识 各级领导干部和广大官兵要认识到官兵担负的急难险重任务对官兵心理的影响;认识到未来战争对官兵心理的影响;认识到当前加强部队心理训练的紧迫性、必要性,从重技术训练,轻心理训练的思维定式中摆脱出来,真正把心理训练摆上重要议事日程,确保军事心理训练真正走向练兵场,走在军事斗争准备的前沿。 3.加强理论研究,提高训练水平 当前,关于心理训练的研究还相对薄弱。需要及时对实践中形成的训练方式技巧进行理论概括,加强心理训练理论研究,用理论武装头脑,创新发展思路,指导工作实践,推动心理训练不断向前发展,逐步形成信息化条件下军事心理训练模式,促进我军军事训练改革的不断推进。 (二)明确训练内容,解决“训什么”的问题 开展军事心理训练、改善心理素质的根本目的,在于促进官兵形成适应高技术战争的心理的稳定性和适应性。总参谋部颁发的《2013年全军军事训练指示》中明确指出“大力加强实战化军事训练,实践创新信息化条件下训练模式”,信息化战争中,作战空前激烈,瞬息万变的战场形势和各种高科技武器的威胁,势必会对参战官兵造成极大的心理压力,我军应根据信息化战争的特点,从实战需要出发,有针对性地开展军事心理训练,力争在平时训练中最大限度解决现代战争出现的心理问题。因此,要着眼信息化作战实际,围绕未来信息化作战的特点和要求,科学设置训练内容,不断校正训练方向,在训练中有意设置一些“应激”情况,调节其对战场产生的不良反应,始终把提高官兵适应信息化作战的心理能力作为心理训练的重中之重。 一是铸其“魂”,培养强大的精神支柱。通过训练筑牢官兵坚定的革命信念和过硬心理素质的根基。 二是练其“胆”,培养良好的自控力。通过训练让官兵亲身体验在实战中可能遇到的各种剌激,培养自我调控消极情绪,保持良好心理状态的能力。 三是磨其“志”,培养过硬的意志力。通过训练让官兵在严峻的困难环境中学习和掌握生存的技能和本领,磨练坚强的意志和耐受力。 四是约其“心”,培养良好的免疫力。通过训练让官兵在面对敌方心理进攻时,能够做到沉着应对,始终保持高度警惕,自觉抵制各种消极言论,提高军人的心理免疫力。 (三)注重训练融合,解决“怎么训”的问题 1.结合教育训,促进训练与教育融合 把心理训练与政治教育、科学文化知识学习、军事训练、行政管理、作风养成等活动同步进行,在提高官兵军、政、文、体素质过程中贯穿心理训练,在部署教育训练任务、制定教育训练计划、分析教育训练形势、检查教育训练内容、考核验收教育训练成果时,明确心理训练任务、制定心理训练计划、分析心理训练形势、检查心理训练内容、考核验收心理训练成果,保证心理训练与其他训练统筹进行、同步实施、协调发展。 2.依托设施训,促进训练与设备融合 充分发挥心理行为训练场的作用,对官兵进行分批轮训,把心理训练的科目整合为具有竞争性的对抗项目,加强夜间和室外各种地形训练的比重,利用各种训练手段和器材,使官兵在严格的训练中体会各种战斗因素对心理的刺激,增强官兵对战斗环境的认知能力和适应能力。 3.结合任务训,促进训练与任务融合 在日常训练中,结合参加战术演习、完成急难险重任务,更多地在艰难困苦条件、危险作业和模拟训练中对官兵进行各种复杂情况下的心理训练,强化实战化和对抗化演练,强化野外生存训练,提高官兵的心理承受能力和自我调控能力,不断培养官兵良好的心理素质。 (四)完善训练机制,解决“训得好”的问题 要使军事心理训练真正有效地开展起来,深入下去,走上规范化和制度化的轨道,就必须建立健全有效的运行机制。 1.健全组织机构,完善训练网络 结合部队现行组训方法,实行军政首长挂帅、司令部门牵头协调、政治部门具体指导、后装部门综合保障的组训机制,建立统一的心理训练组织领导体制,细化责任制度,明确各级组织实施心理训练的任务职责,形成上下一致抓好心理训练的合力。 2.建立培养机制,强化人才培育 以基地化培养、院校化培训、岗位化练兵为基本形式,积极探索加强心理训练人才和骨干队伍建设的培养模式,通过各种途径和方法,帮助心理训练教员提高组织开展心理训练的能力、操作心理训练器材的能力和开展心理课题研究的能力。 3.健全保障机制,满足训练需求 完善与心理训练相关的情况分析制度、心理档案制度,从心理训练的实际需求出发,建立完善配套的制度保障和设施保障机制。加强训练器材建设,结合体能训练规划建设多种训练功能一体的心理训练场,在建设有形训练器械的同时,积极探索研究计算机软件等模拟训练系统。 4.建立考评机制,强化效果评估 建立科学的训练考核与评估机制,研究制定心理训练的考核评价标准,从质和量相结合的角度衡量训练效果,开展效果评估。坚持既有定性评价,又有定量评价,既有他评,又有自评,增强心理训练评估的科学性和有效性,促进心理训练质量的进一步提高。 参考文献 [1]王纪证,吕志远.谈适应信息化条件下作战的心理训练[J].空军军事学术,2007,(5). [2]田正国,易万军.试论心理训练机制的建立与完善[J].西北军事,2009,(2). [3]廖明善,陆锋.着眼未来作战需要加强军事心理训练[J].东南军事学术,2007,(1). [4]谭云先.加强心理素质训练要解决好四个方面的问题[J].装甲兵,2007,(3). [5]杨志菊,郑德坤.谋“打赢”必须加强官兵心理训练.海军大连舰艇学院学报,2002,(1). [6]李晓龙,韩雁华,赵彬.军事心理训练人才队伍建设浅谈.军事交通学院学报,2011,(4).转载请注明来自:http://www.zazhifabiao.com/lunwen/wzys/xlx/2589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