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19-02-26 10:56:14 所属分类:心理学 浏览量:
摘 要:随着时代的进步与社会的发展,大学生的心理问题日益增多,公众对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关注度愈来愈高。作为一门从积极角度研究传统心理学所研究内容的新兴学科,积极心理学倡导心理学的积极取向,以积极的人格、积极的心理、积极的体验等为研究内容。
摘 要:随着时代的进步与社会的发展,大学生的心理问题日益增多,公众对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关注度愈来愈高。作为一门从积极角度研究传统心理学所研究内容的新兴学科,积极心理学倡导心理学的积极取向,以积极的人格、积极的心理、积极的体验等为研究内容。本文从积极心理学角度出发,探索以班级为主的心理健康教育模式,增强心理健康教育效果,促进大学生的和谐健康发展。
关键词:积极心理学;心理健康教育;大学生;启迪
一、引言
目前,心理健康教育在我国高校已经开展了近30年,对数高校配有心理健康咨询室和专职的心理老师,但能走进心理咨询室勇于说出自己困惑的学生占少数,所以当前高校心理健康教育过程中面临的一个重大问题就是忽视了大多数人的心理发展需求。要改变当前的状况,将心理健康教育的侧重点放在积极品质和积极力量的培养。塞里格曼提出“积极心理学将心理学的研究关注点放在心理健康和良好的心理状态方面,是一门旨在促进个人、 群体和整个社会发展完善和自我实现的科学”。在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过程中引入积极心理学理念,有利于推动高校心理健康教育的顺利发展,促进学生的和谐健康发展。
二、积极心理学
(一)产生背景与研究内容
积极心理学起源于上世纪末。正如塞里格曼等所指出的:“心理学不仅研究病态、弱点和损害,还研究力量和优点。处置不仅是修复被损坏的东西,而且还是培育好的东西。心理学不仅是与疾病和健康相关医学的一个分支,其领域要比这宽广的多。心理学涉及工作、教育、洞察力、爱情、成长和娱乐。”什么是积极心理学?“积极心理学是致力于研究人的发展潜力和美德等积极品质的一门科学”。极心理学的研究内容包括以下三个方面:一是主觀层次的积极的主观体验的研究,重点在于对人的主观幸福感的研究,强调人要满意地对待过去、幸福地感受现在和乐观地面对未来,包括幸福感和满足、希望和乐观主义、快乐和充盈等; 二是个人层次的积极的个人特质的研究,强调个体的积极情绪体验是培养个体具有这些积极的人格特质的前提,包括爱的能力、工作的能力、勇气、人际交往技巧、对美的感受力、毅力、宽容、创造性、关注未来、洞察力、才能与智慧等;三是群体层次上的积极组织系统的研究,旨在通过建立积极的社会、学校和家庭系统,以培养公民美德、使公民具有责任感、有礼貌、有职业道德。
(二)积极心理学与心理健康教育
心理素质是指人类长期社会生活中所形成的心理活动在个体身上沉淀的心理倾向、特征和能动性,是以先天的禀赋为基础,在后天社会环境的教育和影响下形成并发展起来稳定的心理品质。高校开展的心理健康教育旨在培养大学生良好的心理素质,积极心理学的引入为心理健康教育的开展提供了一个崭新的视角,通过引导学生探索和挖掘自身的积极潜力,使他们能更快的适应大学环境,更好的适应大学生活,获得属于自己的幸福。引入积极心理学,必将对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产生积极的影响,一方面极大的充实了心理健康教学内容;另一方面,其倡导积极、乐观会吸引更多学生参与进来,减少学生对心理健康教育的抗拒,从而实现高校心理健康教育由量到质的提升。
三、当前现状
(一)高校学生心理现状
学生存在的心理问题主要集中在以下几个方面:1、学业方面。没有老师的督促,部分学生自制力不强,不能合理的安排时间,迷失在各种活动中。部分学生,到大学后发现身旁有很多与自己一样优秀甚至更优秀的人,从而产生挫败感,形成自卑焦虑的情绪。2、生活方面。步入大学后,身边的同学都来自五湖四海,生活习惯各有特点,对于生活中发生小摩擦,不能正确的认识与处理。部分同学是第一次住校,难以适应集体生活,缺乏安全感,习惯将自己封闭起来,形成孤僻多虑的情绪;3、情感方面。部分学生不知如何正确的对待,在爱情里失去了方向。处于青春期的大学生易冲动,不能很好的控制自己的情绪,当在感情生活中受挫时,会凭借“一腔热血”做出些不理智的事情。
(二)高校心理健康教育现状
高校开展心理健康工作已有近30年,长期以来,高校采取的是消极取向模式,着重于研究“不健康”或者“病态”,导致学生对心理问题产生了误解:认为心理不健康就是心理有问题,等同于有心理疾病。甚至一些学生将心理问题与精神病等同起来,对那些向心理咨询室求助过的同学“另眼相待”,导致部分同学将自己的困惑压抑在心理,心理咨询室更多的成为了摆设;当前高校围绕入学适应、情绪管理、人际关系、求职规划等专题开设了一些心理健康教育课,但在教学过程中以灌入式教学为主,通常在介绍完典型案例后,教师就开始了大量的解读与分析,缺乏体验式教育,忽略了学生的情感体验与心理体验。大部分高校以选修课或这专题讲座的形式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其涉及的内容缺乏整体规划,层次感不强,未形成体系;部分高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者在接待学生过程中缺乏良好的沟通,往往将学生放在心理问题焦点,而自己则定位于教育者,将自己与学生对立起来,这样容易使学生产生消极的自我暗示和印证,在心理上产生自我防御和排斥,其辅导效果可想而知。部分高校对学生心理健康未给予足够重视,认为这只是心理健康教师的工作,将其与校内的其他工作割裂开来,导致心理健康教育缺乏有效的组织支持,收效甚微。
四、积极心理学带来的启迪
积极心理学它展示的是一种全新的理念,将心理学研究的重点放在培养人的积极品质和潜能的发展上。它倡导正能量,以培养人的积极人格为根本性目标,倡导激发和挖掘个人的积极潜能,这为我们当前的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带来了有益的启迪。
(一)加强师资队伍建设
学校要重视对全体教师的心理知识培训,努力使每位教师成为合格的心理保健师。无论是在教学、科研还是实践活动中,所有教师应注重自身的精神面貌与言行,运用自己积极的心理和良好的情绪影响和带动学生,将心理健康教育作为自己的一项使命,处处留心。
推荐阅读: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策略
转载请注明来自:http://www.zazhifabiao.com/lunwen/wzys/xlx/44842.html
上一篇:生成语言学的主要精力和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