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荐期刊

重大灾难性事件中的电视直播策略研究——以CCTV对四川汶川大地震

时间:2015-12-20 20:29:28 所属分类:新闻 浏览量:

关键词: 重大灾难性事件 电视直播 四川汶川大地震 [摘要]: 四川汶川发生8.0级特大地震后,CCTV在第一时间24小时不间断对灾情进行电视直播,其迅速、公开、透明的直播满足了受众的知情权,体现出信息公开的力量,发挥了凝聚民心、整合国家功能的巨大作用。

关键词: 重大灾难性事件 电视直播 四川汶川大地震

[摘要]:
四川汶川发生8.0级特大地震后,CCTV在第一时间24小时不间断对灾情进行电视直播,其迅速、公开、透明的直播满足了受众的知情权,体现出信息公开的力量,发挥了凝聚民心、整合国家功能的巨大作用。本文从“实现对灾难性报道模式的突破”、“实现‘速报——更正’的直播方式”、“整合媒介资源,实现电视直播效果的最大化”以及“采编合一的机制保障”四个方面分析了CCTV在面对重大灾难性事件时进行直播的策略,以期得出规律性的认识。

北京时间5月12日14时28分,四川汶川县发生8.0级特大地震。中央电视台新闻中心在获得中国地震局的权威消息后,在新闻频道15:00的整点新闻中以头条形式播出了地震的消息,同时也拉开了以《突发事件.关注汶川地震》和《抗震救灾 众志成城》为主题的现场直播报道。 截至5月24日晚,中央电视台抗震救灾报道直播节目总时长达1034小时,仅5月12日至21日,就有10.3亿电视观众收看了中央电视台抗震救灾直播报道。此次CCTV对四川汶川大地震的直播报道获得了国内民众和国外政府、新闻同行的高度认可,《人民日报》发表的《人民时评:灾难中凝聚沉着的力量》称:“这场‘全国直播’的震情随着电波和网络迅速传送,不仅没有扩散恐慌,反而抚平了公众的不安,凝聚起坚定沉着宁静的力量。”①美国的《华盛顿邮报》也感叹到:“中国迅速应对震灾赢得世界赞誉。”②CCTV对汶川大地震中的直播实现了媒体对灾难性报道的重大突破,体现了信息公开的力量以及媒体在整合国家功能方面发挥的巨大作用,其策略化的直播方式也为今后重大灾难性事件的报道树立了典范。

策略一:直播突破了传统的灾难性报道模式,实现了更加科学和人性化的表达。有研究表明,面对自然灾害,媒体大致有三种基本的报道模式:一是“灾”情型,以自然灾害本身作为新闻报道的主体;二是“人”情型,以在自然灾害面前人们的所作所为与精神面貌作为新闻报道的主体;三是“综合”型,以客观的“灾”情报道和充分的“人”情报道相结合的报道方式。一般认为,西方新闻界基本上采用“灾”情型的报道模式。在我国,对重大灾害性事件的报道长期停留在“人”情报道的模式中,“灾害不是新闻,抗灾救灾才是新闻”③的理念禁锢着新闻从业者的思维模式。过去灾难性报道的核心是救援者,外围是灾难本身,而这部分往往以国家保密为理由,报道的很少,甚至还出现过拖报、蛮报的情况,影响了媒体和政府的形象。在这次CCTV对四川汶川大地震的直播过程中,CCTV快速反应,确立了以“综合”型报道为主的整体直播策略,在直播的过程中报道的核心是灾害,第二个层次是受灾者的个体生命及国内外的援助,第三个层次是专家解读、答疑释惑、心理疏导,第四个层次是社会动员、卫生防疫、地震引发的次生灾害和环境污染等话题。这种直播的模式在于表情丰满,图层丰富,信息传播及时立体,新闻语言的表情也更趋理性化。

特别值得一提的是在直播的过程中,CCTV始终体现出坚持物质技术救灾报道与精神心理援助宣传相结合的传播策略,使得表达更加人性化。譬如5月12日下午,温家宝总理在赶赴灾区指挥抗震救灾的专机上发表重要讲话,号召灾区人民保持冷静、坚定信心、树立勇气,CCTV在直播的过程中多次回放了该画面;直播中还出现了总理在救援一线喊话要求幸存者坚持住,一定救他们出来的画面;还有总理多次在灾区看望小孩并动容流泪的画面。北京大学人民医院神经外科的专家栾文忠在央视直播,谈到灾后心理救助的问题时说:“现在,全中国最好的心理咨询师是温总理,他走到哪,哪的人心就安定下来。”此外,大量心理学方面的专家走入直播室,《灾后心理干预》等专题节目的开播,为抚慰灾区受众的心灵,传播正确的心理疏导的方法起到了积极的作用。

策略二:实现了“速报——更正”的直播方式,确保了信息的透明与传播的畅通。中央电视台作为国家级的电视台,定位端庄稳重,在面对重大突发事件的时候往往以“准”为报道的中心,“在重大突发事件面前,所有的省级、地市电视台的一切资源都为央视调用。以往中央电视台不求最快,但求最准。”“中央有明确的说明,遇到突发事件,要第一时间迅速报。换言之,以前‘及时报’不是马上报道,而是马上向上级汇报。上级掂量一下,评估一下,看能不能行。”④这次CCTV对四川汶川大地震的直播对中央电视台的运作方式产生了巨大的影响,实现了由过去的“及时上报”到现在的“即时播报”,在报道的过程中大胆采用了“速报——更正”的直播方式,第一时间播报新闻,强占舆论高地,掌握舆论的主动权,避免舆论被动,对于存在失实和采访不充分的地方采取迅速更正的方式,减少负面影响。

我们来关注一下地震发生后CCTV在直播中的表现,面对突如其来的灾情,央视迅速启动重大事件报道的指挥调度机制,新闻频道最先做出反应,在15:00新闻频道整点新闻头条便报道了地震消息并及时更新来自震区的最新消息。此间,新闻频道将15:00整点新闻时段顺延至16:00,推出直播特别节目《突发事件.关注汶川地震》和《众志成城.抗震救灾》直播专题。从5月12日22:00起,综合频道与新闻频道实现同步并机播出。为了保障直播的顺畅,新闻频道所有常规节目全部停止,全面关注抗震救灾,综合频道第一次一直使用滚动式的新闻字幕播出新闻信息。央视的特派记者也分批次进入灾区,为直播提供了最为直接的保障。行动的迅速争取到舆论的主动,信息的公开和透明也赢得了赞誉,多家媒体称,“现场直播,让真相跑在了谣言的前面。”当直播的过程中存在过失的时候,主持人在第一时间澄清事实真相,避免流言或者谣言的传播。譬如在直播的过程中,主持人得知道关于浙江发生7.0级的地震和北京通州区发生3.9级地震的消息为误传之后,马上进行了更正。当国家地震局刷新汶川地震的震级为7.8级和8.0之后,CCTV在直播过程中都进行了更正,最大限度的确保了信息的准确。

策略三:CCTV整合频道资源和信息资源,突出传播优势,实现电视直播效果的最大化。在四川汶川大地震发生之后,CCTV新闻中心迅速整合频道资源,广布直播报道点,增加直播报道频次,及时全面反映抗震救灾情况。中文国际频道开设的《众志成城 抗震救灾》的直播专题除整点新闻追踪最新动态外,重点围绕灾区群众安置、灾区防疫等内容展开解读,有关专题重点报道中国政府妥善安置灾区群众的不懈努力;英语国际频道集中报道救援战士投入灾后重建工作的感人故事,分析国际援助对灾后重建的积极作用;经济频道开设的《万众一心 抗震救灾》特别报道以点带面地呈现抗震救灾的阶段性进展;科教频道上午集中播出《地震的震级和烈度》、《健康之路心系灾区》等抗震救灾主题特别节目,下午播出《科技人生——两弹元勋》特别节目,彰显爱国主义精神;晚间黄金时段播出11集大型系列特别节目《科学面对地震》,深入介绍四川汶川大地震的成因、地震中的逃生技巧、自救与互救常识等;社会与法频道推出《众志成城》抗震救灾音乐宣传片、《携起手来 重建家园》和《向抗震救灾英雄致敬》两部标语短片,以及《有你 有我 有家园》抗震救灾公益广告等。在此次的直播过程中,CCTV还十分重视发挥新媒体的传播优势,CCTV.COM网站一方面联合新浪、搜狐、腾迅等各大门户网站第一时间引用CCTV的直播专题信号,另一方面专门推出了“中国汶川抗震救灾网”,重点打造《寻亲问友》、《领养孤儿》等20多个版块,受到广泛关注。据统计,5月12日至23日,CCTV.COM共发布新闻15100条,图片6700张,视频6529条,时长约335小时,推出的抗震救灾报道页面日均访问量达2.06亿页次,最高达2.47亿页次。⑤


增强直播的可视性和感染力,实现电视直播效果的最大化是CCTV在此次直播中的另一大特色。先进的电视技术对于拓展表现方式,提升报道的感染力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现场直播的头两天,因为前方没有回传画面,新闻频道制作了大量的地图、动画、字版、图版等示意图,累计几千幅各式各样的图板形象地展示救灾部队的推进和灾区的情况。5月14日,现场直播中还首次使用了国家测绘局专家带至中央电视台演播室的立体的三维地图,直观地解释了救灾工作推进的难度。5月16日CCTV播放了北京航校志愿者乘坐三角翼和动力伞航拍的汶川映秀镇画面,这是全世界看到的震后汶川的第一个电视画面。随着直播的推进,CCTV将前方回传的宝贵画面素材以“生命大营救”、“救灾快报”、“新闻特写”、“DV回放”等形式及时播出,同时还以l。

②韩彪:《中央电视台直播成为凝聚国人爱国平台》,l。

③王益民主编:《l。

⑥包军昊:《这次“即时播报”,以前是“及时上报”》,《南方周末》,2008年5月22日,第30版。


转载请注明来自:http://www.zazhifabiao.com/lunwen/wzys/xw/2626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