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荐期刊

新闻本位、舆论监督、人文关怀:民生新闻的公信力要件

时间:2020-04-02 14:21:32 所属分类:新闻 浏览量:

“民生新闻”的提法近年来颇受学术界关注。关于其内涵的讨论,众说纷

“民生新闻”的提法近年来颇受学术界关注。关于其内涵的讨论,众说纷纭、莫衷一是。从学术角度看,民生新闻不是一个严格意义上具有独立内涵的新闻学概念。广义地说,所有新闻都是为了民众和民众关心的,因此,应该都是民生新闻。然而,在我国现阶段,旧的新闻体制和新闻观念制约着人们的思维,在某种程度上限制了民生新闻的呈现,所报道的内容形式一时还很难做到完全真正为民众所喜闻乐见。江苏台城市频道《南京零距离》的大胆尝试,为新闻改革提供了极有价值的思路。

近几年全国各地的媒体在市场化竞争中,开始意识到要加强对受众感兴趣的民生新闻的报道,但对这一新闻类型的理解还存在很大的差异。多数地区的媒体还仅仅着眼于调整部分内容而已,因此,相对而言比较狭隘,尚未提升到建构媒体公信力的层面来加以认识。笔者通过考察央视《东方时空》、《新闻调查》、《新闻频道》、江苏台《南京零距离》、上海东方卫视《东视广角》等国内较有影响的电视栏目,体会所谓的民生新闻之所以深受欢迎,其公信力的来源较为广泛。电视新闻的影响力来自讲述真实的故事,讲述老百姓自己的故事,客观、公正地讲故事,然而这还不够,它的责任意识必须突出,即必须敢于为民请愿、敢于揭露真相、敢于舆论监督,同时还需有真诚的服务意识,总之,在真正的民生新闻中,权利与义务、效益与责任、批评与亲和力等都是紧密联系在一起的。构成民生新闻要件的是新闻本位、舆论监督、人文关怀,这三者密不可分,有机地统一为一个整体。

一、固守新闻本位是民生新闻立身根本

何为新闻本位?新闻本位是媒体从新闻的一般原则出发考虑问题,开展报道活动,而不是从其他因素考虑来“做”新闻。从新闻本位考虑,就是首先强调新闻不是宣传、不是广告、不是艺术,它是告知性的传播而不是劝服性的传播,它只思考新闻报道的真实性、时效性、新闻价值等要素。民生新闻的魅力之源来自哪里?笔者认为,一是讲述真实的故事,二是讲述老百姓的故事,三是公平、公正地讲述各方面故事,四是及时地讲述正在发生的故事。

美国等西方国家将新闻报道称作“新闻故事”(news story),依据是新闻事件经过记者等的讲述就已经不是事件的原貌,而是“转述真实”,但是,转述可以接近事件的真相,只是讲述的态度、方法十分关键。民生新闻要能得到广大民众的认同,首先是要讲真实的故事。我国著名记者、新闻学家艾丰指出,“新闻‘材料’不等于‘事实’。从新闻学的角度来看,事实是客观的、现实的、第一性的东西,材料则是事物和事实的各种形态、各种来源的表征、外观、表现和记载的总称,它既包括事物的表象、表现这类第一性的材料,如物证材料,也包括事实的叙述、转述、记载等这类第二性材料,如各类文字材料。这些材料中,不仅第二性的材料常常不能准确反映事实,就是那些第一性的表象材料中,有的也可能是假象。所以,了解‘事实真相’离不开‘素材’,但把‘素材’与‘事实真相’完全等同,显然是违背真实性原则的本意的。”[1] 从2001、2002年“十大假新闻”中我们可以看出,由通讯员提供的稿件或引用、转载其他媒体的报道就占了绝大多数。显然,没有经过记者采访的、缺少第一手材料的报道往往容易出现偏差。因此,记者和编辑首先要有一个明确的态度,即稿件只是材料而不一定是事实。材料只有经过了核实,才能减少误差、纠正偏差;如果材料的真实性尚不能确定,那么在此基础上建起再高的大楼都是毫无价值的。

新闻报道活动经常招致批评,批评的焦点往往都出在报道的真实性的处理上。我们考察新闻报道真实程度时,关键看什么内容?真实画面还是事件的真相?我们有时很容易把这两者混同一起。其实,就新闻报道而言,瞬间的真实情形往往通过我们的摄像机记录下来,这些被记录的内容,没有人会怀疑其真实性,可是,这一事件的本来面目也许是截然相反的,但是记者采访的这些内容经过报道后,它总是影响人们对事件本质是与非的判断。由此引发很多伦理问题。美国学者罗恩.史密斯在他的书中写到:“那个时代(50年代)的记者就是这样报道新闻的:他们在飓风中呼叫自己的报纸,报道风暴来临的消息,可编辑却要求他们与消防署署长或警察局长联系,请他们确认风正在劲吹。”[2] 这种观念似乎在今天很有市场:只要是一位权威说的,或者是某个当事人说的——即消息有出处,就可以报道。这也是导致历史上有名的“麦卡锡主义”新闻的根源。我国媒体“乌龙”新闻、八卦消息屡禁不绝,形式上的模仿、炒作之风盛行,显示新闻业的低级无能状态。从根本上说这是媒体工作作风不严谨造成的。民生新闻是对这一风气的颠覆。其对于新闻本位的固守,首先是对真实性即真相的把握。在媒体高度市场化竞争的环境下,媒介在追求时效性的过程中往往不太注重对事件真相的调查,而这往往导致媒体自身公信力的伤害。《南京零距离》的新闻之所以受观众欢迎,是因为大多数内容都是经过现场细致的采访得来的,细密的调查为厘清事件真相提供了保障,从而也使观众明白事情的就里。《南京零距离》收视率的居高不下,证明了民生新闻的魅力来源于讲述真相。

民生新闻的性质,决定了它的内容取向必然是与百姓生活密切相关的,“讲述老百姓自己的故事”最形象地概括了这一特点。2003年“非典”事件触动了中国媒介的变革:媒介话语权逐步下放,百姓对重大事件的知情权渐渐得以满足;一些媒体的平民意识开始大大加强,老百姓的生存状态和权益受到重视。一大批富有强烈责任感的新闻从业人员以极大的热情关注民生疾苦,反映百姓呼声。贫困问题、住房问题、医疗改革、职工下岗再就业问题……可以看出,民生新闻的务实之处在于用受众中心替代了传媒中心。“报道发生在百姓身边的新闻故事”成了《南京零距离》的基本口号。在《南京零距离》栏目的一次内容分析显示,170条新闻报道中,党政新闻只有5条,负面和批评新闻多达93条。正是更多地把百姓生活中的愿望、生活中的困难和他们的批评意见等作为反映的重点,才使该节目拥有越来越多的“观众缘”。注重倾听百姓的心声,这种态度和姿态支撑着民生新闻的收视率。为百姓排忧解难是“讲述老百姓自己的故事”主题,而这往往还需要“故事”的“续篇”,《南京零距离》的做法是,每期都会就一个热门话题在节目进行中征集观众的意见,并在节目结束时揭晓。例如某次现场调查观众“长江大桥的收费站该不该拆?”这一调查每个司机、每个市民,甚至外地人都很关心。该频道收到1万多个热心观众的电话,足以说明观众的参与热情。媒体与受众的互动,为形成社会的舆论环境起到良好的作用。在现实生活中,媒体要做到完全保持公平、公正是非常困难。西方学术界对此也存在很大的争议,有人认为,媒体的责任是“准确报道、掌握时效、敏感、中肯而不在乎公平报道的问题”,但随着社会的发展,那种简单化处理新闻的做法已经不能适应时代的要求。有些报道不注意公平、公正地处理,往往会引发法律纷争。记者对事件当事人的报道有时是负面的。西方新闻媒体在处理这一问题时,通常是:为了做到公平报道,往往要引述当事人反驳的言论,以维持报道角度的平衡。《纽约时报》在报道不同意见的事件时往往给意见的正反双方都安排对等的版面,将评判的权利交给读者。我国媒体的新闻报道中在公平、公正地报道方面还有很多不足。首先是缺乏对当事人人格尊严的尊重。2003年6月,中央电视台新闻频道播放了一部新闻专题片,内容是北京某监狱狱警将重庆籍的犯人押解回重庆。电视记者对这一押解过程进行了全程跟踪报道。电视镜头对车上的犯人面孔进行了毫不遮掩地“展示”,特别是记者将镜头对准了犯人中碰巧相遇的一对夫妻,详细地介绍丈夫因盗窃罪、妻子因卖淫罪被判刑的经过。这显然是不公平的,违背了公正、公平的新闻伦理原则。报道对象处于劣势地位,无申诉的权利,媒体是在施展其强权,侵害了当事人权益。这就形成了一种报道中的不公平的局面。表面上看,报道是正面宣传,但实际上从人道主义的角度来说,它严重伤害当事人作为主体的人格和尊严。

从我国部分地区民生新闻报道来看,节目在关心、报道普通百姓的生活时,似乎还存在“滥权”现象,往往不太注重法律与新闻伦理的问题,侵权现象时有发生。另一个重要的倾向是,记者、主持人不能保持平衡报道的心态,随意将个人感情直接带入节目,造成了新闻不公正。某地方台主持人在播报批评新闻时竟经常以摔笔动作来表达自己的情绪,完全超越了自身的新闻本位,是典型的“越位”。新闻从业人员在新闻事件中应分清“观察者”与参与者的界限,个人感情参与可能会导致新闻报道的公正性受到怀疑。

抢时效是媒体新闻竞争的制胜法宝。这一点无论何种新闻媒体均视之为生命线。民生新闻将普通百姓生活看作是新闻主要来源,百姓生活中随时随刻都在发生事件,因此如何捕捉这些鲜活的“百姓故事”就是提高民生新闻信息量的关键。《南京零距离》的做法是在采用SNG连线采访车的同时,大量发展观众中的DV记者,据统计,在设法保证核准事实的基础上,江苏台城市频道共发展了1000多名DV特约记者,这些特约记者两年中共发了7000余条新闻稿件,从而保障了社会各个角落发生的新闻事件都能在第一时间得以报道。大信息量、强烈的现场感是《南京零距离》的力拔头筹的制胜“绝招”。这些做法在现阶段都是对新闻体制改革积极而有益的尝试。


二、敢于批评是民生新闻的实力指标

受众往往也在冷眼观察媒体的实力。批评的力度常常成为受众衡量媒体实力的指标,也是媒体号召力的来源之一。舆论监督不仅仅是针对政府管理而言的,媒体的舆论监督是针对全社会的。特别是社会的健康、秩序化发展,需要社会各界的共同努力。作为一档新闻栏目,《南京零距离》肩负着激浊扬清的舆论监督使命,民生新闻的舆论监督首先是对社会的丑陋现象进行深刻批判与揭露。在日常生活中,与百姓最接近的是政府管理与服务部门,他们最直接地感受到这其中的是是非非。例如,政府管理部门的官僚主义、衙门作风令百姓深恶痛绝,城市中某些角落有人从事一些见不得人的勾当,歌舞厅中的不良表演、非法网吧对青少年的影响、商品交易、服务行业的欺诈行为等,对百姓利益构成了危害。记者通过暗访,对其中藏污纳垢的现象予以揭露,使观众感到大快人心,从而使各行各业的风气得以扭转。其次是对政府某些管理职能部门的腐败与官僚主义进行监督,如在《南京零距离》上,市政建设中挖断水管、电缆的报道几乎每两三天就能见到一次。某公路收费站竟然在深夜强拦执行紧急救火任务的消防车,要收过路费。申报世界文化遗产的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居然被出租给了个体户搞经营。有关部门的腐败、官僚使公众利益遭受损失……观众在看到这些内容后,纷纷打电话表示愤慨和谴责,要求处置那些不负责任的领导。从这可以看出,由媒体引发的舆论监督已在发挥作用。再次是批评市民生活中种种非文明行为。《南京零距离》几乎每周都有报道某些南京市民因为喝醉酒引发的问题。如醉卧街头、醉卧下水道、酒后吵架等,这些新闻中人的不文明举止,经过电视曝光后,对广大市民都有警示作用。观众的道德良知在观看新闻的过程中被唤醒了,他们自觉去维护城市的文明形象,一旦发现违背道德、法律的行为就主动与电视台联系,自觉地充当城市文明的监督员。这就为舆论监督纠正百姓生活中某些不良习惯、改造恶习,树立良好的社会风气创造了条件。

能否或敢不敢于对一些职能部门的腐败现象、官僚主义进行批评,是衡量一个媒体公信力的试金石。在很长一段时间,媒体舆论监督有其名而无其实,在现行体制下,媒体往往也很难找到很好的方法。民生新闻为媒体舆论监督寻找到了一个很好的突破口。这就是充分调动社会大众的“公议威力”。它匡扶了正义,泄导了民情,为社会稳定起到了一个“稳压器”的作用。毫无疑问,民生新闻为公众搭建了一个言论的平台,使他们有了发言的场所,同时也使他们的责任感得到了强化,批评监督有了用武之地。充分调动社会力量,使得媒体舆论监督更加具有威力。也只有这样,民生新闻才真正得到公众的支持,才真正能得到公众的信任。

三、人文关怀是民生新闻的基本品格

长期以来我们的媒体都宣称要努力贴近群众,但却始终不能真正受到群众欢迎,原因在于,这种贴近并没有真正赋予普通百姓以话语权。与媒体的高高在上相比,普通百姓成了缄默的一群。他们甚至没有一个可以表达其自身冤屈、不幸和痛苦的独立管道。我们的媒体不屑于报道那些在媒体专业人士看来不太富有“新闻价值”的事件。百姓没有可供自己言说的管道,又没有真正的代言人,自然也就缺失属于自己的话语权。媒体专业人士的新闻触角始终停留在那些重大事件、名人活动以及桃色绯闻上,同时将自己的“趣味”强加给受众,这种“代言”某种意义上是对百姓声音的压制,是一种媒介专制和霸权。

人文精神对新闻报道的灌注,表现为自愿充当普通民众生活的真正代言人。在很短的时间内,《南京零距离》成为不是政府机构却是百姓解决问题最有效的机构,受到市民的拥护,这不是偶然的。它的实践证明,那种热衷于“小资”情调而对百姓生活疾苦置若罔闻,是很难得到观众真正的支持的。与一般标榜“服务民生”的媒体相比,《南京零距离》、《绝对现场》等节目没有丝毫的故作“深层”,它们给观众的震撼在于最大程度地接近观众,一次不合理的收费、邻里间的小小纠纷,偶然的交通事故这些虽然都显得过于“鸡毛蒜皮”,但却与百姓生活休戚相关,都是他们所关心、所喜闻乐见的。因此,人文关怀既有对民众生活的关怀、体贴,也有放下知识分子架子,认真对待的态度,百姓生活中发生的点点滴滴需要新闻从业人员有足够的耐心来记录、表现,需要媒体有足够的热情来提供一个可以倾倒苦水的话语平台。

其实,对于民生新闻报道而言,不存在什么形式创新问题,关键在视点的下沉,这是一个人文关怀的系统工程,包括风格、播报方式(“说新闻”的报评结合方式)、题材选择甚至设备的使用(《南京零距离》大量使用DV机拍摄新闻,完全以百姓非专业的视角来看待新闻事件)等方面。比如追求节目形式的通俗、活泼、另类等;另一方面还需要最大程度的研究民生方面的问题,重视地域性服务咨询。因为从接近性原理来看,人最关心的就是自己,要让普通百姓不断的从电视上看到自己的生活,看到自己生活中的进步与落后,才能唤醒他们的自觉意识,为创建文明社会风尚营造良好氛围,从而使新闻媒介成为媒介所定位的目标人群的“信息管家”、“时事顾问”和“意见领袖”。

对于电视新闻而言,其影响力产生的根本就在于与其目标观众建立相同的价值观,由此读者对媒体产生了一定的信任度和依赖度。从“使用与满足”这一受众行为理论角度来看,受众对媒介的使用往往有他个人的需求动机存在。美国传播学者D.麦奎尔的研究表明,观众接触电视内容,有四种基本的满足类型:心绪转换效用、人际关系效用、自我确认效用、环境监测效用。凡是能够满足这些基本需求的媒介内容,都会有很好的受众效果[3]。受众只选择他心目中认为值得信赖并能给自己带来较大收益的媒介内容。由此可见,经由人文关爱培植起来的受众对媒介的依赖、信任关系是电视的品牌,是竞争力、吸引力、亲和力、信任度等的基础。

《南京零距离》的新闻突出了贴近性的追求,强化了人文关怀意识。虽然在这一新闻节目中,重大新闻事件所占的比重较小,但丝毫不影响该节目产生亲和力,这一平民化节目追求新闻报道的形式变革,为中国的民生新闻塑造了一种范式,它改变过去那种居高临下、全知全能的播报方式,极力体现百姓视角;大量报道市民消费投诉、生活服务资讯;建立信息网络、充分发动群众提供新闻线索,听取观众对社会事件的意见,扩大信息覆盖面;主持人、记者在节目中的表现,体现了不折不扣的平民立场。这一变革使得江苏台城市频道成为全国第一个吃螃蟹的。一些过去我国新闻报道少用的调查性报道、解释性报道、精确性报道都在这一节目得到了实践。

结 语

正如《南京零距离》的编创者所说,他们现在做的新闻用传统新闻概念来说不太合乎规范,但用一种全新眼光看就有新闻价值。能为老百姓排忧解难,这样的新闻不仅是传播,而且带有很多服务功能在里面。这里,将新闻告知功能、舆论监督功能与社会服务功能揉为一体,这本身就是一种媒体角色的转换,就是一种创新。

眼下的新闻“同题竞争”现象十分突出,小报抄大报,内容同质趋势使得媒体的信息量大打折扣。独家新闻往往需要媒体付出代价,然而不论新闻追求何种独家新闻,观众的需求才是造就新闻价值的源泉。观众中有看热闹的、有关注现实问题的、有寻找精神寄托的,凡此种种,需要记者、编辑心中“存念”。我国过去的新闻由于对受众心理动机漠视,才出现了新闻“不闻”的无能与无为状态。现实需要媒体换一种思路,放下高端着的架子,以新闻本体的眼光看待生活,把敢于替百姓鼓与呼作为自己的使命,以基本的社会良知,投入自己的人文关爱,把目光对准社会普罗大众,新闻才会焕发出其应有的魅力。


注释:

[1] 艾丰:《新闻采访方法论》,人民日报出版社1982年版,第35页。

[2] 罗恩.史密斯:《新闻道德评价》新华出版社2001年版,第48页。

[3] D.McQuail, Sociology of Mass Communication, Penguin Books, London, 1972, Chapter 2.


转载请注明来自:http://www.zazhifabiao.com/lunwen/wzys/xw/2694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