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荐期刊

让教师走出“讲”的迷失

时间:2015-12-20 21:45:55 所属分类:新闻 浏览量:

[摘要] 新课程理念倡导学生自主学习,探究学习,但并不是不要接受性学习。关键是要研究哪些内容需要讲,应该怎样讲?教师应该在深入研读教材的基础上,根据学生的实际学情,当讲即讲。在讲授中不要“满堂灌”,要采取启发式教学,引导学生思考、讨论疑难问题

[摘要] 新课程理念倡导学生自主学习,探究学习,但并不是不要接受性学习。关键是要研究哪些内容需要讲,应该怎样讲?教师应该在深入研读教材的基础上,根据学生的实际学情,当讲即讲。在讲授中不要“满堂灌”,要采取启发式教学,引导学生思考、讨论疑难问题,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使新课程课堂焕发出无限生机。
  [关键词] 新课程;教师;研读教材;主导作用
  
  随着课程改革的深入,我国基础教育面貌正在发生深刻的变化。“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已深入人心,“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使学生主体地位得到回归,语文课堂焕发出了勃勃生机。但是当我们冷静地审视时下的课堂,却又发现一些不和谐的音符。在强调学生主体的同时,老师们却找不到自己的位置。“讲”这种传统教学方法渐渐淡出了课堂。许多老师在课上当讲不讲,当问不问,唯恐被扣上“一言堂”和“满堂灌”的帽子;课上反复地朗读,看似热烈的讨论占用了大量的时间;讨好的评价,不敢指出学生问题之所在,生怕压制了学生的个性;重要环节的蜻蜓点水、一带而过,毫无深度广度可言……
  面对上述做法,我们不禁要问:教学中到底怎样才是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教学民主、师生平等的真正涵义是什么?如何让教师走出“讲”的迷失,是一个值得教师深入探讨的问题,它直接关系到学生学习方式的改变和课程目标的最终实现。
  
  一、对于教师“讲”的迷失现象的理性思考
  
  (一)教师角色的错位
  调查发现,教师对自己在新课堂中的角色把握有较大的错位。新课程倡导教师做学习的组织者、指导者、引领者,是平等对话的首席;倡导教师要蹲下身来看孩子,要走近学生,师生是共同的研究者等。新课程倡导的这些理念是先进的,正确的。但是平等、民主不是体现在一味尊重学生甚至讨好学生,被学生牵着鼻子走……这不是真正的民主!现在充盈课堂的 “你真棒!”“你真了不起!”“你的想法真独特!”等礼节性的、蜻蜓点水式的、不是发自教师内心的评价是十分令人担忧的。试想长此以往,孩子们生活在一种虚情假意的、廉价的评价中,怎能有健全完满的人格?怎能有良性的发展?对小学生而言,他们的思维正处于培育发展阶段,在这个过程中离不开教师的讲解。他们除了喜欢听到肯定的话语之外,更渴望得到的是思想的碰撞和情感的交融。所以,在语文新课程背景下的课堂中,教师要科学把握“讲”的内涵,正确认识自身的角色, 真正成为课堂的组织者、指导者、引领者。否则语文课堂教学就进入了一种“无政府”状态,根本谈不上效率和质量。
  (二)教师主导作用的缺失
  新课程中“以学生为主体”是课改的方向,但是“讲”就是剥夺了学生的主体地位吗? “讲解”等同于“灌输”吗?笔者认为:不 ! 它们之间不能简单地画等号。这违背了教育和教学的本意,违背了教育教学的基本规律。现代教学论告诉我们,不能削弱教师的主导作用。教学是在教师的教、学生的学与教材这三者的复杂相互作用中展开的统一过程。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对学生的学习起主导作用,学生处在主体的地位。所以,在教学过程中教与学的统一,实质上就是教师是教的主人,学生是学的主人。要让教师成为教的主人,要精心设计教案,要控制教学节奏,要达成教学目标。 哪些地方该讲,讲到什么程度,讲多少时间,是要依据课堂教学内容以及学生的实际情况而定的,该讲之处要讲,该问之处要问,该引领之处要引领。
  (三)教师对教材的理解不到位
  叶圣陶先生说:“教是为了达到用不着教,讲是为了达到用不着讲。”“讲”是教的方法,“不讲”“不教”是讲和教追求的目的和归宿。因此,新课程倡导以学论教,要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尽可能多地设计、组织学生的活动。可是,我们从一些课堂上了解到:教师对于学生中出现的问题束手无策,多数是因为“心里没底,不知道该讲什么”。由此可见,教师对于教材的把握不准、理解不深是教师不敢讲的关键。作为教师,教师的知识、阅历和认知水平理所当然的要比学生对文本的认识、理解深刻。教师在开讲之前范读时,要读出自己的体悟、自己的个性来。教师要广泛阅读,深入思考,善于比较鉴别,“成一家之言”。教师有了一定的感悟,再把它讲给学生,自然就会讲得精彩,讲得有血有肉。
  
  二、新课程呼唤“讲”的理性回归
  
  教师的任务在于指导学生精读,容易忽略处给他们指出,遇到实在搞不明白处,还要给他们讲解。问题的关键不是老师讲、学生听这一现象,而是老师怎么讲、学生怎么听这一本质。
  (一)以营造“讲”的氛围为前提
  教师和学生是教学过程的两个因素,现在教学特别强调师生之间的人际关系。教学中如果教师能做到尊重学生人格,信任学生,发扬民主,善于发现和保护学生的积极性,和学生感情融洽、心理相容,就会形成愉快和谐的教学氛围,就能激发师生双方的积极性和创造性。
  在课堂上,教师要把讲授法和启发式教学有机地结合起来,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其实,讲授法与启发式教学法并不矛盾。启发式教学是不把学生当成被动接受知识的容器,而是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把精力集中在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上。用启发式辅佐讲授法,可以避免步入“填鸭式”的误区,真正做到教学是“教”与“学”双边的共同活动。
  (二)以深入研读教材为基础
  叶圣陶先生曾说过这样一段话:“讲当然是必要的……问题可能在如何看待讲和怎样讲……教材无非是个例子,凭这个例子要使学生能够举一反三,练成阅读和作文的熟练技能。”因此,语文教学并不是一概地反对老师讲,而是主张精要地讲,朝着促使学生“反三”这个目标精要地讲, 启发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引导他们尽可能自己去探索。因此,要想讲得精要,钻研教材是根本!教师应把更多的精力放在对文本的钻研上,把更多的时间、精力倾注在备课上,做到“懂”“透”“化”。教师不能随心所欲,想讲什么就讲什么,要根据《课标》,深钻教材,确定本门课程的教学目的、要求和重点。教师不要面面俱到,“胡子眉毛一把抓”。
  首先,对教材中的疑难问题应一一搞清楚,不带一丝疑点进课堂。只有这样,教师才不至于在课堂上打被动仗。例如:一位特级教师在讲《草船借箭》一课中,组织学生讨论这样一个问题:课文写诸葛亮的话有11次,只有一处有提示语,而且是个“笑”字:你能想象出诸葛亮此时在“笑”谁?为何而“笑”吗?在教师的引导下,有的同学说,诸葛亮在笑周瑜,笑他妒忌自己的才干,笑他设计圈套来陷害自己,结果都落空,这是一种胜利的笑;有的说,诸葛亮还在笑鲁肃,笑鲁肃宽厚仁慈,忠心为人,这是一种宽厚的笑;更有同学说,诸葛亮在笑自己,知天时,识地利,懂人心,这是一种自信的笑等。由此,我们感到教师对于教材的理解与把握是多么重要!正是教师深钻教材,巧妙地抓住“笑”字组织学生讨论,才使学生多角度地感悟到并表达出“笑”的意蕴。这样教师不仅理解了课文,把握住了人物形象,而且训练了学生思维的灵活性、变通性。因此,教师课前一定要钻研透彻。备课时,应关注、品味文章语言的精妙,读懂课文内涵,读懂语言文字与情感表达的关系,读出自己的思想和感受。不仅如此,教师还要对每个教学环节的设计都要深思熟虑,要考虑到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可能会出现的问题,预设学生在学习中遇到的难点如何引导,如何以学定教,备课时必须做好充分的准备。
(三)以适时把握“讲”的时机为关键
  语文教学中的“讲”,要用好这个“尺子”。关键是针对什么样的课文,要琢磨“讲什么?何时讲?怎样讲?”适时把握时机,讲在点子上, 可以提高“讲”的实效性。
  1.“体验”不到时——讲解以深入
  新课标倡导语文教学中学生要以文本为载体,引发对文本蕴含的思想感情的品味,从而获得对文本内涵的深刻体验。可是这种体验在学生阅读实践时往往体验不到或者貌似理解其实并未真正弄懂,这时教师就要或讲解或点拨,激发学生们的探究意识,真正领悟文章的内涵和作者的精妙。以《麻雀》一文为例,学生在谈对“突然,一只老麻雀从一棵树上飞下来,像一块石头似的落在猎狗面前”一句的理解时,往往忽略了句子中的“落”字。于是,老师引导学生用“飞”与“落”相比较。一石激起千层浪,同学们的思路打开了。一个“落”字,有的体会到了速度的“快而猛”;有的了解到老麻雀此时内心的万分焦急;有的感受到了老麻雀的“勇敢、坚定、果断”;有的被老麻雀为了保护小麻雀而奋不顾身的行为所感动。通过对重点字的品味,学生既认识了老麻雀舍命救孩子的英勇形象,又对“落”字有了更深刻的理解。
  又如教学《将相和》一课,当学生归纳将相最后和好的原因时,学生有的说“廉颇彻底认识到自己错了,所以到蔺相如门上负荆请罪”;有的说“因为廉颇能知错就改”;有的说“因为蔺相如不计较个人得失,原谅了廉颇的言行”,学生们的认识总是在认错、谅解上兜圈圈。此时,教师以参与者的身份加入讨论,提出自己的观点:“探讨将相身上的相同点。” 在教师的帮助下,学生的思路开阔了,理解也随之深入,认识到秦国为什么不敢进攻赵国?将相不和,受损的到底是“将”?是“相”?还是国家? “都有一颗爱国的心,都能以赵国的利益为重”,这才是将相和好的根本原因。
  2.解读有误时——讲解以导航
  《语文课程标准》中指出:语文课程丰富的人文内涵对学生精神领域的影响是深广的,学生对语文材料的反应又往往是多元的。因此,应该重视语文熏陶感染作用,注意教学内容的价值取向,同时也应尊重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独特体验。学生通过对文本的不同解读,从中也感悟到语文课并不是枯燥乏味的。这表明语文新课程发生了由过去照搬教参“定论”,到现在倡导在师、生、文本对话基础上的“多元解读”的变化。但是,在实施过程中,却出现了语文课上对文本价值取向的曲解与误解。这样的曲解与误解显然有悖于尊重多元解读的本意,也不利于学生对教材的真实理解,不利于培养学生实事求是的科学精神。例如:以《狐狸和乌鸦》一课为例,当老师问学生学完课文有什么感想时,有的说乌鸦很可怜,辛辛苦苦叼来的一片又大又肥的肉却被狐狸骗走了;有的说狐狸太聪明了,知道乌鸦爱听好话,就一个劲儿夸乌鸦,终于达到了目的;还有的说学习了这篇课文受到了教育,遇事不要上当受骗,要经得住别人的花言巧语。从同学们的发言中,我们不难看出:第二位学生虽然有自己独到的见解,但是与文本提倡的精神及社会的主流价值观相背离。学习《狐狸和乌鸦》这篇课文是要让学生懂得爱听奉承话容易受骗上当的道理。因此,教师尊重学生个性,并不等于要迁就学生。学生年龄小,受知识积累和生活经验的局限,认识有时会有偏差,有时甚至是错误的,教师不能一味赞扬学生有独特见解,个性化阅读更要尊重文本。笔者认为缺乏对人生根本要义传承的课堂是会让人感到失落的。这种失落造成的遗憾是学生本不该付出的成长代价,更是与新课程的初衷背道而驰的。教师一定要发挥引导作用,把自己的体验与学生进行交流,使学生在主动积极的情感活动中加深理解和体验,有所感悟和思考,获得思想启迪。通过师生思想的碰撞,教师引导学生通过对文本的深入研读,领会文本内涵指引正确的价值取向。
  3.“各执己见”时——讲解以点拨
  新课程理念指引下的语文课,应该是民主的、开放的、平等对话的。课堂上常常会出现这样的现象:学生畅所欲言,意见不一,谁也说服不了谁,这时,就需要教师发挥讲的作用,使学生对事物、对人、对社会等方面的认识更全面、更准确。例如:教师在教学《七色花》一文时,幸运女孩珍妮用七色花做了七件事,在讨论这七片花瓣有无意义时,学生们纷纷发表意见。有的认为花瓣能让心爱的花瓶复原有意义;有的认为花瓣能让玩具铺天盖地地飞起来,满足孩子玩的天性,同样有意义;也有的同学认为每片花瓣都有各自不同的意义。这时教师顺势而导:哪一片花瓣做的事最有意义?同学们异口同声地说:珍妮用最后一片花瓣做的事最有意义,它的意义在于帮助别人获得快乐。由此可见,“放得开”,让学生自由讨论是课堂上教师落实学生主体地位的具体表现,但是还要“收得拢”。“收得拢”,就是在“放”的过程中,教师要相机点拨,适时调控,引导课堂教学进程沿着预定的方向前进。
  在新课程改革进行得如火如荼的今天,我们一定要保持清醒的头脑, 科学把握课标的新理念,始终认清语文学科特点,从教育规律和学生身心发展规律出发 , 正确认识教师的“讲”, 充分发挥“讲”的作用,适时把握“讲”的时机。只有这样,师生的生命活力才能在课堂教学中得到有效发挥,才能真正有助于新人的培养和教师的成长,使新课程焕发出无限的生机。

转载请注明来自:http://www.zazhifabiao.com/lunwen/wzys/xw/2730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