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0-07-11 14:17:15 所属分类:艺术理论 浏览量:
文化遗产的价值是人类社会化的存在和由人类共享的。文化的传播和分享应该通过一定的中介或者载体来展开,而文化遗产在许多中介构成中秉持专属的独特的地位和功能。文化遗产是人类文化发展的凝结和产物,而以文化遗产地为保护和传承对象建立的博物馆、遗址公
文化遗产的价值是人类社会化的存在和由人类共享的。文化的传播和分享应该通过一定的中介或者载体来展开,而文化遗产在许多中介构成中秉持专属的独特的地位和功能。文化遗产是人类文化发展的凝结和产物,而以文化遗产地为保护和传承对象建立的博物馆、遗址公园发轫于人类社会对文化遗存的珍视。自诞生以来,文化遗产地已成为集文物收藏、科研、宣传教育为一体的重要的社会公共文化组织,随着外延和内涵的不断扩展,它在文化传播和沟通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文化遗产本身具有媒介的特质和功能,它可以借助其他媒介传递自身的价值,也可以通过自身传递价值的含义。媒介是文化意象产生和传递的载体、介质。人们不仅生活在客观世界中,而且生活在思想传递、文化分享的精神环境中,语言是系统表征和象征的基本元素。历史上存在的“社会关系和产物”总是与特定的媒介技术、媒介感知和媒介时空紧密缠绕在一起。在差异与同一间不断返归的媒介想象中,所谓“连续”或“断裂”,并不存在于历史本身,只能存在于对历史的建构中。文化遗产作为连接人与社会、历史与今天的媒介,在网络传播的今天,空间是由原有的规则和体系建构起来的,那么如何被现代人陈述值得深思。“物”是最古老的传播方式,在媒介技术发展的今天,如何将客观物质场域中存在的物的价值说清楚,并且将具体客观实在的形态内化为某种外在的符号表征形式,运用其他媒介阐释和传递场所的意义、物的价值,从而对人的精神方面产生作用,如何将人与文化遗产的关系阐释和发展为由精神、媒介域、物质域所构成的生态体统的关系[1]。我们以《国家宝藏》为例,分析文化遗产的价值在大众媒体与新媒体融合发展趋势中如何“逆转”与“复活”。
一、多元符号化价值传播
电视作为一种大众媒介的代表,起着存储和传输符号的功能。随着技术的革新和互联网发展引起的各种变化,电视符号系统的覆盖范围大大拓展,电视传输一般由电视制作人编码制作电视节目的目的和意图,然后编辑好电视的输出文本进行符号和意义的输出,最后由电视受众接收和解码符号的意义。这也是传统媒体基本的“编码——符号——解码”的传播过程。《国家宝藏》利用数字媒介进行了多元符号化传播,为其他同类电视节目作出了典范和创新。第一,《国家宝藏》充分发挥电视媒介的优势,综合利用语言符号和视听符号对历史文化遗产进行图像重建,融合各种符号,将语言、图片、音乐、影像、文字等融合起来建构生动鲜活的形象,使文物不再是文献中的抽象文字,也不再是静置在博物馆中孤独的身影,使传统文化焕发新的活力,也让文化记忆更具吸引力。节目首先通过语言符号活现和再现历史文物,唤起受众对历史文物的文化想象,从而获得有意义的对话。除了语言符号外,无处不在的音乐、图像、灯光、服饰和其他在国宝中无处不在的非语言符号也在重建历史文物所承载的文化意象和记忆。第二,《国家宝藏》将传统的器物通过媒介编码转化为文化符号,解码传播给公众,不仅能很好地提炼文化的内核和价值,更有助于唤醒当下人们的自觉自为意识。《国家宝藏》使用“文物”的象征符号进行编码和解码。对于静态的文物,公众通常认为其是高高在上、少之又少的宝藏,而节目的创意团队采用“国宝活起来”的编码系统,让受众感受到千年来文化遗产价值的传承。第三,多元的符号建构出意义的传达和媒介教育功能的实现。受众对历史和文化是否产生价值和感情共鸣,主要看文化符号传播过程是否让其有认同感,是否熟悉符号及其表征意义,是否接受和理解符号及其表征意义。人们只有对熟悉和理解的东西,才能形成文化上的共鸣和认同,才能形成深刻的文化记忆。《国家宝藏》以图片和影像化的符号建构和传播方式来传递文化和价值思想,既提升了受众对节目的认知度,加深了感官体验,还实现了媒介的教育功能。
二、跨时空叙事表达激发文化意象
罗伯特·麦基说“故事艺术是世界上主导的文化力量”,当代阐释走向叙事化维度,而以媒介为主角的传播系统下,叙事也就是“讲故事”,更要发挥其重要的作用[2]。“讲故事”是我国电视中最常见和最有效的手段之一。《国家宝藏》的视听叙事结构将“文物”和“人物”的历史空间和文化感受与故事和戏剧联系起来,从内在唤起受众的情感共鸣,借助文物来开展故事布局,以故事内容和情节展示文物,借助明星和文物保护专家的合作,凭借戏剧形式实现了文化节目从抽象感到具体表达的转变,综合利用视听元素来回顾历史和诠释文化,既呈现了历史空间的文物原有的价值特色,也表达了当前社会文物承担的社会意义和文化价值。节目还巧妙运用叙事表达,空间叙事表达的设计和展示让受众随文化遗产从过去到现代的跨越时空的情节故事展示来了解文物的“前世今生”,感受文化脉络的变迁与传承,激起更多的情感认同,热爱传统优秀文化,守护文化的传承。节目的成功还在于打破了传统的文化节目的固有思想,敢于创新,采用了一种受年轻人欢迎的话语系统和叙事方法。该节目使用情景再现的讲故事的方式来呈现文物背后的各种动人故事,叙事中见人,叙事中见情,正因为一系列与文物相关的人物被引入节目中,向受众展示了他们对文物的感受和思想,使节目更具感染力[3]。
三、搭建互动交流平台,提升公众参与度
在传播过程中,《国家宝藏》通过互动平等的传播模式将传播者和受众的地位提升到平等地位,提升了受众对节目的参与度和积极性,推动他们从被动接受转向互动交流的新型传播模式,改变了电视节目这种“冷媒介”的单向传播模式和理念。节目将选择权交给了受众,通过节目的新技术和搭建的交流平台的支持,为受众提供了互动参与的可能性和可行性。节目播出前后都有交流的平台,开播前期,将发布短视频引发受众讨论和评论;播出时提供多种传播渠道,利用网络平台的转播开展实时互动,弹幕成为沟通平台之一;播出后寻找受众反馈意见与未来期待。多种互动沟通方式,刺激了受众的积极性,使节目传播度广而深,也使受众积极表达自己的观点,实现了娱乐和教育并存的目的,从节目中感受文化鲜活的生命力[4]。《国家宝藏》打破年龄的代沟、文化的壁垒、语境的障碍,吸引更多的未来文化遗产中坚力量的加入,所以从形式上、语言上、影像设计上、交流方式上都成功地架构了互动沟通的交流系统和平台[5]。
四、仪式建构与文化记忆
传播不仅仅是信息的流动,还关注人们对文化、价值、信仰等精神世界的共享。而属于文化记忆的仪式是对文化价值的传承和现时化的体现。这种饱含文化、价值、信仰的“仪式观”介入传播领域,詹姆斯·凯瑞提出“在仪式观中传播是一种以团体或共同体的身份把人们吸引到一起的重大典礼”[6]。仪式观下的文化传播需要唤起公众的集体意识,产生强烈的社会记忆,而其中有特殊意义的客观实体物质称为符号和意义的表达物,不仅仅是物质,也成了文化的代表。《国家宝藏》正是物和意义结合的节目表达,在节目中文物成了“仪式”,引发公众的意象产生和文化反思,节目和文化遗产紧密结合起来,传播中国数千年的历史记忆、文化记忆和社会记忆。而节目的设计也成了一种媒介仪式。《国家宝藏》通过固定时间和场所来播制节目,通过固定的节目程序来展示叙事,通过建制的平台来交流,构建“时空与参与”的文化仪式,演员的“前世今生”的表演,将节目本身塑造成文化传播的仪式,唤起公众的文化意象和情感共鸣,将文化遗产保护的理念和思想融入节目中,渗透到民众的内心。
五、数字化技术与文化遗产相遇的盛宴
随着媒体技术的飞速发展,媒体融合和跨屏传播成为未来媒体生态的发展趋势。《国家宝藏》以央视为主要传播渠道和平台,又与网络媒体合作,通过央视网、央视新闻移动网、新浪微博、腾讯微博等新媒体客户同步播出,实现融媒体的多元传播。视觉表达也是节目的特色,《国家宝藏》综合运用LED开合车台、天轨升降机、全息图像技术、虚拟现实技术、冰幕支柱等各种现代技术,并打造了360°全息幻影成像系统,文物可以投射在舞台空间中,让受众感受和体验3D视觉效果。虚拟现实技术是将计算机图像技术和可视化技术结合起来,搭建虚拟现实的空间,通过沉浸、强化、分布等具体方式呈现出一种非常“真实”的综合感官环境。《国家宝藏》采用了这种虚拟现实技术,不仅让受众在“虚拟”中感受文物,而且也能看到“现实”的景象,在真实世界和虚拟世界中体会和感受文化意象和价值。
六、结语
《国家宝藏》是一个新的开端,改变了过去说教式、灌输式的传播方式,转向渗透式、感召式,通过互动沟通式的价值引导方式来唤起人们的文化记忆和价值认同。文化类节目的核心是文化意义的传播,文化遗产传播的核心价值就是构建文化意象和文化认同。《国家宝藏》和文化遗产的结合成为文化遗产的价值传播的典范,既是大众媒体在数字传播时代的“逆转”,更是文化遗产及其价值在数字传播时代的“复活”。
参考文献:
[1]高慧芳.“地球村”的理论嬗变:从部落化现象到媒介生态[J].文艺理论研究,2018(5):209-215.
[2]罗伯特·麦基(美).故事:材质、结构、风格和银幕剧作的原理[J].周铁东,译.天津人民出版社,2014:8.
[3]程亚文,樊传果.文化综艺类节目的创新探索及启示——以《国家宝藏》为例[J].戏剧之家,2018(20):10-11.
[4]范海潮,李云飞.《国家宝藏》文化建构中的时空想象[J].电视研究,2018(8):66.
[5]胡双,俞虹.《国家宝藏》:心写历史生逢其时[J].电视研究,2018(4):35.
[6]詹姆斯·凯瑞(美).作为文化的传播[M].北京:华夏出版社,2005:161-163.
《文化遗产价值的逆转与复活》来源:《新闻研究导刊》,作者:高小燕 吴跃龙
转载请注明来自:http://www.zazhifabiao.com/lunwen/wzys/ysll/46390.html
上一篇:古典文学虹意象产生研究
下一篇:汉语言文学弘扬中华传统文化之我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