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荐期刊

中职学校戏曲专业教学问题探讨

时间:2020-11-25 09:41:43 所属分类:艺术理论 浏览量:

具有悠久历史的中国戏曲(包括地方戏曲),是表现和传承中华优秀文化的重要载体。随着近年文化复兴及观众热情的逐渐回归,戏曲也就成了文化自信中不可忽视的重要力量。由于诸多原因,一段时间以来,中国的文化曾受到西方文化的猛烈冲击,一些外来文化甚至夹其

  具有悠久历史的中国戏曲(包括地方戏曲),是表现和传承中华优秀文化的重要载体。随着近年文化复兴及观众热情的逐渐回归,戏曲也就成了“文化自信”中不可忽视的重要力量。由于诸多原因,一段时间以来,中国的文化曾受到西方文化的猛烈冲击,一些外来文化甚至夹其糟粕在中华大地大行其道,甚至受到一些人的盲目追捧,致使文化精髓的戏曲较长时间地处于边缘化,特别是口口相传的地方剧种,更是处于失传与消亡的危险境地。然而,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高度重视下,以战略眼光审视全局,在举国上下为“振兴中华”而努力奋斗中,文化振兴也就成了“文化自信”,成了实现“中国梦”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于是乎,在“文化自信”的感召下,唤醒了灿若星河的传统文化,中国戏曲就是我国优秀传统文化的典型代表,在沉寂多年后,以其金子般的光芒照耀着中华现代文明,那锣鼓声声,婉转戏韵又飘荡在广阔的农村、企业、军营、社区、校园的上空。就在戏曲人为此情此景而高兴的时候,一些阻碍戏曲发展的因素在传承中渐渐显现出来,一些不协调的现象和短板成为一时难以解决的问题,如剧团的科班少,人才青黄不接,名老艺人逐渐离去,传统剧目挖掘整理困难,能挑大梁的年轻人奇缺,更严重的是缺少反映时代气息现代戏的编创。面对这些问题,我作为一个国家一级演员、长期从事戏曲教学的老师,结合中职学校的教学及舞台艺术实践来谈谈我个人的看法。

中职学校戏曲专业教学问题探讨

  一、中职学校戏曲专业的课程设置

  中职学校的戏曲专业课程应朝着科学、合理、实用而设置,其目标导向原则也应根据学生的培养方向而确立;要注意与专业艺术团体及高等艺术院校的衔接,使其在为专业艺术团体输送戏曲表演及演奏复合型人才的同时,还可作为高等艺术院校培养后备人才和生源基地。随着国家对戏曲事业越来越重视及社会发展的不断进步,国务院办公厅于2015年7月发布了《关于支持戏曲传承发展若干政策的通知》,以国家的高度奠定了戏曲事业在“文化自信”中的地位,也对戏曲演员的知识和专业结构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一些高等艺术院校更是将地方戏曲也纳入了本科招生范围,这无疑对广大爱好戏曲的学生是一个莫大的机遇和挑战,作为培养戏曲人才的中职学校,更应该立足本地、放眼全局,设立不同的培养方向,以适应各地方艺术院团和社会的不同需求,在提高质量的基础上,加强学生全方位的技能培养,以扎实的功底和牢固的基础走向未来的岗位。因此,中职学校在培养学生的课程设置上应区分对待,实现教学灵活性与因人而异,将升学型与就业型的学生实行重点不同的教学课程:

  (一)对于升学型学生的文化课可重点加大教学量的比重,甚至与普通高中同步,并加强教学中的模拟考试,随时掌握升学型学生的文化水平,差什么补什么,尽可能地让愿意接受高等艺术学院深造的学生如愿以偿。

  (二)对于就业型的学生或委培生,在教学中应以全面掌握专业技能为目标,适当减少文化课课时,加重学生“四功五法”及舞台表演的基础训练,使其成为合格的实用型人才。

  (三)提高学生的竞争能力,增设必要的第二课堂,让他们成为一专多能的复合型人才,特别是一些对口委培的学生,大多是为基层县市级剧团而对口培养的,尽管戏曲是一门集声乐、舞蹈、器乐、服装、武术等一身的综合艺术,除基训之外,还应增加一些器乐演奏、各种舞蹈、音乐表演等技能的学习,以满足现代观众和剧团的需求,达到培养人才的针对性和有效性的目的。

  二、教学与传承中的“进”与“出”

  戏曲教育和培养具有很强的实践性,其成果更需要在艺术实践这个环节中表现出来,虽不能一蹴而就,然而必须在有限的时间内(指在学校学习的时间),去完成这项必要的“社会考试”。一方面是为学生提供平台和自我空间,测试其各项技能的应用;另一方面则是检验学校的教学模式、教学方法、教学内容等是否达到观众欢迎和社会需求。所以,中职学校的戏曲教学,必须紧紧抓住艺术实践这一重要环节,并在“进”与“出”上下功夫。

  (一)“进”所谓“进”就是要在中职学校的戏曲教学中,将教学与传承有机结合起来,对学生不但要重视课堂更要重视社会,将教学以辅助延伸,让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逐渐为社会这块广阔天地服务。近距离接触观众,培养观众意识,用艺术实践打通最终的受众层面,将中国戏曲当作一种文化进行广泛传播,高度重视其传播内容,传播渠道,传播方式,特别是在当今世界多元文化碰撞交流的时候,就更应该将我们老祖宗留下的这项宝贵遗产传播进行到底,这就要求我们的戏曲教学不但要以有效的传承为宗旨,更应该以有效的传播来催生“文化自信”的力量。所以,学校在教授学生的同时,要以艺术实践的方式,带领并鼓励他们走进农村、走进校园、走进企业、走进社区、走进军营等,让他们进行实践式的演出和传播,把有形的教学和有形传播结合起来,目的是让戏曲这朵奇葩盛开在中国人的心中,扎根在中华大地,让中华文化走进世界民族之林。

  (二)“出”今天的“进”就是为了明天的“出”。2015年,国务院办公厅印发的《关于支持戏曲传承发展的若干政策》就明确指出:“要加强学校戏曲专业人才培养。研究制定新形势下加强戏曲教育工作的意见,对中等职业教育戏曲表演专业学生实行免学费。”中宣部部长刘奇葆在出席全国戏曲工作座谈会时强调:“百花齐放,推陈出新,关键要创新创造,出名家,出精品,出流派。”有了这些政策和意见的支持,无疑将振兴戏曲的使命推上了一个更高的层次。无论怎样加强戏曲教育,一句话就是要出人才,出作品,出名家,这是我们始终的目标。1.出人才人才是根本,观众是基础。出人才要靠体系,特别是戏曲人才的培养有其特殊性,培养周期长,门类行当多,是一项综合性强、涉及面广的系统工程。在中职学校戏曲专业的教学中,在注重基础训练的同时,还应注意学生文化内功的培养;在结构上既注意尖子的培训,又要重视各行当人才的配备,做到人才培养构建层次科学合理。当他们毕业走出校园时,就能很快适应基层艺术院团的实践需要而融入其中,并逐渐挑起舞台大梁来,真正起到一个科班人才的作用。2.出作品从目前中职学校戏曲专业的课程设置来看,很少设置“编剧”这门创作课,其实这是严重忽视了“戏剧创作”的存在。虽然中职学校招收进来的学生年龄偏小,缺乏创作思维能力,但通过在校五至六年的学习,随着年龄的增长,应该让他们掌握一些基本的编剧知识,培养他们对戏剧生产的认知感,特别是发现了好苗子或热爱创作的学生,我们可以有意识的个别辅导、开小灶,为他们未来走向社会或进入高等艺术院校打下良好的基础。当然,在开设“戏剧创作”这门课程的时候,我们不一定期望他们在校期间就能创作出什么好的作品来,只是让他们熟悉创作规律,我在这里所说的“出作品”是让他们在教师的指导下能够写出像作品的东西来就达到了中职学校开设这门课的目的了。这期间我们要注意的是,在教授创作课时不要以大型剧本为教材,而应以小戏、小品或折子戏为主,甚至可以从一个故事的小片段入手以激发学生对创作的兴趣;还可以用学生自己创作出来的小作品进行自导自演,这样既提供了实验平台又增长了自豪与成就感。通过这一过程,对那些有志于进行编剧创作的学生来说是一个很大的启发和触动,如果在有条件的情况下,还可请一些优秀的编剧来授课和现身说法,使一些学生立志走上编剧的道路。如原衡阳戏曲学校92级湘剧班学生龚少雄就是典型的例子,他在校期间在剧作家童隆杰先生的启发下爱上了戏剧创作,并改编创作了几个课本剧,于1992年毕业后就考上了上海戏剧学院戏文系,成长为国家一级编剧,并担任了上海淮剧团团长,其创作的京剧作品《北平无战事》,淮剧《浦东人家》,粤剧《鸳鸯剑》等曾获中国戏剧文学奖,田汉戏剧奖•剧本奖,成为被人们喜爱的新一代中青年剧作家。所以说,中职学校在戏曲教学中,必须开设戏文或编剧创作课程,打下基础,为学生的未来铺平道路。

  三、提高师生师徒与“非遗”保护意识

  (一)做“师徒传承”的典范一所学校,老师与学生这种师生关系存在了几千年,本无可非议,然而作为当今中职学校的戏曲专业也许还应有另一种关系的存在,这就是师徒关系。说起来,这种现象在许多地方戏曲是早已存在的,至于今天我们要将它运用于专业学校,那可以说是一项教育改革了,这种改革自“文革”以来是一种新现象,在这一点上,国务院《关于支持戏曲传承发展的若干政策》就已经明确地强调:“实施‘名家传戏——戏曲名家收徒传艺’计划,支持各级各类戏曲艺术表演团体、学校、研究机构采取‘一带一、一带二’等方式传授戏曲表演艺术精粹。”在注重师徒传承上,中宣部部长刘奇葆在全国戏曲工作座谈会上强调:“以师带徒、口传心授,是传承戏曲艺术,培养戏曲人才的好传统好做法。通过科班教育,学校教育一批一批地培养学生这是必要的,但还不够,还应注重师徒传承。”不难看出,国家已经将“师徒传承”提到一定的高度,学校也应是首当其中。学校教育中大多是一些中青年教师,其曲目、风格都是有限的,或多或少地制约了学生的发展,特别是那些经典绝活或隐于乡、隐于野,也许隐于各级艺术院团的老师傅,大多已经退休或年事已高,他们为此甚至奉献了毕生的精力。作为培养戏曲人才的学校,应该在如此大好的环境下,郑重地将这些“师傅”们请出来,走学校教育与师徒传承相结合的道路,开辟一个戏曲教学的新天地,让这些老师傅们严格选徒、精心培育,在老师傅们耳提面命的教导下推出新一代年青拔尖人才来,让他们在“振兴戏曲”中真正起到杠杆的作用。

  (二)扛起“非遗”保护的责任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是我国在改革开放的过程中提出来的新命题,古老的戏曲(包括地方戏曲)也就成了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重要内容,特别是随着国家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重视,地方戏曲的保护和发展问题越来越受到广泛关注。作为中职学校中的戏曲专业在教学培养人才的同时,还应把它作为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的保护基地来建设,主动融入当地“非遗”保护之中。从目前“非遗”保护状态来看,很多地方戏曲都被列入了各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头顶国家保护的光环,为发扬光大提供了坚实的支撑,在衡阳的几个古老剧种如衡阳湘剧、衡阳祁剧、衡阳花鼓戏均被列入了国字号的“非遗”名录,为传承起到了更有效的保护和发展的作用。作为当地中职学校的戏曲专业就应当主动形成一个传承保护基地,以绝对的优势挑起地方传承与保护的大梁。在这里,我们必须清醒地看到自己的有利因素:一是有一批戏曲学生群体,他们既是传承者又是具有一定素质的保护者;二是有着系统的学习模式和传承保护手段,让传统的戏曲艺术原汁原味地传播下去;三是有一批从民间、艺术院团请来的名老艺人作为外聘教师,有着集中、规范的效果;四是可以名正言顺地与地方“非遗”中心联合举办相应的“非遗”传承与保护培训班,具有一定的学术性和权威性,能很好引导社会上一些不协调的声音。所以说,中职学校的戏曲专业在教学的同时有机地结合“非遗”传承与保护基地的建设,既培养了人才又扩大了影响,是一件双赢的大好事。结语中职学校的戏曲专业既是培养戏曲专业人才的摇篮,又是“非遗”保护的重要环节,我们在教学中应将它们有机相融,在模式改革上大胆创新,在课程设置上因地制宜,在技艺传授上尊重传统,注重师生师徒关系,提高传承与“非遗”保护意识,突破“学院化”的教学瓶颈,促进学校人才综合素质的不断提升。我们正处在一个振兴戏曲的伟大时代,通过广大师生和全社会的努力,在国家政策的引导和支持下,一个学校有活力,人才有动力,戏曲有影响力的局面一定会到来,中国的民族传统文化也将因戏曲的繁荣发展而更加光辉灿烂。

  参考文献:

  [1]国务院办公厅.关于支持戏曲传承发展的若干政策[Z].2015-7-11.

  [2]林岩.中高职院校戏曲专业教育现状及教学模式改革初探[J].艺术评论,2017,(11).

  《中职学校戏曲专业教学问题探讨》来源:《艺海》,作者:邓春燕

转载请注明来自:http://www.zazhifabiao.com/lunwen/wzys/ysll/4709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