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1-03-25 10:18:20 所属分类:艺术理论 浏览量:
在中国历史上,江南文脉可谓是源远流长,具有显著的地域特点。区别于北方的干旱少雨,多高原山地,江南小桥流水,婉转曲折,于是形成了独具灵气、气韵隽永的艺术风格。一江烟水照晴岚,两岸人家接画檐,芰荷丛一段秋光淡。看沙鸥舞再三,卷香风十里珠帘。画
在中国历史上,江南文脉可谓是源远流长,具有显著的地域特点。区别于北方的干旱少雨,多高原山地,江南小桥流水,婉转曲折,于是形成了独具灵气、气韵隽永的艺术风格。“一江烟水照晴岚,两岸人家接画檐,芰荷丛一段秋光淡。看沙鸥舞再三,卷香风十里珠帘。画船儿天边至,酒旗儿风外飐。爱杀江南!”这是元代张养浩的《咏江南》,从中可以看到江南美景惊呆了山东来客,发出了爱杀江南的感叹。作为江南文化在艺术领域的载体,宜兴紫砂壶从诞生之日起就和文人墨客产生了密切的联系。从大文豪梅尧臣“小石冷泉留早味,紫泥新品泛春华”的吟诵到篆刻家陈曼生的文人壶系列“曼生十八式”,从坡公的“松风竹炉,提壶相呼”到亲自参与设计改良紫砂壶器型,如今“东坡提梁壶”依然是我们非常经典的壶型,在经过世世代代紫砂艺人的不断传承和改良之后,提梁壶已经成为了紫砂造型艺术之中非常重要的一门类别。
1“茶香壶”的造型特征
紫砂作品“茶香壶”(见图1)采用了传统的提梁造型设计,营造出虚实相接的艺术氛围,在具体的设计和制作过程之中,参考了历史上著名的提梁器型,并且融入了自己的紫砂创作理念和手法,尤其是在细节的处理上面颇费心思,最终呈现出来令人似曾相识却又耳目一新的感觉。此壶壶身圆润饱满,从上到下微微收拢,凸显出隽永挺拔之感;壶肩部位采用了茶花的形态装饰,纹理清晰自然,充满了蓬勃向上的生命力;壶嘴婉约向上,出水爽利,上面装饰有茶树的枝节,惟妙惟肖,细节的处理让人啧啧称赞;壶盖嵌入壶口,严丝合缝,没有一点点缝隙,通转流畅,气密性非常好;上面的壶钮也是茶树枝干弯卷,成桥钮形态,把宜兴的茶园和水乡特征完美地彰显出来,同时和整体和谐融洽,拿捏非常舒适;壶把提梁也是采用了茶树树枝的设计飞架两端,宛如一道彩虹宽阔挺立、气势恢宏,上面的树结纹理疏密有间,细节刻画到位,把茶树的形态特征抽象地表现出来,形成了良好的视觉艺术感受,同时在空间上面拔高了整体的形态,使其看起来更加的和谐融洽。细细观赏此壶“茶香”,整体造型从传统器型之中脱胎而来,采用了更加现代的设计手法,表面明针工艺细腻,茶花、茶树的装饰简约而不简单,壶钮和提梁遥相呼应,茶壶和茶香融为一体,把宜兴紫砂丰富的造型艺术和壶茶同誉的文化内涵完美地表现出来。
2“茶香壶”的文化内涵
如今,“中国陶都、陶醉天下”的美名让宜兴为世人所知,其实在历史上,宜兴的茶叶也是闻名遐迩。宜兴是中国最古老的茶叶产区之一,历史上的阳羡紫笋茶曾经在唐代的时候被选为贡茶,茶圣陆羽、茶仙卢仝等等曾经都在书中记载过宜兴茶叶,并且大力的推荐。在后来的发展历史之中,宜兴紫砂壶的横空出世逐渐掩盖了宜兴茶叶的风头,特别是在茶叶中心的南移和紫砂壶多冲泡红茶的多重作用之下,宜兴红茶成为了产量最大的品种,宜兴紫砂壶和宜兴红茶相得益彰,共同构成了宜兴紫砂文化的博大精深和壶茶同誉的特征,正是在宜兴茗茶的滋养之下,宜兴紫砂匠人的创作灵感在徐徐茶香之中氤氲而生,一双双妙手谱写了宜兴紫砂艺术新的篇章。中国是世界上最早种植茶叶的国家,也是最早制作和饮用茶叶的国家,古代的丝绸之路上,茶叶是重要的交易物资。宜兴古称阳羡,也是著名的茶叶产地,如今还是江苏省最大的茶叶基地。有好茶的地方必然有好的茶具与之相匹配,紫砂壶以其独特的透气性成为了茶友们的挚爱,特别是对于宜兴的紫砂艺人来说,用亲手制作的紫砂壶来冲泡本地特产宜兴茗茶,更能够深深地感受到其中天人合一、道法自然的文化内涵,用此“茶香壶”品茶论道,正应了原中国佛教协会会长赵朴初居士的《咏茶》绝句“七碗受至味,一壶得真趣。空持百千偈,不如吃茶去”的至妙境地。
3结语
茶叶和紫砂壶相得益彰,茶文化和紫砂文化相互融合,共同构成了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宜兴作为紫砂壶的发源地,又是茶叶的产区,可谓是占尽了天时、地利与人和,宜兴的紫砂艺人正是在这样的环境之中创作出千姿百态的紫砂作品,用香醇的茶汤滋养着自己手中的紫砂壶,也滋养着艺术创作的灵感和天赋,在茶香徐徐的氛围之中,一声声拍打泥片的声音汇集起来,那正是宜兴紫砂从古至今,从发源走向辉煌的历史脚步声,我们也从紫砂艺术之中回味过去、感悟未来。
参考文献
[1]王静.论紫砂雕塑“问禅”的造型艺术和佛教渊源[J].陶瓷科学与艺术,2020(8):65.
《论紫砂壶“茶香”的造型艺术和丰富内涵》来源:《江苏陶瓷》,作者:陈月娥
转载请注明来自:http://www.zazhifabiao.com/lunwen/wzys/ysll/48031.html
下一篇:略论魏晋南北朝学校科技教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