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荐期刊

高阳传统染织技艺传承与发展探析

时间:2021-06-07 10:29:17 所属分类:艺术理论 浏览量:

高阳传统染织技艺在2007年被列为河北省第一批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 具有极高的审美价值和深厚的文化内涵, 是河北地区优秀的民间文化, 是中国传统纺织文化的代表之一。然而, 在机械化生产的今天, 高阳民间染织技艺传承与保护并不理想, 曾一度中断, 这一悠久传

  高阳传统染织技艺在2007年被列为河北省第一批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 具有极高的审美价值和深厚的文化内涵, 是河北地区优秀的民间文化, 是中国传统纺织文化的代表之一。然而, 在机械化生产的今天, 高阳民间染织技艺传承与保护并不理想, 曾一度中断, 这一悠久传统技艺的生存与发展面临严峻挑战。

高阳传统染织技艺传承与发展探析

  1 高阳传统染织技艺的历史及现状

  1.1 高阳染织发展历程

  高阳是河北省有名的产棉区, 为高阳纺织技艺的发展提供了丰厚的土壤。高阳是我国着名的纺织之乡, 有着400多年的历史, 始于明末, 兴于晚清, 盛于民国年间, 历史上共出现三次大的兴盛时期。高阳土布不但产量大, 而且织造密度丝毫不逊于机织洋布, 一度闻名全国[1]。很长一段时间内, 高阳土布是中国土布的代表, 不但供国人穿用, 而且远销新加坡和缅甸等国家, 有“桂林山上无颜色, 高阳花布四季新”之誉。

  在抗日战争及解放时期, 高阳土布作出了重要的贡献。抗日战争期间, 高阳人民用土贝子、高粱帽做染料, 用槐米把白布染成绿色做军衣, 自己扎染、蜡染做衣服被褥, 满足生活需要。高阳纺织业在抗日战争中的突出贡献引起了中央报刊的重视。1946年7月, 国民党对解放区实行军事骚扰和经济封锁, 使刚刚恢复的织染业又面临棉纱、染料缺乏的威胁。在政府“自力更生”的口号下, 高阳布业提倡纺土线、织土布, 实行土布整庄;印染业采用当地染料进行土法染色, 用贝紫、乌拉叶、槐角、土靛等天然染料染出各色布匹, 着色牢固, 经久不落色[2]。

  1.2 高阳传统染织特色

  1.2.1 纺、染、整工艺流程

  高阳传统染织的工艺技术种类繁多, 代表性的工艺技术共分为四大类型, 十数个小项。四大类即纺、染、织、整民间工艺;十数个小项包括土布印花、土轧光技术、扔梭织布、提花楼子织布、土漂染技术等[3]。

  1.2.2 表现形式多种多样

  由于高阳传统染织业经历了明朝末年的初创期、清朝末代和民国初年的兴盛期、日伪统治时的衰落期以及新中国成立后的转型期, 其染织业表现形态多种多样, 既有家庭式、作坊式的小型生产模式, 也有近代工厂、布线庄等工商业生产模式。

  1.3 高阳传统染织现状

  高阳传统染织技艺本身承载了保定高阳地区悠久的历史和美好的记忆, 但作为一种传统技艺, 在现代工业、现代技术、高消费人口的冲击下, 逐渐呈现出功能、价格、产量上的劣势。这直接导致了该传统技艺的生存空间不断被压缩, 甚至一度到了濒临失传的境地。高阳县纺织业的产品种类由以往的布匹为主逐渐转变为“三巾” (毛巾、枕巾、浴巾) 为主, 传统染织技艺并没有得到很好的传承。

  目前, 在传统染织技艺传承方面可调研的资料主要有高阳纺织博物馆。高阳纺织博物馆建于2003年, 对传承高阳传统染织历史起着重要的作用。博物馆按照时间脉络依次设立明清时期、民国时期、革命战争时期、社会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时期、改革开放时期和今日高阳等六个陈列馆, 展示各种纺织作品, 记录着高阳染织的历史, 展现出高阳纺织业的辉煌业绩。

  近年来, 国家、河北省政府对非物质文化的重视程度不断加强, 传统技艺又重回人们的视野。高阳本地的传统染织技艺传承人田海涛研究传统汉麻纺织工艺, 并结合现代技术, 取得了一些成果。为了传承传统工艺、弘扬传统文化、研发汉麻织锦文化产品, 田海涛所在的永亮公司与河北大学合作成立了研发团队, 入驻河北大学科技产业园, 开发出了《御题棉花图》、《古莲花池》等汉麻织锦系列文化产品。

  2 高阳传统染织技艺的发展策略

  通过对高阳传统染织技艺历史的挖掘和现状问题的分析, 笔者认为, 传统染织技艺不仅需要加强传承, 还需要考虑适合的发展模式。因此, 从技艺传承、文化挖掘、产品开发三个方面提出高阳民间染织技艺的传承发展措施。

  2.1 技艺传承

  在机械化生产和市场竞争环境下, 高阳传统的手工织染模式逐渐被人们放弃, 导致传统工艺一度中断。优秀的民间文化要得到传承, 首先要了解其工艺技巧。传统染织技艺一般采用一对一口口相传的模式传承下来, 高阳染织技艺也不例外。这种传统的传承模式, 受众面小, 一定程度上不利于技艺的传承发展, 急需结合当前社会发展现状丰富传承模式。

  2.1.1 引入高校课堂

  河北科技大学纺织服装学院为弘扬传统文化, 将定州缂丝织造技艺引入高校课堂, 并成立七彩经纬工作室, 让教师、学生体验缂丝织造工艺。武汉纺织大学服装学院为了弘扬汉绣技艺, 每个学期都邀请汉绣传承人王艳老师开设《汉绣》课程, 每次选修的学生均超过20人, 王艳老师讲授汉绣的原理、技巧、纹样特征, 并通过结课作业——一幅汉绣作品来手把手指导学生刺绣技法[4]。

  高阳传统染织技艺也可以与地方高校合作, 结合纺织服装相关专业, 走进高校课堂, 针对相关专业大学生进行培训, 使学生们从理论到实践深刻理解并掌握高阳传统染织技艺。

  2.1.2 利用新媒体搭建网络学习平台

  人类正处于一个加速发展的互联网时代, “互联网+”为日渐凋零的中国传统手工艺文化传承与创新提供了无限可能。适时推进“互联网+文化产业”的进阶逻辑, 成为振兴中国文化产业的必然选择[5]。利用新媒体环境搭建高阳染织技艺的网络学习平台, 开展高阳传统技艺微课、慕课、翻转课堂的教学实践, 例如, 将高阳染织技艺的某个工艺流程制作成不超过10 min的微课视频, 学习者可反复观看、学习, 可根据自身吸纳知识的程度调整学习进度, 还可在平台上同步学习染织理论、参与技术探讨、观摩工艺过程、与老师互动[6]。2012年, 各大视频网站的《金吴针苏绣针法教程》堪称开辟了染织类非遗微课的先河, 画面清晰, 生动地讲解苏绣的各种针法, 教学视频一般只有5~6 min, 每个视频针对苏绣的一种技法, 通俗易懂, 对传承苏绣技艺进行了有益的尝试。2016年6月, 清华大学美术学院贾玺增博士在线开设的《生活、艺术与时尚:中国服饰七千年》慕课, 邀请中国最优秀的史学专家、收藏家和复原团体用大量考古实物、图像资料介绍中国服饰的历史、文化和制作工艺, 学生学习和吸取服饰类非遗中的传统元素, 然后运用到自己的设计中。在短短一个月的时间内, 有1万多人报名听课。

  2.1.3 设立数字博物馆

  数字博物馆与传统博物馆不同, 传统博物馆单纯展示图片、实物, 数字博物馆可利用数字化技术、现代通信技术和网络技术将传统博物馆的职能以数字化的形式表现出来[7]。数字博物馆是建立在网络上的虚拟博物馆, 因此, 也有人把数字博物馆称为“网上博物馆”或“虚拟博物馆”。例如, 百度百科数字博物馆与国内234家博物馆合作, 进行了数字博物馆的建设。自2012年第一个数字博物馆正式上线开始, 截至现在, 百度百科数字博物馆已经累计接待7 000多万的参观者。因此, 把高阳染织博物馆数字化, 将文字、图片、视频、音频整合后对观众进行展示, 对高阳染织技艺内涵进行生动而深刻的阐释, 从而吸引更多人来关注和学习这一传统技艺[8]。

  2.2 文化挖掘

  在高阳传统染织技艺发展至今的四百年间, 无论是最初的白土布, 还是清代扎染、蜡染工艺制造出的蓝、红织布, 都是当地民众智慧的结晶, 具有历史价值和科研价值。而乾隆皇帝题诗歌咏盛赞的16幅《棉花图》, 更是反映当地农户植棉、纺织、印染生产情景的最佳素材。因此, 对高阳传统染织技艺背后所蕴藏的历史和文化进行深度挖掘, 对这一传统技艺的传承具有现实意义。

  故宫出品的一系列文创产品, 可以说是文化挖掘的典范, 值得借鉴。故宫博物院从馆藏的“奇珍异宝”中挖掘出独特的文化价值, 开发出一系列文创产品, 再借助工业化的生产, 做到传统与现代的完美结合。故宫博物院不仅拥有自己的网站、淘宝、微信公众号, 还与阿里巴巴合作, 打造了“故宫博物院文创官方旗舰店”, 收获22.4万粉丝[9]。

  土布方面, 崇明县每年都举办土布创意大赛, 将崇明土布内涵和非遗的文化元素符号以产品的形式展出, 旨在对土布文化进行宣传和深度挖掘, 弘扬地域文化, 并搭建一个展示与交流的平台。

  2.3 产品创新

  纵观国内市场, 大多数传统染织的土布产品较为单一, 多为床单、被套、枕套、坐垫等, 且设计保守。随着现代人们审美的改变, 这些产品已经不能满足人们的生活和审美需求, 因此, 高阳传统土布产品应顺应时代的发展, 注重产品与现代设计理念的结合, 开发出契合时代特色的新产品。

  首先, 将高阳传统印染方式与时尚结合, 进行产品创新。传统工艺具备天然、绿色、环保、低碳等特点, 深受人们喜爱, 深度挖掘传统印染的这一优势, 并与时尚设计相结合, 探索新的发展方向。例如, 2017年10月31日, “生活在左”品牌在北京服装周发布的2018年春夏服装, 24套服装全部采用植物染色。该品牌与植物染色非遗传承人合作, 将优秀的传统非遗技艺与时尚结合, 不是简单的复制传统, 而是让传统更加时尚。

  同时, 结合现代生活方式, 传统土布应与时俱进, 开发多元化、个性化的生活用品和装饰物。在文化创意产业的背景下, 越来越多的年轻人选择既有创意又有文化内涵的生活日用品, 以彰显自己的个性[10]。例如, 2016年, 崇明土布大赛银奖作品《自由呼吸》, 将土布图案与云纹结合设计的口罩, 功能性与审美性结合。

  3 结语

  科技的发展, 现代化机械的普及, 给高阳传统染织技艺的传承与发展带来了挑战。在保留传统技艺精髓的基础上, 深度挖掘传统技艺的文化内涵, 不断创新, 将传统染织技艺与现代生活方式、时尚审美理念紧密结合在一起, 才能将这一传统技艺传承下去。

  参考文献

  [1]马誉辉.河北省省情读本[M].石家庄:河北人民出版社, 2013:254-254.

  [2] 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河北省委员会文史资料研究委员会.高阳织布业简史 (河北文史资料第19辑) [M].石家庄:河北省委员会文史资料研究委员会, 1987:158-158.

  [3]马维彬.河北省非物质文化遗产图典 (第1辑) [M].石家庄:河北美术出版社, 2007:200-201.

  [4]李斌, 李强.染织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方式、机制和模式的研究[J].服饰导刊, 2017, 6 (1) :30-35.

  [5]欧阳友权, 吴钊.“互联网+”与中国文化产业[J].求索, 2016 (4) :12-16.

  《高阳传统染织技艺传承与发展探析》来源:《染整技术》,作者:李敏 吴军玲 才英杰

转载请注明来自:http://www.zazhifabiao.com/lunwen/wzys/ysll/4859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