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15-12-20 21:27:21 所属分类:音乐舞蹈 浏览量:
十九世纪末二十世纪初,西方音乐大量传入中国,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国人都沉浸在学习西方音乐的热潮中,从而忽视了我国传统的音乐文化,音乐发展出现不好的苗头。作为社会的新一代青年,我们必须要充分重视和利用好我们的传统音乐文化,促进现代音乐教育的大
十九世纪末二十世纪初,西方音乐大量传入中国,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国人都沉浸在学习西方音乐的热潮中,从而忽视了我国传统的音乐文化,音乐发展出现不好的苗头。作为社会的新一代青年,我们必须要充分重视和利用好我们的传统音乐文化,促进现代音乐教育的大发展。传统音乐文化与高校声乐教学的融合还有很长的路要走。我们要切记,文化是民族的也是世界的,我们本民族有特色的东西不但不能丢,而且要很好地利用和发扬,让它在新时代也能发挥它应有的光芒。在促进高校声乐教学发展的同时,也能很好发扬并继承传统文化,打造民族音乐文化特色,培养全新人才。
一、传统音乐文化的发展及其独特魅力
我国的传统文化博大精深,其中必然少不了历史时代沉淀下来的宝贵遗产。在原始时期,我国古代的音乐就有了一定的发展,只是那时还不算成熟,无体系而言,它多数产生于广大劳动者的生产劳动。鼓、箫、磬等都属于古乐器。自步入奴隶社会后,我国的传统音乐得到了一定的发展,宫廷乐开始发展起来。在封建社会时期,各种民俗音乐及乐器得到了传播和普及,风格迥异,有其一定的音乐结构和音乐特色。当然,古代的文人雅士,他们对传统音乐的传播和发展也都贡献了自己的一份力量,西汉唐宋的赋与词,谱曲传唱都给传统民间音乐赋予了新的活力,注入了新的生机。明清时期,说唱、昆曲和以皮黄腔为主要盛强的新剧种---京剧出现和流行,全国各地出现了不同的弹词曲种和代表本地文化特色的唱曲方式。
那么到底传统音乐文化又有着怎样的魅力呢?我们又需要学习哪方面的精髓呢?首先,我们在意识层面上必须认识到传统音乐文化是经过长时间历史的进步和文明的发展演化而来,独特的风俗文化对我们了解传统文化有着不可忽略的重要性,它在与高校声乐教学的融合中,自然能起到推动新的音乐文化跨越式发展和继承传统文化的双重作用。传统音乐有着全新的艺术形式,在欣赏我国传统音乐文化艺术的同时,能够感受到其中所散发的人文气息,这是我国传统文化所具有的独特性。
二、传统音乐文化融入高校音乐教学的重要性
(一)高校音乐教育发展的需要
其实我们不乏音乐教育的丰富资源,但是我们缺少一双善于发现的眼睛,我们看不到民族音乐文化的精髓,掌握不了给高校音乐教育注入新血液的方法,所以高校音乐教育始终得不到发展。我们一直在用西方的那种音乐模式在教学,不知道离开了"根"终究什么都是学不到的。另外,我们当前的这种学习模式是单一的,一旦注入传统音乐文化,必将能够从多方面打造教学的独特性和有效性。从某种意义上说,强化品格系统的重要地位与作用,是正本清源、返璞归真,继承我国声乐艺术的优良传统。
我国传统艺术精神历来强调人品与艺品的一致性,主张"人品即艺品"、"人格即艺格"、"德艺双馨"、"文如其人"、"诗如其人""、画如其人""、要学会从艺,先学会做人".同样,声乐艺术也强调"乐如其人"、"用心灵歌唱"、"以德行歌唱".纵观我国声乐艺术史,德艺双馨的歌手,比比皆是,他们组成一道亮丽的艺术风景线。
我国有历史记载的最早女歌手,是战国时期韩国歌手韩娥,她在韩国被秦国所灭,逃亡到齐国途中,过雍门时缺钱无食,以卖唱糊口。她满怀一腔爱国忧愤之情的演唱,感动了当时的许多听众,留下一段"余音绕梁"的佳话:"苦韩娥东之齐,匮粮,过雍门,鬻歌假食,既去而余音绕梁 ,三日不绝。"所有这一切,都充分有力地证明:品格系统作为基础系统之一,对于歌手的重要地位与作用是不容置疑的事实。
(二)发展本民族义化的需要
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发展,各国之间的文化交融和传播也越来越紧密。文化渗透是众所周知的词,西方发达国家一直企图通过文化控制我们的思想,抓住我们的软肋。而现在的高校音乐教育存在着很多的诟病,过分追求过于西化的元素。比如法国着名钢琴家理查德克莱德曼在中国也算是个有名的人物,他的钢琴曲影响了一代又一代中国青少年,凡是学钢琴的人想必演奏的都是他的曲子。我们一遍又一遍地翻唱着别人的作品,却很少有人能够意识到注入本民族新鲜有趣的东西,赋予原有曲目以新的生命和活力。若在高校声乐教学中注入传统音乐文化,有利于对传统民族文化的继承和发扬。
(三)打造民族音乐文化特色、培养全新人才的需要
我们霈要把音乐发展的关键性一步给走好,文化是民族的,更是世界的。创新音乐发展模式,结合东西方文化的精髓,注入时代特色,不再局限于西方古典教学的单一模式。通过这种教育,开阔学生的视野,让学生不再单方面地看问题,学会变通和引用,锻炼学生的能力,培养全新型人才。
三、中国传统音乐文化的美学价值
只有通过音乐形态完成对传统音乐的审美规律和意义的阐述,才能使音乐上升到美学高度。但就目前来看,在研究中国传统音乐时,学者们往往不能给出贴切的术语和概念,继而无法让大众了解传统音乐的美学价值,而在研究西方音乐时,学者们却总能给出整套的术语和概念。在这种情况下,中国传统音乐的传承将遭到威胁,继而不利于民族文化的传承。所以,现代的中国音乐作品中总是缺少中国特色和中国精神,继而显得异常浅薄,并且无法打动人心。之所以出现这些问题,就是因为国人还没有较好地掌握中国传统音乐的美学价值,继而无法表现出中国传统音乐的美。所以,为了更好地发展中国音乐精神,国人需要重新认识传统音乐美学价值,继而把握先辈留下的音乐遗产。
从本质上来讲,社会发展与文化发展相适应,以便从中得到滋养,人类在走向新的时代时,应该对历史和文化进行继承,以便反映民族在各个时代的精神、境界和价值。中国传统音乐美学正是国人需要继承的文化,代表着中华民族音乐美学不受外在因素的控制,可以通过人与自然的融合达成一种审美愉悦,继而实现对自我的肯定。而这种体现生命律动之美、人主体的文化底蕴的音乐审美构成了中国的音乐精神特质,是中国音乐文化的本质精髓。因此,国人需要对中国传统音乐美学价值进行继承和发扬,以便促进中国音乐文化的进一步发展。
四、将传统音乐文化融入声乐教学的途径
(一)注重学生人文精神的培养
艺术的创作必然是需要灵感的,缺乏对世界、对自然的感知和认识,对音乐的学习自然也是不利的。况且,我国传统文化重视对人文精神的把握,自然传统音乐文化也不例外。因此,要想很好地把握传统文化的精髓,并把它融入到声乐教学中去,就必须要重视对人文观念的培养。
(二)注重声乐教师教学能力的提高
教师对于学生的引导力是不容忽视的,毕竟无师自通的学生还是少数。声乐老师对于传统音乐文化的把握力度不够,自然也不能很好地将这种技能传授给学生,因而他们要熟练掌握传统文化。教与学是双方面的,因而声乐老师应该注重自己教学能力的培养,了解每一首歌曲的创作背景与环境,对每一首歌曲进行分析和讲解,让学生能学得更透彻。同时声乐老师也应该注重自己的演唱技巧以及对节奏的把握,积极地去调动课堂气氛,实现大学音乐课堂教育模式的多元化、全面化。
(三)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
兴趣是学生学得好、学得精的前提和基础,注重对学生兴趣的培养,也有利于将高校声乐教育与传统音乐文化实现融合。要想调动学生的兴趣,就得让学生对音乐敏感,换种表达就是提高学生对于声乐的感知能力。让学生自信地表达自己在声乐方面的见解、对于某一类歌曲的感受,久而久之对音乐的认识能力就会得到提高。
综上所述,现在的声乐教育呈现出一个很大的特点大多沿袭国外的发声技术和发音技巧,结果导致我国目前音乐发展呈现西化的趋势,很少看到本民族自己的东西。对此,有关部门高度重视,在立足于高校声乐教学的基础上,把我国的传统文化融入进去,对传统音乐文化进行反复推敲,体现更多本民族的精神和文化财富,从而促进我国音乐教育现代化和民族化的有机融合,把现代音乐教育和古代音乐文化的发展推向一个新的高度。
参考文献: [1]王彩卿。浅析高校声乐教学中传统音乐文化的触入[J].音乐时空,2013,9. [2]吕序宁。高校声乐教学中传统音乐文化的融入思考[J].音乐时空,2014,24. [3]田许生。浅谈高校声乐教学中传统音乐文化的融入[J].北方音乐,2014,14.
转载请注明来自:http://www.zazhifabiao.com/lunwen/wzys/yywd/26808.html
下一篇:现代信息技术让音乐课堂充满乐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