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15-12-20 21:35:41 所属分类:音乐舞蹈 浏览量:
湖南的竹笛艺术一直在湖南音乐文化中扮演着相当重要的角色,想要初步认识湖南竹笛这块瑰宝,就要从其发展的过程开始了解,在几个比较有地方音乐特色的竹笛独奏曲中领略竹笛的表现力,从湖南优秀的演奏者身上寻找到湖南竹笛的艺术魅力,从湖南主要的音乐组织
湖南的竹笛艺术一直在湖南音乐文化中扮演着相当重要的角色,想要初步认识湖南竹笛这块瑰宝,就要从其发展的过程开始了解,在几个比较有地方音乐特色的竹笛独奏曲中领略竹笛的表现力,从湖南优秀的演奏者身上寻找到湖南竹笛的艺术魅力,从湖南主要的音乐组织中找到竹笛艺术的主要交流方式。以便于我省从事竹笛专业的人更好地了解湖南竹笛艺术。
一、湖南竹笛艺术的历史发展
从民间到专业化的演变,湖南竹笛现今的艺术表现力已经相当成熟,主要经历了由戏曲伴奏乐器到独奏乐器的变化。
(一)作为伴奏乐器时湖南竹笛的发展
从马王堆汉墓中出土的骨笛就可以看出,当时湖南的笛有六个音孔,并且笛的横吹方式与萧的竖吹得以很好的区分,这奠定了竹笛称谓的独立性。自隋唐时期起,竹笛形制开创了在吹孔与音孔之间设置膜孔,这个演变使得笛子发音变得清脆、明亮且使声音的力度得以增强。
在此之后的历史中,竹笛音乐由于被大量运用在民间戏剧、音乐等各种表现形式的主奏和伴奏中,因此所使用的各种长、短不一的竹笛就产生了多个调性,从元代到清代,正是在由于调性的扩增,大大丰富、提高了湖南竹笛的音乐表现力,一方面竹笛在此一时期被各地广泛应用及普及,另一方面,从大范围上来说,也推动了湖南竹笛在演变发展过程中逐步开创自身独奏艺术表现形式奠定了基础。
(二)从伴奏乐器转变到独奏乐器的发展
著名的民族器乐演奏家、教育家卫仲乐先生曾于1938年出访美国演出时,第一次将竹笛作为独奏乐器带上舞台,演奏了我国耳熟能详的民间乐曲《鹧鸪飞》。自此,开启了竹笛从伴奏、合奏这样的角色定位逐步走向独奏乐器,丰富表现形式的序幕;在演奏风格上,湖南竹笛融合南北两派特点,相互吸收对方的长处和特色。
演奏的曲目多以民族调式为基础,少量作品也有融合西方音乐元素;在作品创作上,湖南竹笛不断发展,一批改编、创作的优秀竹笛作品不断涌现,形成了独特的创作风格和鲜明的特征,如《春到湘江》等。
(三)从民间音乐到专业化的湖南竹笛艺术
伴随着中国历史进程,湖南竹笛艺术从民间到专业音乐表现形式的演化同样也历经百年历史车轮,20世纪初,竹笛乐声在民间音乐、戏曲等音乐中承担着重要的责任,但是长期以个体分散在省内的各个地方。
在新中国成立以后,湖南也成立了专业的音乐院校、文艺演出团体等,以搜集地方音乐资料、整理修订乐谱、改编创作民间戏曲音乐来丰富湖南竹笛的专业化发展,这也使得那些长期以口传身教的教学方式发生了根本性的改变。 20世纪中期湖南竹笛艺术的显著特征在于建立了专业化的发展方向,由于湖南一批优秀竹笛演奏家的出现,使得湖南竹笛从音乐的整理、改编和创作都得到了很好的开拓。这也为后期湖南竹笛艺术的发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二、湖南竹笛艺术现状
(一)多方位共同发展的湖南竹笛
1.以民间艺人及剧团为主的发展
民族音乐源于人们日常的生产、生活,以民间熏陶、口传身授的方式传播,竹笛也是如此。湖南的第一批演奏家们就是从民间艺人中吸取的“专业”知识。他们大多出生在解放前,由于各地文化习俗不同,通过长期的自我探索与钻研,加上深厚的音乐表演功底,使这些民间艺人各自拥有自己个性化的演奏风格。新中国成立后他们大多都专职或兼职进入音乐院校、文艺演出团体,把优秀的音乐表现技艺引进专业院校或团体教学中,并成为竹笛艺术从民间向专业教学转化的重要力量。
但值得注意的是,解放前由于民间艺人处于各自为派的状态,往往带有极大的门第属性与教学的不稳定性。相较于专业竹笛教育者来说,这些传统的“习俗”对教学手段设置、技术运用、风格把握上缺乏应有的关照。
2.以高等院校竹笛专业为主的发展
近年来,湖南抓住了高等教育发展机遇,新增综合性大学5所、本科院校9所,湖南各高等学校音乐学科中大部分都设有竹笛专业,大量学生涌入大学竹笛专业学习的队伍。但由于部分院校为求学科齐全而盲目扩招,所开专业在师资水平、教学方式、艺术底蕴、图书资料、实习条件等诸多方面存在欠缺。
(二)湖南竹笛艺术的主要交流载体
我省现阶段竹笛专业的艺术组织主要有:湖南省音乐家协会竹笛专业委员会、湖南省民族管弦乐协会竹笛专业委员会、湖南省音乐家协会竹笛专业委员会高校笛、箫、葫芦丝文化研究推广会。其中主要的交流方式是以赛事为平台。如:湖南省竹笛大赛、湖南金旋律音乐节、湖南省中小学生三独比赛等系列活动,以及各竹笛专业讲座,如:上海音乐学院民乐系教授詹永明先生的《竹笛南北派名家名曲赏析、〈听泉〉詹永明的笛子艺术及教学理论》讲座等。
参考文献:
[1]胡亮。从民间到学院---当代中国竹笛艺术教育发展史评述(1949-2009)[J].阜阳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4,(01)。
[2]张娜。竹笛艺术的再度创作和审美实现[J].绵阳师范学院学报,2014,(12)。
[3]郭树荟。从民间到专业化改编与创作中的竹笛艺术[J].音乐艺术(上海音乐学院学报),2006,(02)。
[4]孙继南,周柱铨。中国音乐通史简编[M].济南:山东教育出版社,2007.
[5]胡亮。钩沉与断想:当代(1949-2009)中国竹笛表演艺术发展史述评[J].河南科技学院学报,2014, (05)。
[6]韩占武。竹笛演奏过程中情感表达浅析[J].艺术科技,2014,(02)。
转载请注明来自:http://www.zazhifabiao.com/lunwen/wzys/yywd/2701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