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荐期刊

浅析借助电影音乐的广阔舞台弘扬民族音乐

时间:2015-12-20 21:49:28 所属分类:音乐舞蹈 浏览量:

论文关键词:电影音乐 民族音乐 弘扬 论文摘要:随着我国影视艺术的发展,电影音乐的重要性逐渐凸显。民族音乐因为与电影音乐的特点相一致,且可以充分恰当地展示电影的时代地域特色,成为了电影音乐中一个不可或缺的部分。而另一方面,民族音乐也借助电影音乐这一

论文关键词:电影音乐 民族音乐 弘扬
  论文摘要:随着我国影视艺术的发展,电影音乐的重要性逐渐凸显。民族音乐因为与电影音乐的特点相一致,且可以充分恰当地展示电影的时代地域特色,成为了电影音乐中一个不可或缺的部分。而另一方面,民族音乐也借助电影音乐这一广阔平台得到了很好的发展和弘扬。所以我们要利用好这一重要载体,在发展影视艺术的同时,重视民族音乐的运用,实现影视艺术和民族音乐的共同发展。
  
  电影音乐是一种与电影视觉影响相联系的特殊的音乐形式。电影音乐与一般音乐相比既有共性的一面,也有个性的一面。正如我国电影音乐家王云阶所说:“音乐一进入电影综合艺术之后,有变化和不变化两个方面。一方面,他保持着本身所具有的艺术表现的特殊性和基本规律,另一方面,在表现形式上发生了重大的变化。”①随着电影事业的发展,电影音乐越来越为电影人所重视,影片的时代性、民族性也有所增强,民族音乐以全新的面貌出现在电影中,成为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一、电影音乐对民族音乐的依存
  (一)民族音乐可以恰当地展示电影的时代地域特色
  在电影产生之前,音乐是一种独立的艺术样式。电影音乐与其他的声音元素相结合,共同融入影片的整体视听构思之中,一同产生作用。电影音乐的作用是各种各样的,它可以表现人物的身份、爱好和性格,也可以表露和抒发内心情感,还可以展示各种环境,烘托不同气氛,描绘事物特征,表达创作者的主观评价,阐释画面内容,概括基本情绪,甚至可以创造思念并推动剧情发展。用电影音乐展示时代特点和地方色彩,是影视作品中常用的一种手法。不同的时代,不同的地点,音乐的形态、风格、内容也各不相同。我们经常说“一听到这歌,就想到了那个时代”就是由于歌曲具有时代特征。比如《城南旧事》中由李叔同填词的主题歌《送别》,就清楚地点明了影片发生的时间是在民国初年,因为这首歌正是那个时代的“学堂歌”。影片《骆驼祥子》中的音乐则以北京地方特色的曲艺为素材,采用了曲艺中的三弦和角鼓,音乐的形式极具北京地方特色,而音乐的旋律也富于那个时代的特征,具有鲜明的时代感。作曲家赵季平为《红高粱》、《黄土地》创作的音乐大量吸收了陕北民歌的素材,是音乐具有浓郁的陕北地方色彩。
  电影音乐在影视作品中还有展现特定环境氛围、地方色彩的功能,一首特定的乐曲或者歌曲可以比布景、道具服装甚至台词更生动的展示故事所处的空间环境、时代背景等。影片《黄土地》中那悠扬高远的信天游,能够使人感受到黄土高原的淳朴民风以及人民顽强乐观的生命力;《红河谷》中具有西藏民间音乐的特色的配乐,能使人领略到藏族文化的民族氛围;《阳光灿烂的日子》中的“文化大革命”音乐,也使人仿佛回到那个特殊的年代。这些具有时代特征、地域特征给我们留下深刻印象的电影音乐,绝大多数都属于民族音乐的范畴。
  我国幅员辽阔,风土人情丰富多样,要展示不同地方不同民族的风格特点,不与当地民族极具特色的民族音乐结合是很难做到的。用民族音乐展示电影的时代地域特色,一方面是基于民族音乐的民族地域特色,另一方面是因为其丰富多样性。中国民族音乐的多样性在世界民族音乐史上首屈一指,她可以恰当地、淋漓尽致地展示影片的民族特色。如1987年捧回了柏林国际电影节金熊奖的张艺谋的《红高梁》,其中充满北方平原浓郁乡土气息的《颠轿歌》、《酒神曲》、《妹妹你大胆地往前走》等民歌,让人们感受到“我爷爷”与他那一辈最终投入抗日斗争的庄稼汉们朴实、率真与豪放的性格。2001年获奥斯卡原创音乐奖的影片《卧虎藏龙》中有一段“去南方”的器乐片段,以清亮悠扬,穿透力十足的中国竹笛,配合活泼且饶富边疆情调的鼓乐,营造出女主人公闯江湖的一股轻快俏皮的感受。《霸王别姬》很好地运用戏曲元素,并通过电影反过来表现京剧,是一部经典巨作。
  (二)民族音乐与中国电影音乐的特点相一致
  音乐属于文化的范畴,她作为文化的存在方式,却以独有的魅力存在于特定的历史环境与人们的社会生活中。音乐的特殊符号代表着它的特殊语言;音乐的特殊表现形式能够表达特殊的意识;音乐的体验又是社会文化存在的特殊表现形式,体现了欣赏者代表文化内涵的历史的情感情绪积淀,因此可以说,民族音乐记录了一个民族的呻吟、欢乐、挣扎与纷争,也寄托了梦幻、期待与理想,是一个民族的情感血脉,她凝聚了一个民族的文化的内涵。
  在历史的长河中,民族音乐随着华夏文化的发展而发展,变化而变化。丰富深刻的文化底蕴必然导致民族音乐的发展,民族音乐的发展也充分显示文化的内涵。中国电影音乐在发展过程中深深植根于传统文化的沃土,在很大程度上受到中华民族的历史文化传统和民族审美心理传统的深刻影响,数千年绵延不绝的中国文化,以其源远流长与博大精深的深厚底蕴赋予了电影音乐极强的生命力。电影是一个民族文化内涵、社会生活的反映,电影音乐在其中起到展示时代地域特色的作用,而我国民族音乐就正好契合了这一特点,所以采用多种民族音乐来为电影音乐服务,实现三者的有机结合,无论是对于电影的成功还是民族音乐的弘扬都是事半功倍的。现在很多为观众所接受而家喻户晓的优秀电影音乐(包括主题音乐和插曲),正是满足了不同层次观众长久以来形成的欣赏习惯,因旋律简洁明晰,歌词寓意深远,在思想性方面深刻挖掘人性美、歌颂英雄人物、赞美爱情而久盛不衰。
  与西方文化的直白坦率相对比,中国传统文化十分注重含蓄委婉的表达方式,追求“点到为止”、“弦外之音”、“言外之意”的美学境界。我国民族音乐是几千年民族文化的凝结,带有中华民族文化的深刻烙印,其特征之一就是追求含蓄美。中国电影音乐在表情达意的过程中也与绘画、诗歌等艺术形式一样,强调内在、深沉、写意、自然,不仅能够充分发挥其凝练、抽象的特点营造意境美,同时还恰到好处地帮助画面完成单凭视觉无法表达的复杂感受,使观众产生遐想与回味。特别是一些电影插曲的歌词,借鉴中国古典文学的比喻、拟人、对偶、排比等修辞手法,将主人公的心理活动惟妙惟肖地展示给观众。这是民族音乐与电影应约契合的另一个特点。
二、电影音乐是弘扬民族音乐的大舞台
  民族音乐是我国优秀文化传统的结晶,是民族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凝聚着民族精神的宝贵文化财富,是创造、发展我国未来音乐不可多得的创作源泉,更是世界音乐文化宝藏中的瑰宝。弘扬民族音乐是推动民族进步、国家腾飞的动力,有利于弘扬和发展中华民族文化,培养学生的民族审美观,培养学生的民族意识和民族精神。而近年来,随着商品经济的迅速发展,西方发达国家以及日本、港、台大量的物质、精神产品充斤我国市场,人们的思想观念产生了很大的变化,民族音乐面临挑战,发展和弘扬的程度有限。现在我们惊喜地发现,电影能够成为了宣传民族音乐的一个窗口,很多优秀的民族音乐作为电影音乐被运用,并被传播到世界。《骆驼祥子》带我们领略了极具北京地方特色的曲艺;《红高粱》给我们呈现了浓郁的陕北民歌;《黄土地》让我们欣赏了悠扬高远的信天游。通过电影来传播民族音乐,一方面接受的群体很广,一般的民族音乐教育都是在高校进行,而对于社会民众的熏陶则没有正规的组织来安排,这样能接受民族音乐教育的人员是很有限且集中的,而中国接受高等教育的人毕竟有限,中国民族音乐的弘扬不可能脱离社会大众,这样对于我国民族音乐的弘扬和走向世界的效果也是微乎其微的。另一方面民族音乐以电影音乐的形式呈现,形式活泼,不用约定准确的时间,准确的形式,她不会像正式的民族音乐教育一样严肃,但正是这种活泼的形式能够被所有欣赏电影的人所接受,而没有正式音乐教育的枯燥乏味。我们说,“有心栽花花不发,无心插柳柳成荫”,虽然电影中的民族音乐不如正式民族音乐教育那样系统全面,但这种伴随着情节的音乐形式有时候更加让我们难以忘怀。
  三、在电影中弘扬民族音乐
  随着全球化进程不断加快,占世界人口总数四分之一的中国向世界敞开大门,中国的影视艺术也不断走向世界。伴随着我国民族文化走向世界,西方文化也进入我国,其中的某些不健康音乐文化因素对我国影视艺术和电影音乐乃至民族音乐都是一个挑战。所以在当前影视艺术大众化、商业化和艺术审美取向多元化的大趋势下,影视艺术应该坚持主体性,弘扬主旋律。主旋律不是指题材,不是指式样,不是指风格,也不是指叙事模式,主旋律指的是影视艺术所体现的思想和精神。所谓弘扬主旋律,就是通过影视艺术作品体现我们的民族精神、时代精神和普世人文精神,也即体现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影视艺术作为一种国际艺术语言,是民族文化品格的最有效的载体。在电影市场全球化的今天,中国电影很难以其制作规模、常规技巧、主流形态与好莱坞以及欧洲电影竞争从而被国际认可,只有用人物、造型、风格和音乐上的民族特色来突出一种民族个性,中国电影才可能以其独特的文化个别性确立自己在世界电影中的位置。中国影视艺术应该倡导民族化,成为民族文化精神家园的守望者。被誉为“中国第五代音像的执旗人”、“具有中国民族精神和西部特色的作曲家”赵季平的影视音乐在国际上屡获大奖,正是因为那些民族特色浓郁、个性风格独到的影视主题音乐、主题歌、片头片尾曲,最大限度地丰富了影视作品的表现手法,有效地提升了作品的质量品位,强化了影视作品的感染力、震撼力。同时,这些影视音乐作品因其浓郁的民族特色、鲜明的个性特征,把作品根植于民族心理基础之上,在观众中产生了广泛的共鸣,使影片产生一种天然的亲和力。当然随着我国电影不断走向世界,电影音乐也绝不能因为固守民族特色就自我封闭。我国的电影音乐要做到兼容并蓄、扬长避短,在坚持民族特色的同时,辅之以“洋为中用”的做法,坚持走自己的路,成为世界电影乐坛的一枝奇葩。
  赵季平说“:我是从民族民间音乐创作中走出来的,我认为中国音乐的创作应该致力于发扬民族的东西,这是一个指向,越是民族的就越是世界的。”②中国电影音乐的民族特色在不同时期、不同类型的影片中有着不同方面的体现。只有民族的,才是世界的。电影音乐需要民族音乐的参与,民族音乐的弘扬需要电影音乐的舞台。让我们在发展影视艺术的同时,给予民族音乐更多的关注,让民族音乐伴随着影视艺术走向世界。
  注释:
  ①王云阶.论电影音乐[J].电影艺术,1983(12).
  ②赵季平.电影音乐的感受——随笔之一、二、三[J].陕西:音乐天地,1995,6.
  参考文献:
  [1]李南.影视声音艺术[M].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2003,5.
  [2]宋杰.影像与声音[M].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2001,9.
  [3]袁玉琴,谢柏梁.影视艺术概论[M].中国电影出版社.2005,11.
  [4]邵清风,李骏,俞洁,彭骄雪.影视系列—视听语言[M].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2007,10.
  [5]王云阶.论电影音乐[J].电影艺术,1983.
  [6]赵季平.电影音乐的感受——随笔之一、二、三[J].陕西:音乐天地,1995,6.
  [7]管晓军.中国民族音乐特征论[J].探索天地:27-29.
  [8]杨凌.谈民族音乐在中国电影音乐中的运用[J].北京电子科技学院学报:68-40.2006,9.
  [9]屠锦英.电影中的音乐[J].艺术教育:22-23.2006.
  [10]萱萱.中国电影音乐的民族特色[J].电影音乐:48-

转载请注明来自:http://www.zazhifabiao.com/lunwen/wzys/yywd/2740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