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荐期刊

面向 21 世纪素质教育“审美型”音乐教学模式设计

时间:2015-12-20 21:54:45 所属分类:音乐舞蹈 浏览量:

面向21世纪的教育是素质教育,素质教育的旨意是面向全体学生,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和个性发展。历史的实践告诉人们,人的素质高低主要是在人的后天社会环境和教育训练中形成的。中小学阶段是人的全面素质形成的重要阶段,古人云“少若成天性,习惯成自然”。从


面向21世纪的教育是素质教育,素质教育的旨意是面向全体学生,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和个性发展。历史的实践告诉人们,人的素质高低主要是在人的后天社会环境和教育训练中形成的。中小学阶段是人的全面素质形成的重要阶段,古人云“少若成天性,习惯成自然”。从这个意义上讲基础教育显得尤为重要。

纵观多年来的中国教育,虽然迟迟没有走出应试教育的误区,但众多的教育精英都在努力地寻找一条适合人的全面发展的有效途径,积极探索教育教学的结构模式。其中“面向
21
世纪素质教育‘审美型’教学模式”就是其中之一。一九九七年七月我校被市区定为此模式教学试点校,一年来在省,市,区有关领导的指导下,实验已具雏形,下面就我校实施“审美型”教学模式设计情况做以说明。


一,模式特点


“审美型”教学的目的就是培养小学生的审美品质,即个体通过审美教育而逐渐形成以感受美,监赏美,创造美的能力为核心的审美能力与高尚的情操和文明的行为习惯以及正确的审美观等品质。“审美型”教学模式就是基于这一目的而设计的。它的特点:


1
,从音乐艺术的审美感知角度上看,不受时间和空间的限制,具有灵活多样的特性和不受视觉影响的审美特征。以“听”引起学生对审美形象的注意。


2
,在审美教学中教师的主导地位,已变成了审美指导和审美形象的化身。在整个模式教学中,突出了教师以审美的引导和自己的审美形象展示的地位。


3,
突出了音乐技能教学的主渠道,改变了以往音乐教学是“唱歌”教学的这一旧模式。


4
,充分挖掘学生的想象力,创造力和感知美的能力,并通过自己的创造再现美,这是“审美型”教学模式的最大特征。


5
,培养学生美好的心灵。音乐是艺术中最能体现美的一种形式。“审美型”教学突出了培养,塑造学生监赏美的能力。为学生全面协调地发展服务。


二,理论依据


1
,根据《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纲要》中指出“世界范围的经济竞争,实际上是科学技术的竞争和民族素质的竞争,从这个意义上说,谁掌握了
21
世纪的教育,谁就能在
21
世纪的国际竞争中处于战略的主动地位。”


2
,依据国务院《关于

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
>
的实施意见》《意见》中指出:“中小学的美育(包括音乐,美术和劳作等)对全面提高学生素质,陶冶学生情操培养全面发展的人才,具有重要的作用,应切实加强。”


3
,依据《教育学》《心理学》有关知识。即儿童的心理特点和认识规律。小学生的心理特点,心理活动的无意性和情绪性很明显,是教育的关键期和形成个性的最佳期;儿童认识事物的规律是从直观到抽象,从感性到理性的过程。音乐审美型教学依据这一客观规律。


4
,依据小学音乐教育的理论,小学音乐教育是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实施审美教育的途径之一。小学音乐教育的意义之一便是“小学音乐教学是对学生进行美育的重要手段”。小学音乐教育要适应新时期国家对各级各类人才素质的要求,通过音乐教育培养学生监赏美,表现美,评价美的能力。


5
,依据从《小学音乐课教学大纲》。音乐新大纲充分体现了以审美为核心的教育思想。《大纲》明确规定,音乐课教学目的“培养审美情趣”,强调音乐艺术美的熏陶。


三,音乐课堂“审美型”模式结构。图示附在后面。


四,模式的操作程序


教学是种精湛的艺术,即教师娴熟地运用综合的教学技能技巧,最大限度地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进而进行独创性的教学实践活动,课堂教学是一种科学,是按照学生身心发展的规律,教学内容的科学逻辑规律以及教学过程本身的各种规律来进行的。本模式教学的实验以突出审美为核心,遵循教学规律和美的规律,创造性地应用各种教学方法和美的形象最佳地完成教学任务。


1
,创设艺术教育情境,培养学生的审美感受能力。


教学是一种精神交流活动。这种活动总是与情感密切相连在一定环境中进行的。教学目的,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只有融进一定的教学环境,成为一定的教学情境的组成部分才能成为教学的积极因素。苏霍姆林斯基对课堂教学活动的心理因素做了生动具体的描述:“所谓课上得有趣,这就是说,学生带着一种高潮的激动的情绪从事学习和思考,对面前展示的真理感到惊奇,甚至震惊,学生在学习中感受到自己的智慧力量,体会到创造的欢乐,为人的智慧和意志的伟大而感到骄傲。”由此而知,学生是在一种高潮的激动的情绪推动下开始感受,思考和体验的,因此,课的开始就将学生的情绪调动起来,使学生进入积极的正迁移状态,激起对课的内容的企盼和渴望,从而陶醉在艺术教育之中,“审美型”教学模式实验中,我们抓住了课前这一环节,着重以美入手,按教材的要求,情境导入,也就是说,课的一开始就抓住学生的“心理”,将它带入美的旋律之中。具体做法:



a,
伴着优美的音步,随教师做行进间的律动;
b,
在教师琴声的伴奏下做有节奏的动作,美滋滋地走进去;
c,
边听乐曲边欣赏教师那亲切的教悔,步入课堂,进入快乐而轻松的学习之中。这样的目的就是激发学生的积极性。

2
,进行综合技能的训练,使学生再次领悟音乐的美


综合技能的训练目的在于对已学过的教材进行巩固和加深理解,使教师了解学生对学过的知识,技能掌握情况,培养学生对音乐的责任感,教师在这一环节中,把复习,检查和加深扩大知识面的工作放在一齐来进行。教师要善于将枯燥的发声练习和新谱解难练习融进美的旋律中,让学生感受到美,领悟音乐的内涵,巩固旧知识发现新技能。在这一环节教学中,教师必须充分利用示范法,指导法去学习,体会,歌唱姿势的美,呼吸发声的技巧美,咬字,吐字的形象美,将这一连串的音乐美,展现给学生,使之在训练中去再现。这些有目的,有计划,由浅入深的辅导,能逐步提高学生的歌唱技能,使学生做到歌唱时姿势优美,呼吸正确,发声自然,圆润,咬字吐字清晰。


这一环节的主要内容是为承上启下服务的,提示主旨,引出思路,温故知新,由此用彼,为整个课堂定音定调。渲染和制造与教学内容相一致的学习心理气氛。力求缩短新知识与学生认知水平之间的距离。激发学生新奇,激动,兴奋的情绪和跃跃欲试的心态,从而使学生的注意力高度集中,全身心地去感受美,体会美。


3
,以情传知,使学生在感知美的内涵的同时,达到监赏美的目的。


审美感受力就是审美感知,想象,理解,情感,协调活动的能力这种能力及个体对审美对象完整地把握和领悟而产生的愉悦。音乐新知教学是课堂的重要组成部分,目的在于使学生掌握新知识获得新技能,也就是让学生完整地把握和领悟音乐形象。


传授新知从导入新课开始。如何导入新课,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使学生生发探究新内容的兴趣,因此设计导语必须结合教学内容,灵活多样达到激情的目的。例如《拍皮球》一课,就以新奇为主,利用自录电视片导入,给学生播放了一段学生下课拍皮球的游戏场景,把学生带到了那欢乐的场面之中,个个跃跃欲试,急不可待地想去拍皮球,教师抓停顿

这一积极的情趣,开始了新课教学。


接下来便是学习新知识。每一首歌都有确定的主题和内涵,收于小学生抽象思维能力差,对歌曲内涵的理解就比较困难,因此教师必须深究歌曲内涵,对创作背景和创作意图进行细致地描述,分析歌曲的主题思想,教育意义和基本情绪。例如讲授《拍皮球》一课,教师在充分讲解之后,出示三个人物情绪,让学生任定其一,这一过程看似很简单,但却充分地体现了学生的自主性,他们主动地发表见解,表达自己的感知结果,促进了学生思维能力和表达能力的发展。


音乐教学多为感知教材。感受美的内涵以达到鉴赏美的目的。而设计的范筹是主要的新课的教法。教师的范唱是运用歌声的表现形成,把儿童吸引到新的意境中去。教师的影响力十分重要。仪表,语言,声音都会给学生以美的感受。理解和模仿,从而让学生在视听的基础上“模唱”。唱是音乐教学的重要手段,是体会形象美,表现形象美的关键。为了通过歌曲的艺术形象去感染和教育学生,陶冶他们的品格,丰富他们的感情,我们采用了范唱,讨论,练唱(分组练唱,独唱,合唱),利用乐器伴唱,欣赏等教学方法,并适时机,恰如其分地融合范唱,的目的是为了解决难点。讨论的设计是为启发学生的想象力,诱导儿童对歌曲的文字形象和音乐形象,积极的思维活动。谈论自己对歌曲的初步印象和认识,并能区分哪些是美的,那些是丑的,怎样地吸收与批判。练唱也是对歌曲的再创造过程。教师采用各种方式的教学,激起儿童情感的共鸣,以便学生演唱时的艺术再创造。并对歌曲中的音高,节奏,速度,力度,音色以及拍节,调式,调性,情绪的各种变化进行重点很好地把握,从而去感受音乐形象。欣赏是为了更好地体会那些美好的形象。利用乐器伴唱是为了发展学生的协调能力,提高学生的参与情绪,帮助学生掌握旋律中的节奏,音高,丰富演唱效果,从而达到鉴赏美的目的。


4
,游戏表演,培养学生的创造意识,促进学生审美创造力的发展。


审美创造力是一种表象美,创造美的能力,是在审美感受致力的形成过程中,逐渐发展起来的,低年级的儿童识字不多,具有活泼好动的特点,他们善于表现自己,表现欲望极强,音乐审美型教学根据这一特点,合理地引导学生进行歌表演。使学生把自己对音乐的感受,理解,通过自己的创造表现出来。音乐活动,音乐形象的再创造是一种新兴的教学练习手段。教师必须充分发挥自己的教学优势,启发诱导到位,设计组织好游戏活动,充分唤起审美主体的想象,使学生展开想象的翅膀自由飞翔。学生即兴表演时,教师要善于启发诱导让学生不拘一格,尽情表演,当然也要强调,遵守规则,使课堂活泼有余,严肃认真。


五,模式操作策略


音乐美育是实施素质教育的重要手段之一。是学校教育重国阵地它在学生的全面发展中占有重要的地位。


1
,学校党政领导管理的科学化。音乐教育的基地是教学设备及条件。为了搞好这项实验,我校领导首先解决了场地(两个音乐教室)器材,(钢琴一架,电子钢琴,音乐教学板,
vcd
,打击乐,电子琴),为实施实验奠定了良好的物质基础,领导定期听课指导,解决教师疑难,领导的重视,促进了实验的顺利进行。


2
,加强教师队伍建设。教学只有教才能学,教师是教学的主导,他必须具备良好的品德素质和极高的专业素质,为提高教师的业务素质,学校支持教师的在岗学习和培训,并积极聘请市区教研员给予指导,使教师的知识水平和实际技能有了较大的提高。


3
,实验班的管理。由于实验具有对比对照的方法,为此我们采用了随机抽样法,半一年一班作为实验班,选聘班主任,我校着重于好的责任心和教学经验,以便工作的顺利进行。对教学成绩,教学过程,采用了跟踪记录的方法,并在实验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


转载请注明来自:http://www.zazhifabiao.com/lunwen/wzys/yywd/2753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