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15-12-20 22:03:01 所属分类:音乐舞蹈 浏览量:
在生活中,人们时常评价一部舞蹈作品或一幅绘画看不懂,其实根本原因是因为没有与艺术作品的距离掌握好。 距离表意上指事物空间或时间上的相隔长度,但在艺术作品中,欣赏者个体与艺术作品空间和时间的距离并不是造成理解差异的真正原因。审美距离由美国学者
在生活中,人们时常评价一部舞蹈作品或一幅绘画"看不懂",其实根本原因是因为没有与艺术作品的"距离"掌握好。
"距离"表意上指事物空间或时间上的相隔长度,但在艺术作品中,欣赏者个体与艺术作品空间和时间的距离并不是造成理解差异的真正原因。"审美距离"由美国学者爱德华·布洛(EdwardBullough)在20世纪前半期提出,在西方美学界产生了巨大影响。爱德华·布洛认为,在欣赏艺术作品时,我们需要时刻保持"距离",让欣赏者无法与作品所表达出的自我产生联系,关注点始终是联系作品的本身美感。爱德华·布洛指出,在日常的经验中,事物总是向我们显示其实用的方面,我们也不能弃绝自身的欲望,以纯然不计利害的眼光来静观事物的客观特性。透过一定的距离来欣赏艺术作品的方式是一种特殊的审美方式,不需要让作品与我们生活紧密相连。
因此,在这种审美条件下,艺术作品或舞蹈作品才能够单纯地被观众所观赏。由于大多数人在观看作品时,无法掌握恰当的距离,因此对于所欣赏的作品并不能够用一种单纯的审美心理去欣赏,因此失去了作品的真实美感。
一、心理距离说
心理距离是一种解释美感的概念,意指美感的产生,是来自于观赏者主观感知与艺术品之间的心理距离。最早由美国舞蹈家杰伊·弗里曼(Jay Freeman)将"心理距离说"运用到舞蹈美学的研究之中。在我国,"舞蹈心理距离"是由北京舞蹈学院副教授平心提出,并在近年来的实际操作中得到运用。
在此基础上,笔者认为"舞蹈心理距离"具有双向性,艺术的物质距离与空间距离具有主体与客体相互制约、相互影响的双向关系。首先,从观众的角度来看,在舞蹈艺术中,物质距离指的是欣赏者与舞蹈或作品的距离即欣赏距离,这种心理距离并不是欣赏者与舞蹈剧目的距离感。其次,是创作者与观众的心理距离,即作品与观众想象之间的距离,这也是作品与观众存在关系的重要表现。
二、心理距离在欣赏中的应用与审美动机
欣赏距离是从观众到作品的距离,是从受众的角度看舞台表演与观众之间的物理空间距离。艺术形象即意象与具象或原型之间的心理距离,亦指审美理想与客观现实之间的距离,是记忆表象与想象表象即意象之间的距离,也就是"艺术高于生活"的距离。
想象是人们在审美过程中,衡量个体与客体之间心理距离的重要环节。在舞蹈作品中,很多作品会令观众产生疑惑的重要原因就是,在审美距离中观众想象不足或无法想象。在平心的《舞蹈心理学》中,以芭蕾舞剧《天鹅湖》作为案例,分析了作品演变与观众心理距离变化造就的成功。1877年版《天鹅湖》的天鹅形象是将两个翅膀安在演员的手臂上,使演员手臂僵硬、动作单一,缺乏美感,使得天鹅形象过于真实,观众失去了想象空间,造成了心理距离过近,导致美感的流失。
当然,在很多古典、民间舞蹈中,主题及人物的刻画清晰,可以使观众在看到舞蹈作品名称时即可对作品有一个大致的定位,如《孔乙己》《济公》《孔雀》等。这类形象型舞蹈作品,观众对其形象把控准确,在欣赏的过程中多数也与心中的人物形象进行联系,所以出入不大。但是在现代舞作品中,对很多作品的理解就没有那么容易。比如《也许是要飞翔》这部作品,观众得不出一个很精确的定位,会带着什么样的人、为了什么、要怎么飞等问题在舞蹈作品中进行很好的对应。但是作品中对为什么要飞?怎么飞?并没有很明确的定位。这时就需要观众自己把控心理距离,自我想象出一个情景,理解其中的情绪及内涵。这也是现代舞的魅力之一,没有具体的标准答案,让每一位观众对舞蹈形象、作品有个人独特的主观见解。
心理距离是美感的一种显着特征,主张人在艺术或其他审美活动中,一方面,要对审美对象采取一种超自然和脱离生活实用目的的态度;另一方面,又不能完全脱离实际生活,也就是既要忘掉自我,又要拿个人的实际生活经验来印证作品。
三、心理距离在创作中的应用与创作动机
创作距离对于编导而言,是对作品形象及意向做准确的距离把控。过多的关注与人物形象的真实性会在一定程度上流失艺术高度。将这种心理距离安排妥当,是当今舞蹈编导的重要课题。
编创可以用两句话界定,一是个人的编创,二是表现个人的认识。前者很好理解,观众可以直接在作品中理解编导在舞蹈作品中的物理事实。而后者较难理解,因为有的作品看不到个人的认识。这种认识是精神内容,而并非具象化的动作形式。
作为编创者,还要考虑舞蹈作品与观众的距离。在过去的剧目中有很多作品失败在创作者与表达意象之间的距离上。以1877年版《天鹅湖》为例,过于真实的翅膀使演员的表达过度真实,使作品在艺术高度上缺失了美感的存在。过于具象的肢体表达,便成为编创在编创过程中要避免的问题。以北京舞蹈学院现代舞教师王玫的最新作品"2011级新疆班毕业汇报--《传统舞蹈的现代性编创》"为例。作品以维族传统舞蹈作为素材,进行现代舞解构并创新,产生新的语汇。作品的题目与《雷和雨》《天鹅湖》等不同,很难找到叙事的影子。王玫在创作手法上采用传统素材进行现代编创,音乐采用传统音乐,舞台装置十分简洁,因此形成十分强烈的传统与现代的裂变与反思。这样的创作也是我们常说的"危险",形式和理念的突破很可能会将作品与观众的欣赏距离变得疏远,进而造成心理距离过大。
四、平衡舞蹈欣赏与创作的时空距离
那么如何来解决审美体验中的"距离的内在矛盾"呢?爱德华·布洛认为,无论是在艺术欣赏的领域,还是在艺术生产中,最受欢迎的境界乃是把距离最大限度的缩小,而又不至于使其消失的境界,这才是理想的艺术审美条件。
其成功或者说理想的原因在于对"距离的内在矛盾"做了合理的安排,没有让审美距离过远导致脱离实际,没有使某种距离消失进而失去对生活审美的享受。当然,在审美体验中,能不能获得"不即不离"的距离,不但与审美客体相关,也与审美主体的思想文化修养相关。对思想文化不高的审美主体而言,无论面对多么优秀的艺术品,也会因"距离丧失"而联想翩翩。
在合适的审美距离下,舞蹈编导利用舞蹈艺术的表现手段,制造超越生活实际的舞台效果,使观众在欣赏的过程中发生幻觉和错觉,以达到舞蹈艺术作品的艺术性和美感。这在许多现代舞的作品中运用比较明显。如德国现代舞编导家皮娜·鲍什的《春之祭》:舞台中布满了泥土,表面上是复原了祭祀时村落的环境,其实给予观众更多的是一种时空的错觉,仿佛置身于祭祀活动中。
这样的审美距离与艺术错觉的相融合,使作品更具有独特性和距离感。舞蹈编导不使用具象的动作及道具表达不相关的意象,使观众理解,并调试好审美距离,也是现当代舞蹈编导们一直追崇的手段。在这样的条件下,看似不经意间的流露,其实是经过精心巧妙安排的创意,更能够冲击观众的内心,使其不必考究编导或作品表意,而是追随作品本身。
结语
由此看来,舞蹈作品依靠的不仅仅是舞者的动作,还有心理空间和心理时间所产生的想象。心理距离的本质是在心理空间和心理时间中表象与意象之间的心理距离,心理距离的双向性也是创作者和观众应该重视的问题。恰当的心理距离、审美空间会帮助观众在艺术作品中寻找到另一层的精神碰撞。舞蹈作品的创作和欣赏成功与否,就要检验创作者是否把"审美距离矛盾"安排妥当。通过时间、空间将欣赏主体与对象、作品与受众的关系处理恰当:前者要注意观众与艺术作品之间的心理距离,保持适当的客观审美概念;后者要注意编创者个人认识的表达方式与受众的心理距离保持适当的创作意象,留给观众适当的想象空间。
参考文献: [1]穆瑞。中国文学艺术中的"亭"意象[D].暨南大学,2011. [2]林婷。具象与意象的深度连接--论电视舞蹈的艺术优势[J].艺术教育,2008(2)。
转载请注明来自:http://www.zazhifabiao.com/lunwen/wzys/yywd/27757.html
上一篇:古典舞表演中“神韵”的表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