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荐期刊

舞蹈动作思维和形象思维对舞蹈创作的作用

时间:2015-12-20 22:12:18 所属分类:音乐舞蹈 浏览量:

思维决定着我们的行为,影响我们对事物的认识、内心的表达和解决问题的方法。同样的道理,舞蹈思维在舞蹈作品的创作过程中,也起着非常重要的决定性作用。在舞蹈作品的创作自始至终都存在着舞蹈思维,是舞蹈思维的运用过程。创作者在社会生活中观察事物,形

  思维决定着我们的行为,影响我们对事物的认识、内心的表达和解决问题的方法。同样的道理,舞蹈思维在舞蹈作品的创作过程中,也起着非常重要的决定性作用。在舞蹈作品的创作自始至终都存在着舞蹈思维,是舞蹈思维的运用过程。创作者在社会生活中观察事物,形成自己的体验,储存积累表象材料。在选材阶段通过运用舞蹈思维对事物进行分析,发现事物内在的思想及寓意。在舞蹈的编排中,运用舞蹈思维,对大脑中的表象材料进行加工,赋予想象、情感等等的心理因素,生产出舞蹈作品。可以说舞蹈的创作过程就是舞蹈思维的运用过程,舞蹈思维就是舞蹈作品的灵魂所在。舞蹈作品的差异、优劣也正是创作者的舞蹈思维的差异所造成的。正因为舞蹈思维在舞蹈作品的创作中具有如此重要的作用,所以研究舞蹈思维能使我们了解舞蹈创作者的思维活动,并提高舞蹈创作的质量。舞蹈思维一般被分为舞蹈动作思维和舞蹈形象思维两大类。本文将从舞蹈作品创作的层面上阐述舞蹈动作思维与形象思维对舞蹈作品创作的意义。

  1 舞蹈动作思维对舞蹈创作的作用

  舞蹈的创作者要在社会生活中不断的积累动作表象,这样才能在舞蹈创作中将其转化为舞蹈的动作素材。但是舞蹈的创作不仅仅是动作素材的积累,还需要舞蹈创作者运用自己的专业能力对舞蹈进行创作,创作者的素质会影响舞蹈作品的质量。所以,首先创作者要具有良好的模仿能力。人类对知识的学习,首先都是从模仿开始的,所以在舞蹈的创作中,模仿也具有重要的意义。比如说模仿孔雀、大树等等,是对舞蹈创作的对象的形象性的外化,是对舞蹈的动作元素进行加工的过程。其次,舞蹈的创作者还要具有良好的业务素质。作为舞蹈的创作者,首先应该是一个优秀的演员。要具有较好的表现力,能够让舞蹈动作更好的表现舞蹈主题,达到动作的完美。最后,舞蹈的创作者要有创作手段和方法。舞蹈是一门肢体表现艺术,在舞蹈作品的创作中,不可或缺的要运用到编舞的技巧,比如对单人舞蹈,双人舞蹈及群舞动作的安排,总体格局的设计,这些都需要舞蹈创作者通过刻苦的学习和训练,来达到运用纯熟的境界。

  舞蹈的动作思维在舞蹈创作的选题阶段,通过对不同舞蹈作品的训练和理解,来培养出内在的舞蹈感觉,依此来判断所选用的题材是否具有可舞性,即是否可以通过舞蹈的表现方式来将主观的艺术形象转化为舞蹈语言。动作思维丰富的创作者较之动作思维匮乏的创作者,能够更好的做出判断。舞蹈的动作思维在舞蹈作品的编排阶段也发挥着重要的作用,舞蹈作品的创作者利用动作思维对动作的审美、连接、顺序及其组成进行编排,形成自己独特的舞蹈作品,将主观的内在想法通过舞者的舞蹈动作呈现出来。

  舞蹈的动作思维使舞蹈动作具有审美的价值。首先,舞蹈作品是通过动作来体现的,观众也会对舞蹈作品形成自己的感官认识,这种认识正是来自于对舞蹈作品内在的美感。创作者通过对舞蹈动作的编排与操作,找到最适合与最优美的舞蹈动作,再通过动作幅度大小的调整、动作方向、快慢的变化来形成不同的视觉感受,给观众造成视觉冲击力。其次,舞蹈作品总是在推陈出新,新的舞蹈作品的创作要通过编舞的技法来实现。在原有动作的基础上,通过动作的变化与连接关系,创作出更多优美流畅的新动作,以增强舞蹈的表现力。再次,舞蹈作品在舞台上有空间感。舞者自身的空间、与其他的表演者间的空间距离,以及舞动整体队形的静止于流动,都是舞蹈的表现方式。舞蹈的动作思维正是利用这种空间的关系,来丰富舞蹈作品,使舞蹈作品更符合主题、更优美。

  2 舞蹈形象思维对舞蹈创作的作用

  优秀的舞蹈创作者要具有良好的舞蹈形象思维,这就要求创作者首先要有敏锐的感知能力。创作者要用心去挖掘和体验现实生活中人的情感和思想,体会生命的意义,从而为舞蹈作品的创作积累素材,产生创作舞蹈的动机。

  其次,舞蹈的创作者要有对舞蹈作品的理解能力,对人生、人文、人性等有自己的领悟,能够分析各个角色的性格特征和心理动向,从而展开想象,拓宽思路,这样才能创作出好的舞蹈作品。再次,创作者还要有良好的艺术和文化素养,在原有素材的基础上,通过自己对艺术的独到理解,开阔思维,尽情发挥,从而创作出具有文化内涵的作品,增强作品的观赏性。

  在舞蹈作品的选题阶段,舞蹈的形象思维为舞蹈作品设定一定的感情基础,在这种情感的推动下,形成再造的意象。再用舞蹈语言的表现方式,对时间和空间进行重新的组合和排列,使其符合舞蹈的思维逻辑,推进舞蹈的情节的发展。在编舞过程中,创作者利用形象思维来连接各个动作,塑造成功的艺术形象。

  舞蹈的形象思维同动作思维一样,也会为舞蹈作品带来审美的价值。舞蹈动作,不仅仅是形式的存在,更加重要的是其所承载的文化内涵。具有审美价值的作品又具有深刻的文化寓意才能称之为精品。首先,舞蹈是一种肢体文化,舞蹈动作体现着人的文化、地域、习俗、信仰等等的心理因素,舞蹈的形象思维关注事物的本质,是人类文化内容的外化。其次,舞蹈不同与体育娱乐等,是因为其具有深刻的舞蹈理念,是舞蹈思维折射的光芒,间接体现现实生活又高于现实生活。再次,舞蹈动作同逻辑思维一样具有较强的逻辑性,存在和抽象思维的顺序推理,不是动作的随意操作。舞蹈作品只有遵循这种逻辑性,才能引起观众的认同。

  舞蹈的动作思维与形象思维二者间,又是辩证统一的关系。它们共同的发生并存在于一个舞蹈作品中。舞蹈动作是舞蹈艺术的外在表现,还是舞蹈艺术的思想与文化的载体。舞蹈的形象思维的最终结果是通过舞蹈动作思维所建立的过程和基础。舞蹈的创作不能忽视舞蹈的内涵,否则舞蹈作品就没有灵魂;形象的美感又是通过舞蹈动作的外化手段来实现。舞蹈动作思维与形象思维又是相互制约的。舞蹈的形象思维决定着舞蹈的整体结构和方向,动作的衔接和变化都是要求有形象思维的发展逻辑。同时,舞蹈的动作和所使用的物质材料又会制约形象思维的表达,再好的意象和内涵都要通过外化的舞蹈肢体语言来表达。

  舞蹈的肢体语言匮乏,动作不优美就无法诠释舞蹈作品的思想内涵。舞蹈的动作思维与形象思维又是相互促进的。

  动作思维可以依据一定的动作和场景来生动的表达形象思维所外化的艺术形象,而形象思维在实现外化的过程中,也可以极大限度的调动和发展动作思维,在动作的空间、韵律、节奏中实现更多有审美价值的舞蹈动作。

  总之,在舞蹈作品的创作过程中舞蹈动作思维和舞蹈形象思维两者缺一不可,任何一部优秀的舞蹈作品都是二者共同发挥作用的结果,它们不仅贯穿整个舞蹈创作的各个阶段,同时也可以赋予舞蹈动作以审美的意义和价值。

  我们也应该看到,舞蹈思维是可以培养的,舞蹈思维对创作者的个人素质有一定的要求。能否创作出好的舞蹈作品,关键是要创作者有着更好的专业素质,这些素质包含着创作者的业务素质、文化素养等等。因此,要培养出优秀的舞蹈创作人才要注重舞蹈思维的培养和教育。

  参考文献:

  [1]贾迪.论我国舞蹈文化软实力———关于提升舞蹈思维特性的几点思考[J].黄河之声,2010.12.

  [2]骆惠仙.指尖的舞蹈思维的体操 视觉的享受———幼儿园立体造型活动的实践与探索[J].创新人才教育,2014.04.

  [3]万素.浅谈舞蹈思维的“特征”———在舞蹈实践中而获[J].北京舞蹈学院学报,2008.03.

  [4]胡尔岩,舞蹈创作心理学[M].中国戏剧出版社,1998.

  [5]平心,舞蹈心理学[M].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

转载请注明来自:http://www.zazhifabiao.com/lunwen/wzys/yywd/2800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