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15-12-20 22:17:12 所属分类:音乐舞蹈 浏览量:
高校舞蹈教学是高校艺术教育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提高大学生综合素质的有效途径,高校开设舞蹈艺术课程意义重大。了解当前高校舞蹈艺术教学现状及存在的矛盾与问题,准确把握高校舞蹈艺术教学的发展方向与基本原则,推动高校舞蹈艺术教学创新发展,对促进大
高校舞蹈教学是高校艺术教育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提高大学生综合素质的有效途径,高校开设舞蹈艺术课程意义重大。了解当前高校舞蹈艺术教学现状及存在的矛盾与问题,准确把握高校舞蹈艺术教学的发展方向与基本原则,推动高校舞蹈艺术教学创新发展,对促进大学生综合素质的全面提高具有十分重大而现实的意义。
一、高校舞蹈教学现状
(一) 教学模式单一、过时,学生缺乏兴趣
随着高校的扩招和教育改革的推进,高等院校的舞蹈教学也在与时俱进地进行各方面的改进,但是由于舞蹈教学多年来一直沿用的是传统的教学模式和教学方法,短时间内很难实现彻底和根本上的改观,一些传统的教学观念和教育方式导致舞蹈课堂教学枯燥乏味,缺乏趣味性,很难调动学生的参与积极性。舞蹈教学手段也始终笼罩在传统的教育模式里,缺乏新意,致使学生感觉舞蹈课很难熬,一些学生不但对于自己专业的知识学习没有兴趣,甚至会对舞蹈课产生厌倦心理。而且传统的舞蹈教学重视教师的讲授、忽视学生的课堂参与,这直接影响到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和积极性,让学生感觉自己是教师和课堂的附属品,始终感受不到自己在学习过程中的主要性,对舞蹈的学习兴趣会越来越低。
(二)重技能轻理论,师资匮乏
我国高等院校舞蹈专业的学生大多是从舞蹈中专学校、艺校、艺术类职业学校毕业的,也有少部分是普通中学舞蹈专业的学生。这些学生的共同点是文化基础薄弱,在多年的舞蹈训练中养成一种共识,对舞蹈专业技能的训练非常重视,而对舞蹈理论课的学习却表现出轻视的态度。而且受到应试教育的严重影响,这些学生在多年的舞蹈训练过程中已经把对文化课的学习放在了舞蹈技能训练之后,即使在进入高校后,这些学生依然对舞蹈理论学习和考试表现出强烈的排斥。此外,有些高等院校的舞蹈专业由于种种原因师资匮乏,舞蹈专业教师的缺少和硬件设施的不完备,直接导致理论学习与技能训练的有机结合难以顺利实现,这种不科学的教学导致舞蹈专业的学生很难达到达到应有的水平,这对于学生以后的就业和发展都是不利的。
(三)课程体系不规范
高等院校舞蹈专业的课程体系欠规范,要么粗枝大叶,要么过精过细,导致学生要么一知半解,要么吃不透,消化不良。而且,近年来,伴随着高等院校的扩招,很多高校的舞蹈专业是新开设的,由于开设时间短,不能建立适应本院校发展水平的完善的舞蹈专业课程教学体系,导致舞蹈教学秩序不规范,或者不重视舞蹈理论,或者是舞蹈理论课直接由舞蹈技能课教师、音乐教师、艺术方面的理论教师担任。而且这些学校的舞蹈专业也一般是照搬其他高校同专业的教学方式,或者直接沿用传统的舞蹈教学模式,不是照本宣科就是简单的播放DVD影像资料,致使学生被动接受舞蹈理论知识,完全展现不出舞蹈课应有的开放性特点和作用,严重影响高校舞蹈教学质量。
二、高校舞蹈教学对策
(一)创新教学模式,提高兴趣
高等院校舞蹈专业的教学方式和教学手段应当是灵活多样的,这样才能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激发和培养学生的兴趣。高校舞蹈专业的教师要改革教学方法,运用现代化教学手段,如电化、多媒体辅助课堂教学,要让学生在重视技能训练的同时也能重视舞蹈理论的学习,能够实现理论与技能的有机结合。然而,舞蹈这种表演艺术中的很多艺术形象是通过人体有韵律的运动来塑造的,教师单纯的理论讲解是很难达到实效的。如舞蹈的风格韵律、情感等内涵,舞蹈教师通过语言是很难向学生解释清楚的。舞蹈教师可以通过多媒体等以直观、形象、生动的画面准确地表达教学内容,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获得充分的感知的同时,加深对舞蹈知识的理解和记忆。
舞蹈教师也要一改教师讲、学生听的模式,运用现代化教学手段,推行交互式教学法,积极开展形式多样的课堂教学模式,还要重视学生的实际训练,既要注重传授动作的规范性,也要重视讲解感情表达与动作间的关联性,以充分让学生参与到教学过程中,提高学生的兴趣。
(二)提高教师素质和能力,完善硬件设施
高等院校舞蹈专业教师要不断学习来丰富自己的知识和情感体验,提升自身文化和艺术修养,以合理的知识结构和情感体验来感染和启发学生,实现学生舞蹈能力的有效提高。舞蹈教师要改进和创新教学理念,激发学生的创造性,要用现代舞蹈教学的创作灵感对学生的舞蹈学习进行全面的包装。舞蹈教师要正确科学地评价学生,切忌用传统的观念不客观地评价学生的成绩和创造力,要及时地对学生进行鼓励和赞美,要善于发现学生的优点,调动学生对舞蹈学习的积极性。此外,高等院校舞蹈专业的硬件设施也要逐步完善,这样才能更好地实现理论与技能有机结合的科学教学,才能更有力地提高学生的综合舞蹈素养。
(三)规范课程体系
高等院校舞蹈专业的课程开设种类过多过细会让学生感觉无从选择,所以舞蹈专业的课程应以此专业课程为主,将舞蹈专业课程规范后设为学生的必修课,这样可以避免学生无从选择的情况,同时,教师也要结合艺术素质教育目标开设一些舞蹈美学、舞蹈心理学、舞蹈社会学、艺术哲学等交叉学科的选修课程,以满足学生的不同需求。对于一些刚开设不久的高等院校舞蹈专业,其课程体系的规范和完善也一定要引起足够的重视,舞蹈专业的教师一定要结合学校,学生和专业发展的实际情况,制定出适合的,科学的课程体系,以更好地提升学生的综合舞蹈能力。
(四)加强乐感的培养,提高舞蹈感染力和表现力
音乐是舞蹈的灵魂。舞蹈的动作只有在音乐的衬托之下,才能更具生命力与艺术性。音乐的风格指导、引导和控制着动作的风格;音乐的强弱变化为动作的力度与起伏创造了内在条件,能够加强舞蹈的感情色彩,唤起观者强烈的心声共鸣。而舞蹈动作的发展变化无不是通过音乐节奏的变化及歌词内容来体现的。
所以,舞蹈专业教师要重视培养学生的乐感,要多花点心思去搜集不同的音乐,一方面引导学生正确领会和体验音乐中的情感内涵,细致地把握音乐的节奏变化和情感变化,更好地把握音乐的情绪,做出正确的舞蹈动作,从而以旋律的高低起伏、节奏的强弱变化,表现出舞蹈的激情与自信;另一方面引导学生张开“想象、联想”的翅膀,把抽象的音乐变成活生生的思维,从而创造出优美、生动的舞蹈形象,充分地用身体语言抒发内心的情感,让音乐的听觉形象与舞蹈的视觉形象合二为一,提高舞蹈感染力和表现力。
参考文献:
[1]平心.舞蹈教育:一种重要的素质教育[J].北京舞蹈学院学报,1999(3).
[2]平心.舞蹈美育与素质教育[J].北京舞蹈学院学报,1999(4).
[3]刘青弋.对应新世纪.北京舞蹈学院“舞蹈学”学科定位与建构[J],北京舞蹈学院学报,2002(1).
[4]刘青弋.体现:舞蹈文化研究的根本[J].北京舞蹈学院学报,2002(1).
[5]王国宾等.关于舞蹈美育与素质教育的研究[J].北京舞蹈学院学报,2002(2).
转载请注明来自:http://www.zazhifabiao.com/lunwen/wzys/yywd/28175.html
上一篇:增强学生舞蹈表现张力的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