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1-08-18 10:40:46 所属分类:音乐舞蹈 浏览量:
作为一种艺术形式,舞蹈与人类心理活动的关系可谓十分密切。明代乐舞研究专着《乐律全书》中有言:盖乐心而发,感物而动,不知手足自运,欢之至也,此舞之所由气也。舞蹈因其以人体本身作为物质载体,以身体动作语言作为主要表现手段的特性,几乎成为了人的
作为一种艺术形式,舞蹈与人类心理活动的关系可谓十分密切。明代乐舞研究专着《乐律全书》中有言:“盖乐心而发,感物而动,不知手足自运,欢之至也,此舞之所由气也”。舞蹈因其以人体本身作为物质载体,以身体动作语言作为主要表现手段的特性,几乎成为了人的心理活动在艺术中最直接、最强烈的表现方式。每一个舞蹈作品都凝结了舞蹈创作者大量的心理活动,是创作者心理状态的反映,包括性格、气质,以及情感、意志,甚至是对事物的认知等人的心理特征和心理活动过程都可以在舞蹈中体现。而在舞蹈欣赏过程中,观众也需要对接受到的舞蹈意象进行一系列的心理加工,才能对舞蹈作品的内容以及舞蹈要传达的情感意蕴加以理解。
一、知觉系统
在杨治良、郝兴昌主编的《心理学辞典》中,知觉被定义为“人脑对客观事物各个部分或属性的整体反映”。与大多数人印象不同的是,知觉并非简单的将感官感受到的事物特征进行拼接,而是在诸如眼、耳、鼻等感受器官对事物的感觉基础上,通过一系列复杂的整理、组织与加工,从而对来自各个感受器官的感觉要素进行整合与解释。经过知觉的整合后,各项感觉被赋予意义,如耳中听到的声波是广播中的音乐,眼中看到的光线是绿树和蓝天等等。这些被组织且赋予意义的感觉信息为我们接下来的心理活动提供了准备条件。知觉系统在感觉和思维之间架起了一座连接的桥梁,具有承接上下的作用。而在舞蹈欣赏过程中,正是因为知觉具有如此功能,使得观众能够几近自动化的对正在欣赏的舞蹈作品加以初步解释,为之后各项心理活动打下基础。
在普通心理学的研究工作基础上,格式塔心理学家经过大量的实验研究,揭示了知觉的工作方式与组织规律。格式塔心理学理论认为,人的知觉系统在组织感觉材料的过程中遵守接近律、相似律、连续律、共同命运律和完型趋向律等普遍规律。所谓接近律和相似律,指的是直觉倾向于将距离更近或轮廓更为相似的事物组合成一个整体,如紧密排列的相似图案。连续律,意为知觉倾向将碎片化的部分拼接成连续的整体,如在纸上的虚线和在耳中的旋律。共同命运律,即所有视觉元素共同运动时,知觉倾向于将其归结为一个运动的整体,如舞蹈中动作整齐划一的舞者群体。而所谓完型趋向律,作为知觉规律中更为一般的原则,指的是人的知觉普遍倾向于用更为简单的模式对于接收到的感觉进行组织和解释。遵循上述规律,知觉系统将视觉、听觉、触觉以及味觉等感觉要素进行拆分、整合、提取、选择,为人的思维和其它高级心理活动提供完整且被赋予意义的材料,让人不管是在日常工作生活中,还是在欣赏艺术作品时,都能清楚地知觉到事物意象的属性。
二、共情与移情
从观众的角度而言,舞蹈欣赏实际上是一个将舞蹈作品进行接收、分析、理解和品味的过程。在知觉系统将接收到的感觉元素进行整合和解释,得到一个相对完整且被赋予含义的意象后,后续心理活动便可以从中进行作品意义和情感的理解。在提取与品味舞蹈作品情感的阶段,共情与移情成为两种必要的心理能力。
共情,是一种在人的内心当中普遍存在的心理能力。在心理学中,共情又称作同感、同理心,具体含义是通过深入他人内心去体验其情感与思维,从而了解和体会对方的心理,并通过合适的方式进行表达,从而通过内心的理解影响他人、取得反馈。共情可以被看做是一种与生俱来的心理能力,在包括日常沟通、情感表达等许多生活场合中人们都在自觉或不自觉地用到它。也正是因为对这种能力的掌握和运用程度有高有低,不同的人在生活中展现出对他人情感理解和表达能力的差异。更加直观的说,是否掌握这种心理能力,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人们对其他人是“钢铁耿直”还是“善解人意”。
共情能力的高低成为影响观众在舞蹈欣赏中对于作品情感的体验和理解程度的主要原因之一。由于舞蹈作品、创作者和观众之间的关系,观众只能利用自身的共情能力对于自己接收到的意象进行理解,通过舞蹈作品的形式去理解作品形象的内在情感,并以此为基础,试图理解作者想要表达的思想感情。值得注意的是,正如“世上不存在两片完全相同的叶子”一般,没有两个人有着完全一样的气质、性格和情感经历。因此很多时候观众所理解到的情感与创作者想表达的情感以及作品本身的情感之间具有一定的差别。
三、心理距离与预期
如前所述,观众自身的知觉系统和共情、移情等心理能力为其对于舞蹈作品内容与情感的解读提供了保障。而除此之外,在舞蹈欣赏的过程中,还有许多心理要素对于增强欣赏的效果起到不容忽视的影响,其中两个较为重要的增效要素便是心理距离与预期。
所谓心理距离,是指审美主体通过某种力量,在心理层面将审美客体与客观现实进行区分。作为一个概念,心理距离最早由20世纪英国心理学家爱德华·布罗提出。他将心理距离定性为一种心理态度,并说道“人对艺术和现实产生审美活动的基本前提是保持适当的心理距离,即审美主体与对象应保持一种恰到好处的心理态度,通过对对象的感受与个体的自我相分离,助于客体摆脱人本身的实际需求与目的而获得此心理态度”。在舞蹈欣赏层面,心理距离既涵盖了观众与作品之间的距离感,更包括观众心理认为的作品意象与客观现实之间的距离。对于提高舞蹈作品的欣赏效果而言,心理距离的建立与维护诚然是一个有着重要影响的增效要素。
从舞蹈欣赏的角度而言,观众的预期对于舞蹈欣赏效果的影响应分情况讨论。当作品欣赏符合观众的预期方向,且超出了观众的预期,让其感觉“意料之外、情理之中”的时候,观众的预期对舞蹈欣赏效果展现出有利的影响。而当作品欣赏与观众预期具有较大的偏差,且明显低于观众预期时,预期对欣赏效果展现出不利的影响。同时,由于心理预期具有自我验证效应,观众的预期本身也对舞蹈欣赏效果具有一定的影响作用。无论是一个正面、适当的预期,或是负面、过低的预期,都能够使得观众产生相应的态度和情绪,从而对于作品欣赏的效果产生正向或负向的影响。
四、结语
实际上,舞蹈欣赏作为一种精神活动,观众在此过程中会进行大量的心理调用,以充分理解与感受作品的形式、内容和情感。参与其中的,不仅包括上述的知觉系统、共情与移情能力,还有心理距离和预期,还涉及到心理过程、心理特征和心理状态等方面的众多元素。这些元素在以不同的方式作用于欣赏过程的同时,它们之间还具有错综复杂的联动关系,共同影响了舞蹈欣赏的效果以及观众对舞蹈作品的评价。而若想完整揭示出舞蹈欣赏过程中的全部心理活动,则需要舞蹈研究者们进行更为深入的探索。
参考文献
[1]杨治良,郝兴昌心理学辞典[M].上海上海辞书出版社,2016.
[2]理查德格里格,菲利普津巴多心理学与生活(第16版) [M].王垒,王姓等译北京:人民邮电出版社,2003:105.
[3]菲利普津巴多,罗伯特约翰逊,薇薇安麦卡恩津巴多普通心理学[M]邹志敏等译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17:88.
作者:王诏
舞蹈欣赏过程中的心理调用相关推荐心理距离在舞蹈欣赏与创作中的应用
转载请注明来自:http://www.zazhifabiao.com/lunwen/wzys/yywd/4917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