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荐期刊

科学技术哲学研究的历史沿革及内容前沿

时间:2015-12-20 18:28:25 所属分类:中国哲学 浏览量:

引言 科学技术的发展日新月异,带来的问题层出不穷,牵动着每一位具有科学反思精神的人类命运关注者的神经。哲学的终极目标是:寻找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人与人,甚至是作为独立主体的每个人的发展规律,以求更准确地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 相对于知识体系而

  引言    科学技术的发展日新月异,带来的问题层出不穷,牵动着每一位具有科学反思精神的人类命运关注者的神经。哲学的终极目标是:寻找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人与人,甚至是作为独立主体的每个人的发展规律,以求更准确地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

  “相对于知识体系而言,哲学似乎更应被看成是一种思维方式,一种文化体系。所以,应更加注意相应的研究过程,注意其所体现的特殊视角、特殊历史形态和历史地位。”

  在我国,科学技术哲学属于哲学门类下的二级学科,是一门综合性、交叉性的新兴学科,它的发展经历了比成熟学科更为艰难、复杂的过程。

  本文试图从科学技术哲学的研究主题出发,挖掘科学技术哲学研究的热点和盲点,揭示当前该领域研究的前沿问题。

  我国有关科学技术哲学的学术刊物主要有《自然辩证法研究》、《自然辩证法通讯》、《科学技术哲学研究》(曾用名《科学技术与辩证法》)三大核心刊物,它们的成长“见证了科学技术哲学从泛政治的哲学研究分化成为一个个具体的实际研究领域的历程”,也代表了我国在这方面的学术研究水平。

  本文用于分析的16 386条基础数据全部来自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分两部分:①三大核心期刊在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中的全部文献数据;②以“科学技术哲学、科学与技术哲学、科技哲学或自然辩证法”为“主题”,检索到的文献数据(不含三大核心期刊内容)。笔者运用逻辑分析与定性描述相结合的方法,使用CiteSpace软件工具,以社会和时代背景为依据,对应地划分样本数据,生成阶段图谱的关键词共现词表,再动态分析每一阶段图谱展示的科学技术哲学的研究主题。

  1 科学技术哲学研究的历史沿革    由图1可以看出,我国科学技术哲学的研究大致经历了以下几个阶段。【图1】    1.1 1951年~1966年:我国科学技术哲学研究的起步和积累时期  我国对科学技术哲学的研究源于自然辩证法研究的传统,1951年至1966年期间,该领域每年文献量不多。我国最早关于自然辩证法的研究论文是1951年由当时的联共(布)中央直属马恩列学院的曹葆华、谢宁两位作者发表在《科学通报》上的《“自然辩证法”俄文本序言》,是1948年苏联国家政治书籍出版局印行的“自然辩证法”俄文本序言。主要内容是关于恩格斯此书的过程,以及此书在自然科学方面的意义及重新编排的原由。

  1953年2月7日,毛泽东在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国委员会第四次会议上发出学习苏联的号召。在全国向苏联学习浪潮的推动下,中国出现了大量翻译介绍苏联在研究自然辩证法基本原理(物质观、运动观、时空观、因果观)和各门自然科学(物理学、化学、生物学)中哲学问题方面的论文和着作。经济建设时期,我国在生产实践中运用唯物辩证法,为社会主义经济建设服务。

  1956年2月,我国制定了自然科学和哲学社会科学的12年(1956年~1967年)发展远景规划。《关于规划草案的几点说明》还规定了自然辩证法的性质及地位,认为自然辩证法应当逐渐成为哲学学科中的一个重要分支,要求哲学家和自然科学家密切合作。

  1956年4月,毛泽东在中央政治局扩大会议上提出了在艺术上“百家齐放”,在学术上“百家争鸣”的方针。在“双百”方针的指导下,1956年到1966年自然辩证法研究迎来了第一个黄金时期,从研究队伍的建设和人才培养,到理论研究的论着和实际应用,都取得了辉煌成绩。

  1956年6月,中国科学院哲学研究所建立自然辩证法研究组,于光远任组长,并于10月正式发行第一个专门研究自然辩证法的刊物《自然辩证法研究通讯》。在培养自然辩证法人才方面,1961年,中国科学院哲学研究所自然辩证法研究组,中国人民大学哲学系和北京大学哲学系联合招收该领域的研究生;1962年,中国人民大学哲学系创办一年制自然辩证法进修班。另一方面,我国还建设自然辩证法的资料库。同时,辩证地吸收国外研究理论和前沿动态研究理论,如1963年第1期《自然辩证法研究通讯》发表了 日 本 人 坂 田 昌 一 的 文 章 《基 本 粒 子 的 新 概念》。

  1.2 1967年~1977年:我国科学技术哲学进入停滞和缓慢发展期  1967年~1972年我国没有关于科学技术哲学的文献被收录,1973年~1977年的文献量也不到100篇。“文化大革命”期间,随着自然辩证法研究人员不断受到迫害,自然辩证法研究事业也遭受厄运。“四人帮”打着马克思主义的旗号,炮制“代替论”的错误理论,将自然辩证法歪曲,致使我国自然辩证法的研究停滞。

  1.3 1978年以后,我国科学技术哲学进入快速增长期  1979年,我国科学技术哲学研究的文献量突破100篇,之后便进入快速增长的阶段,在2004年出现了第一个至高点。

  改革开放是自然辩证法研究繁荣的新起点,之后其逐渐转向科学技术哲学的研究领域。

  1977年12月,我国制定了全国科学技术发展长远规划,自然辩证法和科学技术史研究被列为重点项目之一,同时还成立了自然辩证法研究会,恢复出版了相关的学术刊物。此后,几大研究刊物的相继发行为我国科学技术哲学领域研究提供了重要的学术交流园地,极大地推动了该领域研究的不断发展。

  1979年《自然辩证法通讯》正式创刊发行,由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主办,于光远任主编。

  1981年10月中国自然辩证法研究会成立后,在1985年创办了《自然辩证法研究》。

  1984年,山西大学与山西省自然辩证法研究会联合创办了《科学技术与辩证法》。随着自然辩证法自身的发展,同时为了与国外科学技术哲学交流的方便,国务院学位委员会于1987年将“自然辩证法学科”改为“科学技术哲学(自然辩证法)”,并作为哲学的二级学科来建设,又于20世纪90年代初径直称其为“科学技术哲学”.2009年,《科学技术与辩证法》改名为《科学技术哲学研究》。在多年的发展和演进过程中,《自然辩证法通讯》、《自然辩证法研究》、《科学技术哲学研究》等逐渐发展成该领域的主要刊物,它们代表了我国科学技术哲学领域学术研究和发展的最新水平。

  2 科学技术哲学研究主题的演进    笔者对检索确定的文献数据进行关键词共现网络分析,通过科学知识图谱的共现词统计词表直观展现我国科学技术哲学研究主题的演化进程:第一阶段为1951年~1977年;第二阶段为1978年~2004年;第三阶段为2005年~2012年(检索时间2012年4月)。在CiteSpace软件的运行环境下,以关键词共现网络分析为主,选取每一版块的前20或大于20个共现的高频次或高突现度关键词进行分析。据表1可知:1951年~1977年,只有“自然辩证法”共现频次为153(≥100)次,其余关键词共现频次均未超过100次。本阶段的研究主题大体上呈现三种现象。【表1】     1)突现度①一栏下的7个数据:形而上学、唯物辩证法、马克思主义、自然辩证法研究、资产阶级、《自然辩证法》、哲学问题突现明显,起到了纽带的作用,沟通着整个自然辩证法的研究。

  2)自然辩证法、恩格斯、自然科学、辩证唯物主义、自然科学工作者等频次靠前。这说明这一阶段自然辩证法研究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一个重要分支,是马克思主义哲学在自然科学领域的细分,继承了自然哲学研究的传统。

  3)“唯心主义”位居第9位,“唯心论”则出现在最后,说明了学术界对恩格斯原稿的翻译及研读工作做得比较多,也说明了他们对科学方法论的追求。学术界主要研究自然辩证法所具有的“辩证唯物主义”思想,方法是将唯心主义与唯物主义对比研究,充分体现了自然辩证法是辩证方法论和唯物主义世界观的结合。这一阶段的自然辩证法研究,因和生产实践、经济建设相结合,不是纯学术性研究,研究只作为普及性、认识性的工作,深刻度不够。“受‘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的影响,在自然辩证法研究中出现了’左‘的倾向。”这主要体现在对资产阶级和唯心主义的批判上。

  表2是1978年~2004年期间的关键词共现的词表,共现频次≥150关键词共有23个,可见文献产出量增多,研究主题的范围也在不断扩大。此阶段是科学技术哲学(自然辩证法)在我国发展的繁盛时期,出现了大量新的研究主题。突现度>16.7的就有23个,而且度数和第一阶段的相比显着增大。【表2】

  此阶段的研究主题同样呈现了以下几种新的变化。    1)词表中与“科学”相关的研究主题顺势蔓延开来,包括“科学哲学、科学技术、科学家、自然科学、科学技术哲学、科学研究、科学史、科学理论”等,说明我国在对外开放的大环境下,主要是学习和引进先进国家的科学技术。为适应与国际接轨,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将“自然辩证法”更名为“科学技术哲学”,这一改变又促使研究主题转向了科学技术哲学。

  2)以往有关自然辩证法的研究方法较为零散、单一,这一时期的研究方法则呈现多元化、科学化特点。如认识论、方法论等,表明随着学科领域研究的深入,方法理论已形成并呈多元化发展。

  3)学术交流具有国际性和前沿性。“学术讨论会”共现频次居第17位,说明这一阶段的科学技术哲学研究,多是通过“学术讨论会”的形式,组织人才队伍,集思广益,专业创新优势突显。

  4)“科学史、技术哲学、技术创新”等作为新的研究领域出现。科学技术哲学研究呈现出“不放松对传统自然科学、自然哲学的基础研究,加强对经典科学哲学的研究,顺应复杂多变的国际环境,抓住新交叉领域,走向对科技前沿相关问题进行研究”的创新模式。

  5)高频次的23个关键词中就有14个关键词最早共现年份是在1978年。可见,改革开放给科学技术哲学的研究带来了巨大的影响,第一年就出现了良好势头。

  6)突现词的研究主题已颠覆了上一阶段的纽带主题,“科学、技术、知识经济时代、19世纪”等主题词的突现,说明在知识经济时代,科学技术发展异常迅猛。“技术创新、技术哲学”等主题词的出现说明新时期增加的技术哲学研究中,技术创新是核心。“学术规范、科学精神、学术道德”等主题词的突现说明在步子迈开、竞争激烈、领域被抢先的情况下,研究者应防止急功近利,加强学术道德和责任的培养。“可持续发展、人与自然的关系”等主题词的出现说明新时期的研究紧跟科技发展带来的负面问题,积极追求全面、协调、可持续的科学发展。

  我国科学技术哲学的研究紧跟国家改革开放的步伐,理论密切地联系实践并指导实践,实践反过来又促进理论的创新。“中国的自然辩证法在20世纪80年代就基本完成了研究范式的转换。除了前述的学术从封闭走向开放外,学人不再局限于把学术眼界和主要精力用于革命导师经典着作的狭小领域,而且摆脱了本本主义和教条主义的束缚。”所以,在科学技术哲学(自然辩证法)的研究中,思想解放才是关键。

  表是2005年~2012年期间的关键词共现列表。我国科学技术哲学的研究在经历过1978年~2004年阶段的繁荣后,进入了平稳的、加速度下降的发展期。这一阶段我国科学技术哲学的研究主题又呈现了如下变化。    1)频次出现明显变化。最前两位的“自然辩证法”(322)、“自然辩证法研究”(300)和第2阶段的“自然辩证法”(1495)、“自然辩证法研究”(815)相比,频次急剧下降。在第2阶段的其余高频次的关键词在此阶段的共现频次也显着减少。

  2)“学术研讨会、专业委员会、中国科学院、中国科协”等主题词的高频出现,说明我国科学技术哲学的研究越来越专业化和正规化。

  3)“可持续发展、科学发展观、科学技术与社会、科学文化、科学精神”等主题词的出现,反映出科学技术与社会的联系越来越密切。一方面科研工作者要兼备科研责任,做到科研“贴近生活、来源于生活、服务于生活”;另一方面,科研工作者要坚持科学发展观,以人为本,注重可持续发展。

  4)“工程哲学、工程”作为新的研究领域出现。科学技术研究新领域的多处出现,传统研究领域关键词频次的下降,说明旧有研究领域的研究队伍存在领域转移现象。

  5)出现许多热点和前沿问题。2005年的热点问题基本接近原来的研究主题。2009年的热点问题出现两种情况:①“版面、学术期刊、通讯、付费”等主题词的突现说明了学术规范需要不断加强;②“理论与实践、低碳、科技政策”等主题词的突现说明科技政策制定出现了新标准,越来越多地考虑为民 造 福 的 因 素。

  2011年 的 情 况 更 多 表 现 为:①“哲学问题、语境论”等主题词的突现反映出科学技术哲学研究的新转向,语境论是科学哲学研究的前沿问题。②“科学史、人文与社会科学”等主题词的突现预示着新交叉领域的成熟。③“辛亥革命、孙中山、大连理工大学、学术会议、公共政策、论坛”等主题词的突现,反映了关注热点社会化、使用手段网络化、学术交流多样化和定期化。此外,我国的科学技术哲学研究越来越突出“中国特色”.“可持续发展、科学发展观、工程哲学”等主题词的突现,都充分证明了这一点。

  3 科学技术哲学研究前沿分析    我国科学技术哲学的研究主题正呈现出:自然科学→自然科学、科学哲学、技术哲学→自然科学、科学哲学、技术哲学、工程哲学、科学与人文、科学技术史等的分化研究路径。

  据表可知,科学技术哲学研究正呈现出两大趋势:一是关于科学技术的哲学;二是关于科学技术自身的研究。科学哲学、技术哲学、工程哲学、马克思主义哲学是回归科学技术的哲学研究。对具体科学技术的研究,如人类基因组计划、人工智能;有关自然生态环境的哲学,如地球系统观、盖亚假说等。关注可持续发展、科学发展观等科技政策的研究,以及学术规范、学科建设、伪科学辨析的科学分界问题、“科技是把双刃剑”的科技伦理问题等,突显了科学技术与社会的关系不断加深,科学技术已然突出了它的社会功能、生产力功能、社会变革功能和生态调节功能,说明了研究的必然走向---“STS”转向。而科学哲学、技术哲学、工程哲学、马克思主义哲学、可持续发展与科技政策、学术规范和学科建设、科学技术与社会这几个方向的杂糅,也反映了既从科学技术的角度研究社会,又从哲学、历史和社会学的角度考察科学技术,体现了科学与技术、科学与人文社会科学之间的相互渗透与交叉。

  4 科学技术哲学研究的未来发展方向    在科技迅速发展的当今社会,科学技术哲学的研究正走向多元化、社会化、实践化。而在未来发展中,科学技术哲学的主要方向是:

  ①科学技术哲学研究的多元化研究之路。科学技术哲学研究不断产生新的生长点和生长级,形成科学技术哲学研究的新生长带。

  ②问题主导模式。凡是以解决科技相关问题为目的社会活动都可以在科学技术哲学领域合理地进行,增强研究选题的机动性和灵活性,注重学术自由。

  ③注重混沌后的公平。像政治经济学中的“价值规律”一样,杂乱的现象背后总有一只科学的无形的手在指引着科学技术哲学的分化与融合。

  ④“无际有边”原则。风筝飞得再高,总有一根线牵着。科学技术融入到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带来的问题层出不穷,以问题为主导的研究模式,必然向外围扩展,但对科学技术哲学的纵深研究始终要保持哲学的思辨性。“哲学本质上是以人的感性活动为存在论基础形成的以’感性意识‘的形式而彰显人对自身生存意义持守的智慧。”可见,科学技术哲学的未来发展也离不开对哲学基本问题“思维和存在的关系”的研究。

  参考文献    [1]郑毓信。中国科学技术哲学的“定位”[J].自然辩证法通讯,2001(4):93-94.  [2]王鹏,侯剑华,吴洪玲。我国科学技术哲学博士学位论文研究主题与发展探析[J].自然辩证法研究,2012(8):120-126.  [3]孙立真。从三大期刊看我国科学技术哲学的发展趋向[D].太原:山西大学,2006.  [4]Chen C.CiteSpace II:Detecting and visualizing emer-ging trends and transient patterns in scientific literature[J].Journal of the American Society for InformationScience and Technology,2006(57):359 -377.  [5]Chen C,Ibekwe-SanJuan F,Hou J.The structure anddynamics of co-citation clusters:a multiple-perspectiveco-citation analysis[J].Journal of the American Societyfor Information Science and Technology,2010(7):1386-1409.  [6]曹葆华,谢宁。“自然辩证法”俄文本序言[J].科学通报,1951(11):1199-1205.  [7]黄顺基,周济。自然辩证法发展史[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88.  [8][日]坂田昌一,段生林。基本粒子的新概念[J].自然辩证法研究通讯,1963(1):7-14.  [9]中国科学院理论组。驳姚文元的“代替论”[J].科学通报,1977(Z1):145-146+163.  [10]马佰莲,王瑞。析中国自然辩证法研究与政治运动的关系---基于对1956~1966年自然辩证法研究文献的定量分析[J].北京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2):8-12.  [11]李醒民。从自然辩证法到科学技术哲学[J].民主与科学,2009(6):22-24.  [12]李齐。“感性活动”对哲学基本问题的解决及其存在意义---马克思哲学一个特质的表达[J].中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3(1):25-30.

转载请注明来自:http://www.zazhifabiao.com/lunwen/wzys/zgzx/2349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