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1-09-13 10:27:02 所属分类:中国哲学 浏览量:
求生向生、乐生长生是人类文明的共同目标,是世界各民族普遍的文化信仰和精神追求,也是人类社会进步与发展的重心所在,千百年来一直吸引着人们的注意力,并演变衍生出各种不同的文化范式。然而,如何生?如何乐生?如何长生?面对这些看似简单且容易回答的问题
求生向生、乐生长生是人类文明的共同目标,是世界各民族普遍的文化信仰和精神追求,也是人类社会进步与发展的重心所在,千百年来一直吸引着人们的注意力,并演变衍生出各种不同的文化范式。然而,如何生?如何乐生?如何长生?面对这些看似简单且容易回答的问题,人们自古以来却始终没有找到好的答案,也没有形成一致的共识,更没有产生具有普遍意义的、为世界各民族与国家共同接受的文化思想和哲学理念。许多关于“生”的哲学命题和文化思想,几乎被国家政治、社会发展、教育科技、经济建设等各种所谓历史主题所遮盖,各类科学围绕“生”所进行的探讨与研究,要么停留在生存与死亡、贫困与富裕、落后与先进等范围止步不前,要么聚焦于国家和民族、地区与集团、个人与社会之间的生存竞争和利益争夺上,将“生”的主题牢牢固定在感官快乐和各种欲望满足的历史车轮上疯狂旋转,从而导致真正“以生为本”的哲学与文化很难获得发展提高。近年来愈演愈烈的各种全球化问题、自然生态问题、文明冲突问题、科技进步问题、社会和谐问题,特别是全球性新冠肺炎疫情的肆虐,迫使人们不得不重新审视现存的价值观和社会机制,重新思考“生”的哲学,重构一种新的“生态”文化,已成为非常重要而迫切的时代任务。
当我们回溯源远流长的中华文明历史长河时,就会发现二千五百多年以前的庄子,给我们提供了非常有价值的理论与思想借鉴。庄子的“养生论”,无论其本体论意义的形而上学,还是其思想范畴与文化内容,无论其哲学命题与逻辑概念,还是其审美价值与社会实践,都对之进行了独特而富有魅力的探索,形成系统而全面的理论体系,闪烁着耀眼的智慧光芒,成为中华文明宝贵的精神财富。
一、养生之道:与天地并生,与万物为一
“生”是植根中华文化的根本思想,“养生”是中华文化源远流长的精神内涵,“养生论”则是具有显着中华民族特色的理论代表,是人类文明的宝贵财富,在世界文明史上具有独特而崇高的地位。庄子的养生美学,不仅奠定了中华养生文化的本体方向,而且体现了中华养生文化的实践精神,中国传统养生文化许多重要的思想范畴、理论命题、概念形成、外延拓展都从庄子而来,都因庄子而成。庄子以生为根,以养为本;以自然为宗旨,以和谐为方向,系统地构建了自己的“养生论”体系,极大推动了中华养生哲学与美学的发展,并由之成为中华文明重要的精神财富,为人们世所推崇。庄子养生美学所展开的“生”,既指身之生,也指心之生;既指人之生,又指自然万物之生;既植根个体人生,又容纳社稷众生;六位一体构成完整而严密的“养生论”系统。庄子的“养生”不是以己之私,养人之生;不是以己之欲,养身之生;不是以身之乐,丧心之生;不是以社会之需,夺自然之生。而是身与心、灵与肉;人与自然,人生与社会凝聚为一体的和谐生命运动状态。庄子秉持“道法自然”的养生理念,即天之自高,地之自厚,日月之自明;人之自得,身之自乐,心之自悦,神之自畅的自然养生思想,坚决反对那些悖逆自然规律、危害生命道德、剥夺生态伦理的掠夺式“养”生行为。
庄子的养生之道,本质上是“齐物并生”之道,概括起来就是“天地与我并生,万物与我为一”。1主要包括三个方面的内容:(1)齐物,(2)并生,(3)同一。这三者连续递进,互构一体。庄子是这样阐述的:
芴漠无形,变化无常,死与生与,天地并与,神明往与!芒乎何之?忽乎何适?万物毕罗,莫足以归。【《天下P508》】
道者,万物之所由也。庶物失之者死,得之者生,为事逆之则败,顺之则成。【《渔夫P476》】
天下也者,万物之所一也。得其所一而同焉,则四支百体将为尘垢,而死生终始将为昼夜而莫之能滑,而况得丧祸福之所介乎!【《田子方P311》】
万物一齐,孰短孰长?道无终始,物有死生,不恃其成;一虚一满,不位乎其形。年不可举,时不可止;消息盈虚,终则有始。【《秋水P246》】
天地虽大,其化均也,万物虽多,其治一也;【《天地P161》】
圣有所生,王有所成,皆原于一。【《天下P492》】
归纳起来,我们可以这样梳理庄子养生之道的特点:
第一,齐物是指人与物、彼与此、我与他平等相处、互利依存的关系,它遵循万物齐有、万法齐济的平等理念。这是庄子养生之道的基本精神,齐物之道就是养生之道,齐物之法也即养生之法。在庄子看来,养生必须以齐物为条件,从齐物论的立场出发,物无贵贱,法无高下,生无差异。养生绝非独生,也非已生,而是天地万物齐生。齐致以生,才能生生而不息。
第二,并生是指人与自然、人与社会、社会与自然并存相依、齐致并予的关系,它循天道,法自然,生万物,与日月同光辉,与天地并久长。并生之道,即天地之道,也即养生之道。天不产而万物化,地不长而万物育,与天地并生的情怀是最高的生命情怀。并生之法,和之以阴阳,烛之以日月,应之于万有,其最高境界就是与天地同根而并生久长。
第三,同一是指同一状态下不同生命的共属一体性,在同一状态下,其生也天行,其死也物化;其物皆自是又相彼,相彼相是,所以玄同。同一性原理是庄子“养生论”的根本原理,也是养生之道的形而上概括。玄同之道,开以阴阳,持以春夏,休与秋冬;与阴同德,与阳同波;与道自化,化而为一。
庄子在给出养生之道的同时,还培育产生了许多养生命题和养生范畴,提出了诸多不同含义的养生概念,极大丰富了中华养生思想文化。他是我国历史上最早、最系统从哲学立场出发,系统思考养生之道的思想家。我们可以从庄子关
于“养生”及其与之相应的大量词汇中,清晰地梳理出其“养生”哲学的命题与原初脉络,并进一步把握其“养生”思想的内涵及外延拓展。如全生、养生、并生、方生、悦生、外生、皆生、群生、正生、众生、益生、人生、长生、自生、俱生、有生、生生、复生、所生、宁生、达生、存生、德生、更生、新生、本生、相生、天地生、易生、尊生、重生、独生、所生、害生、怒生、伤生、损生、弃生等。这里的全、并、悦、群、正、众、益、复、宁、达、德、更、新、尊、重等许多关于“养生”的理念,穷通自然,玄同物我,磅礴为一,系统地体现了中华养生美学的基本精神,对源远流长的中国养生文化产生了极其重要的影响。
1. 注焉而不满,酌焉而不竭。
2养生之道,合与天地,同与日月;至大无外,至小无内。正因为如此,它无不能生,无不能成;它体尽无穷,应物而自成;自成而自生,生生不息。在这个意义上,庄子才说其注不满,其酌不竭;另一方面,“注”与“酌”的关系,也就是“予”与“取”的关系,这是庄子对待自然生态、万有众生的基本态度与立场,不可予其满,不可取其竭。不满不竭,任天而为;不多不少,随性而成。唯如此,法度适中,才是养生正道;唯如此,应物随性,才是玄同天地。据此,庄子的养生之道与天地之道就归为一体,“道,于大不终,于小不遗,故万物备。广广乎其无不容也,渊渊乎其不可测也”。3
很明显,庄子在这里所倡导的养生之道,将“注”与“酌”、“予”与“取”置放于突出的地位。由于庄子的“生”是指天地之生、万有众生,所以他的“养生之道”必然具有天地情怀,其“养生之德”一定玄同万物。玄同的立场,就是物物平等的立场;天地情怀,就是物物共生的情怀。天无私,日月明;地无私,万物生。所以,庄子坚决反对那些竭物养人、穷物嗜欲、以私养生的做法。他认为注满则溢,酌竭则亡;予多乱性,取竭死生。只有物我同一,天人合一,与物皆昌,万有才能葆光相生;只有见己见彼,己生彼生,生彼生己,才能生生不息。这样一来,庄子的养生之道就具有了明显的形而上意义,而庄子养生之德就闪烁出了耀眼的本体论光彩,为后来的中华养生文化和生态哲学的发展奠定了坚实的理论基础,拓展出无限宽广的前景。
善养生者,一定是乘天地之正,顺万物之性,御六气之辩的人;同时善养生者,也一定是放怀天下,玄同万物,穷通万法,爱人利物的人。这样的人,类似于庄子一生所推崇的神人、真人、至人和圣人。神人穷通,真人法道,圣人明德,至人无为,他们共同的特征是:(1)养生而不生死;(2)物物而不物于物;(3)明德而不私得。因为不生死,而万物皆生;因为不物于物,而能物物;因为不私得,所以能无所不得。这样,庄子就让自己的养生论释放出益生万物、并包天地、兼济天下的宇宙情怀,展示出泽及万世、和济众生、与人同乐的社会价值,可以说这是庄子留给中华民族无限珍贵的审美华章。
2. 藏金于山,藏珠于渊。
4山高而不知厚,故能藏金;渊深而不知底,故能藏珠;道德不私得,故能养生。生之至,道之尊,德之成,在于物归其位,理归其正。其道德在自然,其正位也在自然,自然而然,无所不然。金藏于山,珠藏于渊,生养于道,皆在顺性而自然。自然葆光,是最佳养生之道。
这里,庄子告诉我们,养生的本质就在于自然。金如果不藏于山而露于市,则必遭冶之、淬之、锻之,其光华必蚀之、损之、锈之,其命运必遭市之、易之,其归宿或贵、或盗、或辗转而不知所终。珠如果不藏于渊而露于市,则必遭削之、切之、磨之;虽因匠而华,因市而贵,因易而用,然而其命运最终莫不与露市之金如出一辙。同样,生如果不养于自然,不顺性于道,则必欲之、纵之、嗜之,往往会因贪欲而伤生、弃生;因财富而谋生、损生;因纵乐而骄生、醉生;因己利而夺生、杀生;因悲喜过度而怒生、害生……如此等等,生不自生,等于是以生生死,生又安在?
物生于自然,是道之极;养生循于天,是德之至。物物相依,事事相宜,一体于自然,这是不容怀疑的生之大法和根本道德。同样的道理也适用于国家治理和社稷众生。庄子认为,衡量国家繁荣与社会文明的标准,不在于国库的丰饶,也不在于朝政的盈余,而主要在于民生的颐养水平和社稷的藏富能力。国家富,在于民;社稷安,也在于民。民不聊生,何谈强国?民不安乐,哪有社稷?所以庄子认为治国理政最好的办法就是藏富于民,藏金于山,藏珠于渊。这里,藏富于民的根本就是与民养生,与民乐生,使民长生;藏金于山的根本就是予山与生,予物与生,物物相生,与天地并生;藏珠于渊的根本就是纳生与珠,珠玉成渊,源远流长。这样,将个体人生、社会民生、自然万物众生三者同构为一体,实现和谐的共生目标,谱写出壮丽的怡生乐章,就成为庄子养生美学的最高境界,也是庄子养生理想的终极目标。
3. 同与禽兽居,族与万物并。
5庄子崇尚自由,他绝云气,负青天;乘云气,御飞龙;旁日月,挟宇宙。“以出六极之外,而游无何有之乡,以处圹埌之野”。6逍遥于自然天地之间,追求至高至乐的生命境界。庄子追求独立,信奉见独,其本质在于颐养生命,保持精神与意志的纯粹与高尚,不受世俗污染,不被杂念侵扰,不为利欲熏心,但他并不是一位孤独的利己主义者,也不是一位夺众生而利己身的狭隘独生者。相反,他拥宇宙之胸襟涵养群生,怀社稷之美德关切天下苍生,所以,他积极倡导同与禽兽居,族与万物并。他非常赞赏上古的至德之世,因为“至德之世,其行填填,其视颠颠。当是时也,山无蹊隧,泽无舟梁;万物群生,连属其乡;禽兽成群,草木遂长。是故禽兽可系羁而游,鸟鹊之巢可攀援而窥”。7庄子所描绘的至德之世是一派欣欣向荣的极乐世界,在那里万物并生,群生同德,众生平等,呈现出朝气蓬勃的盎然生机。对此,庄子在不同的场合,作出了许多精辟的概括:
官阴阳,遂群生。【《在宥P150》】
合六气之精,以育群生。【《在宥P153》】
阴阳和静,鬼神不扰;四时得节,万物不伤,群生不夭;人虽有知,无所用之。此之谓至一。【《缮性P232》】
幽然皆生,而不知其所以生;同焉皆得,而不知其所以得。【《骈拇P124》】
天地有官,阴阳有藏,慎守女身,物将自壮。【《在宥P150》】
无欲而天下足,无为而万物化,渊静而百姓定。【《天地P161》】
庄子鼓励人们顺天理,行五德,应自然,调四时,和万物,其目的就在于使万物循生,群生皆生,葆光永生。其境界,与物为春;其精神,感照天地;其信仰,和利天下苍生。
二、养生之身:吐故纳新,约养持生
养生的主体是养身。身是生的载体,也是养生的中心。无身则生不存,无生则身难保。身与生的关系,是辩证统一的关系,其“养”起着无可替代的中介与桥梁作用。通过养身,提高“生”的活力;通过养生,促进“身”的平衡。庄子所推崇的养身之道,就是“吐故纳新,约养持生”。吐故纳新,出自庄子的《刻意》篇;约养持生,出自庄子的《盗跖》篇。他认为如果能吹呴呼吸,吐故纳新,就可以熊经鸟申,益寿延年;如果能苦体绝甘,约养持生,即使久病长厄,也可以不死长生。
庄子不仅是深刻的哲学思想家,也是杰出的语言学家,他在思考养生哲学的同时,创造了大量关于“养身”的词汇,极大丰富了“养身”哲学的命题和概念,充实了“养身”美学的内涵和外延,成为中国传统文化宝贵的思想财富。如全身、终身、保身、修身、正身、养身、益身、贵身、爱身、躬身、本身、常身、必身、其身、行身、存身、在身、活身、安身、苦身、忘身、知身、藏身、完身、治身、愁身、容身、为身、离身、以身、汝身、吾身、乃身、危身、伤身、亡身、贼身、身教、身劳、身殉、身处等等。
庄子的养身之道,不是富贵名利之道,亦非嗜欲纵乐之道,而是“吐故纳新,约养持生”。其核心思想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一是平,二是闲,三是适。这三者循环相递进,互相同构,形成完整而系统的思想体系。
不益生,何以有其身?【《德充符P86》】
不能说其志意,养其寿命者,皆非通道者也。【《盗跖P450》】
谨修而身,慎守其真,还以物与人,则无所累矣。【《渔夫P474》】
无所可用,得终天年。【《达生P271》】
适来,夫子时也;适去,夫子顺也。安时而处顺,哀乐不能入也,古者谓是帝之县解。【《养生主P46》】
弃世则无累,无累则正平,正平则与彼更生,更生则几矣。【《达生P270》】
不开人之天,而开天之天,开天者德生,开人者贼生。【《达生P272》】
1. 保身全生,养亲尽年。
9庄子养身思想在其《养生主》这篇文献中论述得最完整,也最系统。早在庄子之前,《黄帝内经》对此有所探讨,“故智者之养生也,必顺四时而适寒暑,和喜怒而安居处,节阴阳而调刚柔,如是则僻邪不至,长生久视”。10庄子继承了《黄帝内经》的思想,并使之在思想和实践领域得到双重的提高与拓展。在庄子看来,“平”是保身全生的首要前提,也是养亲尽年的关键所在。在庄子那里,“保身全生,养亲尽年”是养生的目标,然而如何实现这一目标并使之得到全面的落实呢?庄子给出的答案就是“以平正身,以平全生”。
在庄子看来,要养身,必须先正身,其身不正,其养难存。正身的标准就是“平”。“平”的主要含义包括:(1)人与物平;(2)身与心平;(3)内与外平。以此可以拓展为寒暑平、阴阳平、刚柔平、喜怒平等等,形成系统而严密的理论结构,将庄子的养身思想表达得淋漓尽致。总之,不平则不生,生则必平。以平平不平,不以不平而平平是庄子养生论的核心。在养身的过程中,第一,要平等待物,以天待人,人与物平等相宜。不能以人凌物,以我欺物,尽最大可能实现物我同一,利物益身。第二,要身心平衡,身随心动,心随身养,颐养身心,和谐同一。身心裂,生难存;心煎熬,身憔悴;身负累,心不安……如此等等,都是庄子坚决反对而杜绝的。第三,要内外平一,身内与身外和谐相宜。做到既攘外又安内,既养身又畅神,使人生获得巨大的审美快乐。庄子说,“平者,水停之盛也。其可以为法也,内保之而外不荡也。德者成,和之修也。德不形者,物不能离也”。11所以,平是养生之道与养身之德的双重准则。
为此,庄子要我们除五害,破八邪。五害即乱目之色、乱耳之声、薰鼻之臭、浊口之味、滑心之趣。此五者,皆为生之害,导致目不明、耳不聪、惾中颡、口厉爽、性飞扬,使身心失去平衡,引发疾患,折寿伤身。八邪即明邪、聪邪、仁邪、义邪、礼邪、乐邪、圣邪、知邪,明邪淫于色,聪邪淫于声,仁邪乱于德,义邪悖于理,礼邪相于技,乐邪相于淫,圣邪相于艺,知邪相于疵,此八者,是引发贪欲恶念丛生而天下混乱的主要原因。在庄子看来,五害八邪就是破坏身心平衡的罪魁祸首,所以他说“以不平平,其平也不平;以不徵徵,其徵也不徵”。12相反,如果我们能信奉道德,守身正平,以平正身,就能保身全生,养亲尽年。正是在这个意义上,他说“平易恬惔,则忧患不能入,邪气不能袭,故其德全而神不亏”。13
2. 与物皆昌,修德就闲。
14昌,指物之态;闲,指身之状。养身不能夺物害生、伤物利己,这是基本的条件;同时,养身必然是在悠闲适意的环境下,人身所获得的高度自由与解放,在这种状态下人摆脱了一切负累重担,走出了激烈的竞争环境,让身心俱获安宁自由,从而使身得到充分的休息,神得到充分的涵养,让人的生命获得积极而快乐的审美享受。所以,与物皆昌是基础,修德就闲是条件,以闲养身是目的,三者递进循环,形成一个彼此相连的养身运动过程,从而实现养身、养生、养德的理想目的。
同时,与物皆昌、修德就闲给养生之身提供了充分的保障,使人身处于最适宜相生的环境,从而让人的生命境界与审美情怀获得极大提升,这即庄子所谓“休归自然,闲得自我”。庄子所谓修德就闲、以适养身;所谓休归自然,闲得自我;所谓以恬养知,以和养德等命题,其本质就是“自然无为”。他推崇弃彼任我,放怀自适;他热衷素朴随性,依天而成;他乐于忘是非,而鉴死生;他安于就薮泽,而处闲旷;他向往骑日月,而挟风雷。如此等等,只有在自然无为、高度自由的状态下才能实现。
然而,受世俗影响,人们求名利,尊富贵,安厚味、乐美服、好色音等等,极尽伤物害生之能事,既不怕天谴,又无畏道德,更不忧伤身,从而把人们的生活推向无可救药的恶性循环深渊,悲莫大矣!苦莫大矣!罪莫大矣。庄子坚定地认为,养身全生,就必须“忘其肝胆,遗其耳目,芒然彷徨乎尘垢之外,逍遥乎无事之业,是谓为而不恃,长而不宰”。15很明显,庄子的养身哲学是一种审美的学说,我们只有在审美的状态下才能对此获得真正的把握与理解。
三、养生之心:形莫若就,心莫若和
养心是庄子养生论的重心,可以说在庄子的养生哲学与美学中,养心与养身居于同等重要的地位。心与身总是息息相关,二者互为表里,互为依存,共同构成生命的运动形式。不养心,养身就无从谈起;不养身,心也就无从可养。庄子养心论与养身论一脉相承,共同归属于他的养生之道,其养心的基本原则就是“形莫若就,心莫若和”。19这里,形指的是外,即认可尊重外在事物的存在;心指的是内,即在内外玄同的情况下保持内心的和谐平衡。庄子给出的养心原则:一是静,二是通,三是清。我们可以从庄子所创造的大量词汇中梳理出其内在的脉络与外延的拓展。
如执心、成心、之心、而心、其心、死心、心斗(《齐物论》);人心、其心、有心、以心、于心,游心、怒心;损心、中心、逆心(《大宗师》);用心、常心(《德充符》);怵心(《应帝王》);解心、为心(《在宥》);刳心、事心、民心、贼心、机心(《天地》);铙心、一心(《天道》);病心、捧心(《天运》);溺心(《缮性》);怜心(《秋水》);忮心、当心、静心(《达生》);洒心、惼心、剖心(《山木》);修心、患心、二心、人心(《田子方》);生心、谬心、顺心(《庚桑楚》);以心、复心(《徐无鬼》);拊心、忘心(《让王》);满心;虚心、苦心(《渔夫》);白心、心行、语心(《天下》);心止、心斋、心厉、心应、心和(《人间世》);心闲、心志、心养(《大宗师》);心醉(《应帝王》);心得、心居、中心、吾心(《天地》);心术、心定(《天道》);心悦、心亲、心竞、心变(《天运》);心识(《缮性》);心适、心稽(《达生》);心困(《田子方》);心死(《知北游》);心彻、心有、心悬、心无(《外物》);心服、心乐、心悲(《寓言》)等等。
1. 无劳女形,无摇女精。20这一观点是庄子借广成子与黄帝的对话概括而来,可以说这段话是庄子养心论的总纲。
至道之精,窈窈冥冥;至道之极,昏昏默默。无视无听,抱神以静,形将自正。心静必清,无劳女形,无摇女精,乃可以长生。目无所见,耳无所闻,心无所知,女神将守形,形乃长生。【《在宥P150》】
庄子的养心三原则静、通、清在这里都形成并表达出来了。庄子认为养心的前提是要让“心”处于安静祥和的状态,而心要静,则必须满足两个条件,这就是“无劳女形,无摇女精”。不劳不伤,不伤形全;不摇不动,不动聚精;形全精聚,人可长生。也就是说,心之养,在于静;心之静,在于宁,宁就是无劳无摇。无劳无摇,就必须管好自己的眼睛、耳朵与心灵不受干扰,做到目正见,耳正听,心正知。正见、正听、正知玄同天地之道,万物之德。这样,庄子就把“养心”的正道给出了,也把“养心”的方法阐明了。庄子在不同的环境、不同的场合、不同的时间,对这种养心与心养的内在本质,予以充分而全面的阐释,使这一理论得到清晰的概括。
虚无恬惔,乃合天德。【《刻意P229》】
洒心去欲,而游于无人之野。【《山木P291》】
德配天地,言以修心。【《田子方P311》】
游心于物之初。【《田子方P311》】
疏瀹而心,澡雪而精神。【《知北游P329》】
欲静则平气,欲神则顺心。【《庚桑楚P359》】
游心于无穷。【《则阳P393》】
养志者忘形,养形者忘利,致道者忘心矣。【《让王P437》】
庄子借云将与鸿蒙等各种至真、至神之人的讨论对话,对那种不宁、不静;不和、不平的现象予以分析,从而深刻地阐发出养心的本质意义。在庄子看来,天气不和,地气郁结;六气不调,四时不节即是天道不宁。天道不宁,则六气不合,五精不聚,导致群生不育,万物萧条。乱天之经,逆物之情,玄天弗成;解兽之群,而鸟皆夜鸣;灾及草木,祸及止虫,皆根源于天心不宁。天之道如此,心之道同样如此。他认为德配天地,才可以修心;忘形至道,才可以游心;平气安神,才可以顺心;去欲逍遥,才可以洒心等等,心养途径虽多,但养心之道只有一条,那就是言以虚静,推于天地,通于万物,同于天心。面对现实,养心必须破除“四六”之害。四害就是勃、谬、累、塞,具体即“彻志之勃,解心之谬,去德之累,达道之塞”。他认为,贵富显严名利六者,为勃志;容动色理气意六者,为谬心;恶欲喜怒哀乐六者,为累德;去就取与知能六者,为塞道。“此四六者不荡胸中则正,正则静,静则明,明则虚,虚则无为而无不为也”。21无为而无不为,则同乎涬溟,解心释神;无为而无不为,则万物自化,各复其根;无为而无不为,则天地玄同,身心和谐,其生久长。这就是庄子养心论的本质。
2. 与物为春,生时于心。
22庄子是杰出的辩证思想大师,它在思考养生之心时,从来不把心作为孤立的存在,也不把心视为封闭的存在。他总是在天地宇宙中寻求心的位置,在万物群生中追溯心源的路径,在四季变化和日月光辉中把握心的意义。所以,只有与物为春,生时于心,才能给心以向上的力量;只有与德同心,生才有崇高的境界;只有敬而不喜,侮而不怒,心才能放怀宇宙,遨游苍穹。很明显,庄子的心,是自由之心,日月之心;是天地之心,也是春天之心。庄子的心,是哲理的,也是审美的;是个体的,也是社稷天下的。庄子通过他的养心论,给中国“以心为本”的哲学思想奠定了极具活力的形而上学基础,并使其在本体论的意义上,孕育出磅礴无穷的生命力量。
不能说其志意,养其寿命者,皆非通道者也。【《盗跖P450》】
不内变,不外从,事会之适也。【《达生P286》】
澹而静乎!漠而清乎!调而闲乎!【《知北游P333》】
故敬之而不喜,侮之而不怒。【《庚桑楚P359》】
全汝形,抱汝生,无使汝思虑营营。【《庚桑楚P345》
万物无足以铙心者,故静也。【《天道P187》】
知忘是非,心之适也;适而不适,忘适之适。【《达生P286》】
庄子与物为春,生时于心的本质就是“适”。适,是心与物和谐相宜关系的准确表达,也可以说是心与物、内与外;事与理、是与非;生与死、无与有等诸多关系的审美距离。正是适当的距离,保持了心的独立与自由,给心营造出一片祥和宁静而优美宽广的天地,让身获得安静的休养,使生得到自由的展开,使生命的境界获得审美的提高。所以,庄子说“心不忧乐,德之至也”。23心,适而不忧,能内保其明,外无情伪,玄鉴洞照,与物相宜,并能安身全生而定天下。
总的来看,庄子是一位具有崇高人生境界的探索者,富有博大理想而豪情满怀的思想家。他的养生哲学与美学,上通九天乾坤、下行寰宇大地,前接上古人文渊源、后育历代中华文化传统;他的养生实践,身与心内外兼顾、情与理正反贯通,从然以天地为春秋、磅礴以日月为光华,波澜如大海之壮阔、迁想以妙尽为精微;庄子经纬宇宙立道德、纵横历史有精神,澎湃生命拥智慧、激扬人生聚思想,给我们谱写出中华文明灿烂而辉煌的养生审美篇章!
《庄子的养生美学思想》来源:《辽宁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作者:徐良
转载请注明来自:http://www.zazhifabiao.com/lunwen/wzys/zgzx/49384.html
上一篇:庄子的技术思想及其现代启示
下一篇:中国现当代文学中的民族文化探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