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荐期刊

改良逆行气管插管法对呼吸衰竭伴有困难气道者的疗效

时间:2015-12-20 18:01:58 所属分类:内科学 浏览量:

\ 氧疗无效的呼吸衰竭患者往往需要紧急有创呼吸 机辅助通气,尽早给予呼吸机辅助通气能改善患者的预后,气管插管是决定能否尽早呼吸机辅助通气的关键步骤。如果能在短时间内成功地实施气管插管,有助于改善患者的预后。大多数呼吸衰竭患者仍保留自主呼吸,这

\

  氧疗无效的呼吸衰竭患者往往需要紧急有创呼吸 机辅助通气,尽早给予呼吸机辅助通气能改善患者的预后,气管插管是决定能否尽早呼吸机辅助通气的关键步骤。如果能在短时间内成功地实施气管插管,有助于改善患者的预后。大多数呼吸衰竭患者仍保留自主呼吸,这给常规的经口明视气管插管带来困难。改良逆行气管插管术在麻醉学领域已用于困难气管插管,而且提高了困难气管插管的成功率。但目前未见到该技术应用于呼吸衰竭患者的相关报导。

  比较改良逆行气管插管法和传统逆行气管插管法抢救我院 2011 年 3 月至 2013 年 10 月收治的 100 例呼吸衰竭伴有困难气道者效果,现将结果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 1 一般资料: 研究对象来自我院 2011 年 3 月至2013 年 10 月收治的 100 例呼吸衰竭伴有困难气道者,采用计算机随机分组的方式将患者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 50 例。对照组,男 22 例,女 28 例;年龄为 48 -65 岁,平均年龄为(54. 89 ±11. 68)岁;观察组,男 23 例,女 27 例;年龄为 48 - 65 岁,平均年龄为(53. 62 ±12. 83)岁。在性别构成和平均年龄等方面,两组患者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具有可比性,P >0. 05。

  1. 2 方法:对照组采用传统逆行气管插管法,观察组则采用改良逆行气管插管法进行气管插管。

  1. 2. 1 对照组:采用传统逆行气管插管法,操作步骤如下:暴露患者颈前部,选择患者的环甲膜为穿刺点,术前,先常规消毒铺巾后再使用 2% 利多卡因局部麻醉穿刺点。用 10mL 注射器接 16 号深静脉穿刺针抽取 2%利多卡因 5mL,带抽吸负压垂直进针约 1. 0cm,见气泡入注射器,确认针尖进入患者气管,注入 2% 利多卡因 3mL 麻醉气道,后针尖朝向患者声门,水平呈30 - 45 度角进针约 0. 3cm,抽气仍见气泡入注射器,朝患者口腔方向导入长 60cm“J”型深静脉导丝,助手则用喉镜撑开患者口腔,在看到“J”型深静脉导丝后,用钳子夹出前端后再抽出适当长度,套上合适型号气管导管。助手双手牵住“J”型深静脉导丝两端,操作者左手用喉镜撑开患者口腔,右手持气管导管顺着“J”型深静脉导丝向患者气管滑入,插入距患者门齿约 15cm 时,如果操作者觉得有阻力就将气管导管轻柔稍旋转并前插,气管导管前进后再次出现阻力,助手感到“J”型深静脉导丝张力增加,气管导管有气流进出则说明此时气管导管成功,从气管导管内拔除导丝,并将气管导管插至合适深度,用 5mL 注射器给导管气囊充气后固定气管导管。

  1. 2. 2 观察组:采用改良逆行气管插管法,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改良:①选择患者第 2 -4 气管环间隙为穿刺点。②将导丝从气管导管尖端侧孔(即摩菲眼Murphy eye)由外壁向内穿出,呈穿针样(见图 1);操作者一手紧贴并一起抓紧气管导管和导丝,另一手,操作者拉紧导丝气管环间隙端(见图 2),此时,气管导管尖端外壁将自动紧贴于导丝上,牵引气管环间隙端的导丝,顺势跟进口腔端导丝和气管导管,以此状态持续向前推引气管导管,直至越过声门进入患者气管。③当气管导管尖端到达图 3 位置后,继续向前推进气管导管约 2 -3cm 以便将气管环间隙端导丝带入患者气管内,然后从患者口腔端拔出导丝。1. 3 观察指标:观察两组患者平均插管时间、并发症发生率及插管成功率(第一次、第二次、第三次)。

  1. 4 统计分析:采用 SPSS18. 0 统计学软件包进行数据分析,采用两独立样本 t 检验分析插管时间,并发症发生例数比较采用卡方检验,采用 Wilcoxon 秩和检验分析患者插管成功率。P < 0. 05 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双侧检验。

  2 结 果

  2. 1 两组患者平均插管时间和并发症发生率比较:在平均插管时间和并发症发生率方面,观察组患者显著小于对照组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见表1。【表1】    2. 2 两组患者插管成功次数分布情况:观察组患者插管一次成功率显著高于对照组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 05,分布见表 2。【表2】    3 讨 论

  林启勇等对比传统式和改良“穿针式”这两种逆行气管插管方法在困难气管插管中的应用效果,“穿针式”改良逆行气管插管方法耗时短,一次性插管成功率高,并发症少,临床实用价值高。陈大贵等探讨“穿针式”改良逆行气管插管法应用于困难气管插管者中的价值,发现:“穿针式”改良逆行气管插管法对困难气管插管的插管成功率高,并发症少,值得临床推广使用。韦承凡研究发现,逆行引导气管插管中以改良逆行引导法较好,传统逆行引导法失败率高。

  国外也有类似报道。但是,迄今为止,尚未达成共识,学者们和临床医师一直致力于优化气管插管方法。

  本项目拟探讨改良逆行气管插管在呼吸衰竭患者中的临床应用,2012 年 2 月 24 日在广东省医学情报研究所查询,在所查文献中,国内已见探讨改良逆行气管插管法在困难气管插管中临床应用的研究报道,具体内容与本项目不尽相同。东莞市内未见探讨改良逆行气管插管在呼吸衰竭患者中临床应用的研究报道,本次笔者比较改良逆行气管插管法和传统逆行气管插管法抢救我院 2011 年 3 月至 2013 年 10 月收治的 100 例呼吸衰竭伴有困难气道者效果,结果发现:在平均插管时间和并发症发生率方面,观察组患者显著小于对照组患者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0. 05。观察组患者插管一次成功率显著高于对照组患者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0. 05。这与既往研究报道的结果类似。究其原因可能与以下因素有关:改良逆行气管插管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改良有关:采用改良逆行气管插管法,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改良:

  ①选择患者第 2 -4 气管环间隙为穿刺点,以减少损伤患者声带的概率,同时,还能够有效的增加气管导管尖端插入深度,显著提高插管成功率。②将导丝从气管导管尖端侧孔(即摩菲眼 Murphy eye )由外壁向内穿出,呈穿针样;操作者一手紧贴并一起抓紧气管导管和导丝,另一手,操作者拉紧导丝气管环间隙端,此时,气管导管尖端外壁将自动紧贴于导丝上,牵引气管环间隙端的导丝,顺势跟进口腔端导丝和气管导管,以此状态持续向前推引气管导管,直至越过声门进入患者气管。

  ③当气管导管尖端到达图 3 位置后,继续向前推进气管导管约 2 -3cm 以便将气管环间隙端导丝带入患者气管内,然后从患者口腔端拔出导丝,这能够有效的增加气管导管尖端插入深度,显著提高插管成功率。

  参考文献:

  [1] Ito Y,Nakata Y,Nakamura S,et al. A case of subglottic steno-sis with bridging granuloma after intubation with double - lu-men endotracheal tube[J]. Masui,2013,62(8):946 - 948.  [2] 姚莉. 无创正压通气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合并呼吸衰竭患者的护理[J]. 检验医学与临床,2012,9(3):746 -747.  [3] 王世祥. 纤维支气管镜引导气管插管在困难气道中的应用[J]. 检验医学与临床,2013,10(2):240 -241.  [4] 卢增停,马钧阳,曾丽蓉,等. 以单腔气管导管插管法行Robertshaw 双腔支气管插管的可行性研究[J]. 河北医学,2013,19(5):649 -651.  [5] 林启勇,等.“穿针式”改良逆行气管插管临床研究[J].实用医学杂志,2009,25(22):3815 -3817.  [6] 陈大贵,范金娟.“穿针式”改良逆行气管插管法在困难气管插管中的临床应用分析[J]. 中国民族民间医药,2010,(22):131.  [7] 韦承凡. 逆行性引导气管插管的三种方法比较[J]. 中国现代医生,2009,(27):55 -56

转载请注明来自:http://www.zazhifabiao.com/lunwen/yyws/nkx/2264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