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15-12-20 17:57:11 所属分类:预防与卫生学 浏览量:
民以食为天,人类生命活动所需各种营养是通过摄入不同食物来获取的。许多国家和国际性组织都把居民的营养问题作为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重要任务和内容之一[1]; 同时,营养状况也是衡量一个国家和地区居民消费水平和生活质量重要指标之一。 有研究表明,经济因素
民以食为天,人类生命活动所需各种营养是通过摄入不同食物来获取的。许多国家和国际性组织都把居民的营养问题作为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重要任务和内容之一[1]; 同时,营养状况也是衡量一个国家和地区居民消费水平和生活质量重要指标之一。
有研究表明,经济因素是影响人们膳食结构和营养状况的重要因素之一[2],其中收入增长能够有效提高人们的营养摄取量[3].从经济发展水平看,日本在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经济快速发展,实现了从经济起飞到富裕国家的转变,进入发达国家行列; 在经济不断发展的近 50 年时间里,日本居民的食物与营养状况发生了深刻变化,形成了较为明显的阶段性特征。长期以来,日本人以大米、蔬菜、鱼、大豆为中心的传统饮食生活方式被誉为科学、合理、健康膳食模式[4],同时肉类、奶类等动物性食物进一步丰富了膳食结构,这是亚洲植物性食物膳食模式的典型代表之一。与此同时,日本政府十分注重国民营养,长期坚持居民营养健康改善政策,持续提升居民的膳食营养水平。
近年来,中国经济快速发展,目前正处于人均GDP 3 000 ~ 10 000美元的消费转型期[5],居民收入水平持续提高,消费能力不断增强,食物消费和膳食营养也正在转型升级。虽然中国在引导居民消费和改善居民营养等方面采取了一系列措施,但仍面临营养不良与营养过剩的双重挑战[6].因此,比较研究中日居民食物消费尤其是营养素消费变化特征,对于中国居民膳食结构改善和相关政策制定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本文运用 FAO 供需平衡表中中日两国的热量、蛋白质和脂肪等主要营养物质摄入量等相关数据,分析了 1961 年以来,日本居民营养的变化特征,并比较了两国之间的差异,以期为中国食物与营养相关政策的制定提供参考。
1 近 50 年日本居民主要营养素摄入量变化特征
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和居民生活水平的持续提高,日本居民的主要营养素摄入量呈现明显的阶段性变化。由图 1 可知,日本居民热量的摄入水平呈明显的倒 U 形特征。1961-1989 年,日本居民热量摄入量波动增加,从人均每日2 525kcal ( 1cal≈4. 18J,下同) 增加到人均每日2 969 kcal,增长了17. 6% ,年均增速约为 0. 6% ; 自 20 世纪 80 年代末期到 90 年代中后期的近 10 年时间里,日本居民热量摄入量虽有波动,但基本稳定在人均每日2 920kcal 以上,1997 年为人均每日2 939 kcal,同比减少 0. 8% ; 从 20 世纪 90 年代末期开始,日本居民热量摄入量呈明显减少趋势,2009 年减至人均每日2 674kcal,同比减少2. 1% ,比1997 年减少9. 0% ,之后略有回升,2011 年为人均每日2 719kcal,但同比仅增长 1. 0% .
日本居民人均蛋白质摄入量呈现明显的阶段性变化。从 20 世纪 60 ~ 80 年代后期,日本居民蛋白质摄入量从 1961 年的人均每日 75. 2g 增加到 1989年的人均每日 98. 9g,增长了 31. 5%,年均增长1. 0% ; 之后的近 10 年时间里,日本居民蛋白质摄入量总体上稳定在人均每日 97kg 左右,2001 年摄入量为人均每日 97. 2g,同比减少 0. 2g; 2002 年起,日本居民的蛋白质摄入量呈稳定减少态势,2009 年减至人均每日 87. 4g,同比减少 2. 2%,比 2001 年减少 10. 1%.近几年来基本稳定在人均每日 88g 左右,2011 年为人均每日 88. 4g.
日本居民脂肪摄入量呈明显的先增长后稳定的总体趋势。1961-1996 年,日本居民脂肪摄入量稳定增加,呈近似直线的增加趋势,摄入量从人均每日 34. 2g 增加到人均每日 89. 7g,增加约 1. 6 倍,年均增幅为 2. 8%.从 20 世纪 90 年代中后期开始,日本居民脂肪摄入量虽略有波动,但总体相对平稳,基本保持在人均每日摄入量 88. 6g 左右的水平,2011 年为 87. 3g,与 2010 年基本持平,但略低于1996 年的历史最高水平。
2 日本居民主要营养素来源构成情况
从营养素来源构成看,日本居民日常生活的热量、蛋白质和脂肪摄入中动物性和植物性食物来源并不均衡。由图 2 可知,植物性食物是日本居民日常所需热量的主要来源,占总能量来源的 80% 左右,尤其是在 20 世纪 60 年代占比较高: 1961 年这一比重高达 90. 1%,这与其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经济恢复发展,食物供给和消费主要以传统的大米等为主有关。随着日本畜牧业的发展,植物性食物供能比例有所下降,1978 年来源于植物性食物的热量占人均每日热量摄入水平的 80. 8%,比 1961 年下降了9. 9% ; 在之后的 30 多年来,植物性食物来源的热量占比虽有波动,但均在 79% 以上。从这一变化看,虽然日本居民动物性食物摄入有所增加,但植物性食物仍是其热量摄入的主要来源。
植物性食物受其生物学特性影响,除豆类等个别种类外,大多数蛋白质含量有限,而肉类、鱼类等动物性食物富含蛋白质,是人体所需蛋白质的主要来源,日本居民人均每日蛋白质摄入量变化趋势图 ( 图 3) 也反映了之一客观现实。从图 3 可知,在 20 世纪 60 ~ 70 年代,植物性食物仍是日本居民蛋白质摄入量的主要来源,1961 年源于植物性蛋白质摄入量占蛋白质总摄入量的 67. 3%,之后这一占比逐步下降,到1976 年减少至 50. 2%.从 1977 年开始,来源于植物性食物的蛋白质占比低于 50%,而来源于动物性食物的占比逐步增加,并占相对比较优势; 总体来看,受消费习惯影响,日本居民动物性食物来源蛋白质虽有所增加,但其占蛋白质摄入总量的比重在近 30 年时间里基本稳定在 53% 左右的水平,特别是近 10 年来,基本稳定在 55% ~56%,2011 年这一比重为55. 4%,同比略增长0. 2%.
从脂肪摄入量来看 ( 图 4) ,在日本居民膳食结构中,植物性食物来源与动物性食物来源的脂肪占比相差不大,但植物性食物来源的脂肪摄入量相对较多。1961 年,日本居民人均每日脂肪摄入量约34. 2g,其中有 59. 7% 来源于植物性食物、40. 3% 来源于动物性食物; 随着日本居民动物性食物摄入量的增加,这一比重略有变化,如 1971 年,来源于植物性食物的脂肪占比减至 51. 4%,而动物性来源脂肪摄入量占比为48. 6%.随着人们食物消费的升级,日本居民植物性来源和动物性食物来源脂肪摄入量都有所增加,但植物性食物来源的脂肪占比又有所增加,1997 年这一占比增至 59. 6%,比 1971 年增长了 8. 2%.值得关注的是,近 10 年来,日本居民植物性食物来源人均每日脂肪摄入量基本稳定在 54g左右,占脂肪摄入总量的比重均超过 60%,2011 年这两个数据分别为 53. 5g 和 61. 2%; 而动物性食物来源的人均每日脂肪摄入量稳中略减,占比则稳定在 38. 5%左右,2011 年这两个数据分别为 33. 9g 和38. 8% .
3 中日居民主要营养素摄入量与来源结构比较
随着中国经济社会发展,农业等食物供给能力持续增强,中国居民热量、蛋白质和脂肪等主要营养素摄入量不断增加,居民的营养状况持续改善。从营养素摄入水平看 ( 图 5 ~ 图 7) ,与日本相比,中国居民的热量、蛋白质和脂肪摄入量在 20 世纪60 ~ 70 年代有较大差距,这主要与中国当时食物供给缺乏等因素有关。而随着中国经济的不断发展,3大营养素的摄入量快速增加,与日本的差距逐步缩小,特别是 2000 年后,中国居民的 3 大营养素摄入量与日本的差距进一步缩小,并于近年超过日本居民的摄入水平,2011 年中国居民热量、蛋白质和脂肪摄入量分别达到人均每日摄入量3 075kcal、95. 3g和 93g,分别比日本高 356kcal、6. 9g 和 5. 7g.
从主要营养素来源结构看,中国居民的 3 大营养素来源与日本有较大的相似之处 ( 图 8 ~ 图 10) ,即植物性食物是热量、蛋白质和脂肪的重要来源,尤其以热量摄入获取最为明显。值得关注的是,中国居民的热量获取来源中,虽然植物性食物仍占绝对优势,但动物性食物来源呈明显的增加趋势,2011 年占比增至 22. 4% ,比 2004 年提高 2. 4% ,高于同期日本居民约 2. 1%.从蛋白质摄入量来源看,虽然中国居民的蛋白质获取仍以植物性食物为主,但随着中国奶业等畜牧业的快速发展,动物性食物来源蛋白质摄入量快速增加,这与日本居民的动物性食物来源蛋白质摄入量先增加后减少而植物性食物来源相对稳定的走势有所差异。就脂肪摄入量来源看,动物性食物来源的脂肪摄入量已经成为中国居民主要脂肪来源,而这与日本居民脂肪摄入量以植物性食物为主要来源形成较大的差异。
4 日本居民营养变迁对中国的启示
日本政府通过建立 《营养改善法》、《学校配餐法》等一系列法律法规和政策措施,极大改善了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居民的营养不良状况。受其岛国资源禀赋影响,日本的食物消费进口依赖性较强,但从消费习惯看,日本居民历来重视传统饮食文化,大米、豆类、水产品等食物在其食物消费和营养素摄入中占有重要地位。随着经济快速发展,日本较快地实现了从温饱到富裕社会的转变,居民食物与营养状况也发生了较大变化,尤其是 20 世纪 90 年代,动物性食物消费增加尤为明显,“西化”趋势显现[7],居民膳食营养不尽合理,肥胖等营养相关慢性非传染性疾病发病率增加。为此,日本在坚持推进营养配餐、膳食改善政策的基础上,于 2000 年推出了 “健康日本 21”项目[8],大力普及营养知识,实施 “食育推进基本计划”,促进居民营养健康状况加快改善。从近年来主要营养素摄入量情况和来源结构看,日本居民的植物性食物供能比和蛋白质、脂肪摄入量有所回升,这对其营养健康状况的改善发挥了积极作用。
目前,中国正处于小康社会加快建设时期,粮食、蔬菜、水果、肉类、奶类等食物供给能力持续增强,居民收入水平不断提高,食物消费正在转型升级,同时面临着营养不良和营养过剩的双重挑战,与营养相关的非传染性慢性病已成为居民健康的重要威胁[9],建立科学合理的膳食营养模式显得尤为迫切。从中日主要营养素摄入量和来源结构比较结果看,中国居民的热量、蛋白质和脂肪人均每日摄入量已经超过日本,也高于膳食指南推荐的摄入量,且以植物性食物为主的膳食模式已经转变为以动物性食物占优的膳食结构,这可能也是近年来中国出现的儿童肥胖率增加,高血压、高血脂症等慢性病多发、频发趋势的重要影响因素。因此,应借鉴日本食物与营养改善措施[10],科学制定食物与营养政策,正确引导居民合理消费、科学膳食。一是要加大宣传力度,倡导科学膳食。针对中国居民营养知识水平不高的现状,充分利用电视、网络、移动终端等现代传媒途径,大力宣传营养健康知识,提高认知水平,引导科学合理膳食。二是要因地制宜,科学制定食物营养发展政策。针对中国区域特征明显、资源禀赋差异大的客观实际,在发挥现代市场流通作用的基础上,充分发挥当地食物资源优势,加快推进本地区食物与营养水平不断提高。三是加快相关法律法规制定,推动营养健康管理法制化进程。针对中国营养相关法律法规缺失的现状,加快推进居民营养条例、营养教育立法等相关法律法规进程,建立健全相关体制机制,持续增强提升居民的营养健康水平的保障措施。同时,要进一步继承和弘扬中国优秀的传统饮食文化,特别是要坚持以植物性食物为主的膳食模式,最大限度地减轻或避免西方饮食模式的冲击,从而减少动物性食物过度摄入引起的非传染性慢性病发病率,促进中国食物与营养的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 张光忠,汤为本,剑夫 . 营养经济学的基本构思 [J] .中南财经大学学报,1987 ( 6) : 80-83.
[2] 苏畅 . 经济因素对我国成年居民膳食结构和营养状况影响的研究 [D] . 北京: 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2010.
[3] 刘华,胡雪枝 . 中国居民营养素及其来源构成的阶段性分析 [J] . 安徽农业科学,2010,38 ( 36) : 20999-21002.
[4] 罗良国,王艳 . 日本食物消费结构演变及启示 [J] .农业经济问题,2007 ( 8) : 104-109.
转载请注明来自:http://www.zazhifabiao.com/lunwen/yyws/yfywsx/2238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