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荐期刊

地沟油对人体的可能危害实验分析

时间:2015-12-20 17:58:35 所属分类:预防与卫生学 浏览量:

地沟油主要指餐厨垃圾中的废弃油脂及煎炸后的回锅油经回收后重新利用的劣质油脂。这些油脂的酸价、过氧化值、重金属含量和油脂的变构分解产物等都显着超过了食用油的国家卫生标准[1 -2],所以摄食会损害人体的健康。据报道,中国目前每年消耗的食用油中,约有

  地沟油主要指餐厨垃圾中的废弃油脂及煎炸后的回锅油经回收后重新利用的劣质油脂。这些油脂的酸价、过氧化值、重金属含量和油脂的变构分解产物等都显着超过了食用油的国家卫生标准[1 -2],所以摄食会损害人体的健康。据报道,中国目前每年消耗的食用油中,约有 10% 可能来源于废弃食用油脂[3].近几年国内不少报道指出食用地沟油不仅影响人体的胃肠道消化功能,使人产生腹痛、腹泻等症状,长期食用还可能致癌[3 -4],但这些说法尚缺乏实验室直接证据及其与临床病变的相关性分析。本研究拟建立小鼠地沟油灌胃模型,与食用油组小鼠比较,阐明地沟油对小鼠肝、肾功能及脂肪代谢的影响,了解地沟油对人体的可能危害。

  1 材料与方法

  1. 1 材料 ( 1) 实验动物: 体重为 25 ~ 30 g 的ICR 小鼠 72 只,雌雄各半,购自浙江省医学科学院动物中心。 ( 2) 实验材料: 地沟油由台州市仙居卫生监督所提供; 食用油为某知名品牌二代食用调和油。Model 680 酶标仪购自美国伯乐公司;CA620 动物全自动血细胞分析仪购自瑞典麦道尼克公司; 丙氨酸氨基转移酶试剂盒 ( 赖氏法) 、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试剂盒 ( 赖氏法) 、血尿素氮试剂盒 ( 除蛋白法) 、血肌酐试剂盒均购自南京建成科技有限公司; 总胆固醇试剂盒 ( 酶法) 、甘油三酯试剂盒 ( 酶法) 购自北京北华康泰临床试剂有限公司; 食用油脂酸价和过氧化值快速测定试纸购自桂林中辉生物技术有限公司。

  1. 2 方法

  1. 2. 1 实验方法 将 72 只 ICR 小鼠按体重编号后,按 随 机 数 字 表 分 成 灌 油 剂 量 为 5、10 和20 μL / g的食用油对照组和地沟油实验组,每组 12只,雌雄各半,分别以 5、10 和 20 μL/g 的油隔天灌胃,连续喂养 8 周。

  1. 2. 2 一般监测 所有小鼠在灌油前测定体重基准值。实验过程中密切关注小鼠进食进水量、毛皮色泽和活动能力等一般状况。灌油开始后每 7 天测定小鼠体重并记录。

  1. 2. 3 生化指标检测 所有小鼠在灌油前和灌油8 周后断尾取血,检测丙氨酸氨基转移酶 ( ALT) 、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 ( AST) 、血尿素氮 ( BUN) 、血肌 酐 ( Scr) 、甘 油 三 酯 ( TG) 和 总 胆 固 醇( TC) 水平,以评价小鼠的肝、肾功能变化和脂肪代谢情况。检测方法均严格按照试剂盒说明书进行,数据采用酶标仪检测,与标准曲线比对后获得。红细胞相关指标取尾静脉血 25 μL,用麦道尼克 CA620 配套的动物专用稀释液稀释 500 倍,测定红细胞计数 ( RBC) 、红细胞压积 ( HCT) 和血红蛋白 ( Hb) 3 项指标。

  1. 2. 4 油脂的理化指标 依据国家食品卫生标准《动植物油脂水分及挥发物含量测定》 ( GB/T 5528-2008) 方法,于 ( 103 ± 2 ) ℃ 加热油样,直至水分完全排除,测得水分损失量,计算油脂水分含量( %) ; 根据文献 [5] 报道,采用快速测定试纸分别检测食用油和地沟油的酸价 ( mg KOH/g) 和过氧化值 ( g/100 g) ; 比较地沟油和食用油的水分含量、酸价和过氧化值。

  1. 3 统计分析 数据以 x ± s 表示,用 SPSS 14. 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采用重复测量方差分析,P <0. 05 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 果

  2. 1 油脂理化指标检测 对照国家强制性标准《食用植物油卫生标准》 ( GB 2716-2005) ,水分含量、酸价和过氧化氢正常值应分别低于 0. 10%、3 mg KOH / g 和 0. 25 g /100 g.检测结果显示,食用油的 3 项指标为 0. 07%、0. 5 mg KOH/g 和0. 06 g /100 g, 均 达 标; 地 沟 油 分 别 为 2. 18% 、5. 0 mg KOH / g和 0. 35 g /100 g,均明显超标。

  2. 2 一般状况及体重变化 连续 8 周隔天灌地沟油或食用油,两组小鼠一般状况良好,每日进食量、进水量正常,活动能力未见异常。连续 8 周测定小鼠体重后发现,两组小鼠的平均体重均持续缓慢增加。

  2. 3 ALT 及 AST 变化 用 5、10 和 20 μL / g 剂量给小鼠灌胃 8 周后,地沟油各剂量组小鼠 ALT 指标均明显高于灌油前 ( P < 0. 05) ; 食用油组在10 和 20 μL / g 灌油剂量时 ALT 指标均明显升高( P <0. 05) ; 食用油组与地沟油组小鼠灌胃 8 周后 ALT 指标仅 5 μL/g 灌油剂量时,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 F = 19. 37,P < 0. 05) .小鼠 AST 指标在地沟油各剂量组灌胃 8 周后均明显增高 ( P <0. 05) ; 灌 胃 8 周 后 AST 指 标, 地 沟 油 组 在10 μL / g灌油剂量时高于食用油组 ( F = 98. 32,P < 0. 05) ,见表 1.

  2. 4 血肌酐及血尿素氮变化 5、10 和 20 μL / g剂量地沟油组小鼠在灌胃 8 周后 Scr 水平均明显升高 ( P <0. 01) ; 同剂量灌胃 8 周后,5、10 和 20μL/g 剂量的食用油组与地沟油组小鼠 Scr 水平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 F =8. 04、10. 62 和 12. 58,P< 0. 05) .10 和 20 μL / g 剂量地沟油组小鼠在灌油8 周后 BUN 水平均明显升高 ( P < 0. 05) ; 10 和 20μL/L 剂量灌胃 8 周后,地沟油组与食用油组小鼠BUN 水平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 F = 46. 82 和25. 49,P < 0. 05) ,见表 2.

  2. 5 红细胞相关指标变化 10 和 20 μL / g 剂量灌油 8 周后,地沟油组小鼠的 RBC、HCT 和 Hb 均明显降低 ( P < 0. 05) ,而食用油组小鼠 3 个指标灌油前后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 ( P >0. 05) .20 μL/g剂量的灌胃 8 周后,食用油组小鼠 RBC、HCT 和Hb 水平均低于地沟油组 ( F = 21. 07、93. 08 和 10. 27,P < 0. 05) ,见表 3.

  2. 6 甘油三酯和总胆固醇变化 10 μL / g 剂量灌油 8 周后,地沟油组小鼠 TG 水平明显升高 ( F =13. 18,P < 0. 05) ; 地沟油组小鼠 TC 水平在 5、10和 20 μL/g 剂量灌油前后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 ( F= 0. 010、0. 016 和 0. 017,P > 0. 05 ) .地沟油组与食用油组在 5、10 和 20 μL/g 剂量灌胃 8 周后TG 和 TC 水平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 ( FTG= 0. 008、1. 410 和 0. 023,FTC= 0. 019、0. 040 和 0. 018,P> 0. 05) .

  3 讨 论

  地沟油各项卫生指标不达标,长期食用对人体健康危害大。余擎宇等列举地沟油中可能超标指标,如酸价、过氧化值、残留的溶剂、重金属、黄曲霉毒素和苯并芘等[4].本研究对地沟油和食用油部分理化指标进行检测,发现地沟油的水分含量、酸价和过氧化值等指标明显超标。各种超标毒物对人体的系统、器官产生慢性毒害作用,其中肝脏和肾脏是最直接的标靶[4,6 -7].

  本研究应用小鼠灌胃模型,观察连续 8 周摄食地沟油对小鼠肝、肾功能及血脂代谢的影响。研究发现地沟油灌胃 8 周后小鼠 ALT 和 AST 明显升高,Scr 和 BUN 也明显升高,超过胡建武等报道正常值范围[8].提示连续8 周摄食地沟油能使小鼠部分肝肾功能指标发生改变。地沟油对肝肾功能的影响是慢性、可累积的,可能与地沟油中各种明显超标的油脂酸败产物有关[9].油脂经口灌胃会增加脂肪吸收,加重机体血脂代谢负担,一定程度上可在机体主要血脂指标 TG 和 TC 上得到体现[10 -11].其中,长链脂肪酸使机体氧化应激水平增高,是使血脂水平升高的主要因素。本研究中地沟油组与食用油组在 TG 和 TC 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可能由于本实验使用的地沟油并非全部来源于动物脂肪,长链脂肪酸含量不高。此外,本研究提示摄食大量地沟油可使小鼠出现较严重贫血,推测与地沟油对肾脏功能的毒害作用导致促红细胞生成素 ( EPO)分泌减少[12]、超标重金属抑制造血系统功能[13]以及损害消化系统功能[14]有关。

  参考文献

  [1] 沈鹏,扈学文,郭静,等。 地沟油的综合利用技术综述[J]. 环境与可持续发展,2010,35 ( 6) : 10 -11.

  [2] 蒋方群,李宗伟,王雁萍,等。 地沟油的快速检测技术及资源化利用 [J]. 食品工业科技,2011,32 ( 10) : 467 -469.

  [3] 吴才武,夏建新。 地沟油的危害及其应对方法 [J]. 食品工业,2014,35 ( 3) : 237 -240.

  [4] 徐擎宇,何若滢。 地沟油对人体健康的危害 [J]. 粮油食品科技,2011,19 ( 4) : 36 -37.

  [5] 许颖,谭晓燕。 两种测定油脂酸价过氧化值方法的比较分析[J]. 黑龙江粮食,2007 ( 3) : 35 -36.

  [6] 史巧巧,席俊,陆启玉。 食品中苯并芘的研究进展 [J]. 食品工业科技,2014,35 ( 5) : 379 -381.

转载请注明来自:http://www.zazhifabiao.com/lunwen/yyws/yfywsx/2246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