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荐期刊

25例确诊登革热病例的临床分析

时间:2015-12-20 18:02:19 所属分类:预防与卫生学 浏览量:

登革热是由登革病毒( DV) 感染引起的急性传染病,主要通过埃及伊蚊或白蚊伊蚊叮咬传播,临床主要表现为发热、头痛、全身肌肉关节疼痛、皮疹、淋巴结肿大、白细胞和血小板减少等。2013 年珠海西区发生登革热局部暴发流行,现将我院收治的 25 例确诊登革热病例

  登革热是由登革病毒( DV) 感染引起的急性传染病,主要通过埃及伊蚊或白蚊伊蚊叮咬传播,临床主要表现为发热、头痛、全身肌肉关节疼痛、皮疹、淋巴结肿大、白细胞和血小板减少等。2013 年珠海西区发生登革热局部暴发流行,现将我院收治的 25 例确诊登革热病例进行临床分析,现报告如下。

  资料与方法    1 一般资料    本院 2013 年 9 月—2013 年 10 月确诊登革热 25 例,其中男 9 例,女 16 例。年龄( 28 ~81) 岁,平均 46 岁。其中 4 例有“高血压”病史,1 例有“糖尿病”病史,1 例有“乙肝”病史,1 例 HIV 初筛阳性。

  2 诊断标准    参照 2001 年制定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行业标准》中的《登革热诊断标准及处理原则 WS216 -2001》。

  3 实验室检查    所有患者入院后均采集血样检查血常规、生化、凝血功能及完善粪便隐血、心电图、胸片、B 超等检查。

  4 病原学检查    所有患者均采集血样送珠海市疾病控制中心,登革热 IgM 抗体阳性率为 100%。    结 果    1 临床表现 见表 1。【表1】    2 发热特点 本组病例均急性起病,体温高峰均达到 39℃左右,热程 20 小时 ~ 10 天,平均 1 周左右,热型以不规则热为主。

  3 皮疹特点 本组病例出现皮疹 17 例( 68% ) ,其中斑丘疹 2 例,充血性皮疹 10 例,出血点 5 例。大多数患者皮疹在发热后( 2 ~3) 天出现,部位以四肢、颜面为主,尤其以双下肢胫前明显,3 例伴有瘙痒,其中 1 例瘙痒明显,严重影响睡眠,皮疹无脱屑,消退后不遗留色素沉着。

  4 实验室检查 白细胞和血小板计数明显减少,分别20 例( 80% ) 和 17 例( 68% ) ,其中白细胞减少明显,最低为1.9 ×109/ L,血小板计数最低为 29 × 109/ L,肝功能受损15 例,其中AST 升高14 例,ALT 升高1 例,肾功能损害12 例,BUN、CR 仅轻度升高,尿蛋白阳性 3 例( 28%) ,血 清 钾 低 于 正 常 值 占 40%,最 低 值 为2. 7mmol / L,心电图检查1 例患者出现窦性心动过缓,10例出现窦性心动过速,胸片检查2 例患者出现肺炎。

  5 误诊情况 25 例患者中有 3 例患者入院时考虑急性上呼吸道感染,门诊常规登革热筛查阴性,入院( 3 ~4) 天后再次复查登革热抗体阳性。

  6 治疗与转归 目前尚无特效药物治疗登革热。

  所有病例均液体疗法,同时对症处理并发症后均痊愈,无病例发展为登革出血热或登革热休克征,无死亡病例。

  讨 论

  登革热是由登革病毒引起的由伊蚊传播的急性传染病,广泛流行于全球热带和亚热带地区的 100多个国家和地区,特别是在东南亚、太平洋岛国及加勒比海地区流行频繁,以与中国接壤的东南亚国家最为严重。登革热已经成为一个世界性严重公共卫生问题。广东每年( 5 ~ 10) 月为发病的高峰,其中Ⅰ型登革热在广东流行次数最多。珠海市区曾在2007 年发生了规模较大的一次局部暴发流行。

  2013 年珠海西区出现局部暴发流行,有明显的季节性,与高温多雨的气候适合白蚊伊蚊繁殖有关。

  本组资料显示,登革热的典型临床表现有发热、头痛、肌痛、皮疹、淋巴结肿大、外周血白细胞、血小板减少等,这些表现缺乏特异性,容易与其他疾病混淆,尤其是急性上呼吸道感染。本组误诊为急性上呼吸道感染的 3 例患者症状轻,入院时常规登革热筛查阴性,治疗( 3 ~4) 天后再次复查登革热抗体阳性。因此临床医生应熟悉登革热的各种临床表现,在流行季节警惕有此病的可能性,对疑似病例应多次进行血常规及登革热抗体检测,避免漏诊、误诊。

  登革热病毒经伊蚊叮咬侵入人体后,可先后引起两次病毒血症,病毒与血中的特异性抗体结合,形成免疫复合物激活补体系统,损伤血管,使血管通透性增加; 同时病毒可抑制骨髓中白细胞和血小板系统导致白细胞、血小板减少,引起出血倾向,并可引起肝、心、脑、肾等多种器官损害。本组病例出现外周血白细胞减少和血小板减少分别占 80% 和68% ,前者出现更多、更早,与毒素直接损伤血细胞有关,血小板减少可能与登革热病毒造成巨核细胞系统功能障碍,成熟型颗粒巨核细胞产生血小板功能障碍,造成外周血小板减少有关。其中有 3 例患者入院时血常规正常,入院后 3 天复查血常规出现白细胞、血小板明显减少,提示此类患者入院后应多次检测血常规,注意病情变化。本组病例中 3 例患者出现心肌受损,心肌酶 AST、CK、LDH 不同程度的升高,其中 1 例患者出现心血管症状,表现为窦性心动过缓,静息状态下心率低至 30min- 1,考虑可能是病毒直接入侵肌纤维和产生毒素导致损害,Davis等还认为可能与细胞受到病毒感染后释放的细胞因子,尤其是肿瘤坏死因子有关。15 例患者出现肝功能损害,其中 AST 升高占 93%,ALT 升高占 7%,其机制可能是登革热病毒对肝细胞的直接作用或病毒感染引起的机体免疫反应,其中 AST 升高明显,ALT 多为轻中度升高,考虑可能与部分患者并发心肌损伤有一定关系。12 例患者出现肾功能损害,尿素氮和肌酐值轻度升高,尿蛋白阳性( 28%) ,仅 1例患者出现明显的血尿,尿中见大量红细胞,考虑可能是病毒血症时病毒的直接损害所致。本次珠海西区流行的登革热出血症状轻,没有 1 例发展为登革热出血热或登革热休克综合征,临床转归好。目前对确诊患者一般给予支持治疗,对血小板明显减少合并有出血倾向者可考虑输血小板和糖皮质激素治疗,同时注意并发症发生,常规检测血常规、肝肾功能,警惕消化道出血及心肺功能受损。现登革热的预防尚无有效疫苗,主要防御措施是防蚊、灭蚊、消除蚊虫滋生。

  参 考 文 献    1 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 登革热诊断标准及处理原则. 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公报,2001,77 ~78.  2 张复春,杨智聪. 登革热. 北京: 科学出版社,2008,32 ~33.  3 龙英姿,应若素,何溪. 广州市 300 例登革热患者临床特征分析. 中国热带医学,2007,7( 6) : 920 ~921.  4 陈耀球,董绮虹,朱雪茵,等. 澳门登革热 989 例. 中华传染病杂志,2005,23( 1) : 43 ~45.

转载请注明来自:http://www.zazhifabiao.com/lunwen/yyws/yfywsx/2266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