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荐期刊

正常男女间手掌颜色的不同及最佳取色区域

时间:2015-12-20 16:57:16 所属分类:中国医学 浏览量:

中医望诊中很重要的一部分是观察人体暴露在外的皮肤、黏膜的色泽变化来判断疾病的病性、病位、传变及预后,这部分的观察内容被归入中医色诊范畴。目前,临床对中医色诊的研究主要集中在面色、舌色方面,而对手掌颜色的观察研究较少涉及。本课题旨在对手掌颜色做

  中医望诊中很重要的一部分是观察人体暴露在外的皮肤、黏膜的色泽变化来判断疾病的病性、病位、传变及预后,这部分的观察内容被归入中医色诊范畴。目前,临床对中医色诊的研究主要集中在面色、舌色方面,而对手掌颜色的观察研究较少涉及。本课题旨在对手掌颜色做一些初步的观察研究,探讨正常男女间手掌颜色的不同及最佳的手掌颜色取色区域。

  1、 材料和方法

  1.1 研究对象

  2012年 9月—2012年 12月,于上海市第一人民医院分院体检中心选取 79名健康人进行手掌颜色的采集。其中男 42例,女 37例,年龄在 20~70岁之间。纳入标准:肝肾功能、血糖、血脂、血常规、心电图、胸片均无明显异常,否认重要器官疾病史,样本采集时无特殊不适。

  1.2 手掌颜色采集

  1.2.1 手掌颜色采集设备 上海中医药大学及上海亚太计算机信息系统有限公司共同研制 ZBOX-Ⅰ 型舌脉象数字化分析仪1台、佳能 S值 3型数码相机 1台,手掌颜色分析软件由华东理工大学与上海中医药大学共同开发研制。采用 RGB、HSV色彩空间进行色彩数字转换。选用佳能(Canon)作为拍摄设备,通过 USB线实现照片数据直接传输、保存入计算机。利用数码相机自带的软件,实现照片数据直接保存到指定的路径文件夹内。

  1.2.2 手掌颜色采集方法 采集对象分别把左、右手平放于采集窗,要求采集到全掌及手指。采集前手掌避免受挤压、遇过冷或过热之物,避免潮湿,去除装饰物。通过手掌颜色采集设备拍摄双手照片,并传输保存入计算机。

  1.3 手掌颜色分析

  1.3.1 手掌颜色取色区域划分 手掌解剖分区:大鱼际区:大鱼际肌纹桡侧手掌部区域。小鱼际区:小鱼际肌纹尺侧。掌心区:远侧掌横纹、大鱼际肌纹、小鱼际肌纹三者所包括的中心区域。掌指关节区:远侧掌横纹至掌指横纹区域。手指远侧区:远侧指间关节至指尖区域。手指近侧区:

  掌指横纹至远侧指间关节区域。

  手掌颜色取色区域分组:鱼际组:包括大鱼际区、小鱼际区、掌指关节区、各手指远侧区。非鱼际组:包括掌心区、各手指近侧区。全掌组:包括以上全部区域。

  1.3.2 手掌颜色分析观察项目 各组取色区域的色度数值:每个观察对象都根据以上取色区域分组取色,分成 3组:鱼际组、非鱼际组、全掌组。由手掌颜色分析系统分别读取左右手各组的数据,各组包括 R、G、B、H、S、V6组数据。比较同一观察对象 3组取色区域的数值。

  正常男女手掌颜色的色度数值:根据取色区域分成3组:鱼际组、非鱼际组、全掌组。由手掌颜色分析系统读取左右手各组数据,各组包括 R、G、B、H、S、V6组数据。比较男性与女性间 3组取色区域的数值。

  1.4 统计方法

  剔除异常数值,所有数据均采用均数 ±标准差表示(珋x±s),采用 SPSS17.0统计软件中 t检验与方差分析进行处理。

  2、 结 果

  2.1 研究对象一般情况。

  见表 1。

  

  男性平均年龄(49.26±12.38)岁,女性平均年龄(53.17±11.47)岁,经卡方检验 P>0.05,男性与女性年龄无明显差异,具有可比性。

  2.2 男女不同取色区域手掌颜色比较结果

  2.2.1 鱼际组不同性别的手掌颜色比较 去除异常数据后,男性鱼际组 37组数据,女性鱼际组 27组数据,男性与女性右手的 R值与 V值及左手的 R值、G值、B值及 V值上有差异,男性 <女性。其中左手的 G值、B值 P<0.05,双手 R值与 V值的 P<0.001,说明男性与女性鱼际组的手掌颜色有显著差异,尤其在红色调及亮度上有很高的显著差异。见表 2。

  

  2.2.2 非鱼际组不同性别的手掌颜色比较 去除异常数据后,男性非鱼际组 37组数据,女性非鱼际组 25组数据,男性与女性双手的 R值、G值、B值及 V值有差异,男性 <女性。其中 G值、B值 P<0.01,R值与 V值 P<0.001,说明男性与女性非鱼际组的手掌颜色在色调及亮度上均有有很高的显著差异。见表 3。

 

  2.2.3 全掌组不同性别的手掌颜色比较 去除异常数据后,男性全掌组36组数据,女性全掌组 27组数据,两组在右手的 R值与 V值及左手的 R值、G值、B值及 V值上有差异,男性 <女性。其中左手的 G值、B值 P<0.05,双手 R值与 V值的 P<0.001,说明男性与女性全掌组的手掌颜色有显著差异,在红色调及亮度上有很高的显著差异。见表4。

  

  2.3 相同观察对象不同取色区域手掌颜色比较结果

  2.3.1 女性不同取色区域手掌颜色比较 鱼际组与非鱼际组比较,右手的 R值、G值、B值、H值、V值及左手的 G值、H值有显著差异,鱼际组 <非鱼际组,P<0.05。鱼际组与全掌组比较,各数值均无明显差异,P>005。

  非鱼际组与全掌组比较,右手的 R值、G值、B值、V值有显著差异,非鱼际组 >全掌组,P<0.05。

  

  2.3.2 男性不同取色区域手掌颜色比较 鱼际组与非鱼际组比较,左、右手的 G值、B值、H值及左手的 S值有差异,鱼际组 <非鱼际组,P<0.05。鱼际组与全掌组比较,各数值均无明显差异,P >0.05。非鱼际组与全掌组比较,左、右手的 G值及左手的 H值有差异,非鱼际组 >全掌组,P<0.05。

  3、 讨 论

  3.1 人体肤色特征

  《望诊遵经·色以润泽为本》曰:“光明润泽者,气也,青赤黄白黑者,色也”,提出了对肤色的观察包含皮肤的颜色和光泽两方面。人体皮肤通常分为 3层:表皮、真皮、皮下组织,总厚度约 0.5~4mm。肤色常受到光线、温度、环境等因素的影响。皮肤的光泽是由汗水、皮肤油脂或其它覆盖在皮肤表面的化学物质引起的。无光泽的肤色受到 3个颜色因素的影响:固有的微黄色,由真皮和皮下组织中的胡罗卜素产生;微红色,与真皮深面血管床中的氧合血红蛋白有关;从褐色到黑色的阴影由表皮中不同含量的黑色素引起。黑素细胞的数量在所有人种中大致相同,而皮肤颜色的差别则是由于这些细胞产生并传递至角质细胞的色素数量的差异。

  目前,对肤色的研究主要集中在肤色的色度研究、肤色分析方法、肤色检测技术等方面,多运用于皮肤疾病、皮肤美容、口腔美容、服饰配色等领域。对人体肤色色度的研究显示,肤色差异主要体现在色度和亮度两方面。姜丽等在 RGB空间及 HSV空间进行人体肤色研究,认为不同肤色在亮度上的差异远远大于在色度上的差异。在 RGB空间,肤色变化与亮度变化有高相关性。李艳等及袁超等测量部分地区人群的肤色,结果均体现了人体不同部位的皮肤颜色有显著差异,而且女性比男性更白,男性比女性更红。

  祖国医学对肤色的观察多集中在面部,以“红黄隐隐,明润含蓄”为正常人的面色标准。对手掌颜色的描述,《相术》中记载“合相格:掌若软厚,红润清秀,细匀明朗,主富贵聪明。破相格:骨硬薄劳,浅大纹浊,昏粗交杂,主孤贫愚昧”,虽是手掌相术,但也体现了手掌颜色以红润有光泽为佳。《灵枢·经脉》中有:“胃中寒,手鱼之络青矣;胃中有热,鱼际络赤;其暴黑者,留久痹也”,说明了手掌颜色的变化与脏腑疾患有一定关系。

  3.2 手掌颜色分析

  3.2.1 手掌颜色研究取色区域的界定 要通过仪器对手掌颜色进行识读,首先牵涉到取色区域的划分。由于皮肤的颜色主要由胡萝卜素的微黄色、血红蛋白的微红色及黑色素的褐色到黑色综合产生,而其中胡萝卜素及黑色素的含量对一个个体来说是相对稳定的,所以影响手掌颜色变化的主要因素取决于真皮深面血管床中血红蛋白含量的变化,而这与局部及全身的血流情况又有很大关系。一般认为在舒适的温度环境下,全身皮肤有近 50%的血流分布在有动静脉吻合的部位,如头、手及足,其余部位皮肤血流相对较少,而在手掌大小鱼际及手指尖有着高密度毛细血管分布,因此在这些区域颜色的变化直接影响了整个手掌颜色的变化。

  从本实验的结果来看,鱼际组与全掌组取色无差异,鱼际组与非鱼际组及全掌组与非鱼际组均有显著差异,共同体现在右手的 G值上的不同。右手较左手数值变化明显,可能与右利手相关,右手的血管床更丰富,血流变化的影响也就更明显。在 RGB空间,左右手均呈现出 RGB值非鱼际组 >全掌组 >鱼际组;在 HSV空间,左右手鱼际组与非鱼际组的 H值、右手 V值有差异。以上结果提示鱼际组、全掌组与非鱼际组的差异主要体现在色别上,且非鱼际组的颜色较鱼际组、全掌组更浅淡。这一结果与手掌血管的分布有关,手掌的动脉以掌深弓、掌浅弓及指掌侧动脉为主,而这些动脉的主干集中在掌心部位并向手指的近侧关节延伸,而至鱼际区及指尖区的血管已分级为毛细血管,毛细血管网内可蓄积大量的血液,故对手掌的颜色有更为明显的影响。鱼际组与全掌组在取色数值上无差异,但根据最简化原则,取鱼际组可以简化划取取色区域的过程,故鱼际组的取色区域较全掌组在临床运用中更为优先。

  根据本实验结果,鱼际组与非鱼际组取色区域的手掌颜色对临床判别结果均有明显影响。中医对手掌的分部最早以易学为指导,以八卦易礼来划分手掌。正如张介宾《类经附翼·医易义》所言:“伏羲八卦,分阴阳之体象;文王八卦,明五行之精微。”人手分阴阳,背为阳,掌为阴,掌以八卦方位分区,赋于阴阳五行不同属性,将脏腑一一对应,假察掌以知脏腑之病情。将本实验的取色区域与八卦分区相对应,鱼际组区域与手掌八卦所属基本一致,如掌上中指和无名指下的位置,方南名离,属心火,所属范围在鱼际组区域。在手掌八卦分区中,掌中为明堂,为非鱼际组区域所属,中为脾土,广义上讲可以反映消化系统的功能状态。因此,本实验结果提示,手掌取色区域标准尚需进一步论证,以期更符合临床实际,提高临床判别准确率。

  3.2.2 健康男女手掌颜色的差异 本研究在 RGB及 HSV两种颜色空间中对手掌颜色进行数据转换,从而得到相应的数值并进行比较。RGB为基色颜色空间,R代表红色,G代表绿色,B代表蓝色,这 3个独立属性变量性质相等,相互加减运算后有实际意义,也就是说,这 3种颜色的按不同比例混合和将产生不同的颜色,当 R、G、B分别为 0、0、0时呈现黑色,而当三者均为最大值时呈现白色,提示随着 3个数值的增大,颜色将向白色接近,即逐渐变淡,反之则逐渐加深。HSV为色、亮分离颜色空间,H为色调,S为饱和度,H和 S用来表示颜色的类别及纯度,V为亮度,体现了颜色的明暗、深浅程度。

  本研究结果显示,鱼际组、非鱼际组及全掌组 3个取色区域的 R、G、B、H、S、V六组数据中,3个区域均有变化的是R值和 V值,且 P<0.001,在数值上男性 <女性。R值大小代表整个颜色中红色所占数值的大小,R值越大越偏红。

  V值大小代表亮度,V值越大亮度越高。从整体看,男性的R、G、B值均小于女性。因此,从目前结果看,女性手掌颜色较男性手掌颜色亮度更高,而男性较女性手掌颜色偏红,颜色偏深、黯,这与已有的一些研究结果是一致的。男性与女性皮肤特征的不同主要是不同性激素的影响造成的,手掌的皮肤及肤色也有相同的特征。

  4、 小 结

  本研究的结果显示健康男性、女性之间的手掌颜色有差异,男性较女性的手掌颜色偏红、偏黯,提示在以后的研究中需要考虑性别不同对肤色的影响。手掌颜色取色区域以大、小鱼际及掌中区域显示有差异,但不同区域的差异与疾病的相关性尚需通过进一步研究来论证。

  参考文献:  [1] 王忆勤,汤伟昌,李福凤,等.ZBOX-Ⅰ型舌脉象数字化分析仪的研制与临床应用[J].上海中医药大学学报,2008,22(6):26-28.  [2] W.布鲁姆,D.W.福西特.组织学[M].北京:科学出版社,1984:559-560.  [3] 姜丽,谭峰,富爽,等.肤色在各颜色空间的聚类分析[J].科技与生活,2010,9:116-117.  [4] 李艳,李利,蒋小月,等.皮肤颜色和部位、年龄及性别的相关性研究[J].中国美容医学,2005:14(5):624-626.  [5] 袁超,温海,王学民,等.上海地区健康成人不同部位皮肤颜色调查与分析[J].中国美容医学,2010,19(2):229-232.  [6] 郑同.相术[M]//古今图书集成术数丛刊.北京:华龄出版社,2008.  [7] 张家庆.从指尖以外部位测血糖[J].国外医学·内分泌学分册,2004,24(1):5-6.

转载请注明来自:http://www.zazhifabiao.com/lunwen/yyws/zgyx/1955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