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荐期刊

对阴虚质IGT人群进行中医药干预

时间:2015-12-20 17:14:41 所属分类:中国医学 浏览量:

近年糖尿病发病率逐年升高,已占到 35 岁以上总人口的 15.5%,是继心脑血管疾

近年糖尿病发病率逐年升高,已占到 35 岁以上总人口的 15.5%,是继心脑血管疾病、肿瘤之后又一严重危害我国中老年人健康的慢性疾病。而糖耐量异常(IGT)是介于正常血糖与糖尿病之间的中间代谢状态,每年约有 5% ~8% IGT 患者发展为 2 型糖尿病,同时该人群发生大血管病变的危险性也大大提高。对 IGT 的干预,是预防糖尿病的关键。笔者对阴虚质IGT 人群进行中医药干预,现报道如下。    1 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 2011 年 1~6 月对深圳市多个社区35 岁以上居民进行糖尿病筛查,对符合标准且自愿者签署知情同意书 70 例,按照分层抽样法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 35 例,年龄 35~71岁,平均52.7 (59.8 ±11.3)岁;男 24 例,女 11例;体重指数(23.77±1.73)。对照组 35 例,年龄35~73岁,平均 50.4(57.2±12.7)岁;男 27 例,女8 例;体重指数(23.19 ±1.81)。2 组一般资料经统计学处理,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诊断标准 西医诊断标准:对年龄≥35 岁的居民进行自愿性体检调查,采用2004 年 WHO 制定的 IGT诊断标准:空腹血糖受损(IFG):6.0 mmol/L≤空腹血糖(FBG)<7.0 mmol/L;IGT:7.8 mmol/L≤餐后 2 h血糖(P2hBG)(择日统一口服无水 75 g 葡萄糖后 2 h血糖)<11.0 mmol/L。中医诊断标准:对 IGT 人群根据 2009 年 4 月 9 日中华中医药学会发布的 《中医体质分类与判定》,由两位主任中医师共同判定中医体质为阴虚质。    1.3 排除标准 排除 1 型、妊娠期等其他类型糖尿病,精神疾病,恶性肿瘤,消化系统疾病,肝肾功能障碍的患者。    2 治疗方法    2.1 对照组 对所有 IGT 者均建立健康档案并实施健康管理,由中医师每月组织 1 次该类人群的健康讲座、义诊、咨询活动,根据不同人群制定饮食与运动疗法。    2.2 治疗组 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服二冬汤加减方口服,药物均为江阴天江药业有限公司生产的中药配方颗粒,组成:西洋参颗粒1 g,天冬颗粒、麦冬颗粒各2.5 g,天花粉颗粒、葛根颗粒、黄芩颗粒、知母颗粒各1.5 g,甘草颗粒 0.5 g。每剂中药颗粒用开水300~500 mL 加盖焗 3~5 min 后代茶饮,每天1 剂。观察 12 周。    3 观察指标与统计学方法    3.1 观察指标 血糖:FBG 已糖激酶法测定、P2hBG已糖激酶法测定;血脂:游离脂肪酸(FFA)酶促动法测定、胆固醇(TC)酶法测定、甘油三脂(TG)酶法测定、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 C)直接测定法测定、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 C)直接测定法测定。    3.2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17.0统计软件。    计量资料以(x±s)表示,采用方差分析对各组均数进行检验。    4 治疗结果    2 组治疗前后糖脂代谢指标比较,见表 1。    2 组治疗后各糖脂代谢指标与治疗前比较,差异均有显著性意义(P<0.05);2 组治疗后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    5 讨论    目前对IGT人群的干预方法主要是行为干预与药物干预。中医学提倡“不治已病治未病”的思想,强调“未病先防,已病防变”,认为消渴病是因为先天禀赋为阴虚体质,复因长期恣食肥甘厚味,损伤脾胃,积热内蕴,化燥伤津,或肝气郁结,郁久化火,消灼肺胃津液,或劳欲过度,肾精亏损,虚火内生,消耗阴津,肾虚肺燥胃热,而发为消渴。肝、脾、肾是主要病变脏腑。IGT的病机,主要有阴虚、脾虚、肝郁及痰瘀内结。但 IGT 的临床症状不典型,较难作出临床分型。2009 年中华中医药学会发布的《中医体质分类与判定》则为相关人群体质进行分类提供科学依据,并根据体质分类进行养生保健、健康管理。而中药配方颗粒的出现也为人群进行中医药保健提供方便,免于煎煮,易于接受,从而提高对中医药保健的长期依从性。    二冬汤出自《医学心悟》,由人参、天冬、麦冬、天花粉、黄芩、知母、甘草、荷叶组成。将原方荷叶改为葛根;人参改为西洋参,因人参性味甘温,故用西洋参代替。 《医学衷中参西录》 记载:“西洋参性凉而补,凡欲用人参而不受人参之温补者,皆可以此代之。”此方具有益气养阴、清热生津之功效。其中天冬、麦冬、西洋参益气养阴生津为君药;天花粉、葛根、黄芩、知母清热养阴、生津止渴为臣药;甘草味甘而性凉,有益气清热、滋养五脏、通行百脉的作用而为佐药。现代药理研究表明,益气养阴、清热药对胰岛素、C-肽有双相调节作用;能促进胰岛 β 细胞恢复,提高血清胰岛素的水平,调节糖脂代谢,改善胰岛素抵抗状态;同时还具有抑制炎症反应,清除自由基和抗脂质过氧化过程的作用。如组方中葛根的葛根素可通过阻断肾上腺素受体对血管的收缩作用,扩张血管,减轻对抗胰岛素的激素(肾上腺素、糖皮质激素等)的作用,有利于胰岛素的生物效应的发挥,提高胰岛素的敏感性;通过降低全血黏度,改善血液流变学指标,使物质运输及糖和胰岛素越膜(肌肉、脂肪细胞等)能力提高,从而提高胰岛素敏感性,改善胰岛素抵抗通过本研究表明,二冬汤加减方确有改善阴虚质IGT 者糖脂代谢紊乱的作用。而通过中医体质分类进行识别其他体质型 IGT 者进行中医药干预是否具有相同的效果,对不同体质类别的IGT 患者中医药干预最为有效的方剂及中药配方颗粒与中药饮片之间疗效差异等问题尚有待进一步研究。    [参考文献]  [1] Yang W,Lu J ,Weng J,et al.Prevalence of diabetesamong men and women in China [J ].N Eng J Med,2010,362(12):1090- 1101.  [2]卫生部疾病控制司,中华医学会糖尿病学分会.中国糖尿病防治指南(试行本)(节选)[J].中国慢性病预防与控制,2004,12(6):283-285.  [3]中华中医药学会.中医体质分类与判定(ZYYXH/T157-2009)[J].世界中西医结合杂志,2009,4(4):303- 304..  [4]吕仁和.糖尿病及其并发症中西医诊治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97:129.  [5]吴深涛.脾不散精与糖耐量减低[J].中国医药学报,2004,19(8):463-466.  [6]杨殿荣,邢陆,霍玉书.中西药干预 IGT 的国内外现状[J].辽宁中医杂志,2002,299(12):770- 771.  [7]黄淑玲,麦敏.消瘅汤逆转糖耐量减低的临床研究[J].中国中医药科技,2005,12(2):73-74..  [8]于健,苏珂.葛根素对 2 型糖尿病病人胰岛素病人胰岛素抵抗的影响[J].中国新药与临床杂志,2002,21(10):585.

转载请注明来自:http://www.zazhifabiao.com/lunwen/yyws/zgyx/2045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