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15-12-20 17:16:59 所属分类:中国医学 浏览量:
心力衰竭是各种心脏疾病导致心功能不全的一种综合征。该病患病率高,死亡率高,五年存活率与恶性肿瘤相仿,且其患病率在近期内仍将继续增长,是 21 世纪最重要的心血管病症之一。心力衰竭也日益得到中医界的重视,十二五规划教材 《中医内科学》 首次在心系
心力衰竭是各种心脏疾病导致心功能不全的一种综合征。该病患病率高,死亡率高,五年存活率与恶性肿瘤相仿,且其患病率在近期内仍将继续增长,是 21 世纪最重要的心血管病症之一。心力衰竭也日益得到中医界的重视,“十二五”规划教材 《中医内科学》
首次在心系疾病中增加了心衰病,与西医的急慢性心力衰竭相对应。目前中医学术界也已基本统一用 “心衰”作为西医心力衰竭相对应的中医病名。中医古籍中有诸多关于心力衰竭类似病证的记载,但无 “心力衰竭”这一病名,仅有其简称 “心衰”二字的相关记载。古籍中“心衰”出现的最早年代及其与心力衰竭的关系这两个问题尚存在较多争论,因此,本文拟梳理相关历史脉络,严格核对原始文献,对以上两个问题进行探讨。
1 “心衰” 出现的最早年代
“心衰”二字出现的最早年代主要存在三种说法: 沈会、吴伟等认为,“心衰”二字最早见于 《脉经》,孟繁蕴、张艳、王庆海等认为,最早见于 《备急千金要方·心脏门》,任继学、李南夷等认为,最早见于 《圣济总录·心脏门》。
经检索从先秦到宋代传世的中医古籍和出土的简帛类中医古籍,发现最早记录 “心衰”二字的是西晋王叔和所着的 《脉经》,共出现 1 次,见于《脉经·脾胃部第三》,曰 “心衰则伏,肝微则沉,故令脉伏而沉”。
经仔细核对,“心衰”二字在唐代孙思邈 《备急千金要方·心脏门》中并无记录,而是出现在《备急千金要方·脾脏方》中,原文谓: “脾者土也,敦而福。敦者,厚也,万物众色不同,故名曰得。…… 心 衰 则 伏,肝 微 则 沉,故 令 脉 伏 而沉”。与 《脉经》的记录完全一致,可见 《备急千金要方·脾脏方》此段文字引自 《脉经》,因此 “心衰”最早出现于 《备急千金要方》的提法并不准确。宋代 《圣济总录·心脏门·心脏统论》曰: “心衰则健忘,心热则多汗”。
由以上资料可知,就中医学古籍而言, “心衰”二字最早出现于西晋王叔和的 《脉经》。若将搜索范围扩大到经、史、子、集的范畴,则最早的记录出现于战国韩非子 《韩非子·解老》,曰“凡物不并盛,阴阳是也; 理相夺予,威德是也;实厚者貌薄,父子之礼是也。由是观之,礼繁者,实心衰也”。此处 “心衰”指 “内心真实感情的衰竭”,与医学中的心力衰竭没有直接联系。
2 中医古籍中 “心衰” 与心力衰竭的异同
一些研究者认为,《脉经》最早提出了心衰的证治,其临床症状、治法与现代西医对心力衰竭之诊治认识比较一致,另一些研究者则认为,《脉经》《圣济总录》中的 “心衰”与心力衰竭相去甚远,乃心气血不足、气力衰微之义。这两种观点大相径庭,因而有必要核实原文,准确界定古籍中 “心衰”与心力衰竭的异同。
2. 1 《脉经》“心衰” 的解析
《脉经》 “心衰”的内涵是争论的焦点。 “心衰”二字没有出现在 《脉经·心小肠部第二》,而是出现在 《脉经·脾胃部第三》,曰: “脾者土也,……有一子,名之曰金,……土亡其子,其气衰微,水为洋溢,浸渍为池,走击皮肤,面目浮肿,归于四肢。愚医见水,直往下之,虚脾空胃,水遂居之,肺为喘浮。肝反畏肺,故下沉没,……心衰则伏,肝微则沉,故令脉伏而沉。工医来占,固转孔穴,利其溲便,遂通水道,甘液下流,亭其阴阳,喘息则微,汗出正流,肝着其根,心气因起,阳行四肢,肺气亭亭,喘息则安”。
《脉经》这段话是从五脏间的生克关系来讨论的,首先是脾土失去了肺金而导致脾气衰微,不能制水,而水气泛滥导致头面四肢浮肿。由于心力衰竭后期有明显的水肿,因而此处的水肿症状常被当做该段是描述心力衰竭的重要证据。需要指出的是,就原文而言,是从脾立论,尚未涉及到中医的心。愚医不知病源,用泻实的下法,导致脾胃更虚,五脏间的关系出现一系列复杂的变化,肺气偏胜而肝木受到克伐,在脉象上表现为 “肝微则沉”,“心衰”是对病机的描述,而不是病名,作者对心气衰微产生的原因未作解释,大概是因为水胜克火所致。《脉经》一书以脉为核心, “心衰则伏,肝微则沉”是对脉象沉伏的解释,总之,二者从语法上讲属并列关系,并非以 “心衰”为核心,因而此段不能作为对 “心衰”的描述,否则“肝微”也应当作为一个独立的病名来进行认识。
总括该段的病机,是脾虚水胜导致水肿,误治导致心脾肝虚,肺肾实,后文的具体治法是针对这一病机而言,而非单独针对 “心衰”,因而把治法这一小节当作 “心衰”的治法是不准确的。
宋代林亿校注 《脉经》的注解也可以作为一个佐证,曰: “心火肝木,火则畏水而木畏金,金水相得,其气则实,克与肝心,故令二脏衰微,脉为沉伏也”。林亿并没有以 “心衰”为核心进行论述,而是心肝并列进行讨论。
可见 《脉经》中 “心衰”二字只是对部分病机的描述,不能将其等同于疾病———心力衰竭。此段主要描述的是脾虚导致的水肿,其与心力衰竭在症状和治法上均有相似之处。目前论治心力衰竭主要以心为核心,肝、脾、肺、肾四脏并没有得到足够的重视。实际上,在传统中医理论中,脾与水肿有着密切的关系。这提示我们在研究心衰的病机和治法时需要考虑五脏之间的关系,不能偏废,否则就失去了中医整体观的优势。《备急千金要方》中“心衰”相关内容是对 《脉经》的直接引用,因而不再分析。
2. 2 《圣济总录》“心衰” 的解析
《圣济总录·心脏门·心脏统论》曰: “心衰则健忘,心热则多汗。不足则胸腹胁下与腰背引痛,惊悸恍惚,少颜色,舌本强。有余则骨痛胸中支满,胁下及膺背肩胛两臂痛……”。此段是心脏疾病的总论,其后子目中列有疾病 “心健忘”,曰 “健忘之病,本于心虚,血气衰少,精神昏愦,故志动乱而多忘也”。可知 “心衰则健忘”中的“心衰”是病机,具体指心的气血衰少, “健忘”才是疾病名。因而 《圣济总录》中的 “心衰”指的是健忘的病机心血气衰少,而不是一种疾病名。现代学者也多认为此处之 “心衰”指心气血不足、气力衰微之义,与心力衰竭无关。
3 利用古籍研究心力衰竭,不当局限于 “心衰”相关记录
通过上文分析可知,古籍中记载 “心衰”的相关内容与心力衰竭的关系并不密切或者无关,因而利用古籍研究心力衰竭,不当局限于 “心衰”相关记录。中医古籍中有诸多病证的描述与现代医学心力衰竭类似,但并未出现 “心衰”二字。《黄帝内经》中对心衰的症状有相关的论述,如 “心胀者,烦心短气,卧不安”; “若心气虚衰,可见喘息持续不已”; “水病下为跗肿大腹,上为喘呼,不得卧者,标本俱病”; “心痹者,脉不通,烦则心下鼓,暴上气而喘,噫干善噫,厥气上则恐”;“夫不得卧,卧则喘者,是水气之客也”。其所描述的症状体征与现代医学的心力衰竭接近,并且与慢性心力衰竭之肺静脉和 ( 或) 体循环静脉淤血及组织器官缺氧等相似。
张仲景 《金匮要略·水气病脉证并治》曰:“心水者,其身重而少气,不得卧,烦而燥,其人阴肿”; “水停心下,甚者则悸,微者短气”; “水在心,心下坚筑、短气、恶心不欲饮”。张仲景对于心水症状的描述也与现代医学的心衰相似。同时现代学者认为,心水和现代医学中的心衰疾病同属一种疾病,文中的心水理论适用于现代心衰的治疗。因而利用古籍研究心力衰竭当从其代表性症状和病机入手,充分利用古籍,而不能局限于是否有 “心衰”二字,实际上当今中医研究者正是循着这条路取得了丰硕的成果。
综上所述,最早记录 “心衰”二字的医学文献是西晋王叔和的 《脉经》,非医学类文献是战国韩非的 《韩非子》。中医古籍中 “心衰”二字主要是对病机的描述,与现代医学中的疾病 “心力衰竭”存在较大差异,不具备可比性。我们在研究古代文献对现代疾病的认识时,不应只拘泥于文字的相同,否则容易出现望文生义、断章取义的现象。如果从症状、体征、病史等的相似性对古代文献进行溯源,或许能够更加准确地反映古代中医学对现代疾病的认识。
参考文献 [1]中华医学会心血管病学分会,中华心血管病杂志编辑委员会 . 慢性心力衰竭诊断治疗指南[J]. 中华心血管病杂志,2007,35( 12) : 1076 1095. [2]张伯礼,薛博瑜 . 中医内科学[M]. 北京: 人民卫生出版社,2002: 88-94. [3]沈会 . 心力衰竭古今中医文献的整理与研究[D]. 北京: 北京中医药大学,2006. [4]吴伟,刘勇,赵英强 . 心衰作为心力衰竭的中医病名探究[J]. 中医杂志,2013,54( 10) : 891-892.
转载请注明来自:http://www.zazhifabiao.com/lunwen/yyws/zgyx/2057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