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15-12-20 17:19:48 所属分类:中国医学 浏览量:
溃疡性结肠炎(UC)是一种病因尚不十分清楚的直肠和结肠慢性非特异性炎症性疾
溃疡性结肠炎(UC)是一种病因尚不十分清楚的直肠和结肠慢性非特异性炎症性疾病。其主要临床表现为腹泻、脓血便、腹痛等,病程多为慢性过程,以成年人多见。西医认为本病与人的情志改变、微生物感染等诱因密切相关,中医研究认为本病属“泄泻”、“痢疾”、“肠风”、“脏毒”等范畴,病变在脾胃与大小肠,乃因脾虚、湿浊导致发病。本病因病因不确切目前尚无特别有效的治疗手段,因此易反复发作。我们在收治本病时采用西医对症对因、中医调理的办法进行系统治疗,效果满意,报道如下。
1 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我们自 2011 年起对我院内科收治的溃疡性结肠炎患者采取了西医对症对因、中医调理的办法进行系统治疗,自 2011年 1 月~2013 年 12 月共收治患者 37 例,其中男性 21 例、女性 16例,年龄 24~56 岁、平均 36 岁,病程 4 个月~5 年。
1.2 诊断标准:所有病例综合患者临床症状和体征全部进行了结肠镜检查,并取活组织病理诊断,均符合溃疡性结肠炎诊断标准。
1.3 治疗方法:我们选用西药治疗方案为水杨酸偶氮苯甲酸、灭滴灵、肾上腺皮质激素,为防止长期全身应用肾上腺皮质激素而引起不良反应,根据病情轻重选择不同的给药方式,如灌肠、口服或肌肉注射等,并严格按疗程进行减量维持;在西医对症对因基础上,选择中药附子理中汤为主方进行全身调理,再根据患者病情加减,有“里急后重”者,加葛根、黄芩、黄连;血便严重者,加槐花炭、侧柏炭等;腹痛明显者,加白芍、陈皮等;伴有发热的加柴胡、黄芩;并发贫血加黄芪、当归;遇到腹泻并伴有口腔溃疡的患者,再加知母、黄柏。所配中药早晚温服各 200mL,2w 为 1 个疗程。
1.4 疗效评定标准:痊愈:腹泻、腹痛等症状、体征完全消失,结肠镜检查之后发现黏膜大致正常;好转:腹泻、腹痛等症状、体征明显改善或部分消失,结肠镜检查发现黏膜有轻度炎症或者有假息肉;无效:腹泻、腹痛等症状、体征无改变,内镜检查的结果等都没有得到改善。
2 结 果
本组病例治疗情况,住院时间最短 19d,最长 32d,平均 24d;出院时痊愈 19 例,占 51.35%;好转 11 例并继续中西医治疗,占29.72%;无效 7 例,占 18.91%,转院治疗 6 例。
3 讨 论
溃疡性结肠炎因其病因不清、治疗无特效、易反复等特性,已经被世界卫生组织列为现代难治的各种病症的名单。为此,临床医务工作者也在不断寻找对患者影响较小、效果较好的治疗方案。西医研究认为,UC 的病因是与环境、感染、遗传和免疫等因素有关;中医研究认为本病多因感受外邪、情志所伤、饮食不节所致,早期为湿热内蕴大肠,迁延不愈或失治误治,久致脾胃两伤,脾虚清阳不生,则中气下陷,脾病及肾则致脾肾两虚。湿热毒邪长期蕴结大肠,薰灼脉络,血溢脉外或气血凝滞,壅而化脓,则致脓血俱下,久痢不愈,或反复发作,不仅导致脾胃所伤而且影响及肾,终致脾肾亏虚,而形成下痢不止之表现。
本病西医治疗服用水杨酸偶氮苯甲酸可起到消炎作者,效果肯定,但长期服用可致消化道、血液系统、关节等副作用;激素治疗能抑制炎症和免疫反应,缓解毒性症状,近期效果较好,但长期应用的毒副作用众所周知,而且一旦停药易致病情反复,因此西医治疗 UC 有其值得肯定的方面,也有绕不过的毒副作用。中医治病是从人的整体观入手,通过整体调理来疏通气血、通达经络,达到人体生理的整体平衡,提高防病御病能力。研究表明,溃疡性结肠炎时结肠黏膜壁结构的不同程度破坏,黏膜非特异性炎症、隐窝旁脓肿或黏膜溃疡等病理表现,均与脾的功能失调密切相关。同时精神紧张或情志改变可使肝气郁结而致肝脾不和,所以在治疗上可考虑肝脾同治,补脾泻肝,或疏肝理脾。我们选用了治疗泄泻、腹痛效果较好的《寿世保元》卷三的附子理中汤方剂,主要有白术 1 钱 5 分,干姜 8 分,人参 2 钱,白茯苓(去皮)3钱,砂仁 1 钱,厚朴(姜汁炒)8 分,苍术 1 钱 5 分(米泔浸,炒),熟附子 8 分,甘草(炙)8 分组成,加生姜,水煎服,1 剂/d,应用中根据患者症状加减药物,其主要功能是温中健脾,用于脾胃虚寒、脘腹冷痛、呕吐泄泻、手足不温。研究认为本方可调节胃肠道运动,具有增强体力和抗寒能力之作用,适当加减以疏通肝气,调整情绪,达到全身调理与治疗目的。
参考文献 [1]陆再英,钟南山.内科学[M].第 7 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8:410. [2]张文明.脾虚型溃疡性结肠炎患者症状观察与形态学研究[J],中医学学刊,2005,23(8):1391-1393.
转载请注明来自:http://www.zazhifabiao.com/lunwen/yyws/zgyx/20687.html
上一篇:顽固性高血压的基本病理与中医治疗
下一篇:中医学对高血压肾损害的认识及防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