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15-12-20 17:44:50 所属分类:中国医学 浏览量:
武权生教授为甘肃中医学院妇科硕士研究生导师 , 甘肃 省名中医, 临证数十载, 理论扎实, 学验俱丰, 临床经验丰富,对于产后诸症颇有心得。产后身痛为产后常见疾病 , 系产褥期间 ( 包括流产、小产 ) 出现肢体、关节酸痛、麻木、重着 ,亦称产后关节痛或称产后风
武权生教授为甘肃中医学院妇科硕士研究生导师 , 甘肃 省名中医, 临证数十载, 理论扎实, 学验俱丰, 临床经验丰富,对于产后诸症颇有心得。产后身痛为产后常见疾病 , 系产褥期间 ( 包括流产、小产 ) 出现肢体、关节酸痛、麻木、重着 ,亦称“产后关节痛”或称“产后风”。作者有幸从师临证学习 ,从 2013 年 5 月 ~2014 年 7 月 , 导师运用自拟黄芪桂枝五物汤加味共治疗产后身痛 106 例 , 取得显着疗效 , 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 1 一般资料 本组病例均取自甘肃省中医学院附属医院专家门诊共 106 例 , 排除风湿、类风湿关节炎等疾病患者。
年龄最小21岁, 最大40岁, 平均年龄32岁。第一胎产后80例,第二胎产后 26 例 ;自然分娩 55 例 , 剖宫产 40 例 , 人流术后16 例 ;病程在产后 1 个月之内者 16 例 , 1~6 个月者 20 例 , 6个月 ~1 年者 52 例 , 1 年以上者 18 例 ;本组病例经治前已在他处用中药治疗效果不佳者 20 例 , 经用西药抗风湿药治疗效果不佳者 15 例。
1. 2 治疗方法 采用黄芪桂枝五物汤加味治疗 , 基本方组成 : 生黄芪 30 g, 桂枝 9 g, 炒白芍 12 g, 赤芍 12 g, 当归 10 g,党参 15 g, 陈皮 6 g, 羌活 6 g, 麸炒白术 10 g, 鹿角霜 10 g, 熟地15 g, 桑寄生 10 g, 枸杞 10 g, 鸡血藤 30 g, 菟丝子 15 g, 淫羊藿15 g, 续断 10 g, 荆芥 6 g, 防风 6 g, 生姜 10 g, 炙甘草 6 g, 大枣5 枚。上肢疼痛 , 加桑枝 10 g, 片姜黄 10 g, 腰脊痛加金毛狗脊 10 g, 下肢疼痛 , 加牛膝 10 g, 1 剂 /d, 水煎 400 ml 2 次分服 ,14 d 为 1 个疗程 , 2~3 个疗程判定结果。
1. 3 疗效判定标准 治愈:关节疼痛消失或基本消失, 怕冷、恶寒、出汗等主要症状消除 ;好转 :身痛减轻或时有反复 ,但较疗前有所好转 , 其它症状亦有不同程度的减轻 ;无效 :症状无变化。
2 结果
治愈 72 例 , 占 67.92%;好转 25 例 , 占 23.58%;无效 9 例 ,占 8.49%。 3 典型病例
患者 , 女 , 28 岁 , 2014 年 6 月 24 日初诊 , 诉产后全身关节疼痛 1 年 , 患者自述 1 年前行剖宫产 , 术后病房空调温度过低 , 疏于护理 , 随即出现全身关节沉重、疼痛、麻木 , 尤以双侧肩关节为甚 , 伴自汗 , 因顾虑哺乳未服药物 , 后关节疼痛逐渐加重 , 肩、肘关节疼痛剧烈 , 活动受限 , 仅能从事一般活动 , 3 个月来不能工作 , 请假回家修养 , 近日经中西医及针灸治疗, 效果不明显, 经他人介绍, 慕名前来就诊。查体:
面色萎黄 , 神情忧郁 , 手指关节疼痛而无变形 , 肘关节疼痛亦甚 , 腰膝酸困 , 睡眠欠佳 , 二便自调 , 月经量少 , 舌质黯淡 ,舌苔薄白 , 边有齿痕 , 脉沉细。化验结果 :血沉 15 mm/h, 抗“O”及类风湿因子均阴性。诊断为产后身痛 , 治疗当温养气血 , 调和营卫 , 祛风散寒。疏方 :生黄芪 30 g, 桂枝 9 g, 赤芍12 g, 白芍 12 g, 炒白术 15 g, 熟地 15 g, 当归 15 g, 鸡血藤 30 g,党参 15 g, 陈皮 6 g, 羌活 6 g, 荆芥 6 g( 后下 ), 防风 8 g, 片姜黄10 g, 桑寄生 15 g, 菟丝子 10 g, 鹿角霜 10 g, 生姜 10 g, 炙甘草6 g, 大枣 5 枚 , 7 剂 , 1 剂 /d, 水煎 500 ml 分 2 次餐后服用 , 嘱勿过劳、忌寒凉 , 并告知患者此病易治 , 嘱心情放松。患者服药 7 剂后自汗即止 , 继服 20 剂后全身疼痛消失 , 经来量多 ,已正常上班 , 继以原方加减 , 继服 7 剂以巩固疗效。
4 讨论
产后身痛主要病机是产后百脉空虚 , 气血不足 , 加之产褥期出汗过多 , 亡失津液 , 疏于护理。或禀赋不足 , 或食用寒凉 , 或误触凉水 , 或过用空调 , 或误触寒风 , 风寒湿邪趁虚而入 , 使气血凝滞 ,“不通则痛”或者经络关节失养 ,“不荣则痛”。张仲景《金匮要略·妇人产后脉证并治篇》:“新产血虚多汗出, 喜中风, 故令病痉;亡血, 复汗, 寒多, 故令郁冒;亡津液胃燥 , 故大便难”。先师虽未提及产后身痛 , 但指出产后“血虚多汗、亡血寒多、亡失津液”生理特点 , 为后世医家治疗产后诸疾提供理论基础。普遍认为本病始见于隋巢元方《诸病源候论·妇人产后诸病候论》, 其中有产后腰痛候、产后两胁腹满痛候等描述。唐代昝殷集前人所着 , 写成专着妇科《经效产宝》, 其中论述“十一论 , 产后遍身疼痛者如何?答曰:产后百节开张, 血脉流走, 遇气弱则经络分肉之间,血多留滞 , 累日不散 , 则骨节不利 , 筋脉引急 , 故腰背转侧不得 , 手足摇动不得 , 更身热疼痛 , 医者以为伤寒治之 , 若出汗则筋脉动惕 , 手足厥冷 , 变生他病”。明代张景岳所着《妇人规》把本病归为“蓐劳”, 亦云“此即产后劳倦也。其证 ......或头疼自汗 ......或百节疼痛 ......
悉当以培补元气为主”。清代陈士铎《石室秘录·产后治法》云 :“产后之病 , 不可枚举 , 终以补气补血为主 ......
盖产妇一身之血 , 尽行崩下 , 皮毛腠理 , 如纸之薄 , 邪原易入 , 然易出也。故以大剂补正之中 , 略加祛邪之药 , 少粘气味 , 邪则走出于躯壳之外”。武权生导师认为本病的病因病机有以下三点 : ①产后多虚 : 产后多血虚 , 气随血脱 , 往往导致气血两虚 , 脏腑功能低下 , 经脉无以濡养 , 不荣则痛 , 是本病的主要病机。②产后多瘀 : 产后“亡血 , 复汗 , 寒多”, 气血虚弱则推动无力 , 血寒则凝泣不行 , 滞留关节 , 导致“不通则痛”。③产后易感外邪 : 产后气血两虚 , 加之多汗 , 亡失津液 , 复损卫阳 , 稍有不慎 , 则风寒湿等外邪乘虚而入 , 诚如陈士铎所言 :“盖产妇一身之血 ,尽行崩下 , 皮毛腠理 , 如纸之薄 , 邪原易入”。因此导师认为 ,产后身痛以“血虚血瘀”为本 ,“风寒湿邪”为标 , 治疗当以温养气血为主 , 使气血充足 , 经脉得养 , 少佐风药 , 以祛除外在风寒湿邪 , 则自汗解 , 身痛得止。考历史文献 , 历代医家昝殷、张景岳、陈士铎等均认为本病以培补元气为为主 , 也为本病的治疗提供了理论基础。根据产后身痛病机 , 武权生教授临证选用黄芪桂枝五物汤为基础方 , 黄芪桂枝五物汤出自《金匮要略·血痹虚劳篇》, 有调和营卫 , 益气温阳 , 温经通痹之功。现代研究表明黄芪桂枝五物汤有较好的抗炎、镇痛作用[1]。在此基础上, 加味而成。全方重用黄芪为君, 并加党参、白术补气 , 取“补无形之气 , 以生有形之血”之意 ;当归甘温 , 补血、活血 , 鸡血藤活血舒筋 , 养血调经 ;桑寄生、菟丝子、熟地黄填精益髓 , 强壮筋骨 ;羌活、荆芥、防风祛风湿而止痛;鹿角霜温补督脉, 添精益血, 全方以温为养气血主,少佐驱邪之药 , 补而不滞 , 温而不燥 , 故验之于临床 , 功效非凡。导师尝言“临证之初 , 每遇此类患者全身关节疼痛剧烈 ,畏风怕冷 , 劳作俱废 , 神情忧郁 , 以为不治之症 , 涕泪俱下 ,因顾虑其疼痛难忍 , 辄在温养气血方中投以乌头、附子之类 ,服后身汗大出, 疼痛辄止, 疗效显着, 然汗出过多, 损失卫阳,久则病复如初 , 此后遇此类疾患 , 不为所动 , 坚持以温养气血之剂 , 以图缓攻 , 久则正复邪祛 , 疼痛自止”。此诚导师临证经验教训 , 精华所在 , 值得临床参考探究。
参 考 文 献 [1] 黄兆胜 , 施旭光 . 黄芪桂枝五物汤及其配伍抗炎镇痛的比较研究 . 中药新药与临床药理杂志 , 2005(2):93-96.
转载请注明来自:http://www.zazhifabiao.com/lunwen/yyws/zgyx/2186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