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15-12-20 18:05:07 所属分类:中国医学 浏览量:
小柴胡汤出自张仲景的《伤寒杂病论》,其组方有寒有温,有升有降,有补有泻,重在调理气机,历代医家对小柴胡汤的研究不胜枚举,经久不衰,涉及内、外、妇、儿各科,而眼科对其应用报道多集中在临床验案,或某一症候的研究。本文拟立足于小柴胡汤的作用机理
小柴胡汤出自张仲景的《伤寒杂病论》,其组方有寒有温,有升有降,有补有泻,重在调理气机,历代医家对小柴胡汤的研究不胜枚举,经久不衰,涉及内、外、妇、儿各科,而眼科对其应用报道多集中在临床验案,或某一症候的研究。本文拟立足于小柴胡汤的作用机理,探讨其在湿性年龄相关性黄斑变性(age-related macular degeneration,AMD)的应用,以期举一反三,扩大小柴胡汤的应用范围,提高临床疗效。
1 湿性 AMD 的病机
AMD 是一种与衰老有关的退行性眼病,确切病因尚不清楚,湿性 AMD 以黄斑区浆液性或出血性盘状脱离,渗出为主要表现,伴有脉络膜新生血管(choroidal neovascularization,CNV) 形 成 , 重者视网膜下血肿,视网膜内出血,玻璃体出血,晚期因反复水肿和出血形成瘢痕,严重影响患者的中心视力。
中医学认为,气为宇宙的本原,一切生命现象都是气不断运动的结果。《素问·六微旨大论》指出:“非出入,则无以生长壮老已;非升降,则无以生长化收藏。”《读书随笔》亦指出:“升降出入者,天地之体用,万物之橐,百病之纲领,生死之枢机也。 ”由此可见,气的运动激发和推动了人体脏腑经络的各种生理活动,气机畅达则“阴平阳秘,精神乃治”;若气机不畅则阴阳失衡,百病从生。AMD 的发生也不例外,以气机不畅为本,肝脾失调,精血亏虚是其病机。肝属木,脾属土,肝木易乘脾土。年老之人,常有脾虚者,脾胃互为表里,脾主运化主升清,胃主受纳主降浊,脾胃失调,则运化失司,清者不升或浊者不降,出现清浊不分,乱与清窍,表现为黄斑部水肿或浆液性渗出,或反复水肿,或出血吸收后遗留渗出物。 同时,年老之人肾阴亏虚, 易致他脏阴虚, 其中最易致肝阴亏虚,肝之藏血失职,阴不敛阳,则出现肝阳上亢,进一步耗伤脾气,致肝火灼络或脾不统血,表现为脉络膜新生血管,黄斑部出血。
2 小柴胡汤与湿性 AMD
2.1 小柴胡汤方证 《伤寒论》96 条:“伤寒五六日中风,往来寒热,胸胁苦满,嘿嘿不欲饮食,心烦喜呕,或……小柴胡汤主之。”条文列举的往来寒热、胸胁苦满、嘿嘿不欲饮食、 心烦喜呕四大症状被后世许多医家称为小柴胡汤的“主证”,即为小柴胡汤证的病机。 曹远礼〔1〕认为往来寒热是少阳病典型热型,其特点是寒往热来,热往寒来,发无定时。黄煌教授主张“寒热往来”除体温的变化外,尚包括患者自觉的寒热交替感……“往来”暗含着在发病时间上有一定的规律,或有一定的周期,或是交替发作〔2〕。 “胸胁苦满”指出了病位所在。原文还用“嘿嘿不欲饮食,心烦喜呕”等轻重不同的主观精神状态作为辨证的要点,反映了患者情绪不好,主观感觉在主诉中所占的比重较大,口苦也是自觉症状,进而影响了饮食和情绪。
刘渡舟〔3〕认为小柴胡汤的功效不仅为和解少阳,其疏利肝胆,开郁调气,以利升降出入之机的作用更不应忽略。从小柴胡汤的组成药物分析,柴胡疏利气机,和解枢纽,解郁散结,黄芩气重而下行,清泻郁火。 半夏降泻肺胃之逆气,生姜调中畅胃,二者降气泄浊。 人参大补元气,大枣补中益气,甘草调和诸药,参草枣补益脾胃,奠安中州,脾旺则气升,胃健则气降。在全方的 7 味药中,有寒有温,有升有降,有补有泻,既使元气充盛,又开郁调气,使气升降出入平衡,故小柴胡汤的主要作用是调畅气机。 诚如刘英锋〔4〕所论“其中的奥妙全在‘少阳为枢’治以‘疏利转机’为先”。
2.2 湿性 AMD 与小柴胡汤证 眼底水肿和出血是湿性 AMD 的两大主症,参照病机十九条的基本精神分析局部病变形态,有大片黄白色渗出、出血,血管充盈,发病急骤,属实证,热证;视网膜大片水肿或浆液性渗出、视网膜脱离,属虚证,寒证〔5〕。 而片状出血反复发生,水肿渗出和机化瘢痕并存,多寒热往来,虚实夹杂。由此可见,湿性 AMD 眼底表现的病机恰合小柴胡汤的 “四大主证”之“往来寒热”。 另外,唐宗海的《血证论》认为出血之证,多与气机失调有关,故其治疗血证,推祟和法,其代表方首推小柴胡汤,内调肝胆脾胃升降,外和营卫气血出入,将小柴胡汤运用得出神人化,颇值后人借鉴。
然而小柴胡汤的“四大主证”不太可能同时出现在单个患者身上,故《伤寒论》101 条明确指出:“伤寒中风,有柴胡证,但见一证便是,不必悉具。 ”指出了运用小柴胡汤的原则性和灵活性。 蒲辅周据其医疗经验告诫我们要“和而勿泛”,“和而有据”,这个“据”就是小柴胡汤的四大主证和弦脉,不必拘泥于什么病,只要出现小柴胡汤的脉证,就可大胆应用,另外,亦不必诸证悉具,即“但见一证便是”,我们体会,如果只具一证时,必须有小柴胡汤的弦脉,方可取得满意疗效〔6〕。 3 临证验案
患者女性,63 岁,右眼湿性年龄相关性黄斑变性病史 1 年余,曾反复出血 2 次。 2006 年 9 月再次出血,来我院门诊就诊。刻下症见:右眼视物模糊,变形,伴眼前黑影遮挡。 右眼视力 0.1,眼底可见出血、渗出,荧光素眼底血管造影(FFA)显示黄斑区脉络膜新生血管性荧光素渗漏,光学相干断层扫描(OCT)示黄斑区出血性色素上皮脱离、水肿。 舌红,苔薄黄,脉弦细。 方用小柴胡汤加减。 处方:柴胡 10 g,黄芩 10 g,法半夏 6 g,党参 12 g,生蒲黄 12 g,姜黄 10 g,地黄 12 g,花粉 12 g,石斛 12 g,夏枯草 10 g,甘草 6 g。 复诊时仍以疏肝健脾为主,随症加减,口服汤剂治疗 1.5 个月后,OCT 可见黄斑区色素上皮脱离区逐渐平复,水肿较前减轻。
后原方减法半夏,加知母 10 g,旱莲草 10 g,女贞子15 g,滋阴清热,治疗 3 个月后,患者视力 0.15,眼底可见出血完全吸收,FFA 示黄斑区瘢痕形成,晚期染色未见明显荧光渗漏,OCT 示色素上皮脱离区基本平复。
小柴胡汤治疗眼底水肿、出血类疾病有独到之处,如刘成源等〔6〕用小柴胡汤原方治疗中心性浆液性脉络膜视网膜病变,杨国汉〔7〕以小柴胡汤为主治疗治疗眼底出血症。笔者在临证中发现,小柴胡汤对湿性 AMD 眼底病理性改变反复发作,全身伴有情绪急躁,口苦,或感忽冷忽热者,常可取得满意疗效。
张景岳在《质疑录》中主张:“《素问·至真要大论》条下‘有者求之,无者求之,盛者责之,虚者责之’,此一十六字,为病机之要。”临床医生应在辨证论治的“套路”〔8〕启动之前就对疾病的病因、病性、传变、预后等特征了然于心,即有扎实的基本功,在临证辨证论治时方能恰合病机,丝丝入扣,通过同病异治或异病同治使疾病化险为夷。 小柴胡汤在湿性年龄相关性黄斑变性中的应用,体现了中医谨守病机、得其机要的特色,延续了经方的价值,彰显了经方的魅力,最根本的是抓住了中医辨证思维的核心。
参考文献 [1] 曹远礼. 《伤寒论》小柴胡汤证治及其应用探析[J]. 中医药学报 ,2002,4(20):481-483. [2] 黄煌. 中医十大类方[M]. 南京:江苏科学技术出版社,1995:53. [3] 刘渡舟. 小柴胡汤解郁功效例举[J]. 中医杂志,1985,(5):12. [4] 刘英锋,刘敏. 论小柴胡汤的历代化裁规律[J]. 江西中医药,2004,35(8):50-53. [5] 庄曾渊 ,金明. 今 日中医眼科[M]. 2 版. 北 京 :人民卫生出版社 ,2011:276. [6] 刘成源, 罗红艳. 小柴胡汤临床新用 [J]. 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1996,19(2):35-36. [7] 杨国汉. 小柴胡汤为主治疗眼底出血症 64 例 观察[J]. 实用中医药杂志,2002,18(6):6. [8] 孟庆云. 得医之意,活 力非凡 ———辨证论治套路的运用[J]. 中 医杂志,2005,46(12):14.
转载请注明来自:http://www.zazhifabiao.com/lunwen/yyws/zgyx/2280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