焊接学报
期刊级别:
期刊周期:
国内刊号:23-1178/TG
国际刊号:0253-360X
主办:中国机械工程学会;中国机械工程深地焊接学会;哈尔滨焊接研究所
审期:3-6个月
- 期刊摘要: 《焊接学报》(月刊)1980年创刊,是由中国机械工程学会主办、哈尔滨焊接研究所承办的学术期刊。主要刊载焊接科技领域具有国际水平或国内先进水平的优秀学术论文。自创刊以来,刊期由最初的季刊发展为现在的月刊,成为在国内外具有一定影响的一级学术刊物。 [详情]
期刊级别:
审稿速度:3-6个月
期刊级别:
期刊周期:
国内刊号:23-1178/TG
国际刊号:0253-360X
主办:中国机械工程学会;中国机械工程深地焊接学会;哈尔滨焊接研究所
审期:3-6个月
期刊级别:
审稿速度:3-6个月
《焊接学报》先后与美国、英国、日本、德国、澳大利亚、捷克、法国、前苏联等国的国际知名的焊接期刊进行了交换。本杂志印刷精美,多次被中国科学技术协会、国家新闻出版署选中,代表中国期刊参加香港地区、新加坡、澳大利亚、意大利等国家的书刊展览。
1、中文核心期刊:
1992-2011年连续6届中文核心期刊(中文核心期刊(1992)、中文核心期刊(1996)、中文核心期刊(2000)、中文核心期刊(2004)、中文核心期刊(2008)、中文核心期刊(2011))
2、CSCD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来源期刊(2013-2014年度)(含扩展版)
3、中国科技论文统计源期刊(中国科技核心期刊)
4、数据:MARC数据、DC数据
5、图书馆藏:国家图书馆馆藏、上海图书馆馆藏
6、影响因子:
截止2014年万方:影响因子:0.54;总被引频次:1991
截止2014年知网:复合影响因子:0.754;综合影响因子:0.507
7、焊接学报荣誉:
1990年获机械电子工业部年度优秀科技期刊二等奖
1992年获中国科学技术协会优秀学术期刊三等奖
8、偏重的研究方向:工程与材料、金属材料、机械工程、金属材料的力学行为、金属结构材料、金属基复合材料、零件加工制造、金属材料的制备科学与跨学科应用基础、冶金与矿业、金属材料表面科学与工程、半导体科学与信息器件、信息科学、化石能源储存与输送、集成电路制造与封装、金属材料的磨损与磨蚀
9、投稿录用比例:92%
10、审稿速度:平均3.42857个月的审稿周期
(2)文章应论点明确,论据充分,条理分明,数据可靠,实事求是,文字精练,专业名词术语应前后统一并标准化。
(3)论文篇幅限定在6000字以内(即整篇文章占4个版面以内,其中包括图表,但不包括英文摘要)。
(4)投稿要一式两份,一份原稿,一份复印件。稿件要求用计算机打印,版式为大16〖开(A4)双栏排版,稿面清洁,标点准确,并使用规范的汉字。
(5)论文如是科研基金项目,应写出基金项目名称和编号,并将其排放在论文首页脚注处。
(6)论文题目的字数限定在20字以内。在论文题目下方应依次写出作者姓名(作者署名人数限定在4人以内)、作者工作单位及其邮政编码、摘要(摘要内容应达到300字左右,以便检索)和3~5个关键词及中图分类号、文献标识码。
(7)写出一份与中文摘要对应的英文摘要(包括文题、作者姓名的汉语拼音、作者工作单位、摘要、关键词等项均用英文写出)且单排一页附在文稿后。
(8)正文可分三级标题,第一级标题分别用阿拉伯数字1,2,…排序;第二级标题分别用1.1,1.2,…2.1,2.2,…,排序;第三级标题分别用1.1.1,1.1.2,…1.2.1,…排序,其余类推。序言一律用阿拉伯数字0排序。
(9)文中引用的主要参考资料应列出文献,文献按文中引用的先后顺序编号并用方括号标注在文中引用处。
(10)本刊论文中的计量单位一律采用《中华人民共和国法定计量单位》。在图表中计量单位的标注方法举例如下:①电流I/A;②时间t/s;③速度v/(m·s-1);④动量P/(kg·m·s-1)。
(11)文中的图题、表题均要用中英两种文字对照写出;图表内容和图表注只用英文表达(请另写一份中英文字对照表,以便审校)。
(12)文中总图数一般不应超过6幅,线条图要求用计算机按标准绘制并用激光打印,各图应排放在文中相应位置上,在坐标图的纵横坐标上要标注物理量名称、物理量符号及物理量单位”共三项(例如:CurrentI/A),不可缺一。另外还要求备有网纹图(照片)的原版图一份(应在被放大的金相照片右下角处贴上比例尺刻度以代替放大倍数)、清晰的线条图一份(图上除试验曲线和坐标刻度外不写任何文字并注意线条不可过细,以便制版使用。(图要采用origin或visio软件制作)
(13)文中表格采用三线表,表中物理量要标注物理量名称、物理量符号、物理量单位(例如:CurrentI/A)。
(14)文中首次出现的英文缩写字母和公式中的各物理量符号的含义应有文字解释。
(15)参考文献应按文中出现的先后顺序排列于文后。参考文献只列主要的、公开发表过的文献,一般不应超过10篇。应严格按《文后参考文献著录规则》(GB7714-87)进行著录,著录项目要齐全。
(16)在著录文后参考文献时,作者应根据GB3469规定,以单字母方式标识以下各种参考文献类型:
(17)将“作者简介”(第一作者)排放在文末处,其内容应包括作者姓名、性别、出生年月、学历、职称、研究方向、主要科研成果和已发表的论文数。并附第一作者的2口寸半身免冠黑白照片(身着深色西服领带)一张随稿一起寄到本刊编辑部。
(18)由作者工作单位根据我国保密法和《科学技术保密条例》对论文进行保密审查,在稿件保密审查单上填写意见并加盖单位公章后寄到本刊编辑部。
(19)作者在返回修改稿时,应将论文电子版光盘(排版软件采用方正华光或Word均可,图另存成图形格式,如BMP、JPG、TIF等)随稿一起寄到本刊编辑部。
SCIE
SCI、SCIE
SSCI、SCIE
SSCI、SCIE
SCIE
SCIE
SCIE
SCI、SCI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