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态毒理学报
期刊级别:
期刊周期:
国内刊号:11-5470/X
国际刊号:1673-5897
主办:中国科学院生态环境研究中心
审期:3-6个月
- 期刊摘要: 《生态毒理学报》AsianJournalofEcotoxicology(双月刊)2006年创刊,是为顺应环境科学与生命科学交叉的学科发展趋势,推动国内环境风险研究领域的发展而创办的。该刊物的创办可为我国从事生态毒理和风险研究的学者和相关机构提供一个交流平台,填补目前国内 [详情]
期刊级别:
审稿速度:3-6个月
期刊级别:
期刊周期:
国内刊号:11-5470/X
国际刊号:1673-5897
主办:中国科学院生态环境研究中心
审期:3-6个月
期刊级别:
审稿速度:3-6个月
《生态毒理学报》力求及时报导国内生态毒理学/环境风险研究领域新近取得的创新性研究成果,跟踪最新学术进展,推动我国环境科学事业的蓬勃发展。本刊采取主编约稿和作者自由投稿两种方式组稿。具体要求是:1.来稿选题新颖,具有开拓性和创新性。且属于国内和国际生态毒理和风险研究方面的前沿课题。所报道的研究成果具有重要的科学意义或研究价值,能够引起本学科同行的广泛关注;2.所报道的最新研究理论、实验方法/技术要数据可靠,推理严谨,结论明确;3.在文章的摘要中要说明本文所报道的研究工作的意义。
1、中文核心期刊:中文核心期刊(2011)
2、CSCD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来源期刊(2013-2014年度)(含扩展版)
3、中国科技论文统计源期刊(中国科技核心期刊)
4、数据:MARC数据、DC数据
5、图书馆藏:国家图书馆馆藏、上海图书馆馆藏
6、影响因子:
截止2015年万方:影响因子:1.077;总被引频次:793
截止2015年知网:复合影响因子:1.518;综合影响因子:1.000
7、偏重的研究方向:生命科学、生态学、环境化学、化学科学、、化学环境污染与健康、污染生态学、环境微生物学、生态安全评价、动物学、微生物学
8、投稿录用比例:83%
9、审稿速度:平均2.66667个月的审稿周期
2.论文摘要:摘要应是对论文内容不加注释和评论的简短陈述,应以第3人称写,避免使用“本文研究了……”、“作者研究了……”等字样;摘要应阐明研究工作的目的、实验方法或研究方法、结果和最终结论,其重点是结果和结论;摘要应具有独立性和自含性,即不阅读全文也能够获得必要的信息;摘要应是一篇完整的短文,包含与论文同等数量的主要信息;英文摘要应与中文对应,无语言表达错误,符合英文语言习惯;为便于国际交流,英文摘要可适当详细、篇幅适当加长。
3.关键词:中英文关键词一般3~8个;应尽量使用主题词;应避免将词组作为关键词。
4.引言:引言部分应该有2个功能:一是对本研究领域的研究成果和进展进行综述,如哪些研究者进行了什么研究,得到了什么结果,存在哪些不足?二是突出本研究的创新性和研究意义,这一点是承接于文献综述的,既然目前的研究存在不足,为此本文进行了哪些工作,与前人工作有何不同。引言中应着重论述本研究的创新点。行文要有根有据,要提供必要的引文出处。
5.正文:正文部分应明确阐述所采用的研究方法与技术路线,明确交待所用实验方法与实验材料、实验仪器和实验条件。为了提高发表文章的质量,突出作者的原创性工作,本刊要求将实验结果和对结果的分析讨论分为2大节(文章一般分为引言、试验部分、结果、讨论4部分)叙述。具体要求如下:(1)结果部分以陈述数据为主,如,“通过...试验,得到...结果,如图(表)...所示。”在数据之后对结果作必要的解释和说明,但不要作进一步的讨论。既要避免只出现干巴巴的图、表而无文字的情况,也要避免文字叙述与数据图、表重复。(2)讨论部分在结果部分所列数据的基础上对实验结果进行深入地分析、讨论,与已有的规律、结果进行对比,深入挖掘本研究所得结果的意义。
6.结论:由于摘要部分已包含文中的主要结论,为避免重复,本刊要求不设结论部分。
7.致谢:可在致谢部分对项目资助机构、为作者完成项目或完成本文提供过帮助的机构或个人提出感谢。
8.参考文献表:引用他人观点、数据、图表及引用他人实验方法、公式时必须注明出处(参考文献或注解)。尚未公开发表的数据资料不能作为参考文献引用,只能以页下注解的形式列出出处。本刊引文标注和参考表著录格式采用“著者-出版年”制。在引用文献后应立即在括号内标注著者、出版年份,不排引文序号。为便于国际交流,本刊要求作者分别著录中文参考文献表和英文参考文献表。其中,中文参考文献表仅著录原始文种为中文的文献;英文参考文献表除著录原始文种为英文的文献外,还应将原始文种为中文的文献条目译成英文(对于期刊或文集,英译以原文献的英文摘要为准)。
SCI、SCIE
SCI、SCIE、SSCI
SCIE
SCIE
SCIE
SCIE
SCIE、SSCI
SCI、SCI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