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震地质

期刊级别:

期刊周期:

国内刊号:11-2192/P

国际刊号:0253-4967

主办:中国地震局地质研究所

审期:3-6个月

期刊摘要: 《地震地质》(季刊)1979年创刊,学术类期刊,每季末出版。坚持“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方针,展示高水平的创新成果,培养高级研究人才。重点报道活动构造、新构造、地球内部物理、构造物理、地球动力学、地球化学、地震预测、新年代学、工程地震、火山学、 [详情]

期刊级别:

审稿速度:3-6个月

20年诚信提供专业的职称论文咨询服务,免费推荐期刊,论文发表答疑。如果需投稿请到官方网站。
上一篇:冰川冻土
下一篇:水文

地震地质简介

《地震地质》(季刊)1979年创刊,学术类期刊,每季末出版。坚持“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方针,展示高水平的创新成果,培养高级研究人才。重点报道活动构造、新构造、地球内部物理、构造物理、地球动力学、地球化学、地震预测、新年代学、工程地震、火山学、减轻地质灾害等方面的最新研究成果。

《地震地质》是由中国地震局地质研究所主办的学术期刊,每年3,6,9,12月出版,每期约15万字。以国内外科研工作者、工程技术人员、及大专院校师生为读者对象,报道地球科学前沿领域的最新研究成果,反映地球科学的基础与应用研究进展。以活动构造、新构造、地球内部物理、地球动力学、构造物理、地球化学、地震预报、地质年代测定、工程地震、减轻地震灾害为报道内容。

地震地质栏目设置

研究论文、科研简讯、科研快讯、新技术应用、专题综述、学术争鸣、新闻信息。

地震地质收录

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收录 维普网、万方数据库、知网数据库、文摘杂志、地学数据库、文摘与引文数据库剑桥科学文摘社ProQeust数据库、日本科学技术振兴机构中国文献数据库收录

1、中文核心期刊:

1992-2011年连续6届中文核心期刊(中文核心期刊(1992)、中文核心期刊(1996)、中文核心期刊(2000)、中文核心期刊(2004)、中文核心期刊(2008)、中文核心期刊(2011))

2、中国科技论文统计源期刊(中国科技核心期刊)

3、CSCD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来源期刊(2013-2014年度)(含扩展版)

4、数据:MARC数据、DC数据

5、图书馆藏:国家图书馆馆藏、上海图书馆馆藏

6、影响因子:

截止2014年万方:影响因子:0.74;总被引频次:1370

截止2014年知网:复合影响因子:0.954;综合影响因子:0.695

7、地震地质杂志荣誉:

1992年被评为全国优秀期刊三等奖

1992年被评为北京市优秀科技期刊四通奖

1992年荣获国家地震局首次科技期刊评比三等奖

1996年荣获国家地震局第二届科技期刊评比二等奖

1997年荣获第二届全国优秀科技期刊评比三等奖

2001年进入中国期刊方阵,被评为双效期刊

2009年在中国地震学会组织的地震局系统优秀期刊评比中荣获一等奖

8、偏重的研究方向:地球科学(2)、构造地质学与活动构造(1)、地质学(1)

9、投稿录用比例:100%

地震地质要求

1来稿要论点明确,数据可靠,条理清晰,文字精练。篇幅根据需要而定,本刊一般不做限制。来稿一式2份,用A4纸打印。论文书写格式可参考本刊2002年以来刊登的文章。

2来稿可以是中文或英文稿。如果是中文稿,加附300字的中文摘要和3~8个关键词,以及1页左右的英文摘要(附对照的中文)、3~8个关键词;如果是英文稿,加附200词的英文摘要和3~8个关键词,以及800~1000词的中文摘要、3~8个关键词(另附中文全文稿,供审校用)。

3文稿中引用他人研究成果时,应按《著作权法》中的有关规定指明其出处,并在参考文献中列出,由此引发的著作权责任,均由作者自负。

4请附信简要介绍工作背景、成果意义,明确所投栏目及学科分类。请提供第1作者的主要联系方式。同时提供4~6位非本单位同行专家(正高级职称)的详细通讯方式和研究领域,也可提出要求回避的专家,以便稿件送审时参考。附作者联系电话、电子邮箱、通讯地址及邮编。

5来稿是否采用,由本刊编委会最后审定。依照《著作权法》规定,本刊可以对来稿作文字和技术性修改。收稿后5个月内如未得到录用通知(或修改稿件通知),作者可以自行处理。请勿一稿两投。不予采用的稿件,将退还作者。

6作者收到修改稿件通知后,应在1个月内将修改稿(连同原稿、退修信、对修改情况的说明、软盘)寄回本刊编辑部。

7来稿一经刊用,本刊将向作者支付稿酬和酌收版面费,并赠送当期样刊2册,单印本30册。

8本刊发表的文章,将由编辑部统一纳入ChinaInfo信息服务系统,进入因特网提供信息服务,并同时加入《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和《中国期刊网》等,如不同意者,请另投它刊。

SCI同领域期刊前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