催化学报

期刊级别:

期刊周期:

国内刊号:21-1195/O6

国际刊号:0253-9837

主办:中国化学会;中国科学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

审期:3-6个月

期刊摘要: 《催化学报》ChineseJournalofCatalysis(月刊)于1980年3月创刊,主要报道能源、环境、有机化工、新材料、多相催化、均相催化、生物催化、光催化、电催化、表面化学、催化动力学等学科领域的基础性和应用基础性的最新研究成果。刊登催化领域有创造性,立论科 [详情]

期刊级别:

审稿速度:3-6个月

20年诚信提供专业的职称论文咨询服务,免费推荐期刊,论文发表答疑。如果需投稿请到官方网站。
上一篇:江南大学学报
下一篇:力学季刊

催化学报简介

《催化学报》ChineseJournalofCatalysis(月刊)于1980年3月创刊,主要报道能源、环境、有机化工、新材料、多相催化、均相催化、生物催化、光催化、电催化、表面化学、催化动力学等学科领域的基础性和应用基础性的最新研究成果。刊登催化领域有创造性,立论科学、正确、充分,有较高学术价值的论文,反映我国催化学科的学术水平和发展方向,报道催化学科的科研成果与科研进展;跟踪学科发展前沿,注重理论与应用结合,旨在促进国内外学术交流与合作。

《催化学报》自创刊以来,在主办单位、各届编委会和我国催化界同仁的积极支持下,办刊质量和国际影响日益提高,现已经得到广大读者、作者的广泛认可,并多次得到上级部门嘉奖。本刊编委会一直坚持“严谨治学,追求一流”的办刊理念,努力将您的优秀研究成果以最快的速度展示给世界范围的读者,从而被他们所参考和引用。真诚地希望您能一如既往地支持和爱护催化学报,积极向催化学报提供优质稿件,并积极为我们审稿。让我们大家共同努力,将催化学报办成在国际上有重大影响的期刊,为提升中国催化学科在国内外学术界的影响力而做出更大的贡献。

催化学报栏目设置

研究快讯、研究论文、综述。

催化学报收录

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收录 维普网、万方数据库、知网数据库、文摘杂志、化学文摘(网络版)、文摘与引文数据库、科学引文索引、剑桥科学文摘、剑桥科学文摘社ProQeust数据库、日本科学技术振兴机构中国文献数据库、皇家化学学会系统列文摘收录

1、中文核心期刊:

1992-2011年连续6届中文核心期刊——中文核心期刊(1992)中文核心期刊(1996)中文核心期刊(2000)中文核心期刊(2004)中文核心期刊(2008)中文核心期刊(2011)

2、CSCD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来源期刊(2013-2014年度)(含扩展版)

3、中国科技论文统计源期刊(中国科技核心期刊)

4、数据:MARC数据、DC数据

5、图书馆藏:国家图书馆馆藏、上海图书馆馆藏

6、影响因子:

截止2014年万方:影响因子:1.292;总被引频次:2623

截止2014年知网:复合影响因子:1.936;综合影响因子:1.303

7、催化学报荣誉:

1996年荣获中国科学院优秀自然科学期刊二等奖

1996年荣获全国优秀科技期刊三等奖

2000年荣获中国科学院优秀期刊一等奖

中科双效期刊

第三届(2005)国家期刊提名奖期刊

8、偏重的研究方向:化学科学、物理化学、催化化学、生命科学、微生物生理与生物化学、微生物学、生物物理、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无机化学、生物大分子结构与功能、无机材料化学、化学工程及工业化学、有机化工

9、投稿录用比例:66%

10、审稿速度:平均1.22222个月的审稿周期

催化学报要求

1、文章书写顺序

2、文题建议以新颖独特的形式简明准确地反映研究工作的实质和特点,中文标题一般不超过20个字,英文标题与中文标题一致,尽可能不使用缩略语、符号和分子式。

3、摘要应说明研究目的、方法、结果和结论,英文摘要(200~300个英文单词)内容可不与中文摘要一致,重要的实验结果应给出具体数据。

4、前言应说明研究工作的背景、意义、本文拟解决的问题、采用的方法和手段,引出重要的文献,不要忽视国内同行的工作。前言中不描述实验结果。对于作者本人的系列工作,应引出已发表过的文献以保持信息的完整性。

5、实验部分应利于他人重复实验,主要试剂和仪器应标明国名、厂名、型号及名称。催化剂应给出具体的组分及含量,如涉及保密,请先申请专利,待专利批准后再发表文章。

6、图表应具有自明性,标题和注释文字须包含实验对象、方法和条件等内容。图表数目宜精简,同一来源的数据不能重复出现在不同的图表中,能用文字叙述时尽量不使用图表。图表标题采用中英文对照,图表中的其它文字用英文。图表中第一次出现的缩写词或样品代号应在图注或表注中给出全称或解释。图表应排在正文中出现的位置,不要排在正文之后。

7、在结果讨论部分,应在仔细分析实验数据和比较文献结果的前提下,对所得实验结果进行充分而富有启发意义的讨论,并给出合理的推论或结论。反应机理的提出和讨论要有可靠的实验依据,不可臆断。

8、物理量、计量单位及其符号按GB3100~3102-93的有关规定执行,本刊常用的物理量及单位的符号用法如下。物理量符号(斜体):浓度用小写c,压力用小写p,摄氏温度用小写t或θ,热力学温度用大写T,产率Y,选择性S,转化率X,结合能Eb,化学位移δ,质量比m/m,体积比V/V,摩尔比n/n,质量分数w,体积分数φ,摩尔分数x。单位符号(正体):秒s(不用sec),分钟min,小时h(不用hr,hrs),天d(不用day),浓度mol/L(不用M或N),压力Pa(用atm,Torr,bar者换算为Pa),转速r/min(不用rpm),换算为nm,化学位移的单位是1(可不写,用ppm者应去掉ppm)。以ppm,ppb等表示某物质的含量是不确切的,应根据具体情况改为质量分数w,体积分数φ,摩尔分数x或质量浓度(g/ml)等。数值与单位之间留一空格,如20min。两种物质之比应注明是质量比、摩尔比还是体积比。温度单位在同一篇文章内应统一用K或C。

9、研究论文稿件须给出结论部分。结论是对全文工作的简要总结,是结果与讨论中关键问题的进一步澄清和延展,而非结果与讨论中要点的简单重复,更不应与摘要雷同。结论可包括本文实验结果揭示的原理和普遍意义、与以往文献工作的异同、未能解决的问题以及对进一步工作的建议。结论中不分段,也不用数字编号。

10、凡论及他人工作和观点时均应引出文献。本刊采用顺序编码制。未公开发表的和作者未亲自阅读的文献资料请勿引用。在正文中提到文献作者时只须写出第一作者的姓氏,多于一位作者时后加“等”,文献编号紧接其后,如“Munroe等[3]”。在文后的参考文献表中,应按顺序写出全部作者的姓名,姓前名后,名字部分用缩写;外文期刊名缩写;中、日文文献给出英译文;缩写词均不加缩写点;期刊的“期次”(即某年某卷的第几期)不要漏写。书写格式和示例如下:

11、在文章英文关键词后注明第一作者信息(性别、出生年、学位和职称等),第一作者和通讯联系人的电话、传真和E-mail,课题受资助基金的名称(应按相应基金管理办法中规定的标准名称书写)及批准编号。

SCI同领域期刊前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