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药事
期刊级别:国家级期刊
期刊周期:月刊
国内刊号:11-2858/R
国际刊号:1002-7777
主办:中国食品药品检定研究院
审期:1-3个月
- 期刊摘要: 《中国药事》杂志是由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批准,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主管,中国食品药品检定研究院(原中国药品生物制品检定所)主办的,国内外公开发行的学术期刊。 《中国药事》主要业务范围是研究药事管理理论,交流药事管理经验,培养药事管理人才。主要报 [详情]
期刊级别:国家级期刊
审稿速度:1-3个月
期刊级别:国家级期刊
期刊周期:月刊
国内刊号:11-2858/R
国际刊号:1002-7777
主办:中国食品药品检定研究院
审期:1-3个月
期刊级别:国家级期刊
审稿速度:1-3个月
《中国药事》杂志是由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批准,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主管,中国食品药品检定研究院(原中国药品生物制品检定所)主办的,国内外公开发行的学术期刊。
《中国药事》主要业务范围是研究药事管理理论,交流药事管理经验,培养药事管理人才。主要报道国内外医药卫生政策研究,工作实践,法规制度。报道内容涉及药品研发管理,药品生产质量管理,药品质控方法技术,药品市场流通管理,药品安全监管,临床合理用药管理,药事管理制度研究以及药事管理学科建设等。
《中国药事》作为药事管理学科综合性学术期刊,致力于为广大药事管理专业人士搭建学术交流平台,为关心药品管理创新发展的广大读者架起专业沟通的桥梁。
监督管理,理论探讨,工作研究,药品检验,药品质量,研究进展,临床药学,药物与临床,GMP专论,药学教育,国外药事,药物不良反,合理用药,医院药剂科管理,论著等。
1 投稿要求
1.1 文稿应具有科学性、先进性和实用性,有理论和实践意义。论点明确、数据可靠、文字简练、层次清晰、重点突出、结论准确。引用请附参考文献。全文(包括中、英文摘要和图、表及参考文献)字数一般不超过5000字~8000字。
1.2 投稿须附第一作者单位介绍信。作者单位负责对稿件的真实性和保密性进行审查,并保证未一稿两投。来稿请务必写清作者姓名及具体地址、邮政编码、联系电话、E-mail以及第一作者的职称、职务、学历、专业及研究方向等。部队及保密单位除编号外,还应写明驻地。文稿若属基金资助、国家攻关项目或获科技成果奖,请写明项目编号,标注在首页下,并附相关资料复印件。该类稿件经审理通过,将优先刊出。
1.3 文稿请用A4纸单面打印,字迹工整清楚,汉字使用应严格执行国家有关规定。
1.4 文责自负,依照《著作权法》的有关规定,本刊有权对来稿作修改并提出修改意见,凡退回作者修改的稿件请严格按本刊稿约要求及退改意见修改。同时附寄一张论文专有使用权授权书,作者填好后连同修改稿、原稿一并寄回编辑部存档。凡退修稿寄回编辑部时,在修回稿右上角注明稿件编号和“修回稿”字样。并发E-mail电子邮件,本刊E-mail:zhongguoyaoshi@sina.com(请在主题栏写明稿件编号)。退修稿件若超过2个月始修回者,原则上按新稿处理。
1.5 请作者自留底稿。自稿件登记之日起3个月后仍未收到编辑部的稿件修改函,作者可改投他刊,并请函告编辑部。编辑部一般不退稿,需退稿者请来稿时声明。
1.6 本刊已加入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和中国期刊网,作者著作权使用费与本刊稿酬一次付给。如作者不同意将文稿编入该数据库,请在来稿时声明,本刊将做适当处理。
2 文稿撰写要求
2.1 文题:来稿文题应简明确切,不宜超过20字,不要副题。
2.2 作者署名和工作单位:文稿作者应是参与论文专题研究的人员,并对全文负责。对论文作过帮助的其他人员可在文末以致谢的方式出现。增加作者或改变作者排序应经第一作者单位来函证明。2人以上合写的文稿,应注明联系人,并附联系方式。作者的单位名称要写完整,并附邮政编码。单位后以“,”分开,接排第一作者所在城市及邮政编码。多作者不同单位时,在名字右上角分别加阿拉伯数字,各单位间用“;”分开,全部单位均在同一个括号内,单位前注明与作者姓名序号相同的数字,英文部分应与之一致。
2.3 摘要及关键词:来稿请附英文题名、作者单位的译名及作者姓名的汉语拼音。请附200字以内的中英文摘要,按“目的、方法、结果、结论”格式书写并标注3~5个中英文关键词。
2.4 标出中图分类号、文献标识码。
2.5 正文:应尽量减少层次,一般不宜超过3层。层次的数字序号后不用黑点,但要空一个格。写法如下:
△△△△(顶格)
1 △△△△(顶格)
1.1 △△△△(顶格)
1.1.1 △△△△(顶格)
2.6 前言:一般勿超过250字,概述主题的理论依据、研究思路、实验基础及国内外现状,并明确提出本文之目的。
2.7 表和图:凡用文字能够说明的内容就不用表和图。也不要同时用表和图重复同一数据。照片(仅限黑白)应清晰,对比度适宜。表和图都应有表序和图序、表题和图题,表题居中置于表上,图题居中置于图下。表注在表下,图注在图题之上。表题要简明,末尾不加句号,表序与表题之间空1格。表的结构应简洁,具有自明性。尽量采用三线式,两端开口。表中参量应标注单位。表中多行数字依个位对齐(有小数点的则以小数点对齐);一组数字中有±号者应对齐±号。相邻栏内的数字或内容相同时,不能用“同上”、“同左”、“〝”或其它类似用词或符号,而应一一标注。表内“空白”代表未测或无此项,“-”代表未发现,“0”代表实测结果为零。表注分为泛指注和呼应注。泛指注是对全表的注解;呼应注是对具体项目的注解。泛指注用1,2,3……表示;呼应注用1),2),3)……表示。标注时先泛指注,后呼应注。图表应放在文中的相应位置,不要集中于文后。
2.8 计量单位及符号:量和单位的规范使用、书写可参阅:中华医学会编辑出版部编. 法定计量单位在医学上的应用.第3版.北京:人民军医出版社,2004年等书籍。计量单位一律采用以国际单位制单位为基础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法定计量单位”(简称法定单位)。请参阅《量和单位》(北京:中国标准出版社)。图、表中的量和单位,应将量符号放在前,单位符号放在后,其间以加一斜线的方式表示。如λ/nm即表示以nm为法定单位的波长。物质的量浓度分别以mol·L-1、mmol·L-1、μmol·L-1、nmol·L-1或g·L-1、mg·L-1、μg·L-1、ng·L-1表示。在单位或者组合单位内一般不再使用斜线和括号间隔,更不宜将斜线、负指数幂或汉字混用表示相除,如常用法定单位为“mg ·kg-1·d-1,不能再表示为“mg/kg/d-1”、“mg·kg-1/d”,“每日mg/kg”或“每千克mg/d”;又如IC50/mol/L应写成IC50/mol·L-1;AUCt~∞/(mg·h)/L应写成AUCt~∞/mg·h·L-1等。原ml、μl等均统一以mL、μL表示。另外,范围号(~)前后两数值中的%、‰等均应同时写出,不能省略前者只写后者,如3%~5%(不能写成3~5%)等。
2.9 国际代号与缩写:文中尽可能采用国际代号与缩写,例如:2分钟2min,4天4d,雌性♀,雄性♂,国际单位IU,概率P,紫外UV,均数用x,静脉注射用iv,腹腔注射用ip,肌内注射im,皮下注射sc,脑室内注射icv,动脉注射is,口服用po,灌胃用ig,每日1次用qd,每晚1次用qn,每4小时1次用q4h,每日2次用bid,每日3次用tid,每日4次用qid,白细胞用WBC,红细胞用RBC,血小板用Plt,血小板计数用BPC,血红蛋白用Hb,尿素氮用BUN,肌酐用Cr,总胆红素用IBI,总蛋白用TP,白蛋白用AL,球蛋白用G,总胆固醇用Tch,三酰甘油用TG,尿蛋白用UTP, 尿糖用US,等等。
2.10 需排斜体字者请排斜体:几何数如坐标:X,物理量:γ,植物拉丁名:Glycyrriza glabra,统计学符号:n,t检验,概率P。量符号均应使用斜体:m(质量),t(时间),V(体积),n(物质的量),d(相对密度),Ar(相对原子质量),Mr(相对分子质量)等。
2.11 系列数字间用“,”分开,数字与单位间空半格。阿拉伯数字起讫数间中文用“~”,英文用“-”,实验结果应明确测定次数,平均回收率后应有RSD。数字增加用倍数表示,减少用分数或%表示。有效数字的修约遵照“四舍六入五留双”的原则一次完成。
2.12 主要的动物、植物、药品、试剂、仪器应说明来源和规格。文稿中药学有关名词以现行版的《中国药典》、全国自然科学名词审定委员会审定公布的《药学名词》、《化学名词》(科学出版社)等为准。药名采用“国际非专利名(INN)”,以《中国药品通用名称》(药典委员会办公室编)为准。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批准的新药,则用批准的药名,新药名应注英文名。药名较长时可用缩写,在首次出现时注明,尽可能不用商品名。
文中首次出现的组织机构、法规、专用名词等英文缩写,应注明中文并写出英文全称。
2.13 文稿中测量数据不能超过其测量仪器的精密度,任何数字只允许最后一位有误差。对测量数值修约时应遵循国家标准(GB8170-87)。文中数字尽量用阿拉伯数字表示。如:公历世纪、年代、日期、时间、记数和计量等。
2.14 讨论:要突出作者自己的新发现及得出的结论和观点,交代本研究的不足之处。不要作文献综述,或重复前言的内容。应避免推想太远,避免不成熟的论断,避免本文资料不足以得出的结论。如理由充足时,可以提出设想和建议,但须恰如其分。
2.15 参考文献:参考文献必须以亲自阅读过的近5年内主要文献为限。参考文献分为引文型和阅读型。引文型即正文中直接引用;阅读型为撰写文章时参阅的文献。其格式和标点符号请严格按本刊规定;勿引内部资料和教科书。“未发表的观察资料”、“个人通讯”、“会议发言讲话”等不能列为参考文献。书面通讯和内部资料可用圆括号插入正文。引文型参考文献在文中采用顺序编码体系,其序号按文中出现的先后顺序,以阿拉伯数字标注,用方括号括上,并置于右上角(角注)。文末参考文献的著录按文中引用顺序用阿拉伯文排列,序号亦加方括号,其后空一格,不加任何标点;阅读型参考文献正文中不用角注,仅在文后列出撰写文章参考的专著、文章、法规、网络信息即可。根据GB3469规定,以单字母方式标识以下各种参考文献类型:
参考文献类型 专著 论文集 报纸文章 期刊文章 学位论文 报告 法规标准 专利 汇编 档案 古籍 参考工具 其它
文献类型标识 M C N J D R S P G B O K Z
对数据库(database)、计算机程序(computer program)及电子公告(electronic bulletin board)等电子文献类型的参考文献,以下列双字母作为标识:
电子参考文献类型 数据库 计算机程序 电子公告
电子文献类型标识 DB CP EB
载体类型标识为:磁带-MT,磁盘-DK,光盘-CD,联机网络-OL。如[DB/OL]-联机网上数据库,[DB/MT]-磁带数据库,[M/CD]-光盘图书, [CP/DK]-磁盘软件,[J/OL]-网上期刊, [EB/OL]-网上电子公告。被引用文献的作者未超过3人,应全部列出,超过3人时,只列出前3人,后加“等”;国外作者的名用缩写,不加缩写点。中、外作者均是姓前名后。中国人姓与单名间空一格。外文文题首字母大写,其余为小写。刊名单词首字母均用大写。日文汉字请勿与我国汉字及简化字混淆。外文期刊名称缩写按照《Index Medicus》(2000)或《世界医学药学及化学期刊名称缩写手册》(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1988)书写。参考文献的格式如下:
2.15.1 印本图书的著录格式
① 引用印本图书的著录格式:
主要责任者.题名:其它题名信息[文献类型标识].其他责任者.版本项.出版地:出版者,出版年:起页-讫页.
示例:
② 整部印本图书著录格式
主要责任者.题名:其它题名信息[文献类型标识].其他责任者.版本项.出版地:出版社,出版年.
(比“引用印本图书格式”少“引文页码”项)
2.15.2 电子图书著录格式
① 引用印本电子图书的著录格式
主要责任者. 题名:其它题名信息[文献类型标识/文献载体标识].其他责任者.版本项.出版地:出版者,出版年:引文页码[引用日期].获取和访问路径.
② 整部印本电子图书的著录格式
(比“引用印本电子图书”少“引文页码”项)。
2.15.3 专著中析出文献的著录格式
析出文献作者.析出文献题名[文献类型标识].析出文献的其他责任者//专著主要责任者.专著题名:其它题名信息.版本项.出版地:出版者,出版年:析出文献起页-讫页[引用日期].获取和访问路径.
注:⑴ 其他责任者:指专著的译者,毕业论文的指导老师等。
⑵ 对于无出版地的文献,应著录“出版地不详”置“[]”内。
⑶ 对于无出版者的文献,应著录“出版者不详”置“[]”内。
2.15.4 连续出版物的著录格式
①以某种连续出版物为参考文献的著录格式(整本报刊)
主要责任者.题名:其它题名信息[文献类型标识].年,卷(期)-年, 卷(期).出版地:出版者.出版年[引用日期].获取和访问路径.
注:⑴ 以整套报刊为参考文献时,其“主要责任者”指主办单位;
⑵ “其它题名信息”为报刊的副题名、分辑题名及说明题名等;
⑶ 尚未停刊的连续出版物,“年,卷(期)”项只著录首卷首期的年,卷(期),后附连接符“-”;
⑷ 已经停刊的连续出版物,“年,卷(期)”项应著录首卷首期的出版年与末卷末期的出版年。
②连续出版物中的析出文献
析出文献的主要责任者.析出文献题名[文献类型标识].连续出版物题名:其它题名信息,年, 卷(期):起页-讫页[引用日期].获取和访问路径.
注:⑴ 合期中的析出文献,在圆括号内注明期号。如1998(9/10):36-39。
⑵ 连续页码的期刊析出文献,可只著录卷号。如2004,38:781-788。
⑶ 连载的析出文献,在原参考文献后直接注明后续部分的年, 卷(期):页码。如1981,(1):37-44;1981,(2):47-52。
⑷ 同一处引用多篇参考文献:将各篇文献的序号在方括号内标出,各序号间用“,”分隔;若遇连续序号,标注参考文献的起讫序号,其间用“-”连接。
⑸ 多次引用同一著者的同一文献:不仅要在引文处标注首次引用的文献序号,而且要在序号的方括号外著录引文页码,而在文后参考文献中不必重复著录引文页。例:……判断某一社会职业是否具备专门的职业属性而提出的[1]64。……图书馆的使命是实现人与人之间的信息、知识和心灵的交流[1]105。
2.15.5 专利文献的著录格式
专利申请者或所有者. 专利题名:专利国别,专利号[文献类型标识].公告日期或公开日期[引用日期].获取和访问路径.
2.15.6 电子文献的著录格式
主要责任者.题名:其它题名信息[文献类型标识/文献载体标识].出版地:出版者,出版年(更新或修改日期)[引用日期].获取和访问路径.
来稿请寄:北京市天坛西里2号,中国药品生物制品检定所《中国药事》编辑部,邮政编码:100050。
电话:(010)67095523;67095395。
传真:(010)67033529。
电子信箱:zhongguoyaoshi@sina.com
SCIE
SCIE
SCIE、SSCI
SCIE
SCI、SCIE
SCIE
SCIE
SCI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