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荐期刊

从管理层持股角度研究其与公司审计需求的关系

时间:2015-12-20 13:23:20 所属分类:会计审计 浏览量:

公司管理中代理现象出现的重要因素在于委托代理双方存在信息不对称的现象,而通过对公司管理人员进行事后监督能有效避免由此诱发的道德风险。通过事后审计,对企业管理层进行监控,就能抑制道德风险。其质量越高,效果越好,管理层的在职消费和效率损失就会越

公司管理中代理现象出现的重要因素在于委托代理双方存在信息不对称的现象,而通过对公司管理人员进行事后监督能有效避免由此诱发的道德风险。通过事后审计,对企业管理层进行监控,就能抑制道德风险。其质量越高,效果越好,管理层的在职消费和效率损失就会越小,由此产生的代理问题也就越小。Gul& Tsui(2001)在研究中验证了代理成本会对公司审计质量的需求产生影响。有学者在研究中发现,上市公司对高质量的审计需求会随着代理成本的增大而提升。同时高质量的审计质量可以提升会计盈余的信息含量,从而达到降低代理成本的效果。Jensen& Meckling(1976)在研究中发现,上市公司会因严重的代理问题对包括审计在内的外部监督或约束机制产生内在的需求。Fan &Wong(2002)发现存在严重代理现象的上市公司会更有动机去聘请审计质量高的事务所。合理的激励机制能够降低公司的代理成本。  通过前人的研究发现,代理冲突的程度决定了对于外部审计质量的需求程度。本文将从管理层持股角度研究其与审计需求的关系。  1 管理层持股与代理成本  公司经营权和所有权的两权分离导致了管理层和普通股东的利益产生分歧(Jensen & Meckling,1976)。管理者会产生以牺牲普通股东利益为代价的为自身利益行为(Shleifer & Vishny,1986;Himmelberg,Hubbard & Palia,1999;Holderness,2003)。管理者持股作为一种统一管理者和股东利益的机制逐渐被引入现代企业管理。先前研究发现,管理者持股会在两个不同的方面影响代理成本。第一种为利益趋同理论。管理人员拥有较多的股份会使管理人员与普通股东拥有更多的共同利益,从另一个角度讲这让管理人员也拥有剩余索取权,会使得管理者自身与普通股东的利益函数趋于一致,因此管理层持股作为一种公司激励机制能够达到降低代理成本的效果。第二种理论为内部控制人理论。Fama和Jensen(1983)提出,当管理层掌握公司的股权比例较大时,假如管理层的持股比例继续加大,其就会拥有更大的权力来达到控制公司的效果,管理层受到外界约束的程度也会逐渐减弱,这时管理层往往偏离公司价值最大化的目标更多地去追求自身的利益。因此管理者持股与公司价值存在着一个“凹”型的关系(Demsetz &Villalonga,2001)。  当存在内部控制人现象时,管理者易因自身利益发生侵害一般股东的行为,在达到管理层绝对控股之前,其持股比例的增加只会加剧这种行为。相关的文献表明,利益趋同现象存在于管理者持股在比较低的比例或者达到绝对控制之后的区间内(Morck et al.,1988;Claessens et al.,2002)。但是当管理层持股比例继续增加直至绝对控制的过程中,管理者利益逐渐与公司整体利益趋同,利益趋同现象和内部控制人现象会同时作用。当利益趋同效应大于内部控制人现象时,管理层持股比例的增加会减小代理成本,增加公司的价值(Larcker,,Richardson & Tuna,2007;Barniv & Bao,2009)。而当内部控制人现象大于利益趋同现象时关系相反。因而在管理者持股的中间区域部分,利益趋同现象和内部控制人现象的共同作用,其与代理成本的关系式是不能明确确定的。  2 代理成本与审计需求  Jensen & Meckling(1976)认为,代理成本是委托人为监督和约束代理人所必须付出的成本,此外,还包括执行契约时成本超过收益所造成的损失。外部审计在一定范围内能够降低公司的代理成本,在非国有企业尤为明显,如果独立审计机制与杠杆治理机制同时存在,可以极大地降低负债边际代理成本(廖义刚,2009)。王艳艳等(2006)在研究中发现,上市公司的高质量审计需求与代理成本呈正相关关系,代理成本会因高质量审计提高会计盈余的信息含量而降低。杨德明等(2009)在研究中发现,外部审计可以作为内部治理机制的一种有效补充。当公司的内部治理机制失效无法对管理层行为进行有效约束时,股东会产生对外部审计的需求,从而对管理层行为进行监督。在代理理论下,外部审计可以作为一种降低代理成本的机制。它通过会计信息可信性的提升,减小管理层和普通股东的信息不对称来实现。Bushman & Smith(2003)研究发现,公司可以通过外部审计加强对公司管理层监督约束。这在某种程度上降低了管理者的道德风险的发生,从而有效降低代理成本。公司代理的问题越严重,股东预期将来要负担的代理成本就越大,因而其降低代理成本的动机和目的就会越强,从而其对高质量审计的需求就越强(DeFond,1992)。因此,代理问题比较突出的公司会倾向于聘请有着更高审计质量的会计师事务所。  3 管理层持股与审计需求  Jensen & Murphy(1990)发现,通过让管理人员持股,参与到剩余索取权的分配中来,这样能更好地使管理层与一般股东的利益趋向一致,进而有效地缓解代理冲突。Singh & Davidson(2003)在研究中发现,管理层是否持股会影响公司的代理问题。当实施了管理层持股机制时,会使其与一般股东的利益趋于一致,这样就能起到减小公司代理冲突的作用。同时发现,管理层的持股比例越大,公司的代理成本越小,代理冲突就会越少。相对于非持股公司来说,实施管理层持股的公司的代理成本较小,公司对于高质量审计需求也就较小。  不同的持股比例对于审计需求的影响也不尽相同。Len-nox(2003)研究表明,管理人员持股比例与公司的审计费用之间并非简单的线性关系。李明辉(2006)在研究中发现,管理层的持股比例与公司是否选择高质量会计事务所审计呈现出倒U形的关系。当管理者不持股或者持股比例较少时,管理者会更容易发生以牺牲股东和公司价值为代价的自我利益实现行为。此时公司将有动机去选择高质量的事务所来对公司进行审计以降低代理问题。当管理者持股比例增加时,对于管理处产生激励作用,管理者会减少违背公司及普通股东利益的行为。此时公司的代理成本较小,因此公司不大可能去雇佣规模大的会计师事务所。  当管理层持股比例较高时,将使其利益与普通股东利益逐渐趋同,从而减少侵害普通股东利益的行为(Cronqvist & Nilsson,2003)。当管理者已达到绝对控制时,持股比例的继续增加不会导致更加严重的内部控制人现象。相反他们会让包括自己在内的所有股东受益(Lennox,2005)。因此在高比例的持股区间内,利益趋同效果当大于内部控制人带来的负面效果。因此当管理层通过持股对公司达到据对控制以后,持股比例的增加会使公司的代理成本减小,从而公司不会有动机去选择规模较大的事务所。  在管理层持股的某个比例区间内,管理者过高的持股比例会使其产生更大的权力来控制公司或者企业,而此时外界也会因其持股比例的增大对其有效约束效果逐渐减弱。在这种情况下,管理层往往会追求自身利益的最大化,这种自利行为往往是以牺牲一般股东的利益为代价的。这种情况在法治比较差的国家更为严重(Gomes,2000)。在此中间区域内,股权比例的增加会进一步增加上述行为,使管理者更容易地通过激进的盈余管理等措施来实现自身利益。公司有动机来选择高质量的会计师事务所来减轻上述行为,发现违规行为。  4 结论  本文从代理理论角度出发研究了管理层持股与公司审计需求的关系。管理者持股会产生利益趋同及内部控制人两种现象,从而对代理成本产生不同的影响。当管理层持股较低或者较高时,当持股比例增加时,公司选择的高质量的审计需求会变小。在某个中间区域内,当管理层持股比例增加时,反而公司对高质量的审计需求会变大。本文从理论角度研究了管理层持股对于审计质量需求的影响,同时也为将来通过实证研究,找出管理层持股对审计质量需求影响的拐点提供了帮助。  参考文献  [1] 陈仕华.会计师事务所的选择:一个关系嵌入视角[J].审计研究,2009(1).  [2] 蔡吉甫.公司治理、审计风险与审计费用关系研究[J].审计研究,2007(3).  [3] 张宗益,赵进文,张建.高级管理层激励与上市公司经营绩效相关性的实证分析[J].会计研究,2003(9).  [4] 李增泉.激励机制与企业绩效——一项基于上市公司的实证研究[J].会计研究,2000(1).  [5] 陈湘永.我国上市公司“内部人控制”研究[J].管理世界,2000(4).  [6] 刘剑,谈传生.管理层持股与公司绩效:来自深圳股票市场的经验证据[J].2005(10).  [7] 漆传金.我国上市公司管理层持股与公司业绩的关系研究[D].2008.

转载请注明来自:http://www.zazhifabiao.com/lunwen/jjgl/kjsj/936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