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展我国体育经济的再思考
时间:2015-12-20 13:40:30 所属分类:信息产业经济 浏览量:
[摘要] 近年来,体育经济在我国得到了一定的发展,许多体育经济的形态层出不穷,然作为一种经济的形态,其自身有着不可替代的规律性,当今西方发达国家不仅把体育作为经济发展的商业平台,还把体育商业技术纳入到科研体系,而我们由于一些历史的原因,加上研
[摘要] 近年来,体育经济在我国得到了一定的发展,许多体育经济的形态层出不穷,然作为一种经济的形态,其自身有着不可替代的规律性,当今西方发达国家不仅把体育作为经济发展的商业平台,还把体育商业技术纳入到科研体系,而我们由于一些历史的原因,加上研究的不系统不深入在体育经济的理论研究上相当滞后,虽然我们有着别人羡慕的发展平台,但是在体育经济转变成新的经济增长点,推动社会经济发展上后劲不足,这是值得我们深思的,我们一直强调中国国民消费率还处于较低的水平而忽略了挖掘开发,寻找理论的出路是当务之急。
[关键词] 发展 体育经济 再思考
体育经济是与体育相关的经济活动的总称。在我国经济改革开放以前,体育与经济之间没有经济学概念上的联系,体育作为一种荣誉感的存在,更多体现的是那个时代的政治色彩,受大环境的限制,体育经济的研究不是经济学界研究的对象。20世纪80年代以后,随着改革的持续深入和经济的蓬勃发展,体育显露出了越来越多的经济特征,在这种特征的作用下,开始与经济密切联系。但是从当前来看对体育经济的理论研究和体育经济本身的发展状况颇不相称。
一、制约我国体育经济发展的因素
随着2008奥运会在我国举行,中国的世界体育强国形象进一步加强,但我国体育经济的发展与体育事业本身强大的生命力很不谐调。从实践上来看制约我国体育经济发展的障碍因素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1.市场把脉不准
人们的思想受到计划经济时期那种吃“大锅饭”严重影响,只能看到眼前,缺乏长远的规划能力,更认识不到体育与经济的关系,造成二者间的背离。当然这里的原因很多,首先,长期以来国家来只强调投人,不重视自身的商业开发。各机关单位只做好自己的事,缺乏主动、积极的商业开拓,这种带有很浓的机关作风,一直沿垄至今,当然国家队出国参加大型比赛拉赞助,不做创收的动机,尚且可以理解,必尽国家队代表了国家的形象,但是对于市场化多年的足球联赛、篮球联赛、乒乓球联赛等为何不企业化、完全市场化,虽然我们不能用美国NBA的模式来套用,可能会说社会体制不同,但对于体育经济本身来说,只要找到合适的结合点,完全市场化的可能性不是没有,必尽这是体育经济发展的一种必然趋势,只有完全企业化、市场化,商业开发才会成熟,现在半官半商的格局,说白了只是一种形式主义体育经济。其次,没有把体育定位在一种商业活动的实际格局上;对体育的消费也仅停留在福利型的低层次消费上,而没有将其真正引向货币化、市场化的高层次消费,就算引向了也是盲目,缺乏组织和秩序的,如十多年来的中国足球联系,从1994年职业化来,不管是主管单位还是承办单位以及运动员,认为职业化就是钱更多了,没有正确的引导是不行的,那就会失去市场,后来的事实证明这一点。虽然改革开放的深入和进一步解放思想,人们虽逐步认识到体育与经济的互动关系,但在摸索发展体育产业的同时,常常不能完全脱离十几年的惯性思维,以开阔的眼界迈开步子大胆干。再次,要说的是经验不足、缺乏理论的指导,在中国的产业结构需要大调整的时候,大部分企业家还有点跟不上形势。
2.体制利弊性
在我国进行体育经济产业化,无可回避体制的问题,相对于一些偏激的认为完全由体制原因造成我们体育经济发展滞后的观点来说,我认为其具有利弊两面性。我国体育赛事以前一直都是由国家体委包办,形成一种法定的计划运转。在改革过程中才尝试性地使体育从政府行为向企业行为转变。虽然市场经济成分很重了,但在某种程度上仍带有计划经济时代的烙印。企业在与体育部门联合办体育的过程中,往往不能获得足够的自主权。另外,在盈利后,企业得到的往往占少数,许多赛事的投入越来越多,而效益好的却寥寥无几。长此以往,打消了欲投资体育的企业的积极性,这是弊症所在。而能进行统筹安排,保持国家训练体系的完整性、科学性上来说体制对于中国体育的作用巨大,体育经济在中国刚刚起步,如果完全放开也势必会造成较为混乱的局面,特别是市场竞争和商业化操作的立法还相当滞后,企业也好,运动员也好,体育竞技主管部门也好,自身都缺乏保障和有力的制约。
3.市场竞争乏力
虽然我们全球知名企业少,但近几年也涌现出了许多世界五百强企业和较大规模的企业,与美国、日本、西欧等发达国家企业相比,资本上的弱势正在逐年降低,而关于结营的理念在拉大。理念的拉大直接导致竞争力的乏力,因此,在很多国际性的重大赛事,如奥运会、世界杯足球赛的冠名权、指定性产品等的商业竞争中往往难以占有一席之地。
4.缺乏政策有效扶植
在西方体育经济发达国家、政府为扶植本国体育经济的发展,都相应地在政策上予以倾斜。对体育部门举办的体育比赛、体育组织接受的捐赠和体育场馆的经营收入,不同程度地减免税收;企业出资赞助体育比赛,可以记入企业生产成本或做广告支出;修建体育场馆可以享受土地征用的优惠政策和低息贷款。而我国在这方面的扶植力度远远不够,同教育、文化等事业相比、体育产业在政策优惠方面缺乏扶植力度,随着奥运会在中国的举行,这种政策的扶植肯定会有所改变,本身奥运会的体育经济开发是一个长期持续的过程。
5.服务体系建设不完善
体育产业和所有其他产业一样需要一系列完善的产前、产后服务措施,服务措施跟不上必将会阻碍体育产业的发展。我国绝大部分体育用品生产企业一味地强调体育产品的生产、销售,却不注重体育产品的消费咨询、培训和指导,没有及时地为消费者提供体育指导员,体育中介公司亦严重匮乏。这些因素都延滞了体育经济的发展。比如曾火爆一时的健身器材市场来说,对于如今出现的令人费解的市场萎缩现象众说纷纭。但究其主要原因,则是由于针对健身器材的选择与使用的指导从没热过,有些产品根本没有使用方法说明,或者有,也只是极其简单的寥寥数语,根本起不到作用。消费者没有科学的指导,甚至在购买现场的销售人员也没有受过专业培训的人员,缺乏对体育键身器械最基本的指导,更不用说后续跟踪指导或者赠送培训班学习等现状了,体育经济的规律就是你不能把产品当产品,需要一个长期有序的保障体系。
6.缺乏有力的引导和科学管理
许多国内企业存在着严重的盲从跟从的现象,简单的认为哪种体育运动获利高就跟上,能捞一桶就捞一桶。根本就没有规划,众商家便都往一条道上挤,造成了重复建设、规划不科学、盲目攀比建设规模的不良现象;同时,由于现有的体育经营管理人员大都是退役的运动员、教练员和待业下岗人员,他们一般只熟悉体育工作,而缺乏对市场运作及其规律的了解,这是一个比较容易忽略的问题,要想搞好体育经济,笔者认为就是要从源头上完全企业化,从主管单位开始重视体育产业经营管理的重要性,从而提高其水平。
二、我国体育经济发展变化的未来趋势及活动特点
经济全球化和信息技术的发展,既使中国感到了空前未有的压力,也给了中国新的发展机遇。特别奥运会在中国的举行,一定要利用奥运经济效应,使体育和中经济更好的结合,挖掘体育经济发展的平台,我们看到随着人们生活质量的不断提高,对健身、养生、旅游、休闲、博彩等精神生活的消费必将大大增加,体育经济与人们生活的联系将更加紧密,体育经济在社会整体中的地位将更加重要,以现实经济研究为己任的经济学家们务必要对此投入更大的热忱。目前中国的体育彩票发行已步人规范化、经常化的轨道。国家旅游局统计,旅游业总收入达10000亿元左右,增长10%。旅游业已无可争议地成为国民经济新的增长点。专家们估计,未来几年,随着周末休闲热的发展,体育与旅游的关系将更加紧密,体育休闲产品(如用于郊外活动的钓鱼、登山、探险与野营的设备及相关服务等)将进入发展的高增长期。从发展的态势看,一个新的名词即将出现,那就是体育旅游,旅游摆脱了单一的以观景感受人文历史的单一特点,把健身、运动、团队意识溶入到了旅游中,这一新的趋势,是未来中国发展体育经济的一块新的战场,同时体育产业的群众性、参与性、互动性、观赏性和商业开发相结合在大型赛制里将得到充分体现,这与人们体育意识的增强有一定的关系。
三、对发展我国体育经济的建议
我国体育经济的发展进程,目前并没有形成完整的体系,还处天相当混乱的状态,笔者指的是市场化的程度,比如许多体育馆还仅仅处于场地出租和有偿指导等浅层次的经营阶段。在国民经济快速发展的情况下.如何促进我国体育经济的快速增长,使体育与经济在运行中更加的和谐,需要我们不断地解决问题并提出设想和措施:
1.提高全民体育消费意识
提高全民体育消费意识这是无法回避的话题,近几年来人们的体育消费意识发展是迅猛的,人们自发或参加体育培训以及体育产品的消费中来,但是参与体育消费的人在中国必尽是少部分人,多数人还没有主动积极的参与到体育消费中来,或者参与很盲目,缺乏持久性,这就让我们想到了体育市场开发的重要性,那么如何沟通体育消费与生产的桥梁、达到满足居民体育消费、推动体育发展的呢?笔者想首先要从加强对体育消费的宣传和引导.强化城市居民体育消费意识。要广泛开展全民健身运动, 不断增强毒健身意识,努力倡导健康科学的健身理念人力发展农村体育、妻社区体育、职工体育、青少年体育和老年体育,加强全民健身点建设,提高体育人口比例.培养更多的体育消费群体。其次要积极引导居民的体育消费朝合理正确的方向发展。根据自身实际经济和健康水平制定明确的体育消费内容和方式,这种方式不仅身体参与,也可以心理参与,比如参与体育有关的讲座学习,比如宣传体育活动。另外,要加强体育产业化与居民生活的密切联系,比如地方的运动队可以与附近社区联营相关健身活动,把运动队的专业性用在社区的指导上,社区回报经济效益,催进体育经济的良性发展。
2.深化体育产业市场化程度
改变在计划经济时代是完全依赖国家预算的这种现象,并通过进一步市场化的操作使其逐步消失.各级体育部门应充分发挥体育的多元功能,加快体育的产业化进程的宏观指挥.逐步将有条件的体育事业单位推向市场,进行企业化改革,使之从以全额拨款向差额拨款过度,差额预算向自收自支过渡.从自收自支向企业化过渡。对于体育经费的来源问题,主体当然还是国家承担,并可以通过社会集资和其他经营方式进一步实现。
3.加快体育经济发展的政策扶植力度
加快对体育经济发展政策的扶植力度,是非常务实的也是当务之急,我们要从以下方面做起:首先,尽快制定体育投资和经营法规.规范财务运作的公开透明,确保体育投资者的利益。 其次,要规范现有体育产业中的税制,税率及征收年限,尽量要从扶植的角度出发,能免则免。再次,要在政策鼓励下支持企业和个人投资体育场馆的建设和经营,体育场馆全部统一集中管理,允许承包。
4.培养体育经营管理人才的重要性
体育产业要发展.没有高素质的体育经营人才是不可能的,我们必须培养高素质的经营、服务和管理队伍来全国经营。目前来说缺乏熟谙体育和经济两门学科的经营人才是制约我国体育经济发展的关键性因素之一。因此.要培养懂经济理论又懂技术的经营管理型人才。首先,要引进一批高水平的经营管理人才,让他们从基础工作做起,早期投放,早期培养。其次,要对现有的体育经营管理人才通过“引进来,走出去”的方式加强培育与培养,最终建设一支懂管理、善经营 知识渊博的体育经管人才队伍。
5.完善市场体系主体建设的思考
体育市场建设体系是体育经济赖以发展的载体和导向,对于体育经济的发展体现了核心竞争力的作用。所以,体育市场体系建设非常重要,我们要以正确的导向和刺激体育消费,大力发展体育用品产业链、加大劳务市场供求关系、重视人才引进、培植观众市场、跟上信息市场化、技术更新脚步,最终形成特定的体育文化市场,逐步形成一个结构完整、功能互补的体育市场网络,树立体育产业品牌,为体育经济的发展提供保障。
参考文献:
[1]韩京:关于我国体育经济发展的理论分析[J].生产力研究,2007(09),1O5~1O6
[2]张磊:社会经济转型期我国体育产业发展之研究[J].苏州大学, 2007
[3]王良炬:我国现代体育产业发展研究[J].天津大学, 2003
转载请注明来自:http://www.zazhifabiao.com/lunwen/jjgl/xxcyjj/1016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