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论我国服务业发展滞后的原因
时间:2015-12-20 13:52:13 所属分类:信息产业经济 浏览量:
论文关键词:服务业服务贸易 论文摘要:目前我国主要是靠货物贸易的顺差来弥补服务贸易所带来的逆差。一国的服务贸易是其服务业国内发展的对外延伸。发展服务贸易、维持我国对外贸易的持续发展,就必须大力发展我国的服务业。 判断一个国家经济是否发达的一
论文关键词:服务业服务贸易
论文摘要:目前我国主要是靠货物贸易的顺差来弥补服务贸易所带来的逆差。一国的服务贸易是其服务业国内发展的对外延伸。发展服务贸易、维持我国对外贸易的持续发展,就必须大力发展我国的服务业。
判断一个国家经济是否发达的一个重要指标是其服务产业占GDP的比重。目前,发达国家的这一指标已达70%~80%,发展中国家的平均水平为40%,而中国的服务产业占GDP的比重只有35%。我国服务业发展滞后,其原因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服务业市场化的滞后
市场在服务业的资源配置中还没有发挥基础性作用。主要表现为:一是政府对服务业的垄断经营现象比较严重,市场准入限制多。银行、保险、电信、民航、铁路、教育卫生、新闻出版、广播电视等,至今仍保持着十分严格的市场准入限制,其他一些行业对非国有经济和外资也没有完全开放。二是服务业投资基本上还是以国有投资为主。目前服务业固定资产投资中,国有经济投资仍占60%左右,大大高于工业的同一比重。三是绝大多数行业国有企业仍占据主体地位,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经济成分共同发展的格局在服务领域远未形成。四是多数服务产品的价格还是由政府制定和管理,市场决定价格的机制在服务领域尚未建立。服务业市场化程度严重不足及国家垄断经营限制了其竞争力的提升。
二、服务业产业化的滞后
服务业长期以来处于政企不分、政事不分,营利性机构与非营利性机构不分的状态。许多服务领域至今仍被当作非生产性的活动,本可以产业化经营、商业化运作的服务领域,却被当作公益性、福利性的社会事业来办。例如,长期以来我国对科研、文化、体育等产业,往往强调其准公共服务的性质;对金融、通信等行业,强调其安全性的要求;对医疗卫生、城市公用事业等行业,强调其社会福利的功能;观念上的落后,直接导致税收政策、信贷政策、能源供给政策以及更多方面的政策措施方面,存在许多不利于服务业发展的因素,服务业内许多行业过于依赖政府的投入,缺乏自我发展机制。
三、服务业的国际化水平不高
服务业开放是中国对外开放的一部分,.但中国服务业的开放整体上晚于制造业,开放的程度也低于制造业。中国的服务业在跨境交付、境外消费和自然人流动方面开放程度较高,而在外资准入资格、进入形式、股权比例和业务范围等方面还存在较多的限制。大部分重要的服务业对外开放程度相对较低,开放也比较晚,因此就不能像制造业那样更多地吸收外资;由于不能更好地引进外资及外国先进技术和管理,服务业的供给、服务质量和服务手段也就难以像制造业迅速发展改善。
四、城市化相对滞后
城市化水平的提高可以为服务业发展创造需求基础;服务业发展的规模和结构,也取决于城市化水平和城市规模结构。到目前为止,我国的城市化水平还不到40%。现阶段农村人口的生产和生活方式对服务业的需求较小,我国服务业总量规模小,也是长期以来农村人口占绝大多数,城市化水平低的特殊国情决定的。
服务业的一个重要特点是绝大多数服务产品,其生产与消费在时间和空间上具有高度同一性,服务产品不可能如工农业产品那样,在一个地区生产,到另一个地区消费。服务业的另一个特点是人口必须集中到一定规模时,服务企业才能盈利,服务业才能作为产业来经营。这就是服务业往往集中在城市,特别是大城市的基本原因。中国服务业增加值的67%是236个地级以上城市创造的。超大城市服务业增加值占其GDP的比重是52%、特大城市是46%、大城市42%、中等城市38%、小城市34%。不仅如此,服务业的内部结构与城市规模结构也有很大关系,一般说来,高附加值的、为生产服务的、新兴的服务业,往往是与城市规模联系在一起的。这就是为什么在特大城市和大城市,金融保险、会计法律、信息服务等比较发达,博物馆、剧院、体育馆能比较集中的原因;在中小城市,特别是小城镇,这些产业缺乏需求基础,很难发展起来,如果要发展,也只能作为社会事业来办,靠政府资助生存。
五、统计方面的原因
在各国以GDP为核心的核算体系中,3大产业分别所包括的部门是不尽一致的。如上所述,无论在世界贸易组织的服务部门分类中,还是在大部分国家的应用性统计分类中,建筑业都被列入服务业,而在我国,则将其列入制造业。又如,公共事业部门(主要是电力、供水和煤气),在有些国家被服务业统计,在另一些国家则被制造业统计,我国亦属于后一种情形。因此,服务业滞后也可能是统计口径所致。
六、服务业人才缺乏
现代服务业,尤其是知识密集型服务业(如综合物流、电子商务、电脑软件和信息技术、研究开发和技术测试服务、市场服务和公司管理服务等)的发展,需要大量的专门人才。长期以来,我国服务业人才的培养没有得到足够的重视,高层次服务人才短缺的现象比较严重。以上海的会展业为例,据统计资料显示,5000名会展从业人员中,有经验的高级项目经理不足50人;而成功举办一个大型国际会展,需要专业人才80至90名。上海几乎每天有一个会展,专业人才或领军人才的缺口不言而喻。
针对目前我国服务业发展滞后的现状,要保持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增长,缓解就业压力,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就需要加快发展服务业。要提高服务业竞争力,优化服务业行业结构、企业组织结构和地区结构。大力发展现代服务业,重点发展教育、信息、科技、会计、咨询等行业,带动服务业整体水平提高。增强大企业实力,依托有竞争力的企业,培育形成一批多元投资主体的大公司和大集团。中心城市要按照城市功能定位的要求,着重发展现代和新兴服务业。加快企业改革和重组,国有经济比重较高的行业,要逐步放宽对非国有经济的准入限制和扩大对外开放。此外,在放宽服务业市场准入,推进部分服务领域产业化,促进后勤服务社会化,多渠道增加服务业投入,扩大城乡居民的服务消费,加强对服务业的组织领导等方面也要有新措施。
补贴。如果私人供给的收益小于社会总收益,那就应该对其进行补贴。在实行财政补贴的同时,对环境污染者进行征税。政府通过税收或补贴来干预调节,使边际私人成本等于社会成本或边际私人收益等于社会收益。税收与补贴对排污企业的利润影响完全不同,从长期看,具有完全不同的效果。在补贴的情况下,将会有更多的企业加入排污产业,虽然每家企业的排污量可能减少了,但社会总排污量却可能比以前更多,而税收方式的效果却刚好相反。所以从长期看,税收比补贴控制污染的效果要更好。
(四)排污权交易制度
自20世纪70年代美国学者戴尔斯提出排污权交易制度以来,一些发达国家相继进行了排污权交易政策的实践,并取得良好效果。基本思想是,首先确定污染物的排放总量,再让市场确定排污权的价格,市场发现价格的过程就是优化资源配置的过程。只要超标准排污的企业所付代价大于治理费,就会激励企业治污,一旦排放量达到排放标准以下,企业就有了可以用来出售的排污权,而不能达标的企业就成为排污权的需求者。这样就形成了排污权交易市场,通过供求双方相互作用形成排污权的均衡价格。这种制度安排可以提高企业治污的积极性,使污染物总量控制目标得到实现。
转载请注明来自:http://www.zazhifabiao.com/lunwen/jjgl/xxcyjj/1075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