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荐期刊

学生“写实的危机”下教学的困境与突破

时间:2015-12-20 14:42:20 所属分类:初等教育 浏览量:

视觉文化时代, 读图和图形表达的能力显得越来越重要。 虽然人们已经注意到读图和图形表达能力的重要作用, 但是与文字的读写能力培养相比,前者在教育中却遭受更大的挑战。 以绘画为例, 一个人的绘画能力似乎并不像读写能力那样, 随着年龄的增长而快速递

  视觉文化时代, 读图和图形表达的能力显得越来越重要。 虽然人们已经注意到读图和图形表达能力的重要作用, 但是与文字的读写能力培养相比,前者在教育中却遭受更大的挑战。 以绘画为例, 一个人的绘画能力似乎并不像读写能力那样, 随着年龄的增长而快速递增, 部分高年级学生的绘画能力反而呈倒退的趋势。 在美术教学活动中, 我们经常看到, 学生在初中以前对绘画总是充满热情和表现的欲望, 画面也充满想象力, 而在高中以后学生则对绘画逐渐产生出畏惧的感觉, 想象力和表现力也似乎枯萎了。

  一、 学生 “写实的危机” 下教学的困境

  在高二年级的绘画技法教学中, 为了测试学生的绘画能力, 笔者曾经设计了一个 “默画一棵树”的教学环节。 在这一环节中, 部分学生对着面前的画纸露出苦恼的表情, 以至于无法下手, 这也正是高中学生普遍存在的状况。 绘画能力缺失的共同特征, 一是总觉得自己 “画得不像”; 二是无法组织整体的画面, 或者说是无法将个别的对象组织成具有完整空间关系的画面; 三是由于不能按照自己“看见的” 样子描绘对象, 他们开始失去对绘画的信心和兴趣。 我们通常将这种表现称作 “写实的危机”。

  1. 青少年的写实危机时期

  从心理学研究看, 写实危机时期是青少年绘画发展的一个特殊时期。 按照美国美术教育学者艾斯纳的观点, 绘画表现特征取决于人感知觉发展的特征。 在早期, 人对事物的知觉形式是象征的、 符号化的, 绘画也是非写实的。 也就是说, 他们在绘画中不会在意 “所知” 和 “所见” 的区别。 在绘画中也较容易发挥知觉的想象特征, 画面显得情趣盎然。 但是, 随着感知觉的发展, 在青少年的知觉世界里, 主观世界和客观世界的界线逐渐明确起来,知觉模式逐渐显示出对现实世界 “模仿”、 再现的特征, 受此影响, 在绘画的表现中, 他们也希望能够 “真实” 描绘他们感知到的客体和眼睛所能看到的世界, 非写实的表现逐渐被写实的倾向代替。 正是在这一阶段, 学生在绘画表现中开始变得游移和不确定, 这种困难不仅在于绘画技法的缺失, 也来自知觉模式转换的影响。 显然, 当青少年想画出“眼中世界” 的时候, 首先遇到的是写实技巧的挑战。 根据目前中学的美术教学课时数, 我们很难让学生掌握写实技巧, 让他们顺利进入写实模仿时期。 由于难以越过写实这道 “槛”, 绘画表现模式与知觉模式之间开始出现裂痕, 写实的危机首先来自知觉和表现之问的分裂。    2. 知觉完形

  按照格斯塔知觉原理, 当我们观察物体时, 会按照物体形式的特征形成较为完整的 “形状”, 这被称作 “知觉完形”。 通常这种形状来自于对物体“边缘线” 的概括, 在低龄学生绘画中, 他们最先表达的往往就是这种 “知觉的完形”。 比如用圆形表示人头的形状, 用方形表示人的身体; 对于一些复杂且不断变化的形状如手或树的形状, 他们会用简单的形状予以代替, 如单线条表示手指脚趾, 用椭圆形表示树冠, 他们可以不加考虑地运用这些知觉完形 “符号” 自由地表现客体世界。

  青少年进入模仿写实期之后, 他的感知觉水平固然提高了, 然而他们对事物观察的注意却逐渐转向物体更加复杂和变化的因素上, 如深度空间、 物体的明暗凹凸以及细节的变化上。 对这些变化的注意, 开始干扰他们对 “知觉完形” 的关注。 逐渐地, 他们在作画过程中对物体外轮廓的描绘开始变得犹豫不决起来, 知觉的完整性由此变得凌乱不堪。 在不能运用写实方法进行造型时, 无可避免地会逐渐 “散失” 绘画的能力。

  以默画树的练习为例, 很多学生一开始就陷入局部的造型中, 由于不能 “正确地” 进行枝叶的穿插、 造型, 往往就会停顿在局部的描摹中而无法进行下去。 对于这些学生来说, 完成一幅完整的绘画作品的困难所造成的心理压力, 使他们对绘画丧失了自信, 并进而发展为对美术学习失去了兴趣。

  二、 重新唤起学生的直觉想象能力

  上文提及, 写实危机时期是学生美术能力发展的关键时期, 写实的危机不仅是绘画能力发展的危机, 在某种程度上, 也是心理知觉发展和思维活动的一种 “失衡” 现象。 如果学生不能顺利度过这一时期, 他们不仅会放弃绘画活动, 也意味着在他们心中关闭了一扇与想象思维相连接的“窗口”。因此,这一阶段的绘画教学应该针对学生的心理和思维发展偏差,做必要的矫正和疏导,帮助学生克服“写实的危机”,恢复自信,重新打开绘画的想象之门。

  1. 消解一元的价值标准

  其实, 写实方式不是绘画表现的唯一选择。 但对于初高中生而言, 一旦写实的要求成为标准, 他们的观念中也同时树立了价值判断的标准, 即写实不仅是 “眼睛” 的需要, 还包含着 “真假” 和 “对错” 的价值判断。 也就是说, 写实的绘画才是 “正确” 的绘画, 才具有价值。 与此相关联, 在许多学生眼里, 非写实的绘画往往代表着 “简单的” 或较为 “原始的” 绘画方法, 是不够 “成熟” 的表现。

  写实的危机首先发生在这一观念的固执。 因此, 首先要从价值判断上 “消解” 有关写实和非写实的“正确”和“错误”的执拗标准。因而,笔者在高一教学中结合所学过的画家安排了有关的师生讨论。

  (1) 关于 “写实绘画的局限”

  人类开始绘画的时候, 就一直希望能够将眼见的景物如实描绘出来, 写实绘画所坚守的原则, 就是将同一时间、 同一地点、 同一角度观察到的景象表现在一个画面中, 由此造成了表现的局限。 人的视觉有时充满 “矛盾”, 透视空间和明暗造型本身就是利用眼睛的 “错觉” 现象达到表现的效果。

  (2) 非写实绘画传递的观念

  在非写实的绘画中, 不同的时间、 不同的观察角度得到的景象可以 “叠加” 在一起。 与完全的写实绘画相比较, 这里的非写实, 少了写实画面的透视变形和明暗光影变化, 但多了时间和方向的变化。 那么, 哪一种更有 “道理” 呢? 以毕加索为例, 毕加索为什么要对现实对象进行 “拆解”? 通过师生的互动和讨论得出以下结论: 一是下意识的表现, 随性而发; 二是觉得这样的画面比写实绘面更有艺术美感; 三是画家应该不受写实的限制, 自由地表现自己的思想和情感; 四是将对象拆解、 组合, 是为了将不同的印象叠加混合在一起; 五是揭示的是一种创造的方法手段, 由此表达艺术是不断创新的。

  类似的研究还涉及蒙德里安、 达利等画家, 虽然看起来并没有立即消除学生对写实的崇敬, 但已经在他们的观念中树立起了多元化的价值评判标准, 这就为接下来的绘画学习作好了铺垫。

  2. 激发直觉的思维

  绘画创作过程是造型和图形关系处理的过程,需要对画面整体与局部关系不断进行描绘和调整,其中充满偶然和随机的因素。 只有直觉的发散型思维, 才能在绘画的复杂关系中找到画面的秩序。 而高中生由于带有逻辑和理性的思维定式, 在绘画过程中往往陷入局部的造型关系中无法自拔, 从而干扰了对绘画整体关系的把握。

  针对性的思维矫正可以让学生绕过写实模仿的要求, 有意识地控制自已停止对画面图形进行对和错的判断。 为此笔者特意设计了直觉发散思维的教学练习: 《树的穿插》。 要求以 “最复杂的关系”画一棵树。 练习的目的在于检验高中生的思维状态, 发现在两种思维方式的转换过程中所产生的困难,并通过思维转换克服困难。作业要求:整体把握、细节描绘、变化延伸,形成一幅具有想象的图形。

  在树的枝干穿插中, 逻辑思维会不断引导学生对枝干的走向和交织关系进行对与错的判断。 随着穿插的复杂程度加强, 对错的判断越来越困难, 并导致深入描绘的障碍。 这时, 唯有启用直觉发散的思维, 以疏密关系的感觉对画面关系进行整理, 方能进行下去。

  教师给予学生一定的提示: 将画面形象的组合看成是 “偶然的” 而非 “必然” 的; 可以对图形进行 “编造” 和变形; 将空白当成图形的一部分 (中国画的造型观念); 以一种确定的树叶形状画出一棵形状有趣的树; 画面不做涂擦 (工具选用中性笔、 钢笔)。

  笔者对所带的两个班作比较, 在实验班, 按照思维启发检讨绘画的思维过程, 提示直觉的方法,对比班则不做指导。 从对比实验来看, 没有提示的班级显示出较强的写实倾向, 绘画活动进行得较为困难, 但在实验班, 思维转换的提示和要求使得班级作业情况产生了显着的变化 (见下表)。【表】    3. 重新唤起对知觉对象 “完形” 的感觉

  从画树的作业练习中可以看出, 感到表现困难的学生, 画面基本没有较为完整的形状, 线条凌乱、 断断续续, 下意识地涂抹明暗的变化加重了画面关系的混乱。 画面不完整, 形象不明确。

  从学生的写生中可以看出, 在没有写实技巧的情况下, 只有那些善于运用 “知觉完形” 概括物体形状的学生, 才能顺利完成写生作业, 通常这些学生都曾在校外受过一定的艺术训练。 有趣的是, 有些专门学过一段时间写实素描的学生, 也不能在写生中表现出优势。 由此可见, 绘画能力的 “衰退”

  正是始于放弃对 “知觉完形” 的观察和描绘。 因此, 我们要唤起视觉形象, 就应该重新唤起学生对“知觉完形” 的观察和表达。

  在考察高中生绘画想象能力时, 我们发现其实学生缺少的不是想象力, 而是在想象过程中, 头脑浮现的形象总是模糊的, 带有现实的、 零碎的细节特征, 很少具有知觉的完整图形。 因此, 知觉完形的唤起也能让学生在想象中以 “知觉完形” 加工想象的图像, 使想象中的图像能够顺利被表达出来。

  4. 借助知觉完形, 绕过写实障碍

  《人面联想》 的教学设计是最能体现学生写实危机的题材。 由于写实造型的困难, 高中生普遍对此有畏惧心理。 具体的表现是无法概括出对象的造型特征, 在描绘中失去对造型的控制。 所以在人物绘画练习中, 我们可以借用知觉完形的概括, 绕过写实的障碍。 要求学生以人的脸进行联想, 运用“完形” 概念的启发, 如人的面部可以与各种形状和物体相联系; 五官造型可以用不同形状进行概括; 并联想一个背景或环境。 这样通过造型的任意延伸和流动塑造形象, 达到梦境和超现实主义画面的组合效果。 此外, 还可以让学生做这样的练习:用线条描绘你所想到的物体, 由简单到复杂; 通过明暗变化使各个 “完形” 之间产生区分和空间变化; 以单线描绘远景树木或建筑的外轮廓, 并在前景描绘出活动的人, 构成一幅绘画作品。

  美国教育家杜威提出的 “教育即生长” 的观点对于当前的美术新课程仍然具有积极作用。 任何教学都必须关注每一个生命体的特点, 关注一个生命体每一方面的健康成长, 应当让所有的生命体都积极参与教育活动, 自主发展, 既适应学生近期发展的需要, 也为学生未来的发展奠定基础。

  总之, 教育的意义在于顺应学生潜能的发展,并使这一潜能转化为实际的能力。 从思维发展的角度看, 形象思维能力应该随着年龄的增长而增长,高中生的形象创造能力应该比小学生和初中生强。我们应通过美术教学, 帮助高中生恢复自信, 克服畏难情绪和 “写实的危机”, 使他们在图形表达能力方面得到持续不断的发展。

  参考文献:

  [1]王 大根.高中美术课程理 念 与实施[M].海 口 :海 南 出版社 ,2005.  [2]孟沛欣.艺术疗法———超越言语的交流[M].北京 :化 学 工 业出版社,2009.

转载请注明来自:http://www.zazhifabiao.com/lunwen/jyjx/cdjy/13085.html